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事速办”,真管用!
2023-05-30王运宝许盼丽
王运宝 许盼丽
“没想到打电话真管用!”
时间虽已过去3个多月,李向前说起来仍然很激动。
2023年1月,一封感谢信传到了“宿事速办”服务中心,信中写道,“公司门前的路通了,车流客流顺了,经营也提升了,收入也增加了,对公司下一步的发展更有信心了。”
是什么让宿州市泗县小微企业法人代表李向前发出这样的感慨?
事情的起因是,李向前在泗县的汽车贸易公司门前,出现了社会车辆停放时间久、越位停车等,严重影响了公司正常经营。期间,他多次报警处置,但都无法彻底解决。2022年11月26日,李向前通过“宿事速办”12345热线反映了此事,平台受理后随即按照属地原则交由泗县政府处理。具体承办单位泗县交警大队接到诉求工单后,第一时间对李向前的公司门口经营状况进行现场勘察,并重新规划了停车位。
多次报警均未能解决的问题,仅1个电话、3天时间就彻底解决了,展现出一个有速度、有温度、有力度的“宿事速办”。
2021年10月,宿州市“宿事速办”12345热线平台正式上线,一年多来已累计受理100多万件热线电话,成为一项地方治理创新的典型样本,其做法被中央党史学习教育简报刊发,入选“2022年度安徽省十大改革案例”;宿州市也获评全国政务热线服务质量A级城市;连续两年获评人民网“民心汇聚单位”。
作为便民利企的服务品牌,“宿事速办”通过政府内部理念变革、流程再造、责任压实、作风转变,推动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提质增效,创造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和鲜活案例。
“宿事速办”是一个什么样的平台?创新了哪些体制机制?2023年早春时节,决策杂志全媒体记者走进了“宿事速办”的办公区。
问题导向的制度设计
“听民声答民问情系民生 办实事优环境服务百姓”,这是贴在“宿事速办”12345办公区门口的一副春联。
朴实的字里行间写出了“宿事速办”建设的初衷,也写下了对人民的承诺。
有了承诺,怎么实现?宿州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2021年7月,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宿州市结合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优化归并工作,提出要打造“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宿州品牌。
当时由宿州市委宣传部负责该项工作,经过多次讨论,初步形成了“宿事速办”工作方案1.0版。
但在实践过程中,1.0版本出现了热线号码多、服务不统一、受理范围不明确、流程复杂等问题。
怎么办?去先进地区学习为宿州所用,是个好方法。
影摄/ 徐康
随后,宿州组织领导干部多次去马鞍山、济南、青岛等地考察学习,并组织各级领导干部集体研讨,针对出现的问题不断修改完善,“宿事速办”工作方案2.0版初具雏形。
2021年8月,宿州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动“宿事速办”筹划工作,并敲定了“树立一个‘宿事速办品牌、畅通一个受理渠道、打造一个智能平台、明确一个受理范围、优化一个办理流程、完善一套工作机制的”“六个一”工作思路,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思维谋划四梁八柱制度体系。
首先的重点工作是“集”。针对受理渠道多、办理主体多、服务不统一的问题,“宿事速办”整合热线、移动端、政府网站等资源,将27条热线进行整合归并,统一为12345“一个号码、一支队伍、一套标准”开展服务,推动受理体系集约化,实现了“一条扁担挑两头”,12345一条热线连接起政府与群众。
其次是针对受理范围不明确的问题,“宿事速办”明确了“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清晰地规定哪些可以受理、哪些不可以受理,实现了受理范围的规范化。
同时,针对流程复杂的问题,“宿事速办”简化无障碍门户导航、诉求反映要素设置、智能回访内容,让反映问题的群众看得明白、评得方便,实现了受理流程便捷化。
这种“三化”受理体系的建立,使得群众问题诉求从“多端收集”转向“一口收集”,于是“宿事速办”工作方案3.0版本诞生。
2021年10月,宿州市成立高规格“宿事速办”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工作方案,并抽调人员成立工作推进专班。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告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2021年11月,宿州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安排增設的正科级事业单位“宿事速办”服务中心获批复设立,“宿事速办”有了专门的工作机构。
从1.0到3.0,从“我为群众办实事”深化为便民利企“总服务台”,“这是一个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不断拓展和深化的过程,也诠释了宿州听民声、解民忧、优环境的追求。”宿州市委书记杨军说。
影摄/ 王蒙蒙
影摄/ 刘海徽
“马上就办,办就办好”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这是“宿事速办”热线话务员每天都要重复几十上百次的开场白,对群众的大部分问题,话务员都能及时给出一个满意的答复。
“及时、满意”体现了“宿事速办”热线的特色——“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其背后是“宿事速办”建立快速响应、快速办好、快速反馈的“三快”处置机制,推动群众问题诉求从“按时办结”向“高效办好”转变。
发生在2022年4月的一件事,就充分证明了快速响应机制的效能。
当時,上海疫情正处于吃紧阶段,“宿事速办”平台收到在沪宿籍人员物资紧缺的问题,由于诉求群众身处外地,涉及部门较多,处理起来存在较大难度。但是难办的事,决不能放;合作办的事,决不能推;该办的事,决不能拖。平台立即将相关情况梳理成专报,上报市委市政府,快速响应群众诉求。
宿州市领导第一时间批示,责成驻沪办、市工商联等部门“一把手”领办任务,逐一联系来电人员,实现“一把手”阅批、签报“两个100%”,千方百计解决在沪宿籍群众缺乏药品、食品等实际问题。
聚焦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发挥职能作用保障“宿州的事”快速办好,该平台特别打造了2类特色“专席”。
一是为企优环境。“宿事速办”服务中心与市营商办协作,开设“为企服务专席”。同时,积极对接宿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开通“金融服务专席”,增强银企沟通,并建立综合坐席+专席工作体系,让优环境有了专业载体。2022年以来,专席累计受理办结企业诉求1220件,平均办理时长2.8天,回访满意度100%,服务效能和精准度显著提高,成为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中的重要一环。
二是为民办实事。2022年,针对突发疫情临时管控期间办事诉求,平台开通“疫情防控服务专席”,采取“受理登记—梳理交办—限时办结—及时反馈”的闭环受理模式,实现7×24小时不间断为民服务,确保热线“接得通、答得顺、办得好、评得真”,实现群众足不出户办好事、办成事。
特别是“137”办结时限标准,成为“速办”的机制保障。具体来说,一般性咨询和应急类诉求不超过1个工作日,复杂的咨询和建议类诉求不超过3个工作日,投诉类的办理时间控制在7个工作日以内。
2022年10月15日,泗县多名家长来电求助,家中孩子在六安毛坦厂中学复读,10月底就要高考报名了,但是报名要回户籍地,由于疫情期间,学生来回非常不便。
考虑到高考报名事关学生切身利益且涉及学生人数较多,平台立即启动快速反馈机制,交由泗县政府处理,泗县教体局紧急召开会议,商议解决方案。10月18日,泗县政府安排泗县双语中学前往毛坦厂中学对接处理高考报名工作,用时3天便解决了多名学生高考报名问题。
“宿州要增强‘等不起、慢不得的责任感,提升为民办实事的效能,以更高标准动态实施暖民心行动,着力办好信访难事、民生实事、安全大事。”宿州市市长王启荣说。
对于个别“例外”事件,平台还建立起“急事特办”工作机制。2022年12月,“宿事速办”热线接到市民求助,家中老人突发疾病需要去外地医院就诊,希望热线能帮忙协调。按照正常流程,多部门协调需要两三天时间,但考虑到是个紧急事件,平台启动“急事特办”机制,直接呈报市领导协调处置,不到2个小时就解决了。
从快速响应、快速办好、快速反馈的“三快”处置机制到交办、直办、督办、呈批等,“‘宿事速办已形成全过程闭环运行工作流程,打出了一套便民利企的组合拳,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宿州市政务服务局12345热线办负责人对《决策》说,对于70%的群众来电,可以由话务员在线解答,剩下30%的诉求按照属地和属事原则转交具体职能部门办理,对较为复杂的问题,已形成市领导交办、一把手领办、热线办催办、督查办督办和严问责查办的一整套工作机制,全力保障“宿事速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落地生根。
有“光”也要有“芒”
“‘宿事速办这个品牌,目前已初见成效,但不能让它有‘光无‘芒,要常态化地开展下去,必须要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加持赋能。”“宿事速办”服务中心负责人说。
在办好事的基础上,“宿事速办”又向前一步,探索“三先”研判机制,即未诉先化、未访先化、未舆先化的机制,推动群众问题诉求从“接诉即办”转向“未诉先办”。
怎样才能实现“先化先办”?
在“宿事速办”办公大厅,可以看到一个实时数据的大屏幕,跳动的数据背后,是依托大数据分析,发挥12345热线社情民意“晴雨表”的功能,开发上线热点预警功能模块,对平台大数据反映的“多人诉一”“一人多诉”等可能演变成信访案件的诉求,以周报、月报、专报等形式报给相关市领导,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将诸多矛盾第一时间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未诉先化”。
2022年,“宿事速办”平台先后针对主城区部分群众违建、教育培训机构退费等群众诉求较多的敏感问题,及时梳理,呈报市政府成立专班处置,有效预防了若干起群体性信访案件的出现。比如,2022年6月,“宿事速办”平台根据往年群众诉求热点,以周报为载体,提醒教体部门提前筹划,做好中小学招生政策宣传,当年群众相关诉求同比减少78%。实际上,从群众同类诉求减少的数据中,就充分彰显出了“未诉先化”的作用。
影摄/ 潘岳
为提高热线辅政工作水平,宿州还探索出“未舆先化”工作机制。在2022年12月,国家疫情防控“新十条”措施发布实施后,平台聚焦“一老一小”弱势群体紧急类诉求,宿州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成立接诉即办专班,建立贯通市县乡三级的直接交办、顶格推进、实时调度工作体系,推动相关诉求快速有效处置,全力兜住民生底线,避免产生极端个案和舆情发酵。
“一增一减一提”
背后的样本价值
经过近一年半的实践,如今的宿州市民群众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事,下意识就想到拨打“宿事速办”12345热线。可以说,“宿事速办”12345热线电话真管用,已经成为宿州老百姓的共识。
如果从基层治理的角度看可以发现,“宿事速办”的做法与经验,具有明显的示范价值。
首先是政务流程的再造,打造出政务服务的新样板。概括起来就是“六聚焦”:聚焦“新”,坚持将心比心、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新理念贯彻到工作中;聚焦“密”,扩大承办单位至104家,优化市县乡三级网络工作体系,形成“上下一条线、合力抓便民”的工作格局;聚焦“实”,夯实制度保障,创新市领导交办,压实部门“一把手”领办,强化多元化督办;聚焦“解”,强化难题攻坚,化解难办件、重复件,通过“解决一件事”,实现“解决一类事”;聚焦“特”,高站位开通疫情防控专席、为企服务专席、金融服务专席等特色席位;聚焦“广”,利用各级权威媒体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推广平台,树立品牌。
其次是贯彻“一改两为”的有效载体。“宿事速办”将“一改两为”和12345热线耦合起来,打造成升级版12345,在理念上与“一改两为”高度契合。
在為企优环境上,开通“为企服务专席”和“金融服务专席”;在为民办实事上,开通“疫情防控服务专席”,全力保障便民利企的实现,取得“一增一减一提”的亮眼成效。
“增”指的是自平台上线以来,累计受理群众诉求超过100万件,这在宿州热线工作发展历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从2021年的35.5万件,到2022年超112万件,受理量增长3倍多。
宿州市的一系列做法,既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势相切合, 又在宿州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
“增”的背后是什么?“一是平台承载力的增强,二是群众知晓度和品牌影响力在不断扩大,三是真正做到了取信于民。”“宿事速办”服务中心负责人分析说。
“减”指的是群众诉求工单平均签收时长和平均办理时限分别由11.9小时、3.5天压缩至6小时、2.7天,分别提速49.8%、22.9%,努力做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
“一增一减”的背后最根本的是“提”,即办理质效提升。“群众的口碑是最好的金字招牌,平台上线以来,宿州各地各部门未达标回复率由从2.39%下降至0.93%,群众投诉类从15.78%下降至10.39%,群众综合满意度从95.65%上升至99%以上,各地各部门办理质效都在稳步提升。”宿州市政务服务局副局长杨泽好说。
最后是可学可推广的样本。
从安徽省内来看,不仅是宿州的“宿事速办”,多个地市都在创新手法、步法,推出政务服务品牌。比如,马鞍山的“马上办”,滁州的“亭满意”,阜阳的“阜务为民”,池州的“池久满意”等,都在为民办事、为企服务上取得了明显成效,纷纷获得各界点赞。
再扩大到长三角地区来看,以浙江“最多跑一次”为引领,到上海浦东“只说Yes不说No”,再到苏沪浙皖同步推进实施的“一网通办”,都是为民办事为企服务的政务平台。
从这个意义上说,宿州市的一系列做法,既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势相切合,又在宿州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而这些创新性的做法,恰是各地在塑造营商环境时可学可鉴的,这也是“宿事速办”的样本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