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交水稻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名片”

2023-05-30胡艺华

科学大观园 2023年3期
关键词:名片中国式杂交

胡艺华

2022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杂交水稻援外与世界粮食安全”国际论坛的书面致辞中深刻指出:“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半个世纪前,杂交水稻在中国率先成功研发并大面积推广,助力中国用不足全球9%的耕地,解决世界近五分之一人口吃饭问题,成为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自1979年起,杂交水稻远播五大洲近70国,为各国粮食增产和农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以深厚的情感情怀和高度的自觉自信,深刻阐释了杂交水稻这张“中国名片”所蕴含的政治分量、科技含量、精神能量、文化力量,为我们进一步认识、把握、发掘、阐释杂交水稻的时代价值提供了思想指引和价值引领。

要从战略的高度重新审视杂交水稻作为“特色名片”所蕴含的时代价值

众所周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既让中国人民远离饥饿,也为解决全球粮食短缺作出重要贡献。从本源上看,杂交水稻是中国农业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但是其重大价值和深远意义绝不仅限于农业科技领域。

从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的价值视野来看,杂交水稻堪称是中国式现代化最形象、最生动、最接地气、最具大众性、最温暖人心的“特色名片”之一。这张特色名片可以从科技创新成果、“大国三农”符号、粮食安全钥匙、中华文明标识、现代教育资源、创新文化品牌、国际合作典范、大国外交优势、中国力量解码、民族复兴支撑等多个方面,充分展现可信、可爱、可亲、可敬的中国式现代化形象。

要从时代的高度充分把握用好杂交水稻这张“特色名片”的深远意义

在顺应世界文明多样性、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大格局中,用好杂交水稻这张“中国名片”,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泽华夏,造福人类。

用好杂交水稻这张“特色名片”,有利于铸牢中国式现代化的自觉自信。杂交水稻是由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从中国实际出发对粮食安全问题作出的科学解答,堪称中国科技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原创性贡献和标志性成果,理应也足以在人类走向现代化的丰碑上铭刻中国的名字。

用好杂交水稻这张“特色名片”,有利于树立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形象。杂交水稻是中国人民为世界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一项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意义的贡献,其中既凝结了“让天下人有饱饭吃”的世界情怀,也彰显了“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创新伟力,还展现了“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的崇高追求,更诠释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共同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杂交水稻以其科学的价值、创新的特质、人文的情怀和独特的魅力,使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范围内更具亲和力、说服力、传播力和感召力。

用好杂交水稻这张“特色名片”,有利于传递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能量。从湖南大山深处走向世界科技前沿,从中国原创原产转变为世界共有共享,从解决中国人的饥饿问题上升到造福全人类的粮食安全,彰显出“农为邦本”“稻济苍生”“厚德载物”的价值力量,这是对科技发展历史时空的穿越,也是对东西方文化大峡谷的跨越,还是对资本主义价值逻辑的超越,更是对人类共同价值观念的腾越,源源不断地向世界人民展现并传递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精神正能量。

要从创新的高度系統谋划用好杂交水稻这张“特色名片”的基本思路

拓展杂交水稻科技创新链。对接新时代我国种业创新的战略需求,在全国重点区域布局建设一批以杂交水稻为主攻方向的国家级实验室和创新基地,培育和扶持一批“高、精、尖、专、优、强”的农业科技企业,不断拓展符合时代需要、具有核心竞争力、彰显中国特色的杂交水稻产业体系,瞄准超级稻、巨人稻、海水稻、沙漠稻、去镉稻等新型品种和优势领域,以重大科技专项项目为抓手,整合战略资源、集中优势力量,深入推进新时代杂交水稻技术的原始创新、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新,以创新进一步擦亮杂交水稻特色名片在国际科技交流中的光彩。

构建杂交水稻人才教育链。抢抓教育国际化和数字化的战略机遇,着眼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全球杂交水稻产业化的发展大势和现实需求,打通新型高端“三农”专业人才培养的国际壁垒,通过引进和整合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依托国内高水平涉农高校的优势学科平台,建立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杂交水稻国际教育学院,构建由大师、战略科学家、卓越农业科技领军人才、一流农业企业家担纲的创新师资团队,探索“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新平台、新模式、新机制,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培养更多技术型、管理型、复合型的杂交水稻高层次人才。

◎ 来源|红网

猜你喜欢

名片中国式杂交
包包,也可以是你的名片
我家的环保名片
中国式民主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不会丢的创意名片
高等植物杂交染色体及其杂交基因表达的性状——三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6年生杂交桉无性系对比试验
中国式失败
再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杂交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