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专业化的现实困境与实施路径
2023-05-30刘敏
刘敏
摘 要:新时代高校应创新志愿服务模式,完善专业育人路径,促进高校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常态化、制度化、智慧化和创新协调可持续发展,将高校志愿服务专业化与思想育人、实践育人有机融合,将志愿服务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融合,使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功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社区治理的新挑战与新要求,成为现实需求与必然选择。
关键词: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服务育人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04-0038-04
志愿服务凝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精髓,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明确价值导向,能促进志愿服务长效发展,培育青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1]。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要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2]这为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指明了前进方向[3]。
中国自古以来都奉行扶贫济困、共克时艰的民族品格,当代的志愿服务精神更是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相贴合。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青年个体付出的助人力量可能是微小的、有限的,但当青年群体共同为一群人的幸福而协同奋进时,往往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高校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是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课堂教育教学活动的有益补充和延伸,也是将实践、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连接的一条有效的育人途径。
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虽然能够为社会贡献一定的力量,但总体来看其仍旧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高校去挖掘、调整、改进、解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时代的青年不必再像曾经的革命烈士们那般浴血奋战,但在今天仍需要奉献自己的青春、自己的才华,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而不懈努力。
一、高校志愿服务的现状
我国志愿服务呈现出蓬勃兴盛的发展态势,志愿队伍越来越壮大,参与领域越来越广泛。
中国志愿服务网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实名志愿者总人数已达2.09亿,志愿队伍总数已达108万,志愿项目总数已达589万,服务时间总数已达30万小时,而记录时间人数仅4405万人。这也就意味着,实际志愿服务的人数、队伍、时间更为庞大,众多力量都在为人们作贡献。就大学生群体而言,大学生志愿服务现已成为大学校园里十分常见的现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平台,已成为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4],所有的高校都有自己的一套志愿服务机制。如云南民族大学组织民汉双语志愿服务宣讲团到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讲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群众。高校志愿服务作为志愿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尚存在高校志愿服务政策不统一、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建设较为薄弱、志愿服务形式单一、服务激励保障不健全、经费保障不足等问题。
二、高校志愿服务的现实困境
(一)高校志愿服务政策保障相对薄弱
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缺乏相应的基础保障。对志愿者来说,他们为别人提供的服务是免费的,但是他们自身能够获得的基础保障却是“可有可无的”。开展的任何活动,交通费用、培训支出、医疗保险、意外保险等原本都应该被有所保障的内容,就目前现实情况而言,大多数高校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以上部分都没有为大學生提供其应获得的保障,或是没有“多余”的能力承担,抑或是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程度。没有基础保障的志愿服务活动,其实际开展情况以及未来发展必然会受到制约。目前与志愿服务相关的政策保障还不够健全,当志愿者的人身财产安全等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他们无法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5]。
(二)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建设较为薄弱
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建设较为薄弱导致社会对志愿服务认可度不高,主要源于以下两方面:一方面,社会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认知不到位,了解不充分。社会上志愿服务的服务氛围不够浓厚,部分人群态度不端正,仅将大学生当作“廉价”的劳动力,让其完成一些原本需要招聘专职人员来完成的工作,导致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挫伤了大学生做志愿服务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打击了其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志愿服务被形式化和标签化,有一些志愿服务在完成过程中,并不是以服务对象的需要为依据,仅做一些形式化的事情。靠行政手段推进志愿服务活动,使得民众对部分志愿服务活动比较反感,认为志愿服务只是表面上的形式,没有解决深层次的实际问题。每个人在做事情时都会基于自己的价值观而去面对、选择、处理各种矛盾、冲突。
价值取向是人们将某种价值作为行动的准则和追求的目标。新时代高校青年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6]。志愿服务作为弘扬和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的形式之一。专业化的志愿服务更有利于找到志愿服务、思想育人和实践育人的结合点。当下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初衷多是为了锻炼自己、丰富阅历、增加社会实践经验、提高社会交往能力,也存在部分学生是为了获得相应的志愿活动分数,或是出于完成任务的需求,或是由于被逼无奈,抑或是从众心理。总的来看,部分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目的不是特别单纯,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理解不够透彻,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建设亟待加强。
(三)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单一
大学生志愿者的专业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受学生身份特点的影响都还需要提升。大学生的服务范围、时间、知识面、经验、能力均有限,目前其从事的志愿服务大多局限于活动,内容比较单一、时间比较集中。当下大学生志愿服务集中在暑期“三下乡”、返家乡志愿服务、敬老爱老、走进福利院、捐衣捐物、无偿献血、关爱特殊儿童等,没有形成专业化、项目式可持续发展的志愿服务体系。志愿服务活动的项目比较狭窄、形式不够新颖、针对人员比较集中,而且志愿服务活动的时间一般也具有明显的节点,大多在开学之初、学雷锋志愿月、世界环境日、放寒暑假后的第一周(第一月)等。志愿服务活动的育人作用和思想引领功能的发挥有待提高。
(四)服务激励保障不健全
服务激励保障不健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志愿服务组织不健全。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志愿服务组织基本都是校团委、二级学院分团委、班级等,日常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主要依托于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志愿者人数多,但是对应的指导教师较少,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因而在实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之前,相关服务人员可能还没有接受过足够精细的培训。总的来说,目前志愿服务组织机构还不够健全,难以保证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服务质量。二是志愿服务招募不规范。当前志愿服务活动的招募大多停留于人员数目的确定,对于人员质量的筛选要求较低或是关注程度不够,使得志愿者招募门槛较低、程序不规范,经过简单的说明便直接上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志愿服务的质量。三是志愿者注册形式不统一。学生们在注册成为志愿者的途径上选择过多,没有统一规范的注册制度和管理平台,对志愿者的要求不够全面、完善,管理不够科学。此外,也存在学生毕业离校后,志愿服务活动终止,可学生本身还有继续服务意愿的情况,由于无相应的管理条例,使得这方面的安排无法继续进行,从而导致志愿服务的延续性和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不高。四是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目前对于志愿服务活动的奖励大多以在学生日常表現或是综合测评中给予一定的分数、口头表扬、新闻稿宣传等形式呈现,奖励的形式较为单一,且并不是人人都有得到评奖评优的机会,相关的机制还不够完善。长期下去,可能会影响志愿者的服务热情,认为自己的付出得不到社会公众认可,从而丧失服务的意愿,渐渐脱离志愿服务队伍。
(五)经费保障不足
志愿服务活动本身是公益性的、无偿的,因而不像其他活动那般具有较高的活动经费,而且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多高校没有单独设置关于志愿服务活动的相关经费,经费少,甚至为零。虽然志愿者以自愿、不期望获得报酬、认真负责的态度贡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尽可能多地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但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前期宣传、推进成本,高校在这方面可能只能给予一部分的经费支持,因而会使得志愿服务活动经费的来源不太稳定,有些志愿服务活动无法长期开展,部分大型志愿服务活动无法开展。
三、高校志愿服务专业化建设的着力点
(一)创新志愿服务机制
建立健全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机制,确保志愿服务工作的成效,必须以机制创新为牵引,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一个组织要想能够长期有效地运行下去,就需要具备一个完善的政策保障机制,这样有益于团体成员相信其在所在团体里是被关心、爱护的,无后顾之忧,可以安心地投入志愿服务活动中去。专业的人做专业的志愿服务,志愿服务专业化是提升高校志愿服务实效性重要举措,也是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升影响力的重要保障。
(二)提升志愿服务质量内涵
实现有效供给、提升志愿服务质量,是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当务之急,也是赢得群众欢迎、让群众满意的根本。志愿服务应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坚持目标导向,聚焦服务群众急难愁需、所思所想所盼,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任务。坚持需求导向、群众在哪里,志愿者就服务到哪里;群众需要什么,志愿者就提供什么。坚持效果导向,志愿服务效果要精准对接服务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精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扣准痛点难点问题,努力实现精准化、个性化服务。拓展服务范围,让更多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的群众也能享受到志愿服务的成果。提升志愿服务质量不仅要满足群众需求,而且要引导需求。要突出思想引领、价值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义,融入贯穿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之中,传播文明理念、弘扬时代新风、推进移风易俗,不断提升人们思想道德素养。志愿服务活动本身的开展一定要做到“干真事、真干事、干实事”。此外,也要加大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工作,让社会认识到组织现在能做什么、已经做了什么、将来还可以做什么,从而扩大志愿服务组织的知名度、引领力和服务力。
(三)创新优化志愿服务活动形式
有针对性地、多元化地提供高质量的志愿服务,要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化,建立项目孵化培育机制,不断挖掘出效果好、口碑好的志愿服务活动加以扶持,帮助其成长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要着眼形成长效运行机制,按照项目化运作、规范化管理、常态化开展的思路,对志愿服务做出制度性安排,让文明实践活动天天见、日日新,长流水、不断线。要完善志愿服务流程,加强全程监测,了解意见建议,不断充实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式,使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受欢迎、能持续,就需要对志愿服务活动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划分,将专业化与能提供的服务相联系,既扩展了服务类型,又能提高服务质量。
此外,还需结合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志愿服务活动,使得志愿服务活动的范围得以扩大。
(四)规范志愿服务活动
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要构建完善体制,进行规范化的管理。高校为此应设立专门的志愿者管理机制,当然,也可以依托于校(院)团委进行直接的管理和指导。首先形成志愿服务互助循环发展模式,使志愿服务成为“付出、积累、回报”的“爱心奉献储蓄”,此外,应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相关的专业化培训,使其具备应有的技能和素质。通过“互助服务”“服务转换”等形式,不仅要看量的增长、面的拓宽,更要注重深度参与、持续参与。健全志愿者权益保障制度,采取谈体会、议成效、评典型、学先进等方式,让更多群众产生浸润其中的体验感、乐在其中的成就感、受惠其中的获得感。健全激励保障,促进社区志愿服务。多元化的激励机制有助于增强志愿者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归属感,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热情和积极性,进而激发社区志愿服务的活力与生机。首先,应健全志愿者服务时间储蓄与回馈制度,如建立“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其次,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教育培训、安全保险、卫生条件等,解决志愿者的后顾之忧。最后,实行差异化奖励措施,对提供志愿服务的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等进行差异化奖励。
(五)积极争取社会资源
将学生的专业实践和志愿服务实践有机结合,将一些大型赛事和志愿服务有机结合,通过专业化的志愿服务活动培育和促进比赛。重点支持和发展一批具有服务效应、专业前景和形式创新的志愿服务项目。通过比赛扩展和争取社会上的流动性资金。如果社会上组织具备优质的硬件条件,但缺乏相关人员去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可以尝试与其展开合作,社会组织提供资金、培训、平台等支持,大学生服务组织提供人员、时间和精力。双方在合作中各盡所能、发挥专长,共同为社会服务出一份力。拓展高校志愿服务项目资金资助渠道,发动服务驻地的单位、社会有资质的机构通过购买服务、委托服务、物品捐赠、现金资助等多种方式,支持志愿服务以专业化、项目化的形式开展。
中国青年志愿服务诞生以来,一直彰显服务助人的理念。这也是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之一。“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来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助人和‘育人是并行发展的‘双主线”[7]。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定位为高校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指引和方向。
参考文献:
[1] 马超. 找准志愿服务与青年价值观培育的结合点[J]. 人民论坛,2020(18):126-127.
[2] 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20:42.
[3] 习近平.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N]. 人民日报,2020-11-04.
[4] 习近平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回信勉励广大党员 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 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N]. 人民日报,2020-07-01.
[5] 谭建光. 论青年志愿服务的“双功能”:助人与育人[J]. 中国青年社会研究,2020,2(39):80-87.
[6] 潘春玲. 新形势下高校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J]. 思想教育研究,2021(03):126-130.
[7] 谭建光. 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新中国70年青年志愿服务回顾与展望[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38(02):102-108.
(荐稿人:宁静,通化师范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