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了,活一个野蛮自在

2023-05-30墨言

收藏·拍卖 2023年2期
关键词:嵩山内心艺术家

墨言

老话常说,由奢入俭难,大抵是人心总是难以舍弃那些世俗浮华,细想艺术也是由繁入简难、由巧入拙难、由华入朴难,个中的简、拙、朴与漂亮、精巧无缘,它们往往是原始的,但也是美的。那份蕴藏其中的力量一旦冲破束缚,野蛮生长起来,反而最直击心灵。

一了,在嵩山生活了12年的艺术家,他的工作室就在离少林寺不远的山沟里。不过,从一开始,一了就否认了自己的生活并不等同于“终南隐居”。自己只是想找个清净的地方待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仅此而已。

艺术是闲人玩的

一了是甘肃人,18岁就到了郑州,成为了一名自由艺术家。生性不羁的他,在40岁的时候,觉得自己应该换一种活法,想过更简单、更朴素的生活。于是,他告别了城市里让他深感违心的觥筹交错,把生活安在了嵩山这座千年名岳。

在一了看来,真正有格调的艺术,应该越单纯、越朴素越好,不要掺杂太多世俗的内容。而人是活在环境里的动物,身处怎样的环境,自然会在作品里真实流露出来。

“在嵩山,你每天看到的是山石、闲云、野草、日月星辰,内心不自觉地会被这样的环境净化,整个人会变得自在、简单,自然就闲得下来,这样的状态才能有好玩的艺术出来。艺术是闲人玩的,古代文人向往的就是闲云野鹤,幽人任意。也就是一种没有目的性的艺术与没有目的性的人生,这样你才能得到自在和欢喜。在这样大自在的生活状态里写字画画,所有艺术的规范甚至包括艺术史的逻辑都已无法左右,我完全遵循于自己内心,由内心感动驱动着自己的创作,这就是我当下在做的。”

谈论间,一了话中总是带着几分禅的意味,也许他的生命中注定了与佛有缘。一了16岁就跟随陇上高士学习禅宗、禅学,禅就如一颗精神种子,埋在一了心中,深刻影响了他此后的生活。禅的力量不断在一了心中生发,后来自己取名“一了”,也是希望自己能一了百了,不被繁琐的日常所羁绊,而是抓住本质,找到自己最大的精神快感。在他看来,内心的自足与精神上的富足让他更悠然自得。他说,这样活着不累。当一个人不感到心累时,也许就接近道了。

“如果每天面对的都是各种牵强附会,戴着虚伪面具做人,人不可能放松,更不可能有欢喜心。当你被名利、资本绑架的时候,表现出来的不是有灵性、鲜活的笔墨,而更多是一种追《语世系列》145cm×365cm纸综合材料2014年逐风尚潮流,或被世俗眼光裹挟的恶俗‘套路。重要的不是艺术,归根结底还是人,人才是目的,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是艺术的秘密,人不成立,一切免谈。”

一了在嵩山的生活过得极为简朴,自在、放逸的生活也吸引了一批年轻艺术家与求道者,聚集在一起,大家志趣相投,朝夕相处,生活上的事情大多是大伙互助动手解决。一了在画室门前的空地上,自己种上菜,有了收获,也与他们一起分享,大家乐于这种朴实无华的“共享生活”。

创作只求随心而“拙”

生活随心而为,艺术也如此。

春来秋往,每天行走在嵩山的山水林泉,松间、溪边的山石,兴致所至,便留下墨迹。那些神兽鱼虫,或是仙人佛像,就是一了在大山里的涂鸦艺术。他说那是在画自己彼时的内心,或高兴,或感动,或偷得浮生半日闲……

即使是纸上绘画,一了的作品里也透着纯真、朴实的“拙”。他的画,不会有华丽的修饰技巧,更没有具象而细腻的描绘,只有自由的、野蛮的,带着原始性的笔墨,他坚信艺术越贴近质朴、笨拙,越带着自然的灵性。随心而为的拙,比精心修饰的巧更直击人心。

“现代人都很聪明,知道的事物也很多,大众都在追逐光鲜亮丽的美好,但艺术无论怎么走,它的本质一定是能唤醒人性的良知。而拙朴天真的艺术,看起来很简单,那份原始的力量直抵灵魂深处,足以让人怦然心动。但艺术家要做到这样,其实极难,需要对灵性、精神、禅宗、老庄等哲学思想的深层修养,以及对书法的深度修炼,笔墨里才会有魂魄,这些都需要时间的沉淀,而非一朝一夕。”回顾美术史,那些伟大的艺术往往回归到拙与原始。

“西方艺术大师如毕加索、马蒂斯,他们也在原始艺术中寻找真正感动他们的力量,如非洲木雕、儿童绘画、素人艺术等,在他们后来的绘画中都带有反流行、反艺术史的氣质,而他们艺术上的‘高正在于意识到了‘非艺术的价值。”

原始艺术就如纯真的孩童,身心纯净,是自然造化的一片清澈,这种天然的质朴是人的本性愿与之亲近的。就如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留恋自己的童年,而童年就具有原始性。在回忆中追寻一种早已逝去的纯真快乐,以此宣泄成人的迷失与烦恼。因此,人总是在追寻自己最初的原点,找一种源动力: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当然,这也是艺术的原点。

老树新花,更要活在当下

在被问及自己在艺术上要走一条怎样的路子时。一了思索片刻,吐出四个字:老树新花。

“嵩山的古柏,有的已经上千年,它们仍然每年在开出新芽。古老的艺术仍然要注入新的思想,才会焕发新的生命力。

生活里不要被形形色色的流行概念束缚,把那些打动你的,让它野蛮生长。原始生发出来的艺术,骨头才会硬!即使巴掌大的画面,只要一笔入魂,格高气厚,见道心,就让人千看不厌,万观不透,足以深深感动人。正如禅宗一句话,一车兵器,不若寸铁杀人。”

在艺术探索上,一了更倾向于把目光投向20世纪初中国的现代绘画,在他看来,彼时的中国艺术家既传承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又学到了西方现代绘画的精髓,在艺术造诣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而自己到嵩山生活,正是希望继续在文化脉络上延续这一代艺术家开创的路子。他主张以广阔的胸怀,将东西方最精华的部分进行对接,消除门户之见。正如艺术家木心所言,将最传统与最现代的艺术焊接起来,留下来的疤痕是最动人的。

对于拙的追求,让一了一直保持着对民间艺术、原始艺术甚至素人艺术等各种被艺术史忽略的“非艺术”都格外感兴趣,他希望从中找到那份逝去的原始生命力。下山的时候,一了多是寻访各地古迹,参观当地博物馆,北魏石刻、历代造像、汉画像甚至民间雕塑、剪纸等,都是行程中最重要的内容。在一了看来,中国艺术除了传承明清、宋元,追溯更早的先古艺术常给予他新的创作源泉,尤其是先古艺术蕴藏的拙朴,往往直通艺术的本质。

“做一个朴实、真实的人,当你简单到极点时,才能与天地神灵对话,净化的内心更纯粹,创造出来的艺术自然也会如此,越是矫饰的内容,往往遮蔽了人的双眼,而真正好的艺术在于能直接把最核心的部分呈现出来,那份千锤百炼的功力自带着老辣的劲,依然力透纸背,在笔墨里保留着最朴实的样子。”

比如日本的栋方志功、井上有一、熊谷守一等,这些老艺术家,他们的作品无不在“拙”里彰显着他们的深厚功力,当你聚焦他们的生活,你最后看到的就是人性的本真,他们不为谁而活,也不为谁而创作,只求活得真实。而随波逐流,在大环境中失真的人只会被“异化”,那些为迎合而创作的流行艺术亦如此。

一了深感嵩山的生活自带着山林气、逸气,长居于此就是一种无为的生活,在这里创作就是无为的艺术,没有其他的目的,唯有讨自己欢心。不过,一了总说自己不是遁隐山林,他说今日嵩山之山水必然与古时不同,自己无意去重复古人之山水,而是关照自己当下的内心与现实处境的种种痛感,结合当下所思与精神和古老拙朴的艺术相融,才是自己想要的。

一了坦言自己如今越来越按自己的内心状态生活,他也越来越乐于和自己玩,享受独乐。他的豁达、简单,让一些慕名到访嵩山的名家,无不羡慕他这样的自在。他说:“既然来了嵩山,选择了这样的生活,就是自己的心志所向,自己很愿意以这样的状态活下去,活一个野蛮自在。”

猜你喜欢

嵩山内心艺术家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我爱我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2017年全国青少年户外营地夏令营(河南站)在嵩山落幕
尹朝阳:嵩山高
郑州嵩山地磁台站建站可行性分析
一块生锈的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