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六环”蓄能 精准“六用”资源

2023-05-30何丽华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南宁高新区教研

何丽华

2021年11月,广西对以统编版、人教版为核心的数字教材资源及应用服务进行补充完善,在人教智慧平台基础上进行专项改造和升级,推出了广西专属的“八桂教学通”平台,以加强数字化教学保障,力争实现全区义务教育阶段主要学科数字教材及资源覆盖率达80%以上,所有学科教材覆盖率达70%以上的目标。广西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数字资源规模化应用和中小学云课堂建设应用,指导教师常态化应用“八桂教学通”平台教学,充分调动辖区教师融合应用数字资源开展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推进课堂变革,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促进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有效提升,进而持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南宁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广西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数字资源规模化应用和广西中小学云课堂等相关要求,在实践中构建了推进数字资源建设及应用工作的“E66”模式:聚焦“六环”蓄能,精准“六用”资源,实现“品质教育 优教高新”。“E66”模式中,“E”取自英文引擎Engine首字母(大写);第一个“6”为“六环”,即“组织”“培训”“示范”“视导”“教研”“科研”;第二个“6”为“六用”,即“要”用、“学”用、“会”用、“常”用、“巧”用、“活”用。南宁高新区在关键“六环”发力、蓄能,指导教师对数字资源进行精准“六用”。

一、“组织”蓄能,督导“要”用

南宁高新区加强协同管理,为数字资源建设及应用工作蓄能,倡导辖区教师“要”用数字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数字资源规模化和常态化应用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主要抓手,对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重要作用。为服务师生,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汇集优质资源,辖区瞄准数字资源规模化应用“两覆盖”“两提升”以及中小学云课堂应用目标,系统推进相关工作。辖区印发实施方案,并指导各校制订具体方案。辖区成立数字资源建设及应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并完善数字资源规模化应用协同工作机制,明确部门和个人的责权利:基础教育室牵头,教研室、督导室等部门协同,责任到人。具体来讲就是,从教师培训、教研指导、课题研究、应用推广等方面,协同推进数字资源规模化应用工作,确保机制有效、责任到位、任务落实。各校由校长牵头,组建数字化教学团队,将推进数字资源应用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落实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推进工作,督导教师应用数字资源,应用“八桂教学通”教学平台,为构建数字化教学新模式,推动课堂变革,提高教学质量打基础。目前,辖区教师“八桂教学通”教学平台注册率和应用率均达100%。

二、“培训”蓄能,指导“学”用

南宁高新区每学期组织开展系列培训活动为数字资源建设及应用工作蓄能,指导教师“学”用数字资源。培训对象包括学科专兼职教研员、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学科骨干教师、平台管理员等,确保辖区内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及有关教职人员培训到位。南宁高新区开展了“数字资源赋能‘双减’,助推优质均衡发展”“聚焦数字资源建设应用,赋能学校教育内涵发展”“数字资源助推学科教研,赋能‘双减’提升课堂品质”等主题培训,从推进数字资源建设及应用工作的重要性、推进总体要求、具体工作要求、智能教学系统操作、学科数字资源应用案例等方面,点面结合,落实培训工作。除了全员通识和学科专项培训,还举办教学比赛,掀起“学”用数字资源的热潮。南宁高新区督促各中小学校每学期制订培训计划,通过网上预约开展校级培训,努力做到辖区内教师“人人会用、人人用好”数字资源。高新区开展多元化数字资源建设及应用专项培训,让教师认识到“八桂教学通”平台能提供丰富、规范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能帮助教师减轻制作课件的负担。这样,教师就有更多的精力钻研教材,专心研究教学。据统计,南宁高新区每学期开展数字资源建设及应用专项培训30余场,引领学科教师提升应用数字资源优化教学的能力。

三、“示范”蓄能,做到“会”用

南宁高新区依托名校、“三名”工作室名师,通过示范引领为数字资源建设及应用工作蓄能,让教师都“会”用数字资源。2021—2022年,南宁高新區有2所学校入选为自治区“数字资源规模化应用示范学校”,4所学校入选“中小学云课堂应用示范校”。2021年,南宁高新区正式启动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三名”工作室建设工程,至今已为广西教学名师工作室、广西特级教师工作室、广西基础教育名师工作室、广西基础教育名校长工作室、南宁市名师工作室等共42个工作室授牌。辖区依托名校、“三名”工作室,针对“双减”背景下“减负提质”、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数字资源规模化应用等课题开展主题活动。例如,南宁市特级教师工作室开展了“借助数字教材开展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策略研究”主题教研活动,南宁市学科带头人工作室开展了“跨区交流同教研,携手共进促提升”主题教研活动,示范校开展了“信息引领成长,数字助力教学”主题教研活动等。名校、“三名”工作室是引领区域教育发展的前沿阵地,各校教师在名校、“三名”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下,交流探讨,取长补短,努力提升能力和水平。从学校到学区,从学区到区域,名校、“三名”工作室有效发挥了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了区域数字资源建设及应用工作。

四、加强“视导”,保障“常”用

南宁高新区开展常态化的专项教学视导及督查,为数字资源建设及应用工作蓄能,保障教师“常”用数字资源。南宁高新区对辖区内各校特别是入选南宁市义务教育数字教材规模化应用示范校、广西中小学云课堂教学“名校”的数字资源建设及应用工作情况进行督导,并通过校内自查、学区互查、辖区督查,以及不定期督查,提高各校应用数字资源的普遍化、常态化。2022年,南宁高新区组织专职教研员、兼职教研员、学科中心组成员深入中小学开展数字资源建设及应用专项“视导”工作,具体指导。“视导”工作内容包括,听取学校教学项目推进工作汇报,参与“八桂教学通”平台教学的听评课,检查教学常规材料并精准反馈,对学校课程数字资源规模化应用和云课堂建设应用工作提出指导建议。教研部门认真履行了在教学、研究方面的指导、服务职责。

五、“教研”蓄能,鼓励“巧”用

南宁高新区创新性地开展教研活动为数字资源建设及应用工作蓄能,鼓励教师“巧”用数字资源。为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数字资源规模化和常态化应用,南宁高新区乘“八桂教学通”数字教学平台开实验区建设的春风,开展数字资源应用主题教研活动,举办教师技能赛,指导辖区内各中小学在“会”用、“常”用的基础上“巧”用数字资源。

教研活动包括线上平台直播教研及线下教研活动等。各校结合学校将原有的教学平台(如南宁市林峰路小学原来应用的是Aiclass云课堂平台)巧妙对接“八桂教学通”平台,融合应用。各校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在先进理念指导下应用“八桂教学通”平台教学,打造具有学校特色、高效的品质课堂。例如,南宁市高新小学构建了“务本尚真课堂”,南宁高新区北湖小学打造了“灵动生本课堂”等。南宁高新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创造性开展了关于数字资源应用的教研活动,如承办南宁市展示活动,举办“活用八桂教学平台 有效助力双减课堂”推进数字资源规模化应用主题教研展示交流活动(示范校专场)等。南宁高新区以教研、展示、交流活动为载体,组织学科教师对学科教学智慧平台应用问题进行研讨,“巧”用平台优化教学,有效解决问题。

南宁高新区每年组织数字资源应用技能大赛。2022年6月,组织开展了“应用数字资源赋能‘双减’,提质增效打造品质课堂”网络空间下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优秀课例展示的观摩评选活动,经过层层筛选,共推出多节优秀的数字资源应用优秀课例。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参与课例评选观摩活动的教师达3000人次。南宁高新区各校坚持赛研训一体化推进,鼓励教师充分运用平台资源备课、磨课、展课,展示团队研修成果,探究如何应用数字资源和手段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现从熟练应用到巧妙应用的转变,提升教学品质。

六、“科研”蓄能,学会“活”用

南宁高新区积极组织科研实践活动为数字资源建设及应用工作蓄能,促进教师“活”用数字资源。实践证明,教师基于教育教学开展教科研活动,学习理论,更新观念,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改,对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大有裨益。为适应新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南宁高新区以论文评比和课题报审为抓手,推进教研与教学工作。南宁高新区举办数字资源建设及应用专项学科论文评比活动,鼓励教师积极总结归纳数字资源建设及应用经验,如“八桂教学通”学科应用策略等。南宁高新区启动数字资源相关课题的申报评审工作,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促使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改进数字资源建设及应用工作,同时应用平台数字资源教学,扎实进行课题研究,双向融合创新互促。教研一体,以研促教,有利于区域和学校从服务教师“教”向服务学生“学”逐步转变,也有利于教师开发应用数字资源,探索数字资源应用的新范式。目前,南宁高新区立项的数字资源建设及应用专项課题,有2个入选自治区课题计划,辖区内教师提交的数字资源应用相关论文有80余篇获奖。南宁高新区扎实开展科研活动,让教师在“用”的层次上再上一个台阶,能“活”用数字资源。

2020年,南宁高新区成功入选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自治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示范区、广西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创新实验区建设单位。继往开来,南宁高新区将继续以“三区”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示范校”和名校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将“高标、高质、高效、新思、新风、新创”的高新教育精神融入推进数字资源建设及应用工作的全过程,谱写“品质教育 优教高新”新篇章。

南宁高新区用“E66”模式推进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工作,主要经验是:凝心聚力督导服务好各所学校,以促进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为抓手,以建设应用数字资源改革课堂教学为支撑,积累优质数字化教学应用成果,沉淀生成性教学资源充实数据库,借助信息技术为区域品质教育赋能,全面实现“三个课堂”在学校的常态化按需应用。区域做好数字资源应用工作将进一步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提高,优化课堂教学,普遍提升办学水平,缩小区域、学区、校际差距,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

责任编辑:祝元志

猜你喜欢

南宁高新区教研
想你的风吹到了南宁
数读南宁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眷恋南宁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遂宁高新区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今天写什么之『南宁的雪』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