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艽栽培技术

2023-05-30

农村百事通 2023年3期
关键词:秦艽苗高定苗

秦艽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具有祛湿散风、镇痛舒筋的功效,主治关节炎、湿疹、结核病等。秦艽适应性强,耐旱、耐寒,喜湿润、冷凉气候,不耐涝,忌强光。现将秦艽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选地整地

选择肥沃、湿润、具有排灌条件的偏酸性沙壤土地块种植。种植前及时对土壤进行耕翻,以疏松土壤,减少根系生长阻力,利于提高秦艽产量。结合深翻,每亩施充分腐熟的猪粪3000公斤左右。

二、繁殖

秦艽以种子育苗繁殖为主。秋季选择生长健壮、叶片粗大、无病虫害的植株,在种皮变硬、颜色变成棕褐色,种子饱满、充分成熟时收割,一般在花后46~62天、8月上旬至10月中旬采收为宜。秦艽可秋播,也可春播。秋播于8—9月播种,当年即可出苗。春播时秦艽种子自然发芽率较低,因此种子最好进行沙藏处理。可用种子量3倍的湿沙,与种子混匀,埋于室外,经低温处理,在春季解冻后播种。来不及进行沙藏处理的种子,可于4月中下旬,用50℃左右的温水烫种10分钟左右,烫种时要不停地搅拌,待水温降至室温时,再浸泡12小时左右捞出,晾干后即可播种;也可用1.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0分钟,然后播种。每亩用种量0.5~1.0公斤。育苗地块要求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在播种前进行耕翻,耕深15~20厘米,然后将秦艽种子与种子量10倍的细沙混匀,均匀撒于苗床,用耙将地耙平,保证种子上覆土1~2厘米厚,上面再盖杂草或覆地膜保湿,半个月后即可出苗。出苗后清除覆盖物,及时去除田间杂草,保证幼苗健壮生长。在苗高10厘米左右时进行间苗,苗高15厘米左右时按株距18~20厘米的标准进行定苗。

三、移栽

秦艽移栽,春、秋季均可进行。选择根茎直径在0.5厘米以上、生长健壮的幼苗进行移栽,栽前用浓度为50~100毫克/公斤的ABT3号生根粉浸根。春栽在4月上中旬进行,秋栽在10—11月土壤封冻前进行。秋栽要适当早栽,以保证植株安全越冬,按照行距20~25厘米、株距15~20厘米的标准开沟移栽,每亩栽苗1.8万~2.2万株,栽后覆土压实。春栽要趁早,在土壤解冻后及时进行,栽植时种苗不能露芽,因为种苗露芽会影响其成活,栽后注意浇水,以提高种苗的成活率。

四、成活后管理

1.除草。秦艽幼苗期要注意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以减少土壤养分、水分的消耗,保证幼苗健壮生长。因秦艽幼苗细小,不便中耕,所以杂草应尽可能用手拔除。

2.间苗、定苗。待秦艽苗长出2~4片叶时进行间苗,按2厘米的间距留苗。间苗时注意拔除弱苗,保留壮苗。苗高4~5厘米时进行定苗,保持苗间距在4~6厘米。

3.追肥。6—7月,雨后结合中耕,每亩施磷酸二铵20公斤。

4.越冬保护。秦艽为多年生药材,一般在栽后3~4年收获。种植后1~2年,有浇水条件的,在越冬前田间浇1次水,然后进行中耕,结合中耕进行培土;没有浇水條件的,可在秋末进行培土,以利植株安全越冬。

5.防治病虫。秦艽易受锈病、叶斑病、蚜虫危害,受害后会影响植株光合作用,导致秦艽产量降低。当田间发生锈病时,可用20%丙环唑微乳剂25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发生叶斑病时,可喷65%代森锰锌400~500倍液防治;当田间出现蚜虫危害时,可喷10%吡虫啉1000倍液防治。

五、采收加工

秦艽移栽2~3年后即可收获。一般在9月下旬至入冬前,当植株茎叶枯萎后进行采挖。采挖时可先割除地上部分,然后挖根。根挖出后抖去泥土,去除芦头、茎叶,摊开让其自然晾晒至软,再堆置成堆,盖上麻袋或在室内“发汗”1~2天,至根内呈黄色或灰黄色时,再摊开晒至全干即可。“发汗”时要注意翻动,防止秦艽发霉变黑。

(甘肃省静宁县林业和草原局  王田利  邮编:743400)

猜你喜欢

秦艽苗高定苗
幼年茶树如何定型修剪
秦艽不同配伍的抗炎镇痛作用分析
烤烟井窖式移栽不同苗高对烟株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河南省刺槐优良无性系引种筛选试验
玉米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香椿嫁接技术研究
玉米出苗后昨管理
关于加强玉米苗期管理主要技术指导建议
自拟吉杰呐博“粗茎秦艽”散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痛40例
TLC法测定骨刺消痛胶囊中白芷、秦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