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科学素养培养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

2023-05-30姚馨

成才之路 2023年3期
关键词:科学教育科学素养幼儿

姚馨

摘要:科学素养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科学素养能够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本研究运用问卷法、访谈法,对科学教育中的教育内容、科学素养培养方法、环境创设、家园合作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幼儿科学素养的教育内容不全面,培养方式单一,环境创设薄弱,家园合作缺乏科学体系。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策略是:丰富幼儿科学素养的教育内容,创新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方式,营造宽松的教育环境,建立科学的家园合作体系。

关键词:幼儿;科学教育;科学素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03-0101-04

一、问题的提出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在科学教育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记录等方式,学会在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萌发积极的情感态度,积累学习经验,并灵活迁移到生活和学习中,进而提升科学素养。

在已有研究中,国内学者顾志跃指出,科学素养是一个综合结构,它包括科学观(科学精神与态度)、科学知能(科学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能力)、科学行为(科学的行为与习惯),其核心是科学观。刘健智认为,学前科学教育应将培养幼儿科学素养作为课程总目标,幼儿科学素养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通过对上述科学素养的界定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幼儿科学素养是幼儿在科学教育中形成的科学情感与态度、能运用简单科学工具和材料动手探索的能力,以及对科学知识的认知、理解和掌握,是科学情感与态度、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认知的有机结合,并且三者的关系不是孤立的,科学情感与态度是科学素养的核心,科学认知、科学方法与能力是科学素养的基础,是紧密联系的整体。

本研究对科学教育中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幼儿科学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旨在提升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素养,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从幼兒园抽取60名幼儿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参与幼儿科学素养培养的数据评定,同时结合访谈法对幼儿教师进行访谈。本问卷发放60份,回收问卷54份,有效问卷49份,有效回收率90.7%。在有效样本中,高中、中专3人,大专20人,本科及以上26人。学前教育专业44人,非学前教育专业5人。工作经验在1年以下8人,1年~2年19人,3年~4年6人,5年~9年9人,10年及以上7人。职称未评定41人,小教二级7人,小教一级1人。

2.研究方法

(1)问卷法。研究中使用的调查问卷均为自编,在正式发放前先进行预调查,并根据回收问卷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经过调整后,通过“问卷星”的形式发放网络问卷,结果录入SPSS16.0进行数据分析。问卷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幼儿教师基本信息,包括学历、专业、工作年限、职称;第二部分是幼儿科学素养培养的具体内容,包括幼儿科学素养的教育内容、科学素养培养方式、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环境创设,以及家园合作情况。

(2)访谈法。访谈部分均编制提纲,提纲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对幼儿科学素养的认识、在实施科学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对幼儿科学素养培养的相关建议。对幼儿教师进行访谈是为了避免问卷调查的片面性,能够更深入地挖掘影响幼儿科学素养培养的因素,并提出有效策略。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科学教育中幼儿科学素养培养现状

(1)幼儿科学素养的教育内容现状。幼儿科学素养的教育内容包括科学认知、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在科学认知中,教师多倾向于选择物质科学(44.9%)、科学与技术(44.9%)作为教育内容,生命科学(40.82%)次之,地球与空间科学(18.37%)最少。在物质科学中,教师多倾向于选择物理现象(69.39%)作为教育内容,选择化学现象的较少。在科学与技术中,教师多倾向于选择科技产品(65.31%)作为教育内容,选择高科技技术(46.94%)和科学家事迹的(46.94%)较少。在生命科学中,教师多倾向于选择植物(71.43%)和动物(59.18%)作为教育内容,选择人体科学的(26.53%)较少。在地球与空间科学中,教师多倾向于选择季节变化(71.43%)和天气现象(65.31%)作为教育内容,选择天文现象的(42.86%)较少。

在科学方法与能力的教育中,教师普遍认识到重视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100%),并且注重幼儿动手操作(87.76%)和表达交流能力(83.67%)的培养。但是对于记录能力(36.73%)和测量能力(34.69%)的培养有所缺失。在访谈中教师提到活动开始最先做的就是引导幼儿观察,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不仅在科学活动中是重点,在其他领域的活动中也是重点。

在科学情感与态度的教育中,教师注重幼儿探索精神(93.88%)、合作意识(83.67%)教育,其次是分享意识(75.51%)、尊重科学(67.35%)和不怕困难(67.35%)等态度的培养,而对培养幼儿敢于质疑(57.14%)的精神有所忽略。通过访谈,了解到多数教师都有重视对幼儿科学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意识,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一味地注重知识的灌输,对于科学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有所忽略。

(2)幼儿科学素养培养方式现状。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方式主要从活动组织形式、开展途径、科学特色课程三个方面进行调查。在活动组织形式上,教师多采用集体教学(85.71%)、区域活动(75.51%)和分组探究(71.43%)三种形式,其中集体教学和区域活动作为专门的科学教育组织形式,对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采用分组探究的形式能给予幼儿更多的探究时间和空间,以及动手操作的机会,极大地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但个人探索(48.98%)的活动组织形式较少,导致难以关注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忽略对幼儿个性品质的挖掘和培养。

科学教育的开展途径主要有种植活动、亲子活动、田园体验等,教师大多是通过种植活动(77.55%)、科普绘本阅读活动(69.39%)、亲子科学活动(59.18%)和田园体验活动(57.14%)等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社区联合活动(22.45%)和研学活动(22.45%)开展得较少。访谈得知,社区联合活动之所以开展得较少,是因为涉及户外出行,需要考虑幼儿的人身安全、活动秩序等多方面因素。

幼儿园开设的科学特色课程多种多样,多种类的科学特色课程可以从不同角度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如科学制作课程(59.18%)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节日科学课程(53.06%)、生活体验课程(67.35%)和家园亲子活动课程(46.94%)可以培养幼儿的科学情感与态度,国际化特色课程(24.49%)可以拓展幼儿的视野,提升幼儿的科学认知。

(3)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环境创设现状。在科学教育环境创设中,幼儿园注重师幼共创(79.59%),这既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幼儿主体性。在材料投放上,材料的种类相对丰富,其中观察阅读类和科学玩具类占比81.63%,制作创造类占比73.47%,科学实验类占比65.31%。丰富的科学材料能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给予幼儿更多操作机会。但是材料的更新频率低,大多一个月(38.78%)或者一学期(30.61%)才更换一次,这容易导致幼儿的探索兴趣逐渐减弱,不利于幼儿科学教育的开展。

(4)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现状。在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过程中,家长对幼儿园科学教育多是积极配合,力求共同促进幼儿成长(75.51%)。家园合作形式多样化,幼儿园多采用科技教育宣传栏(63.27%)、为家长推荐科学书目(59.18%)以及给家长发放科学实验任务单(57.14%)的形式共同培养幼儿科学素养。但是家园合作体系的建立还不理想,仅有16.33%的幼儿园已建立科学的家园合作体系,且运行效率不高,有40.82%的幼儿园虽然已经建立家园合作体系,但是结果不理想,32.56%的幼儿园虽然正在建立,但是没有明确的计划,还有10.2%的幼儿园尚未建立家园合作体系。家园合作载体建设多采用微信或公众号(83.67%)、電话沟通(67.35%)、家园联系栏(63.27%)等形式。

2.科学教育中培养幼儿科学素养存在的问题

(1)教育内容不够全面。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包括科学情感与态度、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认知三个方面。在科学情感与态度方面,教师对幼儿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缺乏科学引导。敢于质疑是幼儿创新意识的萌芽,但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幼儿的学习成果,重视幼儿科学知识的习得,对幼儿敢于质疑的精神缺乏科学引导。在科学方法与能力方面,教师往往忽略对幼儿记录和测量能力的培养。在科学教育中,教师引导幼儿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可以帮助幼儿了解事物的变化及其过程,提高幼儿实验的积极性。测量能力是幼儿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前阶段培养幼儿测量能力,可以增强幼儿测量意识,培养幼儿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动手操作能力。在科学认知方面,教师多选择物质科学、科学与技术的相关内容,而对生命科学有所忽略,对地球与空间科学也较少选择,使得幼儿科学认知中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知识有所欠缺。

(2)教育组织形式不够多样。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教师的组织形式直接关系到科学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在科学教育活动中,部分教师的组织形式忽略幼儿的个人探索,难以挖掘幼儿的个性与潜能。此外,科学教育缺乏户外探索活动,户外是幼儿科学探究和发现问题的重要场所,有无限探索空间和可供幼儿探索的事物,能够极大地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但是幼儿园很少组织户外活动,因为缺乏组织户外活动的相关经验,同时也担心幼儿的人身安全,所以较少选择开展户外探索活动,难以有效培养幼儿科学素养。

(3)教育环境创设不足。部分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不足,园区面积较小,只能设置室外玩沙区和种植园地,并且在种植园地中可供幼儿观察的植物种类较少,使得幼儿科学体验不足。科学材料是幼儿科学探究的基础,是幼儿科学探究的重要支撑。部分幼儿园投放的材料虽然丰富,但是更新频率低,大多一个月或一学期才更新一次,这会削弱幼儿的探索兴趣,不利于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

(4)家园合作缺乏科学体系。家园合作体系对合作时间、内容、形式等缺乏科学合理设计,导致运行效率低。有的幼儿园尚未建立家园合作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此外,有的家园合作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

四、对策与建议

1.丰富科学素养教育内容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师要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通过网络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并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选择,从而拓宽自身的科学认知,为科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教师要改变以往重知识、轻能力、弱态度的教育理念,将幼儿科学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放在首位。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收集科学教育素材,以丰富科学素养教育内容。

幼儿园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主动与师范高校合作,邀请高校专家定期进园进行培训和讲座,以提升教师科学教育能力,提高幼儿科学素养培养效果。

2.拓宽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方式

户外自然资源能支持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教师对户外自然资源加以有效利用,能更好地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幼儿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科学探索,获得的体验会更加深刻,更加丰富,主动探索的欲望会更加强烈。教师可将户外活动与科学活动相结合,让幼儿在户外探索的同时开展科学探究,体会科学的神奇,从而萌发积极的科学情感。

对幼儿来说,系统有序的知识并非最有价值的,而户外体验、探索才是最为重要的。幼儿园可与社区合作开展户外科学探索活动,在开展活动之前,教师要制订周密的计划,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幼儿的探索内容。在探索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规范幼儿的行为,保证幼儿的安全。活动结束,教师要组织幼儿讨论交流,分享探索活动的体会和收获。

3.創设宽松的科学教育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在进行科学教育时,教师一定要重视环境的创设和利用。环境的创设和利用要以幼儿为中心,要充分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要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创设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环境,能激发幼儿探索兴趣,调动幼儿探索的积极性。在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园内的空间,如室外的角落和走廊等,并投放石头、沙子、泥土等材料,引导幼儿开展探索活动。在种植园,教师可选择便于观察、容易成活的植物供幼儿进行科学体验和探索。

探索活动需要材料的支撑,教师要选择适宜的材料支撑幼儿的探索活动,帮助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科学现象,探索科学现象。探索活动的材料要来源于实际生活,其投放既要突出幼儿的主体性,又要兼顾幼儿的个体差异性,让幼儿在探索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幼儿的注意力不稳定,难以对科学材料保持长久的探索兴趣。因此,幼儿园可以为各个班级添置不同材料,每周或半个月各年龄组之间要互换材料,这既能体现经济适用的原则,又能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带给幼儿不一样的科学体验。

4.建立科学的家园合作体系

建立科学的家园合作体系要从幼儿园、幼儿、幼儿教师、家长入手,形成四方互动的运行机制。幼儿园要加强家长资源的开发,在家长责任、共建内容、时间安排等方面建立科学运行机制,引导家长在培养幼儿科学素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形成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强大合力。

在家园合作的载体中,幼儿园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智能化网络体系,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如开发具有园本特色的智能软件,利用微信组建“科学知识教育群”,通过不同形式普及科学知识,鼓励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这既能融洽亲子关系,又能形成高效运作的家园合作体系。

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是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幼儿的科学学习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幼儿教育改革创新。在开展科学教育的过程中,幼儿园应积极探索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途径,助力幼儿成长为科学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顾志跃.科学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3]刘健智.科学素养:学前科学教育的课程目标[J].学前教育研究, 2006(0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王静.试谈有效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策略[J].教育界,2018(01).

[6]翟自芳.浅谈如何提高幼儿园科学素养教育活动[J].课程教育研究,2019(06).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Improvement Strategy of Preschoolers Scientific Literacy Training

Yao Xin

(School of Preschool Education,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00, China)

Abstract: Scientific literac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re literacy, and good scientific literacy can lay a foundation for childrens lifelong development. This study used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methods to investigate the educational content, scientific literacy training methods, environment creation and home cooperation in science education. The survey results show that the education content of childrens scientific literacy is not comprehensive, the training method is single, the environment creation is weak, and the home cooperation lacks a scientific system. 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proposed solutions are to enrich the educational content of childrens scientific literacy, innovate the cultivation methods of childrens scientific literacy, create a loos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and establish a scientific home cooperation system.

Key words: children;scienceeducation; scientificliteracy;strategy

猜你喜欢

科学教育科学素养幼儿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STEM对我国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