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品电商“熵增”现象及其应对策略

2023-05-30冯善书

收藏·拍卖 2023年2期
关键词:乱象应对策略

冯善书

关键词:艺术品电商、熵增、乱象、应对策略

艺术电商之熵的增减之辩

熵本来是一个热力学概念,是用来衡量一个孤立系统混乱程度的度量。熵增可通俗理解成不断走向混乱无序的过程,反之,熵减则是回归或恢复秩序和稳定状态的过程。

(一)熵增定律:市场和产业走向无序的必然性

根据熵增定律,任何一种事物,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面,必然会从有序走向无序,直至死亡;若这种封闭的状态无法被打破,正能量就无法引入系统内部,这一趋势将呈不可逆,世间万物都是如此。

一般情况下,京东、淘宝等综合类电商跨行业、多主体参与的经营业态相对开放,艺术品商品难以进行封闭或半封闭式的经营,而微拍堂、嘉德在线等专业电商以及古董和名人字画的专业经营商自创的小平台和粉丝群相对封闭,后者甚至有明显的社群经济特征,特别是在小山头和小圈子文化影响下,一些不法分子可以利用个人在圈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制造“群蜂效应”,对那些没有知识经验的粉丝进行关门“割韭菜”。

一个成熟规范的行业和市场,无疑更有利于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反过来,有人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很可能会借助不断提升的行业话语权,来建立一个相对孤立和封闭的环境和系统,从而更方便去侵占和损害他人的利益。由于熵增往往是不可控、不确定的,这类经营手段和行为模式,亦有可能产生损人不利己的后果。一旦某个艺术电商进入熵增状态,只要其孤立和封闭的环境不被打破,必然会变得更加混乱和无序,甚至最终倒掉。媒体近年报道的万丰国际“崩盘”、寺库“关停”,以及艺典中国清算重组,均为现实案例。

(二)供给端:文玩和名家艺术交易之熵由来已久

事实上,文玩古董和名家艺术交易之熵由来已久。自2000 年一批知名艺术品电商平台创立以来,就一路受到各种“卖假”的质疑,至今未能彻底解决。

根据笔者梳理,经历20 多年的发展,国内的文玩和艺术品电商之熵,比较集中表现在以下几类现象:一是抄袭、剽窃和造假。譬如,以模仿、冒名,甚至直接用高清打印复制名人的艺术作品,当成名家的真品原作出售;把仿古的陶瓷或文玩当成古董卖给不知情的买家等。二是代笔、代工,或用工业品代替手工作品。譬如,徒弟为师傅代工,妻子为丈夫代笔;宜兴紫砂壶的大师,甚至直接把章借给其他熟手工匠,委托其直接为自己代工量产。三是做局、炒作、围猎。为了对外销售赝品或廉价作品,诈骗团伙扮成不同职业身份的人,通过网络平台做局和向媒体发布虚假信息,联手哄抬价格,并有意设置圈套寻找目标买家,牟取暴利。

(三)需求端:混乱无序被视为另类的自由

笔者调查发现,处在需求侧的买家群体,亦有少部分对造假和卖假等艺术品市场乱象是持默认或欢迎态度。有的人习惯或喜欢把自己放进混乱的市场环境,一方面认为这是一种自由和乐趣,另一方面则为了挑战和检验自己的证伪能力;还有的人则认为行业和市场越乱越好,熵增似乎更有利于智者混水摸鱼,或者达成一些不可告人的交易目的。

藝术电商熵增现象加剧的主要原因

艺术电商虽然是各种消费陷阱和欺诈行为发生的重灾区,但并非所有电商平台都意味着混乱和无序,而是一种人为造成的市场分裂现象。熵增现象的产生,本质上是因为一些小平台经营模式比较封闭,借助运营者个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目的吸纳会员和客户,形成事实上的小圈子和小山头,阻碍和排斥正能量的进入。

(一)供给端的内在动力:暴利驱使

从卖方的角度来讲,利用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趁机把一些低成本获得的假古董、名作赝品或劣质艺术品高价出手,是从市场快速攫取暴利的“良机”。这种暴利甚至成为他们持续投机倒把和铤而走险的主要动力。尤其是传统名人书画领域的造假,用几块钱或几十块钱一张的宣纸,就可以换来高达几百倍甚或几万倍的收益。

(二)作假、欺诈和捣乱成本偏低

有些犯罪人员不惜冒着“杀头”的风险去制毒贩毒。在现实中,通过线上出售名人字画和假古董,有可能获得比制毒贩毒更高的暴利。但是,艺术品电商为此承担的违规成本却非常低。按照目前业内约定俗成的潜规则,当买家发现交易标的有问题,只要卖家同意退货或换货就了事。部分拥有拍卖企业资质的电商,甚至还会引用法律法规,为自己故意卖假的行为逃避退货或承担赔偿责任。

(三)需求端的潜在动机:低成本获利

在民间收藏群体里,也有一些投机的人,本身就抱有通过买假这种快捷和低成本的方式来欺世盗名,或者制造另外一套庞氏骗局来欺诈别人的目的。笔者曾深入过一些民间收藏团体,发现里边自称为知名收藏家的人,90% 都有到淘宝或某专业文玩电商平台低价购买仿古瓷器,来给自己的私人收藏装门面的行为。还有一些人买假,是用来行贿或作为社交礼品,因为不舍得花大价钱,所以有意选择到网上买那些低价的“名人字画”。

(四)中间端的消极态度:监管不力

一些违法交易的电商平台,能够把自己变成一个相对封闭和独立的环境系统,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来自行政、学术、行业协会等监管力量能力和动力不足,没有作为一种强势的外在力量介入进来。古董、艺术品的鉴证和评估,是这个行业老生常谈的难题。行业既缺乏统一的标准,也没有权威的机构,发生纠纷只能在媒体上打文仗,有些高仿作品连法院也无法断定真假。笔者调查过多名在世的知名艺术家,发现自己的作品被他人抄袭、剽窃,普遍采取的处理办法是充耳不闻、视若无睹,原因是为了躲避麻烦。

(五)行业持续低水平、高速度增长

国内的艺术品电商,虽经历20 多年的培育发展,事实上仍处于野蛮成长的状态。最近5 年,其年均复合增长率虽然超过了60%,在低水平、高速度的增长过程中,难免助长一些借助“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来换取规模和效益的行为。何况艺术品门类众多,除少部分工艺品,其他均属于非标产品。在线下无法建立成熟规范的市场,在线上更加不可能。

(六)科技鉴定仍未发挥基础性作用

文玩和艺术品交易乱象,还与缺乏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四大国家质量基础”的技术支撑有直接关系。因此,早在六七年前,国内有关部门已经在推动构建一个以科技鉴定为基础,以经验鉴定为借鉴,以标准计量为依据,以认证认可为手段,以检验检测为依托,以信息化为平台,并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体系。但是,面对如此庞杂的文玩艺术品行业,用什么样的技术方法可以给每一件作品都配上不同的身份证,仍有赖科技工作者的持续攻关。

延缓和逆转熵增的可能性及其应对策略

尽管有相当多的骨灰级玩家、行家和专家信奉“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古老价值观,并以此作为适应、接受、放任、纵容古董和艺术品行业之熵的理由,但是,大多数人对熵增现象仍然持谨惕、防范和反对意见。

既然熵增是所有一切事物向前发展的底层规律,那么,是否就意味着任何希望制止和改变艺术品电商走向混乱无序的想法和举措都是徒然的呢?笔者认为,在相对开放的空间环境里,采取主动和积极的行为措施对熵现象进行控制,从而让行业秩序维持在相对平稳、平衡和平静的状态,甚至出现熵减(亦可简单理解成逆转)的现象和成效,是完全有可能的。

一个简单例子是,前几年全国各地的公安机关曾动用刑事手段对古董和传统书画领域的造假产业链和拍卖诈骗团伙进行持续重拳打击,逮捕并移交司法机关审判了大批犯罪分子,对整个艺术品行业形成了较大的威慑作用。公权力在该时段的强势介入,明显对造假泛滥的行业乱象形成了有效的遏制,一定程度让市场回归正常的交易秩序,而且维护了一大批受害者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电商交易规则的不断修改完善、技术平台的持续升级优化,一定程度上也让艺术品电商变得更加自律、线上的推广交易变得更加规范。

当然,公安机关确实无法长时间、大规模调动警力资源来维持对古董和艺术品造假和诈骗集团的高压打击态势,而各种电商平台和监管机构的防范规则和科技应用,经常落后于造假技术和诈骗手段的创新速度,行业的规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仍然要依赖行业自身建立治理和防范的长效机制。

假设延缓和逆转艺术品电商熵增的愿望和目标具有现实可能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来加以应对?

(一)内部环境:推动价值观重塑和文化再造

内部环境构成艺术品电商或经营平台的基本氛围,是商家和平台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平台、社群和商业系统内,运营组织的成员的许多理念和行为均可能受到这些内部环境的主导或左右,从而影响其他内控要素的功能发挥。笔者调查过一些拍卖行、画廊和艺术机构,其最初并不热衷于作假,甚至还是健康和规范市场秩序的自觉维护者。但是,整个行业就像一个大染缸,促使他们在求生存的过程中,为了现实利益放弃了“坚持正能量”的原则和信念,从而逐步被身边的负能量所同化。根据“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规律,这些放弃原则和信念的人,最终会自觉走到一起,在抱团取暖、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更大的同盟,不断去强化这些小平台的自我封闭性。因而,要避免熵增,就必须改变平台的内部环境,对组织和成员进行价值观重塑和文化的再造。假设平台的创造人和负责人在引入正能量之前,必须反思平台和组织本身在治理机构、内部机制、用人标准、培养方法、经营风格、管理哲以及践行社会责任等方面,是否已经成为导致熵增的内在因素。

(二)外部环境:政府干预促进矛盾系统解决

“劣币驱除良币”的经济现象往往伴随着市场失灵的现象发生,很多时候后者与前者存在因果关系。一般认为,市场信息不对称、行业垄断、监管缺失等因素,都是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而且这些与当前所在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和经济环境均有脱不开的关系。要系统解决如此多的问题并不容易,因而,外部环境是最难改变的。反过来,假设外部环境净化、政府对行业和市场的监督管理有力、打假制乱的新技术更新速度够快、地方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强,提升商业平台封闭运行和“浑水摸鱼”的犯错成本,破除负能量聚集和传导的气候条件,这类问题平台继续生存的可能性就会压制到最小,为市场加速回归健康和有序轨道创造有利前提。

(三)需求结构:加强教育培训和能力建设

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有什么样的市场。当前,国内艺术品行业远未达到由经营者主导市场发展的程度。在买方市场,卖家背负巨大生存压力,有相当部分属于被迫“下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而,必须正本清源方能改善市场需求结构。如何对假冒伪劣的需求曲线进行干预,倒逼其向下倾斜运行?首先要摸查某类需求产生的内因和外因。内因即内部因素带来的需求,如个人艺术修养和审美要求不高,或者是市场历练不足造成的交易经验和鉴定能力不足;外因即受教育、圈子和媒体的影响。其次要根据不同原因“辨证论治”。从买方角度来说,不管是内因,还是外因,都可以通过个人的自我学习、能力建设和社交习惯来加以改变。但若是因违法乱纪或犯罪引起买假需求——如为了欺骗第三方而进行的购买行为,往往需要外力来压制。

(四)第三方力量:维护专业性、独立性和纯洁性

当小平臺无志或无力改变现状,外部环境短期亦无法改变的情况下,要避免市场进一步走向混乱和无序,就必须引入第三方力量,对商业组织或行业进行有效干预。要培育和扶持有志于自觉维护行业秩序的行业新势力,加快新技术、新平台的应用。鉴定师、评论家、学者、媒体、文博人员、行业组织等,是比较典型的第三方力量。为了避免第三方力量与灰色产业链上的电商平台同流合污、成为利益共同体,除了要加强对相关职业群体的职业修养、职业规范和法律培训以外,还需要提升这些职业的准入门槛,加强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促进行业自律。在确保第三方力量本身的专业性、独立性、纯洁性和自律性的情况下,制定一定的考核、激励和扶持措施,让第三方力量更有利于发挥其对艺术品电商的引导、监督和制衡作用。

猜你喜欢

乱象应对策略
遏止网课乱象重在落实
光伏招投标乱象,谁之殇?
减肥市场的乱象与坚守
商业银行在互联网冲击下的发展探讨
初中英语情趣教学的现状浅议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春节价”缘何乱象频生?
治超新规实施在即 深究货车非法改装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