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心促心,激发班级活力

2023-05-30罗翠萍

广东教育·综合 2023年2期
关键词:鲶鱼多媒体班级

罗翠萍

“教育要心理学化”,这是来自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的名言,它与中国古语中的“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不谋而合。换用现代的教育理念,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摸准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善用具有规律性的心理效应,先因材,后施教,先有的,再放矢。如此,方能使教育入情、入理、入心。

一、预防破窗效应,建立归属感

停在路边的汽车,如果车窗破了以后不及时维修,那它再被破坏、偷窃的可能性,会比旁边完好的汽车被破坏的可能性大很多。一个班级,如果有一些不良风气、不良言论得不到及时纠正或遏制,就会如同破了窗的汽车,很容易迎来更剧烈、更严重的破坏。在班级管理中,哪些是破窗?哪些即将成为破窗?

1.外部环境

(1)多媒体。多媒体属于精细物品,易出故障,而故障一来,不仅耽误教学进度,严重时还会引起学生哄闹,课堂纪律毁于一旦。为此,我班每学期都安排两个多媒体管理员,专门管理多媒体,其他学生未经同意,不得使用。目前,除了机器故障外,我班多媒体管理良好,出现小问题,多媒体管理员自己就可以排除,有力地保障了教学的正常进行,得到教务处及科任教师的一致赞许,都说我班的方法值得推广。

(2)讲台。设置专门的讲台管理员,将粉笔、黑板擦等带灰尘的物品放入规定盒内,以防灰尘四溢。每节课前,讲台管理员需要用湿抹布擦拭黑板与讲台,为教师备好干、湿抹布各一块,叠好放在固定位置,及时通知科代表发放练习册、作业本等物品,保证桌面的整洁。

(3)教室里的花草、书架、饮水机等物品。一个教室,如果花草蔫巴,书架凌乱,饮水机下总是一桶脏兮兮、混着杂物的水,容易让学生更加不注意公共卫生,从而破坏他们的归属感。我们班实行专人专岗,有人专门打理花草,有人专门整理书架,有人专门管理饮水机。在细心专业的管理下,我们班花红草绿,干净整洁,教室里外都让人心旷神怡。

2.内部心理

初中生的行为具有求新、求异、偏激三大特点,他们难以分清具体的言行界限,一不小心就会出现言语霸凌、动作模仿、网络攻击等不良行为,导致矛盾冲突。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及时制止引导,大声地表扬、小声地批评,帮助学生修补心灵漏洞。

某日,我了解到班級学生的内部矛盾:小凌坐在小昊座位上,边吃手抓饼边抄作业,饼屑、油渍掉在小昊的书上、试卷上,小昊不满地说了几句,小凌白眼一翻,不客气地说道:“我肯坐在这里都是给你面子!”小昊无奈地摇摇头,自己动手收拾,但他的几个“兄弟”却看不下去了,决心要为他出气,于是模仿小凌笨拙的动作,说一些“内涵”的话,引同学们发笑,甚至还把小凌的照片做成表情包,在同学群里互相转发。

了解清楚情况后,我立即制止了该行为,并与双方家长联系,商量处理办法。小明的妈妈当即表示,让制作表情包的小明向小凌道歉。小昊等同学的妈妈也认为,需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周五班会课上,五位男生一一上台,朗读了自己的道歉信,并向小凌鞠躬,请求原谅,小凌也马上检讨了自己的言行。一场无心而起的语言欺凌化于无形,全班学生都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二、创建机制,让鲶鱼效应持久发挥作用

鲶鱼效应指的是将充满活力并具有竞争力的人加入群体中,使群体内部紧张上进,群体内人员的惰性得以改变。班级里必须有“鲶鱼”,才能激发更多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班级保持长久的活力。那么,班里的“鲶鱼”该怎么养呢?

1.寻找目标,养一群可爱的“鲶鱼”

每接到一个新班级,我都会在教室贴上两个等式: 1.01365 = 37.78; 0.99365 = 0.03。旁边注释:积跬步以至千里,积怠惰以至深渊。鼓励学生勤学多问,每天多做0.01。哪些是0.01?背完课文,背翻译;做完实验题,主动看实验视频;每天坚持打卡英语朗读;做完作业,每天到办公室问两道题……不但有0.01,还要有针对0.01的奖励。背课文,加一分;背翻译,加两分;问问题,加两分;英语打卡,加两分……通过得分排行榜,找出合适的“鲶鱼”,并利用横向和纵向对比,找不同的学生谈心,刺激“沙丁鱼”奋力上游。

2.家校共促,让“鲶鱼”快快长大

生活中,最重要的是用心,其次是仪式感。据此,我建立了多个不同用途的班群,如英语朗读群、家长群、家委群、家校工作群等,引进家校监督,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心理变化,定期举行不同主题的班会活动,如生日会、九块九美食节、一分钟能做多少事、共读一本书等,让竞争多样化、透明化、良性化。

3.合理使用班费,激励“鲶鱼”不停歇

在家委的监督下,班里每周对得分前三名的小组进行奖励,每个月对加分前三名的个人进行奖励,遵循“少量多次、持续刺激”的原则,确保“鲶鱼”在“船靠岸前”发挥最大作用。如为了让学生保持干劲和冲劲,从第三次模拟考起,家委和班委用适量经费,对进步前30名的学生进行物质奖励,让学生带着“金榜题名”的红包,信心满满地走上考场。

三、善用瓦拉赫效应,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希望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树立多元人才观,有效观察学生的智能强项,看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希望。

1.建设“天团、地团、人团”计划

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我在七年级时,就开始了“天团、地团、人团”的建设计划。即把学生的素养分为组织管理能力、学业成绩、兴趣特长三大类,三样拔尖即为天团成员,两样突出为地团成员,有一样拿得出手为人团成员。鼓励优秀生参与班级管理,挖掘中下生的闪光点,打造他们的特长。

2.选择适合学生多元发展的教育内容

后进生最怕什么?不少人可能回答:请家长、处分、开除等。其实这些都还不是他们最怕的。八年级时,班里的小梁同学因为爸爸娶了后妈,心生抵触,两次带酒到学校来解愁。我发现后,联合家长、年级长教育他,又结合全班学生的意见和他自身的特长,给了他一个特殊的惩罚:结合班级实际,用PPT做一个刮刮乐,让中考进步的同学随机刮取奖励。他在认真研究了希沃白板后,用三天时间做了一个PPT,给同学们的中考总结带来了欢乐,也赢得了全班同学的谅解与尊重。

由此可见,后进生最害怕的是被边缘化、面具化,一旦被集体排斥,他们只能默默朝着深渊下滑,最终一发不可收拾。相反地,如果一个人有事做,被尊重,他就不容易变坏。即使偶尔自控力欠佳,也不至于错得太离谱。

在《普通教育学》的绪论中,赫尔巴特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且是教育者应该掌握的首要科学,建议每位教师都应了解心理学基础,因为人类活动的全部可能性的概要,均在心理学中从因到果地陈述了。”教师需要有丰富的心理知识储备,读懂学生内心,善于与学生沟通,从“育人先育心”的理念出发,善用心理效应,唤醒学生内在的潜能,让学生在发展过程中体会归属感和成就感,从而深入解决“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

猜你喜欢

鲶鱼多媒体班级
班级“四小怪”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不称心的新班级
让鲶鱼慌起来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Space X会是搅局“鲶鱼”?
陷 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