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社会因素对定窑瓷器造型的影响
2023-05-30龚鸣
龚鸣
摘 要:定窑起源于唐代的邢窑,在唐代末期就已经是我国北方的著名白瓷窑口。发展至宋时,在受到当时社会形态及时代审美的影响下,呈现出了其典雅质朴、自然天成的独特美学风格,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便试图从宋代社会文化的角度出发,对宋代定窑瓷器造型的构成与影响进行初步的解析与研究。
关键词:定窑;陶瓷造型;社会文化
1 宋代定窑的概况及风格
从三千年前原始瓷器的出现,瓷器的胎质紧密,表面光洁,外观华美等特点,使其逐渐取代了陶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饮食中的主要用器。瓷器发展至宋时,受当时人文、经济、艺术等因素的影响,到达至一个历史高峰。相比于隋、唐、五代来说,宋时瓷器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受众群体更为庞大,制瓷的规模及数量都有着显著的提升。各地窑口大量涌现,各自以其独特的技艺和美学相互竞争、相互促进,不断地推进着陶瓷工艺的飞速发展,逐渐演绎出了“五大名窑”“八大窑系”的说法,定窑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作为宋至金时在北方地区影响最为深远,声誉最为显赫的窑场,在当时以青瓷为流行时,以其独特的白瓷闻名于世,并因其洁白的质地为此后陶瓷雕绘提供了基础,以满足人们对于陶瓷美学的多样追求。
定窑窑址位于现今的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其主要生產地在涧磁村、野北村及东、西燕川村一带。[1]因在北魏初期,曲阳县继属于定州,一直历经隋、唐、五代、宋,到金明昌四,才被划入新置的阜阳县,属真定府,故得名定窑。定窑的兴盛,辐射至以曲阳县为中心的周边多个地区,包含了现今山西境内的平定窑、阳城定窑、介休窑,以及四川的彭县窑等[1]。定窑是以唐时期的邢窑为师逐步发展起来的,邢窑为有别于自魏晋以来青瓷为主流的格局,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开创了独特的白瓷制瓷工艺和烧造技术。白瓷虽在早期的质地较为粗糙,釉面多带杂色,但随着制瓷工艺的不断进步,胎和釉的不断精炼,发展到唐时,已逐渐兴盛,并与当时的越窑青瓷相互争艳,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生产格局。唐人李肈在《国史补》中写道:“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2]。正是因为白瓷产品的出现,深受市场的偏好与欢迎,不仅在国内贵至进贡皇室,更是远销海外,在埃及、欧洲、东南亚的文物遗址中都曾有过定窑瓷器的发现。致使不断出现仿制其烧造的瓷窑,定窑便是其中最为辉煌的一大窑系。
定窑作为我国影响最胜,流传最为深远的白瓷窑口。其在经过了唐、五代热情洋溢、富丽丰满、多风格融合的时代审美之后,至宋代,受当时宋人所追求的自然韵味,追求富于情感的自然之美的影响,其造型也多讲究简约,朴实无华之感,这与其柔和纯净的洁白釉色,淡雅自然的刻划装饰形成了交相辉映之势,展现出了恬淡幽然的和谐、韵律之美。
2宋代定窑瓷器造型的形成因素
定窑发展至宋时,瓷器的造型在沿袭前代的基础上,还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及扩充。无论是从装饰纹样、技法工艺还是生产规模上都显示其到达了一个鼎盛时期。定窑瓷器以其独特的洁白釉色与丰富多姿的釉上刻划装饰,从各个绚烂多彩的瓷窑中脱颖而出,大放异彩。从北宋开始,各地便出现了许多仿效其造型、装饰、烧造方法的瓷窑,如“土定”“新定”“北定”“南定”“粉定”等,这也更加推进了定窑的影响与发展。南宋太平老人在《袖中锦》开篇写道:“监书、内酒、端砚、洛阳花、建州茶、蜀锦、定磁、浙漆、吴纸、晋铜、西马、东绢、契丹鞍、夏国剑、高丽秘色…师妇人,皆为天下第一,他处虽效之,终不及”[3]。由此也可得见,定窑瓷器在当时的风靡与流行。与“五大名窑”中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不同,定窑的受众更为广泛,其制瓷规模、产品数量、造型样式都更为丰富、庞大。相比于其它四窑大多为宫廷烧造御用瓷,定窑不仅也制御用瓷器,其产品还大量销售至民间,深受人们喜爱。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定窑瓷器的造型在受到如思想文化、经济贸易、工艺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了其多元化的特征,展现出了其质朴细腻、自然精雅的独特艺术风格,并给予后世瓷器发展以深远的影响。
2.1宋代思想文化对定窑瓷器造型的影响
宋代思想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当时上层建筑的构架。在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从而夺取政权,建立北宋。为防止宋朝重蹈唐代藩镇割据对国家造成的内乱,以及五代时期武将诸侯分裂乱战对社会造成的破坏,宋在建国之初就开始逐渐推出各类政策来削弱武官的权利,提升文人的地位。并且因科举制度的改革,让更多的平民也有了上升通道,得以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抱负。这促使着统治阶层逐渐文人化,人人都对读书习文报以向往。随着文人阶层的不断扩大、地位不断上升,他们的精神及思想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左右着社会的风潮。瓷器,这一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的器物,它的审美表现及艺术风格,自然不可避免地深受其陶染。
陈寅恪先生曾说过:“华夏民族文化历千年之演变,造极于赵宋之世”[4]。魏晋以来,儒学因其自身极为政治化的束缚压制人的自然情感,并随着佛教、道教的不断深入发展,而逐渐被佛、道取代,成为主流的治世思想。发展至唐时,李渊在称帝之后追认老子为祖先,武则天自称弥勒佛转世,这些来自统治阶层的推崇与认可更是极大地促进了佛、道在中国的传播。但随着统治阶级都以佛、道理论修身养性,佛寺道观都以国家供养,不事生产大量敛财,社会逐渐丧失有利于政治统治的道德礼法,唐中期时,便有如柳宗元、韩愈等学者开始强调复古崇儒,在经过不断的改造、吸纳、辩驳、调和之后。在宋时,诞生了以儒学为核心,融合儒、佛、道三教为一体的理学思想体系。
宋代理学的思想倡导人们以积极入世的态度面对人生,遵循着普遍的礼法态度,追求“格物致知”“经世致用”的理念,以提高自身的精神及修养,重视理性对自身实践的指导,遵从天地法则,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理学思想的影响下,宋代文士的精神喜好逐渐开始推崇“自成”,寄情于自然,讲究崇礼、格致的心境追求。因此,简洁雅致、质朴自然的审美特征便成了当时各类艺术制品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如定窑白釉刻花花卉纹梅瓶,其相较于唐代时期的梅瓶造型,整体更为修长,在轮廓线条上增添了对曲线的使用,从器肩往下,有别于之前使用的直线造型,改用更为优雅的S形曲线做连接及收口,并使直线部分与曲线部分相得益彰,体现出一种和谐的节奏关系。
底足的直径也进一步收窄,从肩足比约1比0.6收至约1比0.4,这样使整体器型得到一定的拉伸。以避险呈现出敦实的视觉效果。从器口到底足,每一处的曲折转承张弛有度、舒缓优雅,整体给人以一种浑然相应、宛然自足的和谐美感。并且,梅瓶的设计在注重外表的同时,还考虑到了其实用性,丰肩窄足,有利于人们在捧或抱时有更多的受力点,短、窄的颈部造型一是为了给予瓶身更多的存储空间,二是为了在倒出液体时避免外溅。以此梅瓶为例,可得知宋代制瓷工匠在设计瓷器时既要考量器具的实用需求,达到物尽其用之地,也会满足器型外观的含蓄内秀、温润自然的时代审美需求,这也映衬出了定窑瓷与宋代主流精神思想的契合。
2.2宋代经济贸易对定窑瓷器造型的影响
宋朝建立于一个混乱的五代十国、藩镇割据的时期。虽然在北宋建立之初,便先后消灭了南平、后蜀、南汉、南唐、北汉等势力,使国内基本得到统一,但与周边游牧民族的战事从未停止,其在边防的财政支出一直都极为庞大。并且因宋代抑武扬文的政策,使得其军事发展不如唐、汉时期的鼎盛,并且对外也少用武力,大多是以贸易协定或以钱物捐助来达到与周边游牧民族的和平稳定。为了使国家财政得以扩充,宋代虽然本质上还是在实施着“重农抑商”,但其并不像前朝对商业贸易采取的是轻视与压制的态度,而是开始逐漸放宽对商业的抑制,并适当地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如取消坊市制度,不再指定交易地点,不再规定营业时间,允许草市和夜市的出现,鼓励朝臣经营,进行国有的“专卖专营”,宽减赋税、打击走私,甚至还允许商人从政为官。这些利商的政策极大地推进了宋朝商业的发展,商业经济的规模也空前的庞大与繁荣。
随着商业交流的愈加频繁,对于商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大,为满足当时社会人们丰富的物产需求,促使了生产的集中与分工,个体的小手工作坊逐渐被吸纳进入了更为专业也更具生产规划的集中工坊,使得所产出的商品数量更多,品质更为精美,其中也包含着陶瓷制造业。宋代的陶瓷制造业在商业经济的推动下得以迅速的发展,制瓷规模相较唐时更大,窑口数量也更多,其产量和质量也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这一基础上,宋时所产瓷器不仅满足了国内人民的需求,还为之后的远销海外打好了基础。瓷器的外销在唐代就已经开始,宋时在原有的丝绸之路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出了海上贸易,这一是得益于重视商业的政策支持,二是科技水平的提高也给远洋贸易提供了动力,如水密隔舱技术,船只的运载量和续航能力的提升,以及罗盘被运用在航海事业上等。这些都促使着宋朝对外商品贸易的不断增大,使宋朝的对外贸易得到极大的繁荣。宋代海外贸易在对外输出丝绸、瓷器、茶叶的同时,还将大量不同地域形制各异的器具带回国内,这些器物的造型和装饰纹样也对定窑瓷器的形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定窑白釉花式高足杯,其微向外撇的高足,圆润的深弧腹等造型,便是仿照了拜占庭风格的金银器所制,还有如仿照粟特金银带把杯的定窑白釉单柄杯,这些都是以外来器物造型为基础,结合了宋代精雅的审美风格所诞生的产物。
2.3宋代工艺技术对定窑瓷器造型的影响
宋代瓷器制造业的繁荣,离不开当时的技术革新与进步。在生产准备方面,对选料、淘洗、配方、炼泥、制坯、施釉等多道工序都做出了明确的分工,使得生产流程更加系统化,提高了瓷器生产的效率。在泥料备至方面,宋时的制瓷工匠发明了大型碾槽粉碎设置,以及加工泥料的淘洗地、沉淀池和陈腐用的陶缸设备,在保证了大批量泥浆充分供应的同时,也使瓷胎更为细腻,外形的塑造也能更为丰富稳定,烧制成品率更高;燃料革新方面,在宋之前的汉、唐时期,烧制瓷器所使用的燃料都是用木柴,虽然早在汉代就开始用煤作为冶炼燃料,但都主要是用于炼制金属器。直到宋时,因社会各行对木柴的需求量过大,过度的砍伐导致森林面积不断减小,木材也逐渐供应不上当时的产能需求,煤才开始替代木柴,成为瓷窑烧造的燃料之一。
煤的火焰短、升温快,燃烧较为集中,燃烧之后形成的漂浮物较少,并且煤的透气性差,气孔小,加热之后容易发生爆炸,所以在燃烧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气供给,因此以煤作为燃料大都是烧氧化气氛,这与柴烧的还原气氛对釉面的形成有着明显的分别,定窑白瓷从五代、唐时的白中泛青转为宋时的白中泛黄便是由此而来;在炉窑构造方面,为适应不断增大的市场需求,宋时位于北方地区的窑口,开始将一个个独立的窑炉相互连接,共用护墙形成联窑,这样不仅能够增加装烧量,在各个窑炉同时生火时,热量的传导也能使窑炉的温度渐次升温并相互保温,以此来节省燃料。并且,为了使煤的效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宋时的窑炉相较之前有了更深的火膛,在提高了燃料供应、灰烬容积的同时,也提高了炉内的温度,使炉内保持高温的时间更加持久。其次通风道的改良与木风箱的发明能够给窑炉提供更多的氧气助于燃烧,也能更好地控制火焰的温度及火焰流向;在装烧方式方面,定窑覆烧法的创烧成功,打破了传统一匣一器的低产出率装烧方法,极大地提升了产能。将器口覆扣也极大地增加了器物的受力面积,改善了在烧制过程中底足因受力过重而导致器物塌陷变形的情况,促进了成品率的提高。并且因覆烧法的出现,器口可以做得更宽,足底可以进一步的缩小,使得形体可以采用接近直线的曲线,将器身大量的面积展示出来,为刻花、划花等装饰提供了基础,增添其外观赏性能。可控的口足比,曲直线更加灵活应用的器物轮廓,为瓷器造型的制作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使瓷器的造型能够达到变化适度、比例匀称,整体浑然天成的和谐效果。
3结论
宋代是我国瓷器发展的高峰时期。定窑,作为这一璀璨时代的闪耀明星,其发展离不开时代对其赋予的独特烙印。宋代定窑瓷器在传承前代历史积淀的同时,在当时的理学思想、哲学政治、商业贸易、制作工艺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下,从而形成了细腻质朴、清秀典雅、宁静自然的美学风格,展现出天人合一、顺应万物、返璞归真的艺术追求,为后世辉煌灿烂的陶瓷艺术发展树立了一座辉煌的丰碑。
参考文献
[1]吕成龙.定州花瓷天下白——定窑研究与故宫藏定窑瓷器[J].紫禁城,2012.
[2][唐]李肇,[唐]赵璘.唐国史补·因话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宋]太平老人张仲文.袖中锦[M].公共版权
[4]陈寅恪,陈美延.金明馆丛稿二编[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