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见贤思齐好家风

2023-05-30刘昌宇

华人时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于漪张富清报国

刘昌宇

好的家风不仅能提升一个人的精神境界,而且,还能增进其对家国的热爱,从而迸发出向善向上的动力。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编写的《清风传家》,聚焦钟南山等25位英雄模范的感人事跡,以家风建设为纽带,详细介绍他们在赤诚报国、清白传家上所彰显的美好初心,予人以蓬勃向上的正能量。

钟南山、于敏、孙家栋、张富清、黄旭华、樊锦诗……这25位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是人们学习的楷模。他们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用辛勤的付出,体现了炽热的家国情怀和热切的责任担当。这些英雄模范来自于人民群众,历练于艰苦的环境当中。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精湛技艺与崇高思想,绝不是一朝一夕习得的,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追溯他们的个人成长之路,无一例外都能发现清朗家风,在其间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

“国士无双”的钟南山,在非典和新冠疫情肆虐的时候,不惧个人安危,深入一线追根溯源,在查明病源体致病成因后,又不辞辛劳地指导各地的防疫抗疫工作,身体力行地践行了医者仁心。他的勇毅和担当,不是作秀,更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源自对祖国和人民发自肺腑的挚爱,源自父母从小就对他实施的良好家庭教育。出身于医生世家的钟南山,小小年纪就从母亲的言传中学到了善良、仁爱;从父亲的身教里懂得了勤奋、担当。正是这些正向的人生激励,如灯塔般烛照着他的心灵,给少年钟南山以极大的精神鞭策。使他从小就立下了悬壶济世、忠贞报国的宏大理想。年青时代,他本有机会留在国外发展,面对重金邀约,钟南山不为所动,毅然回到祖国,用他高超的医术造福人民。成名后的钟南山,一心扑在祖国的医学事业上,始终不为名利所动,而是把好的作风和品格润物细无声地传承给自己的子女,用他们朴实无华的言行默默诠释着一位医者的大爱。

“时代楷模”张富清,始终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的位置,一辈子深藏功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2018年工作人员在采集退役军人信息时,始才发现张富清不为人知的红色过往。在炮火连天的革命战争年代,张富清不惧流血牺牲,奋勇杀敌,多次获得部队嘉奖。退伍后,他主动要求到湖北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上执着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却从不向人提及自己的辉煌历史。张富清说,自己的这点付出,跟牺牲的战友们相比,实在不值一提。从张富清的身上,鲜明地体现出一位老党员的高风亮节,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立起了共产党人的精神标杆。是部队这个大家庭,培养了张富清,是“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家”风传承,赋予了张富清不竭的拼搏动力。令人欣慰的是,多年以后,老英雄也把这种优良的品质,传承给了自己的家人,使他们秉承着坚强自立的家风,时刻以张富清为榜样,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着自己的绵薄之力。

“人民教育家”于漪,心中时刻装着教育。毕业于复旦大学的她,坚持教育报国、为国育人。教学上,她注重启发与引导,用循循善诱的育才方式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作为一校之长和资深老教师,于漪几次把评定职称的机会,都无私地让给家庭困难的教师,从不与他人争名夺利。许多“问题”学生,经过她的启悟式教学,都一跃成为优秀的学子。于漪之所以能坚守校园,几十年如一日精心育桃李,就是因为她出生于旧社会,长在新中国,深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她眼里,祖国和人民就是她干事创业的动力之源,怀着一份感恩,她要把教书育人的事业进行到底。她把学校当成“家”,把教师和学生都当成自己的亲人,用淳朴的家风,激励着同仁,感化着学子,在教育战线上树起了培根铸魂的敬业大旗。

让好家风汇聚磅礴正能量。每当品读起这25位英模们的先进事迹时,一种见贤思齐的向往就在心中升腾,更加激起我们对党和国家的挚爱。本书集思想性、教育性和可读性于一体,既是党员干部筑牢信念基石、锤炼高尚品格、强化家风建设的参考读本,也是汇聚时代合力,迸发创造活力,讲好中国故事的鲜活教材。(责编  郭博文)

猜你喜欢

于漪张富清报国
张富清:初心不渝,老兵本色
李迪川:矢志不渝,逐梦报国
张富清:深藏功名 初心不改
虔诚描绘精神的富足——《张富清传》读后
“人民教育家”于漪:坚守三尺讲台,胸怀江河世界
于漪:用一辈子学做教师
坚守初心 治水报国
报国何时尽此心
旧皮箱里的秘密——张富清老爷爷的故事
教出说明文的“立体感”——从于漪老师《晋祠》一课的经典性与现实意义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