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文科视域下新闻学专业教学中的美学实践
2023-05-30赵伟东佟彤
赵伟东 佟彤
摘 要:随着我国“新文科”的提出及现代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高校所有文科专业包括新闻学专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带来无限机遇。本文探讨如何通过以美学、文艺心理学为主要研究方法和视角对新闻学展开探索,在新闻学课程设置中加入美学思维,从哲学的批判性和美学思辨等层面讨论新闻理论、新闻实践的深层机理,寻找新闻学的突破点,以形成新型文科交叉专业,更新新闻学人才的培养体系,提升新闻学学生的创新创业、跨学科交叉、自主终身学习、沟通协调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新文科;新闻学教学;新闻美学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3)02 — 0157 — 04
一、“新文科”与媒介技术发展的共同召唤
(一)新文科的时代契机
2017年10月,美国希拉姆学院率先提出将新技术融入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中,打造“新技术文科”。2019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明确提出“形成新型文科交叉专业”[1],发展新型文科专业,至此“新文科”正式跃入中国大众视野[2]。目前,我国的“新文科”具有文理工交融、以人为本等显著特征,其“新”体现在广泛交叉、未来导向、职业能力培养等方面,是后工业时代语境下人类知识高度综合化、数字化、信息化的知识再生产。
人才的培养是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新文科建设更是以培养为未来服务的“人”为核心目标。这对新闻学等文科专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带来无限机遇。
(二)媒介技术的日新月异
20世纪最伟大的媒介研究者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当下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声势浩大的变革,以区块链、人工智能、元宇宙等为核心的新技术概念已成为人文社科领域关注的热点议题;同时互联网新媒体、自媒体、融媒体等媒介技术日新月异,不仅丰富了媒介形态,更提供了更多的传播、交流渠道。即时通信应用迅速进入公众生活,“在线”的数字化生活成为大众生活的常态,并时时改变着大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媒介的日新月异为新闻传播学科乃至整个文化系统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在以未来为导向的学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各学科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择优互补。
当前,面对数字技术、新媒体形态对传统新闻学科的冲击,新闻传播人才需求发生转变,新技术与新闻传播课程的跨学科融合成为必然趋势,面对媒介技术的日新月异,高校对于智能新闻教育、新闻美学教育等融合学科应关注什么和教什么,尚缺乏共识。
(三)新闻人才的需求转型
近年来,新旧媒介迅速更迭,与媒介最为密切相关的新闻传播专业也亟待改革,有关于智能新闻教育改革的提法,在原有教学框架之上增添跨学科内容,新增高新技术课程以满足日益变革的传统媒体、新媒体人才需求。
随着聚焦新媒体技术的愈演愈烈,对新闻学本身与人文学科的跨界研究显得相对匮乏。追根究底,新闻学专业的立足之本是“新闻作品”。为什么优秀的新闻作品能够打动人?何种新闻作品能够称之为经典?其背后是否有可借鉴的经验、可总结的规律,其学理依据何在?融媒体、自媒体时代,人们对新闻文本或其他文本有了更多参与和对话的诉求,作为受众有能力且有权对文本进行评判和讨论,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想要突破学科壁垒,必须走跨学科道路。
(四)消费社会对情感符号的追求
法国著名思想家让·鲍德里亚提出“消费社会”的概念,关于消费的一切意识形态让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纪元。消费社会下的文本创作被认为是消费社会狂欢的产物,伴随着消费社会概念的兴起,文学艺术、新闻创作等文本成为一系列符号,甚或成为某种消费符号,作为消费符号的新闻文本能够满足消费社会中大众的物质及精神需求,符号背后的文化意义开始显现,甚至精神需要、审美消费占据绝大部分。
文本创作者通过对日常熟识之物的陌生化处理,使接收者形成巨大的感官冲击。从纸媒体向智媒体的迅速发展,学科壁垒被打破、人才需求转化。移动阅读、碎片化阅读、短频阅读等的出现使得传统新闻学无法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亟需“革命”,智媒体时代的新闻人除了掌握最基本的采写能力,还应具备娴熟的数据分析能力、网络新媒体技术能力,以及对消费社会大众心理、情感符号等文化研究领域的了解和思考。
二、新闻学专业教学的美育现状及问题
(一)新闻学教学中的美育匮乏
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使新闻文本创作、新闻传播方式等发生了巨变,近年来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短视频APP、小程序的出现受到了业界重视,文化研究从毁誉参半到研究实践,这些都对高校新闻专业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带来挑战,对此,大部分高校能够迅速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能够紧跟新媒体教育发展的趋势和需求,在教育思想、教学课程设置、实践研究、教学评估体系等各个环节上进行适当的调整与重构,然而在面对新技术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却有一个常被忽略的问题,即新闻的审美价值。新闻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创造与传播,新媒介、新技术是一种传播手段,对新兴技术的过度关注往往让很多新闻从业者舍本逐末、买椟还珠。“文化的‘创造演变为当下文化的‘制作(或生产),追寻本质意义的‘阅读嬗变为非本质层面的形象的‘观看,基于审美的‘鉴赏被置换为满足欲望的‘消费,立足于现实的‘欣赏蜕变为沉溺于虚拟的‘游戏”[5]。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现代性的文化建构某种意义上扭曲了“人性”,文化創造者与新闻从业者能够通过掌握技术规律(“流量密码”)获得更多的关注和点击量,代替了对新闻传播本源问题和文化阐释。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日常生活中审美价值的缺席。之于当代新闻学专业教育来说,理论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尤为必要。而当下新闻学教学设置中鲜有对新闻“初心”、审美价值等的探讨和思考。
(二)新闻实践中的审美问题
当下面对新媒体,新闻自身面临的问题首先包括内容之真实、是否能够打动人、对人是否有用、如何有价值几个方面。新闻作为人类社会中重要的精神产品之一,其目的同其他人文社科学科相同,即“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6]。
在当前所设置的新闻专业课程中,由于目前各行业对于不同人才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也对应着不同的择才标准、用人规则和管理理念。面对变化,许多高校已经身体力行进行专业教学的改革,从教学设置的理论层面到新闻传播的实践环节均有明显发展和改良,但卻鲜有从美学的视角重新审视新闻传播,探讨新闻采、写、编、评、摄、播等传播过程中的审美问题以及建构审美传播、新闻美学的基本范式,让新闻不仅成为探求真相、传播真知的新闻,而且成为具有审美意涵和美学特质的新闻,进而成为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新闻。
纵观新闻史上的优秀新闻案例,无一不是兼具实用与审美属性,“真”实反映客观现实,通过文本之“美”传播“真”来实现“善”,从新闻创作的属性来说,新闻传播应当坚持美学原则;从当下新媒体传播对新闻的要求来说,美学原则、审美传播也应当深入到新闻传播中。
“现代的媒介已经成了精神活动与公众之间的一道屏障或一个过滤器……在媒体狂欢所构成的异彩缤纷的形象世界里,感官享乐的直接性否定了审美体验过程的必要性——过程被作为奢侈品截去了,快感变为直接的供给物,而形象则成为纯粹的直观”[7]。因此美学研究对于新闻学专业来说可以帮助创作者提供视角、帮助受众提高审美能力。
新闻与美学的关系是一种价值的互动与传递。衡量新闻的一个标准是“新闻价值”,“透过这种价值的传递,新闻的美感得到了一种内在的表达。这是新闻与审美的一种内在的关系,一种很含蓄的关系。它并不是表面化的,而是深层次的,不易觉察的”[8]。因此新闻与审美是一种双向活动,其最终目的是使受众获得客观事实和审美体验。
三、新闻学专业教学中的美学实践
(一)作为哲学分支的“美学”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内容范围非常广,美学的核心是探讨美与美感之间的关系,是与文学、伦理学、心理学、艺术学等多门学科相关而又独立的一门学科。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到18世纪中叶,无数的哲学家对“美是什么”的问题作出探讨和论述,美学思想与人类历史一样古老,柏拉图的《理想国》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朗基努斯《论崇高》等等总结以往的文艺经验,并为后来的哲学、美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直到1750年鲍姆嘉通发表《美学》教材,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美学研究人的感性认识和形象思维,同时与当时社会情况、文艺思想、文艺实践、文艺作品相结合,因此美学家一定是文学、艺术批评家,或是创作者本人,19世纪后期在生物学领域“有机观”的理论视角的指导下,发展出文艺必须“向整体人说话”的热潮,马克思受其影响在《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第一卷》等著作中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身心之间的统一,即确定“整体人”的概念。马克思从整体论、实践观点出发,指出“人与自然互相改造,互相提高,就推动着历史向前进展”[9]。
在当代,审美成为一种令人心醉神迷的日常生活体验,“美”越来越普遍和重要,作为哲学学科的分支,美学具有相当开阔的视野,兼具历史性与时代性、认识论与实践论、宏观与微观等属性。美学与文艺批评本身,就是一种持续不断的经验过程。
(二)新文科语境下“新闻美学”的重构
1.传统“新闻美学”
“新闻美学”的提法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有一些专著专门探讨了新闻学与美学跨界研究问题,且已有对新闻的美学原则、写作标准、受众接受等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如房亚田的《把美学引进新闻领域》、蒋孔阳《新闻美学》、杨秀国的《关于建立新闻美学的构想》等著作,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新闻文体的采集、写作过程中与美学的技术性融合。
关于“新闻美学”的定义也众说纷纭,如杨岗,栾建民主编的《图书报纸期刊编印发业务辞典》一书中的定义“新闻美学是研究新闻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美学原理的学科。其内容包括:版面美学、摄影美学、视听美学以及新闻体裁、写作、文风等方面的美的价值”[10]。陶涵主编的《新闻学传播学新名词词典》中关于“新闻美学”的词条指出:“新闻美学包括传播过程中主客体两个方面:其一,新闻工作者在采访、写作、编辑过程中的审美创造;其二,新闻受传者的审美感受和联想以及审美评价的反馈机制。”[11]新闻美学即是借助美学的研究方法和观察视点来研究新闻学内容,并新颖地指出新闻美学研究的两条路径,然而此定义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在当时“报刊、广播、电视”是主要的三大传播媒介,新闻工作者与受传者并不能进行最直接的交流和对话,受传者对新闻文本的参与需求也并不强烈,这与当下融媒体时代的新闻语境可谓天壤之别。李自雄通过研究提出:“对于新闻独特的审美特质,笔者觉得应从三个方面来把握新闻的美学原则:一是新闻对象的‘真;二是新闻效果的‘善;三是新闻形式的‘美。”[12]同时通过案例将三者展开描述,主要从新闻创作内容方面给予美学的关注,未能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新闻文本等等。
新闻学科和美学学科都属于“泛”社会科学学科,内容庞杂、包罗万象,对二者结合的研究很有必要,但目前关于“新闻美学”的提法大多是将新闻与美学两门学科机械叠加,主要以美学视角渗入新闻创作以及对新闻文本的审美价值探讨,尚未从新闻学科本源、传播理论以及新闻实践等方面进行深度且有机的跨学科学术研究。正所谓“新闻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和美学所研究的对象发生关系和联系,不管是自然还是人类社会,各种美的事物都是文学艺术所反映的对象,也是新闻美学产生的价值本源”[13]。
2.新文科语境下“新闻美学”的重构
(1)新闻学美学跨界研究的必要性
如前文所述“新文科”就是在新一轮技术变革背景下,人文社科相关学科通过主动回应技术和社会变革,积极运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为未来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重要支撑的建设过程。其“新”在于广泛交叉、未来导向及相关能力培养。新闻学与美学的跨界研究并不排斥与其他学科的再跨越,而是通过以美学、文艺心理学为主要研究方法和视角对新闻学展开探索,寻找新闻学的新增长点和突破点,形成新型文科交叉专业,更新新闻学人才的培养体系,将社会和技术的最新发展,哲学美学行业的宏观视野引入新闻学的教学过程,培养新闻学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2)新聞美学与批判性思维
新闻美学,是结合新闻学原理与美学原理的一门交叉学科,将美学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纳入新闻学研究之中,主要从美学理论方面把握新闻学,通过哲学理论指导新闻实践。
其授课内容应包括运用美学、哲学原理与方法研究新闻传播,探讨其活动中的美学现象和美学价值及其规律的边缘交叉学科。研究的领域有新闻传播的内容美,新闻传播的形式美,如版面美学、标题美学、图像美学、播音(语言)美学等[15]。但在作为课程的新闻美学应更倾向于通过对美学理论的介绍和案例分析,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如“美”是人类的终极理想,那么新闻之“美”是否仅仅在于形式美和内容美层面上?媒介本身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和困境是什么?在信息爆炸的当代,精雕细琢的新闻作品与对阅读量、传播度等的追求如何平衡?新闻的目的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还是追求新闻文本本身的传播?对于新闻创作来说,“规律”是否重要……这些核心问题恰恰是当下新闻学教学、研究所忽视的问题,同时也是美学、哲学应该思考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哲学思考应先于新闻实践。
(3)新闻学课程设置与审美价值
在新闻学课程设置中加入美学思维,从哲学的批判性和美学思辨等层面讨论新闻理论、新闻实践的深层机理,这就是新闻美学的出发点和研究目的。其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哲学与美学的高度重新把握新闻传播学科,在新闻实践活动中探寻新闻美学规律,讨论新闻审美传播的理论主张和实现途径。
其次,将美育融入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之中,追求新闻美学的向善性,第一课堂应摒弃简单粗糙的硬切入,比如利用近年来优秀的国产动画电影、国产短片(《中国唱诗班》等)来丰富课程、对中国优秀作品进行文本细读等等。第二课堂在课外实践中展开艺术审美、人文素养等美育德育教育,鼓励学生参与、创作中国影像故事等等。
最后,在新闻学专业授课过程中,对新闻的采、写、编、评、摄、播分别予以美学观照。新闻学课程设置应当适当加入审美传播板块。所谓新闻的审美传播,即是从美学的角度认识新闻传播,融合审美与传播视角,探讨新闻审美传播的理论建构与实践途径。
在媒介深度融合的语境下,新闻美学应当包括如下四个方面:以美学视角发现传播事实;以人文关怀传播客体;以“内容为王”目标呈现文本;以“人是目的”尊重受众。“好新闻的标准并未因为新闻呈现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媒介变了,新闻传播的目的和阐释立场没有变”[16]。传统媒体中经典新闻文本的优秀规律性品质将在新媒体平台中反而更加凸显和重要。
总之,新闻学专业教学中的美学实践是新文科发展的需要,是媒体融合发展的需要,更是新闻学专业培养新时代新闻人才的需要,让我们期待一个充盈丰满、具有美学温度和责任担当的新闻学教育教学体系的出现。
〔参 考 文 献〕
[1]范国睿.中国教育政策蓝皮书2019[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101.
[2]高奇琦.人工智能治理与区块链革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310.
[3]余秀才.全媒体时代的新媒介素养教育[J].现代传播,2012(02):116.
[4]王仕勇.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新理念与新进路[J].中国编辑,2021(02):16-21.
[5]汪振城.媒介变革中的文化转向与审美位移[J].中州学刊,2005(06).
[6]孙德宏.“美”的新闻作品一定能“打动人”——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闻美学”[J].中国记者, 2021(06):5.
[7]王朝洁.当代审美文化面临媒体狂欢的挑战[J].学习月刊,2006(03).
[8]贺微.新闻美学探索[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23.
[9]贺微.新闻美学探索[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210.
[10]杨岗.栾建民.图书报纸期刊编印发业务辞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121.
[11]陶涵.新闻学传播学新名词词典[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169.
[12]李自雄.当代文艺学问题研究与探索[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5:177.
[13]王睿文.马燕山.新闻美学初探[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5:45.
[14]高奇琦.人工智能治理与区块链革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310.
[15]程曼丽.乔云霞主编,新闻传播学辞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65.
[16]孙德宏.“美”的新闻作品一定能“打动人”——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闻美学”[J].中国记者,2021(06):55-59.
〔责任编辑:丁 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