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软件在陶瓷花纸创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23-05-30王栋唐玉龙
王栋 唐玉龙
摘 要:在数码技术和平面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平面设计软件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陶瓷花纸的设计中。在陶瓷花纸的制作中,采用平面的排版和特效,并采用软件对图片进行全面的加工,使花纸的构图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平面设计软件可以对花纸的设计进行精确的调整,使得花纸在陶瓷上的排列组合形式更加灵活多变,达到了空前的视觉效果。这对于一系列的陶瓷花纸创新设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平面设计软件大大促进了现代陶瓷花纸的创新设计,使其创新设计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关键词:平面设计软件;陶瓷花纸;创新设计;应用
1 前言
随着我国陶瓷工业的发展,花纸的生产规模也随之扩大,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好几个主要的生产基地,但其创新设计的能力仍比较薄弱。本文从陶瓷花纸的现状出发,论述了平面设计软件在陶瓷花纸设计中的应用和创新,从而使陶瓷花纸的设计水平得到相应的提升,以推动我国陶瓷工业市场的发展。
2陶瓷花纸现状
在我国,陶瓷花纸的制造历史仅为数十年,90年代以后,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在80年代末,计算机软件才真正应用于陶瓷花纸的设计和制造。目前,国内已有不少有关陶瓷花纸研究的专著和论文,尤其是有关日用陶瓷装饰的研究。但是将陶瓷花纸和平面设计软件结合起来的研究还很少。在我国,由于陶瓷花纸市场的迅速发展,大量采用平面设计软件来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同时也产生了与花卉图案设计相结合的理论。目前,仅就陶瓷花纸平面设计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很多,其中以张朝晖、宁钢的《陶瓷贴花装饰工艺》为代表的论文,详细介绍了陶瓷花纸的设计和创新[1]。张宝玉《浅谈花纸的纹样设计》详细地论述了花纸的设计方法、形式和常用的变形方法。曾文光和邱镇泸《花纸技术开发在日用瓷装饰中的应用》,着重论述了花纸的装饰性、工艺和发展,并对我国花纸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章洁的《Adobe IllustratorCS3创新设计手册》和高文生的《计算机图形图像制作(IllustratorCS4、 PhotoshopCS4)》都详细地介绍了 Illustrator CS和 Photoshop CS。目前尚未有关于陶瓷花纸和设计软件相结合的书籍,余勇和张冰钰《论 Photoshop中的特殊效果在陶瓷装饰设计中的运用》,着重阐述了Photoshop中的独特效果与传统装饰方法相比所具有的创新性,并对利用 Photoshop软件的独特效果进行了展望。徐田《平面设计软件在陶瓷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着重介绍了陶瓷装饰的形式、种类、与平面设计软件之间的联系,并对其在陶瓷装饰设计中的作用和启示进行了论述。
3平面设计软件在陶瓷花纸设计中的创新优势
3.1艺术生成法
艺术生成法是由机械按照某种规律自发地创造出来的,而艺术生成法自身又包含着自然和人为的对立面和统一性,从少数简单的元素中,按照某种规律的结合,可以创造出令人惊讶的杰作[2]。比如 Photoshop中的滤镜,其效果可以说是千变万化,甚至可以根据不同的参数来调整,效果也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就给了设计师很大的创作空间,这也是设计师们始料未及的地方,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图案上,设计师可以根据计算机的随机效果来进行调整,让作品的创新更加丰富。其实,在艺术的世界里,随机性是很普遍的(最近几年艺术的商业化生产就是证明),在艺术的随机性和非随机性(随机性是自然的,非随机性是人为的)这两个方面寻求某种统一。从艺术生成法的角度来看,花纸的设计思想必然需要很强的规划能力,而在创作中又存在着一些随意性因素,因而产生的效果是无法预测的。
3.2艺术交互法
艺术交互法诞生于人与人、人与机器、人与作品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艺术交互法与艺术生成法则是两种不同的活动形式[3]。艺术交互法是设计师在设计花纸时或完成设计后,通过修改花纸的图形、色彩和排字来回馈别人,这主要取决于使用者。与传统的花纸设计相比,平面设计软件能够在设计时根据设计师的需要随时调整自己的状况来实现与顾客的交流。传统的花纸设计往往隐含着"创作者即创作者、接收者即接收者"的假设,由于其改动不便,版式等也易于定型。相反,软件的制作可以让顾客(接受者)也参加,這是一种多态性,设计也会因互动而改变,改变本身就能激发出创造性的想法,从而使花纸的设计更具创造性,也就是人与人的互动。人与机器的互动,反映了设计师在设计时,可以充分发挥软件的优点,在创新的基础上进行反复的对比和修改,从而达到不同的效果,在图形、色彩、字体之间寻找最佳的设计方案。平面设计软件是一种能真实模拟花纸制作过程的辅助设计工具。同时,也可以极大地打破传统设计方法的限制,实现概念、设计、制造和使用的统一。
3.3搜索艺术
搜索艺术并非在网上搜寻已有的图片资料,而是运用或参考搜索引擎来创造。设计师们可以在网上搜索到大量的相关资料,作为传统艺术的素材,然后用平面设计软件把它们结合在一起,这是一个很好的组合。通过平面设计的软件编程,以现代的面貌呈现给消费者,让人眼前一亮。有些设计很抽象,只呈现出一种整体的视觉美,一种颜色与平面的构成,一种肌理与光影的结合,一种高科技的画面、颜色,都是传统手工绘画所无法达到的,它会使人的眼睛产生一种视觉上的刺激,使人感觉到计算机制造的装饰品。
4平面设计软件在陶瓷花纸题材的创新设计
4.1动植物纹饰
植物和动物都是象生图案,设计师在花纸设计上将其分成三种类型:一是通过对动植物形象进行逼真的"再现";二是影像,是指摄影后的影像。这种使用相对较少,在西方手工业中使用较多;三是对动植物的抽象变形,比如处理花朵,用软件进行造型,用不同的颜色填充可以使花纸的表达更加丰富、简洁、繁复、写实、夸张。例如,在写实与写意动植物图中,软件所绘出的图形工整、严谨、流畅,此种使用较为普遍,尤其是在日用陶器的花纸设计上。第一,就是软件和手工绘制的不同,因为计算机可以模仿水墨、油画、水彩、版画等等。第二,图像只能用软件来实现,在配合陶器类型和照片处理 Photoshop方面都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在原始时期,动物纹样的含义多种多样,除了具有装饰性外,还与当时人的心理状态存在着某种特殊关系。在图形设计中,植物的图案要比动物容易得多,线条也比较简单,通常都是用毛笔工具来勾勒,然后填满,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填充,比如 Photoshop中的刷子/渐变/颜料桶。在 Photoshop中,可以在不同图层上画出不同的图案,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将这些图案的排列方式进行调整,而大部分的植物纹路,都会在基础上形成新图案。可以说,它的纹样经过软件的操纵而变化万千。常见的有花瓣纹、豆荚纹、花叶纹、谷纹、叶纹、树纹、勾叶纹、禾叶纹、草木纹、藤须纹等,不同的纹样有不同的变化,不同的组合。在Illustrator中,植物的组合形式更加多样,形状也容易控制和变化,植物的叶子、花朵、茎等规律也易于理解。由于软件的强大功能和自身特性,它的装饰元素更加多样,在形、色和组合方面都可以自由地运用,设计空间也随之扩大,设计师可以通过不断地改变上述形态而获得"新"的装饰,这种新图案能够在计算机屏幕上直观地呈现出来,从而使创新的思路得以相应地延伸。
4.2景物纹饰
景物的纹路有:波浪、涡纹、山形的波纹、山峦的起伏、太阳纹、月亮纹、星座纹等,其表现形式以卡通形象为主,表现为可爱、新潮、图案简洁,主要采用 Illustrator软件,其绘画图像符合当今年轻人的审美要求,图形形态感强,色彩鲜艳,色彩过渡自然平滑,能表现出更强烈的自然立体感。它与传统的绘画方法相比,在图形显示上有很大的不同,更具现代性。在应用软件进行陶瓷花纸装饰景观的设计时,它的造型可以体现精细、严谨、光亮、富丽、圆滑、高雅等艺术美,表现方式能够与装饰陶瓷器形达到协调,符合产品所要表达的美学特征,也可以显示出另外一種美,比如粗犷、生涩、稚嫩、浑厚、刚劲等。
4.3几何纹饰
从陶瓷开始生产,几何纹样就被广泛应用,主要是线的长短、粗细、曲折、纵横交错等互相规则的排列和组合,外形有方形、圆形、弧形、菱形、多边形等等。随着平面软件的应用,陶瓷花纸的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组合的形式规律上,如动、静、疏、虚、实、直、正、圆、简、阴、阳,在这些形式上,利用变化、重复、对称、共同形的使用来强化层次感。平面软件的应用,使陶瓷花纸的几何图案更加有效,例如,软件的复制操作,以及一系列对齐、分布功能的重复,这些都包括了图案的一些要素。这样的形式化不仅可以让技术更有条理,而且可以扩展设计者的思想,有利于图案的发展和演变,使陶瓷的装饰艺术更加成熟和精致。1919年,德国包豪斯的设计运动提出了以点、线、面为最基本要素,以各种方式组合和最终目标,这就是"构成"。平面设计软件将这些概念结合在一起,让陶瓷花纸的结构在不断变化中产生新的创新,所形成精确的点、线和面的形状也让装饰更具现代性,而平面软件可以用来绘制规则的几何形状,比如圆形、长方形、多边形等,它的作用是传统花纸设计所无法完全实现的。
5结语
总之,我国的陶瓷设计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其图案十分丰富,而现代的花纸设计则是近几年的潮流,计算机在陶瓷花纸上的应用已经很久,目前市面上的图案都是由计算机来设计的。由于花纸主要面向非艺术品市场,所以其更多地反映了陶瓷产品的特性,其面向对象是广大的普通陶瓷消费者,因此,陶瓷花纸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所以,应运用平面设计软件将中西文化相结合,既能让传统图案具备现代的审美情趣,又能将我国传统图案与当代的视觉语言相结合,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是我国陶瓷花纸发展最好的选择路径。
参考文献
[1].陶瓷花纸的8种区别与共性[J].网印工业,2020(11):31-32.
[2]何琦,余民权.提升陶瓷花纸品质的各因素解析[J].陶瓷,2018(09):49-51.
[3].陶瓷打印技术在花纸印刷行业中的应用[J].网印工业,2018(09):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