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的就地就业创业问题分析

2023-05-30李锐

国际公关 2023年3期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

摘要:新时代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愈发严峻。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普及扩大了高校毕业生群体数量,导致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为了更好解决这一问题,各地积极出台相应政策。现阶段,鼓励高校毕业生就地就业和创业成为解决就业难题的关键举措。而从高校毕业生就地就业创业现状来看,还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便更好发挥各方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更好解决就业问题。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就地就业;就地创业;就业创业问题

从当前就业创业大形势来看,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表明,2022年1月到7月,我国新增就业783万人;从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趋势来看,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整体情况主要有如下几个明显特征:一是大学毕业生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11年到2019年,大学生毕业总量从660万增长到了834万,年均涨幅高达26.36%,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巨大压力;二是不同学历的大学生就业率变化明显。相关数据表明,2017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1.6%;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为92.1%,高职高专学生就业率首次超过本科生;三是大学生的就业区域分化趋势明显。毕业生群体开始往中西部地区就业,这一比例从2013年的32.4%上浮到了2017年的39%;四是大学生就业岗位工资差异显著。从相关网站发布的数据来看,2018年大学生就业群体中软件工程、物理、应用化学等专业平均起薪较高,而管理学、农学、法学等人文社科专业平均起薪较低。这表明当前大学生群体就业问题仍然是整个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帮助大学生缓解就业难问题,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引导高校毕业生就地就业或就地创业。但对大学生来说,受多种因素影响,在就地就业和创业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难点。因此,只有针对这些问题和难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大学生就地就业创业的实际情况政策给予各方面的引导,才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使学生愿意就地就业创业。

一、新时代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市场环境

从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来看,毕业生就业不仅要面临就业竞争,近几年受疫情影响,整个就业市场呈现低迷状态。在就业市场中,应聘招聘等环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改变了传统的就业环境和就业形势。从总体上看,学生的就业压力仍然巨大。

(一)疫情防控常态化带来的影响

为了适应常态化的疫情防控政策,就业单位的招聘形式发生了一定变化,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线上视频面试开始在企业或大学生群体中被广泛应用。线上视频面试摆脱了时间和空间限制,使大学生的就业变得更加灵活,时间上更加自由。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线上招聘已成为重要的面试形式。疫情防控大背景下,就业市场也呈现低迷状态,大学生就业前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从市场需求来看,现阶段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招聘量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导致用人单位市场出现供求不平衡的状态,增加了学生的就业难度。

(二)大学生的择业就业观念较为保守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企事业单位在人才选择上更加注重大學生的综合素质,这种变化对大学生的就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大学生来说,具备与时俱进的择业就业观,能使自身更好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但从大学生择业就业现状来看,其观念依然较为保守。[1]目前,大学生在择业就业方面的主要表现有两大类:一是学生主要根据自己所学专业选择就业岗位,对于跨行业或跨专业职位的就业意愿不强;二是大学生在就业地区选择上更多考虑一线城市或在老家附近就业,在其他中小型城市就业的意愿相对较低。

二、新时代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地就业和创业所面临的问题

从动因上看,新时代新形势下,引导高校毕业生就地就业和创业有利于更好解决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难题。大学生通过就地就业和创业,能够依托当地提供的就业创业平台,进入自己心仪的用人单位就业。同时,也可以依托当地提供的创业扶持政策,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进行创业,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支持,也能促使毕业生通过就地就业和创业拉动地方经济,并且为区域发展提供后备人才支持。新时代下,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口号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进行自主创业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促进大学生就地就业创业是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的关键性举措,依托政策扶持引导学生在本地区就业创业,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同时还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但从高校毕业生就地就业和创业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

从当前高校毕业生就地就业现状来看,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就业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就地就业的学生需要和本地的高校毕业生或外地上学回老家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进行竞争。由于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强,导致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缺乏吸引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明确的就业目标,个人期望和社会需求不相适应。[2]相当一部分高校毕业生之所以选择就地就业或创业,主要是因为有地方政策的扶持。至于为什么要留在当地就业,为什么要选择在当地创业,则没有深入思考过,在这些心态和自身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导致学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竞争力不强,在求职过程中屡屡碰壁、屡战屡败。

(二)学生创业经验不足

高校毕业生虽然在大学期间经历了系统性学习,在专业领域中具有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实践能力依然是制约自身发展的短板。在就地就业创业过程中,学生开始从学校迈入社会,不仅需要及时转变自身角色,还需灵活地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解决创业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不仅要面临各种专业领域中的难题,同时还要面临创业过程中的各种挫折。如果学生只具有专业领域的知识,而不具备较好的创业品质,也会导致创业失败,从而给学生造成巨大影响。当前,就地就业创业过程中缺乏创业经验和多元化能力是制约高校毕业生成功创业的重要因素。

(三)缺乏有效的扶持政策

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意愿来看,一大部分学生是因为本地的各种就业或创业扶持政策相对优惠,才愿意留下来就业创业。学生本身的就业意愿和创业能力不足,就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对应的教育和引导,并从政策上予以倾斜,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但实际上政策扶持方面仍然相对欠缺,没有结合就地就业创业学生的特点制定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能够提升自信心的扶持政策,导致学生创业机会和创业资源失衡。例如,一些毕业生虽然有较好的创业项目,但在融资方面却遇到诸多阻碍,导致创业项目成功率低。另外,在政策制定或引导方面,相关企业没有扩大就业岗位总量,没有打通各个领域之间的壁垒,导致学生在就业或创业中难以把自己的综合竞争力展现出来,也无法把自己的项目变成现实。

三、新时代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地就业创业策略

(一)深化校企合作,实现就地就业衔接

为了更好引导高校毕业生实现就地就业创业,要积极联系当地高校和当地相关企业,让学生能够在在校期间就进入企业进行学习,或者在校期间就与当地相关企业签订就业合同,以便使学生可以在毕业之后直接进入企业就业,如此一来就可以很好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也能满足地方发展需要。[3]首先要强化“校地” 合作,打造“城市+大学” 融合体实现大学与当地的深度融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这样可以给高校毕业生留下更多在当地就业创业的机会;其次,强化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在政府或相关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下,鼓励本地高校和本地企业之间展开深度交流合作。针对本地区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共建实训基地,加大高校临毕业生的实验工作,可以安排临毕业生进入企业进行频道实训。通过这样的方法打造“上学+就业” 一体化体系,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校企合作模式下解决就业的后顾之忧,更能增强学生就地就业创业的意愿;最后,立足于本地区企业发展实际及用人单位需求,可以与学校签订定向人才订单。企业可以进入相关高校,提前锁定优质临毕业生,借助企业与学校的优势教育资源加强学生培养力度,这样可以帮助用人单位减少招聘成本,高校也可以借此提前解决学生的就业困难问题,从而实现用人单位、高校及学生三方之间的共赢。此外,还可以结合高校毕业生就地就业创业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就业创业帮扶,例如,为符合条件的困难毕业生提供托底服务,这样也能更好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使之实现就地就业创业。

(二)发展区域经济,拓宽人才发展平台

区域经济越发达,学生就地就业创业意愿就越强。首先,要结合地区发展实际情况,制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创造更多的创业机会,从而留住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只有学生留得住才能在本地就业创业,从而反哺地方经济。因此,对于政府来说,要结合本地区高校教育与培养发展方向,立足于地区发展实际,打造地方特色产业,打造具有一流竞争力的产业基地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4]同时,根据本地高校毕业生的专业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发符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或提供创业机会;其次,做好外地学生的入户或住房保障工作,免除学生的后顾之忧。具体来说,地方政府可以为留在本地就业创业的学生提供廉租房,或提供购房和租房补贴,加强住房保障;最后,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切实提升工资待遇水平,这是吸引学生就地就业创业的直接因素,也是学生就业创业中关注度较高的问题。因此,要逐步提高学生的待遇水平,使工资增长与地区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同时完善工资指导线制度,引导企业合理确定待遇标准和增长幅度,促进收入与分配的合理有序,更好引导学生就地就业或创业。

(三)完善政策措施,發挥引导激励作用

首先,要建立相应的政策措施引导和激励企业。企业是吸纳学生就业的重要主体,地方政府可以结合实际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扶持政策,让企业有意愿吸纳高校毕业生。例如,可以针对吸纳高校毕业生的情况给予企业相应的税收优惠,使企业可以吸纳一批愿意就地就业或创业的学生进入相关岗位工作。依托当地特色产业制定相关的创业政策和扶持措施,吸引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实施创业。[5]例如,对于参与创业的学生给予前期扶持,建立创业基地或孵化园,对相应的税收进行减免或优惠,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创业压力,让学生能够专心于自己的项目,确保其创业成功;其次,针对毕业生进行激励引导。例如,地方政府可以为留在本地就业的学生发放就业创业补贴,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学生产生激励和引导作用,增强学生就地就业创业的意愿。同时给予创业学生相应的扶持引导。例如,可以结合当地的产业协会或管理者,组织学生定期参加各种培训工作,参与各类讲座,加强学生与相关行业和协会之间的交流,这样可以帮助创业学生把握项目走向,从而解决学生在创业项目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难点问题;最后,地方高校应当加强自身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根据职业规划对学生开展相应的教育,让学生能够在校园教育教学中提升能力,为走入职业岗位奠定坚实而有力的基础。

四、总结

当前高校毕业生普遍面临的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社会性问题之一。大多数学生缺乏就业核心竞争力和正确的职业就业观念。为了更好解决学生在就业创业中遇到的问题,以就地就业创业为突破口,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机会。在引导学生就地就业过程中,要剖析其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结合实际从地区经济发展、区域与学校合作、政府政策扶持等角度出发,制定切合实际的策略、出台切合实际的政策来增强其对学生的吸引力,这样才能留住学生,让学生在本地实现就业创业,从而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问题,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双赢目标。

参考文献:

[1] 周利.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及对策[J].知识文库, 2019,(6):115.

[2] 李曼宁.新时代大学生的创业困境及对策综述[J].锦绣, 2020,(8):131.

[3] 王俊萍,黄建军,庞红芬,等.建立体验式家庭农场促进农民就地就业[J].现代农村科技,2020,(2):08-09.

[4] 陈立青,甘霖.破解企业“招工难”提高学生就业率:黄山市实施校企合作培养吸引毕业生就地就业的调研报告[J].中国就业,2021,(7):047-048.

[5] 刘传华.多举措吸引助力高校毕业生就地就业[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2,(4):38-39.

课题项目:广清一体化背景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地就业创业对策的研究—以广东职教城院校为例。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2022年度校级科研项目创新创业专项,编号2022CX02。

作者简介: 李锐,男,汉族,广东韶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新时代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