APP下载

谈中职教材中的古诗词分类及相应的教学方法

2023-05-30刘晓雪

关键词:古诗词诗词中职

刘晓雪

摘 要: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塑造人格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古诗词教学状态疲软、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因此,笔者通过研究不同版本的中职语文教材,将古诗词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类型的特点研究对应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依托信息化教学手段,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全面提高中职阶段古诗词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 古诗词分类 教学方法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2.012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版)规定了语文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其中第四条“文化传承与参与”,要求“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步具有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吸收、传承和发展能力……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可见,古诗词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实际的中职语文教学,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学现状不佳,下面从学生、教师、教材等方面分析如下:

一、中职古诗词教学现状分析

1.墨守成规,缺乏学习趣味

纵观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课堂,一些教师依然沿袭从写作背景、作者作品、字词句的分析、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的传统教学理念,教师自顾自地讲解,学生低头做笔记、背诵,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仅偏离了新课程改革的轨道,影响了古诗词教学的品质,还给学生的心智、情感带来了消极影响,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的主人公角色,学生失去了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更无从谈起。

2. 基础薄弱,缺乏鉴赏技巧

笔者在十余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相对较差,鉴赏水平不一。在古诗词鉴赏中普遍缺乏想象力、创造力、审美感知力,缺少一定的诗词鉴赏技巧,学生总感觉古诗词年代久远,内容晦涩难懂,学起来更是无从下手。

3. 本末倒置,忽视情感体验

古诗词作为最古老的语言艺术,承载着文人墨客欲诉不能、欲言又止的细腻心思,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对美的追逐,具有音韵美、语言美、情感美、哲理美和意境美等特点。教师过分强调诗词的字、词、句翻译,忽视了诗词的“人文性”,忽视了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真正领悟古诗词的魅力。

4. 内容编排,缺少建构体系

中职教材中虽然不乏一些经典诗词,但这些古诗词在课本中较为分散,体系性不强,学生很难进行整合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教起来单调无味,学生学起来如同鸡肋。在古诗词教学中重视诗歌内容的归类,针对不同类型,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培养读诗趣味,还原情趣课堂,这才是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因此,基于以上教学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诗词单篇讲述不利于学生建立与诗词之间的联系,也无法感悟某类诗词的内涵,所以笔者尝试打破教材的固有顺序,有意将相同类型、情感相近的古诗词放在同一单元进行学习,为学生提供一种相对整体的诗词学习体系。

二、对不同版本中职教材中的古诗词进行分类

古诗词按内容可分为:咏物诗、哲理诗、写景诗、送别诗、叙事诗、爱国诗、边塞诗、讽喻诗、抒情诗、怀古诗、羁旅诗、节序诗、民歌民谣等。按表达的思想情感分为:怀人思乡诗、赠友送别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怀古伤今诗、借古讽今诗、托物言志诗、传统节日诗、征战报国诗、人生际遇诗、闲适隐逸诗、生活杂感诗、即景抒情诗、批判现实诗、民歌民谣等。

本论文对目前全国中职学校适用范围比较广的人教版和高教版中职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篇目进行分类,列举古诗词的朝代、作者、体裁、类别,重新编排授课顺序,按类型对比學习。

1.人教版古诗词分类总结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语文》按照年级分为一、二、三册。其中60篇必学课文,40篇选学课文。笔者对三册中的古诗词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分类结果如表1。

2.高教版古诗词分类总结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中职《语文》教材在编排上有别于人教版的按年级分册,它的课程体系由基础模块(上、下册)和拓展模块(上、下册)构成。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内容,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继续学习与个性发展需要的自主选修内容。笔者将这四册的古诗词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分类结果如表2。

三、部分古诗词的分类特点及对应教学方法

探索教材中不同种类诗词的特点,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借助音乐、画面、动画、视频、情景表演等方式创设情境,以直观化、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并积淀文化素养,是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重要任务。基于此,本文对一些有效的创新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探。

1.写景类诗词的特点及教学方法

写景类诗词以描写自然景观为主。这类诗词的特点是画面感强,语言优美凝练,对仗工整,通过自然之景抒发诗人情感。

在写景类诗歌的教学中,重点要把诗境中真实的景色展现在学生面前,用图画、视频、歌曲、音乐让学生完成一次与山水田园的近距离接触。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绘画让学生将词画出来,使教学在“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中高效进行。例如,在学习杜甫的《登高》时,教师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勾勒出一幅悲凉萧瑟、空旷辽阔的秋景图,有助于学生形象感受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另一方面,采用“诗乐一体化”的方式,在教学中把诗词用音乐、歌曲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教学方法的目的不是简单用音、画来翻译诗歌的景色美,而是着重用音画去阐释诗歌的意境美。

2.叙事类诗词的特点及教学方法

叙事诗词贯穿着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思考。叙事诗词以写人叙事为主要内容,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理智的抒情方式等特点。

对于叙事类的诗词,教师应该好好利用精彩的故事情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组合作编写课本剧,分角色进行情景表演。例如,在讲解《静女》时,学生在理解诗文的基础上,按照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的“约会前→约会中→约会后”的情节结构,选取一个片段,用现代语言来改编一个小剧本,改得好的同学当导演,任意挑选班上的男、女同学来饰演“男子”和“静女”。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表演拍成视频,传到校园网上供全校师生观摩,学生就会体会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再如,《窦娥冤》《琵琶行》等这类篇幅较长的叙事诗词,对中职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教师采用情景演绎的方式来教学,学生通过用心感悟文本内容,巧妙编排设计台词,体验到无穷的乐趣,在无形中掌握知识点。

3.怀古类诗词的特点及教学方法

怀古诗词中的“古”字是历史古迹的意思,因此,怀古诗通常指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遗迹为题材,引发对时局或自身处境的共鸣,达到感触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的目的。怀古诗词最明显的特点是诗文当中一般都有对古迹风景的描写,此外在表现手法上多采用古今对比、借景抒己情、用典等手法。

对于怀古类的诗词,教学重点应以诗人吟咏的“古事”“古人”和“古迹”为突破口,借助电影、电视剧、故事、书籍、网络等让学生先了解诗词中的历史,再分析和感悟诗人的情感就顺理成章了。例如, 在学习《双调·折桂令(叹世)》时,学生上网查找相应历史故事资料,用自己的语言把项羽、刘邦、韩信、蒯通、萧何以及南柯一梦的历史故事讲述出来。这种方式不但锻炼了学生查找、归纳信息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再如,在苏轼的“一词一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中,苏轼由回忆三国赤壁的战争场面转入对个人身世的感慨。首先,教师可以将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作为课堂导入,学生在低沉浑厚的吟唱中仿佛置身于赤壁战场。其次,教师播放赤壁之战的影视剧片段,让学生扮演周瑜、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进行表演,借助情景模拟加深对诗词的理解。最后,教师向学生展示周瑜和苏轼的画像,探究周瑜和苏轼的人物形象对比,学生通过上一环节的情景再现,对周瑜和苏轼的形象产生清晰直观的认知,比较起来就更加容易了。

4.抒情类诗词的特点及教学方法

抒情类诗词基本特点是以抒发主观情感,抒怀咏志为主。对于客观景物、事物的描写主要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情感,表现手法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以景载情,或触景生情,或以景蕴情。

这类诗词教学方法多样。一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体验,像李清照的《声声慢》、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通过再现李清照与赵明诚,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了解作者写作此诗的背景。二是,教师可以通过对比阅读的方法,选择同情感作品进行比较,同一作者作品进行比较,甚至同一意象不同情感的词句进行比较。通过比较阅读,触类旁通形成诗歌的情感链条,也由此拓展学生的思维,扩充课堂容量,提高审美品位和感知力。除以上教学方法外,教师在课堂外也要注意对学生的熏陶。一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或社团活动开展一些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主题活动,二是教师要充分利用环境對学生的影响和带动作用,为学生创设文化环境,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熏陶与感染。

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意思,还要想象作品描绘的意境,体悟作者的情感,感受优秀文化的熏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职语文教学应该承担的责任。中职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古诗词教学的文化价值,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创新中职古诗词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有效路径,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苏虹《影视作品在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广西教育》2020年第6期。

[2] 张屿璐《小学高年级古诗词分类及教学方法的对应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论文。

猜你喜欢

古诗词诗词中职
踏青古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诗词之页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