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故事勾不住读者心
2023-05-30朱虹
有一位著名的音乐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好的声音就像一个钩子,能勾人。”我却想说:“好的故事也像一个钩子,能勾人。”
钩子是什么?顾名思义,能勾住一样东西的物件。大家都知道,鱼钩要勾住的是鱼。那故事要勾住的是什么?显然是读者。故事写出来,就是要给读者看,让读者传的,如果你写出来的故事,勾不起读者任何的阅读兴趣,那么很遗憾,这样的故事显然是没有市场的。所以,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读者在读故事时的几种心理状态,以及如何在故事创作过程中,想方设法地勾住读者的心。
一、好奇心——作者与读者的趣味探索
好奇心人皆有之。故事正是利用人类这一普遍的欲望,提出问题并开放情境。好的作者会利用每一个转折点,勾住读者的好奇心。当主人公被置于愈加严重的风险中时,读者会好奇:“下面将会发生什么?然后呢?”而且最重要的是:“结果将会如何?”这一问题的答案一直要等到最后一幕高潮时才会到来,而读者由于为好奇心所控制,将会一动不动地静观其变。试想,有多少故事,你能坚持看下来,不就是为了得到这一令人挠心的问题的答案吗?
心理学家说,和环境不一致的、使读者感到惊讶的信息容易吸引注意。试想:当我们在刷微博的时候,许多信息都是从我们眼前匆匆掠过的,大部分无法留下什么印象。但如果突然发现一张图片是倒的,那么我们的注意力会在刹那间集中到它上面。最基本的吸引人注意力的法则,就是打破常规。
同样,故事也需要这种刹那间的注意力集中,也需要打破常规,需要山穷水尽疑无路似的绝处逢生,需要让人弹眼落睛的拍案惊奇,这样才能抓住读者的心。
一个故事的设计好坏,除了它的题材能否引起读者兴趣之外,要尽量写奇特的事。因为奇特的事件往往能调动起读者的好奇心,形成很好的关注和期待。一般读者会对什么东西好奇?一种是,这种生活我从没见过,但是里面的人物和我一样,只是普通人;第二种是,这种生活我切身经历过,碰到的问题也是和我一样的问题,但是,这个主人公在面对这个问题时的处理方式别具一格,与众不同。
我们不妨来看一则故事的标题:《要与亡妻离婚的男人》。试想,这世上哪有与死了的老婆离婚的人?读者光看了这个题目,想必就想看看这则故事的内容了。
不过,故事也不能一味追求奇,所谓的奇,得让人觉得合情合理,也就是得让读者相信有这么一回事儿。像《梁山伯与祝英台》,老百姓明明知道是假的,为什么能千古传唱呢?高明的作者就能把假的写成真的,可一般的作者,却容易把真的写成假的。
因为奇特的事情往往就容易不合理,或者说就是因为某种程度的不合理,才让读者觉得奇特。可一旦奇特到某种程度导致不合理,读者又不买账了,会觉得情节太狗血。而当读者不相信这个事的时候,他们就不再被吸引,不再跟着主人公的遭遇去喜怒哀乐。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他们出戏了。这就形成了一对矛盾:奇特了,就不容易合理;合理了,又太平淡,不好看了。
怎么办呢?
我们的经验是:宏观的奇特,微观的合理。什么意思呢?就是看第一眼,这件事是不合理的,但细细一分析,从某种特殊性上或者逻辑上看是合理的。也就是说,我们要创造出一个乍一看很奇特、不合理,但仔细一看非常合理,不仅合理,还真实可信的故事。
我们《故事会》曾经收到过这样一篇稿子,写一个男人喝了酒,骑摩托车时不小心撞到了对面的一辆摩托车,结果导致那辆摩托车车主坠崖身亡。事后,那个男人心存愧疚,一直想方设法补偿死者的妻子和女儿。但故事的真相是,这个男人当时喝了酒,稀里糊涂的,并没有真的撞到对方,导致对方坠崖身亡的真正原因是,死者生前曾家暴妻子,他的妻子对他恨之入骨,有一次,妻子想去破坏丈夫摩托车的刹车线,但最后一刻还是不忍心下手,却被躲在一旁的女儿看见了,于是女儿偷偷破坏了刹车线,最后导致爸爸坠崖身亡。
按常理来看,女儿杀父亲,是很奇特的事,也是很不合理的事。所以,我们提出,一方面,一定要把爸爸写得十恶不赦,除了家暴妻子,还要虐待女儿,甚至还要干很多令人发指的事;另一方面,可以把女儿设定为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还不怎么懂事,自己和妈妈长期受到爸爸的虐待和毒打,却不懂得如何应对,这样才有可能受到妈妈的启发,去破坏爸爸摩托车的刹车线。这样一改,逻辑上就会顺畅很多,故事的合理性也就加强了。
告许大家一个技巧, 假如你觉得自己写的故事奇得有点离谱了,那你得拿情来补,拿你生活中的细节来补,把故事给补圆。说穿了,就是圆谎。比如有人说把斧子扔进大河里是漂着的,这个事件奇,但读者一定不相信:斧子是铁的,怎么会浮在水面上呢?那么这时,你就得调动你的想象力,给斧子下面加一块木板——这件奇事就能站住脚了。只有把一个乍一看极其不合理的事件,最终天衣无缝地合理化,你才是最牛的故事高手!
在此介绍几种让故事出奇的常用手法:
1.巧合法
有句古话叫“无巧不成书”,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不乏巧合之事,因此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挖掘这种巧。巧合,往往能使一件很平常的事变得很有传奇色彩。当然,巧合往往带有很大的偶然性,这种偶然性如果离开了必然性这个基础,就将失去生命力。因此,我们要善于将偶然性的巧合,变得更具有生活的逻辑性。
2.误会法
误会法是故事和戏曲中常用的手法。戏曲中大多采用明误(即观众是明白的,只是剧中人不明白)。好比我们看电影时,有时好人坏人一目了然,只是主人公不知道谁是坏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陷害他,作为观众就会为主人公的命运捏一把汗。而在故事中,更多的是采用暗误,就是不仅要瞒住主人公,而且连读者也得骗进去,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入迷雾之中。等误会解除,真相大白,故事也就结束了。
故事中误会法的运用,可以造成急转直下的故事结尾,使结尾富有较强的艺术效果。
3.夸张法
以前的民间故事就常用这种手法,说一个人懒,就说他把麦饼挂在脖子上也会饿死,说一个人健忘,就说他連自己的老婆都忘记了,等等。
在故事的创作中,对于夸张手法的运用,要注意符合生活的本质真实和人物性格的真实,否则容易适得其反,令读者嗤之以鼻。
二、猜测心——作者与读者的脑力较量
凡是讲过故事的人都知道:“听众的思路是超前的。”你在讲故事的开头,他已经在猜测故事的发展;你在讲故事的发展,他又在猜故事的结局……如果你这故事讲到最后,让他猜了个八九不离十,他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就会说“这故事不好听”。如果你讲的故事出乎他的意料,细细一想,又觉得符合情理,他就会听得津津有味,听完还会伸出手指头夸你:“高!这个故事实在是高!!!”
如今的故事作品很多人都是看的了,但读者读故事时的心理状态与听众听故事时是一样的,思路依然是超前的。所以作者要善于掌握读者的心理,在构思故事的框架时便有所考虑:这一事件的发展,估计读者会往左面去猜,我偏偏让它往右面发展;当读者认为到这里已该结束了的时候,我偏偏让它来个“一波又起”;当读者迫切地想知道结果时,我偏偏不紧不慢越说越细,将他的胃口吊得更足……
编故事的技巧,说白了是个“骗”读者的技巧。水平的高低就看你能否“骗”得住读者,能否“骗”出他的眼泪、“骗”出他的笑容来。读者是喜欢受“骗”的,你如果“骗”不住他,他会说这故事太差劲,我也会写;你如果“骗”住了他,而且“骗”得合情合理,“骗”得高明,他就会拍案叫绝。
那么如何通过情节设置,用智慧战胜读者呢?大致有这么几种方法:
1.疑团重重
要善于在开头设置疑团。任何人在读故事的时候,他不光读,还在想,还在猜,猜故事情节的发展趋势。如果故事情节的发展都被他猜中,他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因此,我们得叫读者猜不透,得把读者的思路支开去,使他们产生疑团重重的错觉,不让故事的发展落在读者的意料之中,而要产生意料之外的效果。
《故事会》曾发过东野圭吾的一篇作品,题目叫《苦涩的蜜月》,讲的是一个父亲在上班途中接到电话,说他女儿一氧化碳中毒身亡。父亲就开始追查女儿为什么会一氧化碳中毒,他怀疑是自己的新婚妻子干的,也就是孩子的后妈,为此,他甚至想杀了妻子。可故事的结尾却是,其实是他自己的失误造成了女儿一氧化碳中毒,而他的新婚妻子早已发现了真相,怕丈夫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还刻意制造了一个案发现场,善良的妻子不惜让丈夫怀疑自己,也不想让丈夫知道真相。这是一种翻天覆地的突转,但故事在揭开谜底之前,给读者带来了疑团重重的阅读体验。
2.激流安闸
要善于在情节的设计上“激流安闸”。情节发展直泻到底、一览无余,是导致作品平淡无味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有经验的故事作者,由于能够控制情节发展的“激流”,处处设“闸”,直到“闸”不住时,才抖开“包袱”,放出最有兴趣的情节,把情节发展推至高潮。
3.先缓后急
前面缓,后面急,前面的舒缓部分全为最后的爆发。《故事会》曾发过一个作品,名叫《温情的目光》,讲的是有个男生偷偷喜欢班里的一个女生,那个女生就坐在男生的斜前方。渐渐地,他发现了一个秘密,他总能和女生温情的目光相遇,这让他欣喜不已。于是,男生鼓起勇气,将一封情书交给了女生。
接下来,男生忐忑不安地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他不知道女生看了会有什么反应。可没想到,女生没等来,女生的父亲竟找上门来了。女生的父亲说,他女儿有一种斜眼病,坐在她斜后面的人都会误以为她在回眸看他,其实不是这样的。男生傻眼了。
打那以后,男生就收了心,发奋学习。而那个女生似乎也总是躲避着男生,上课时用手支着脸,刻意挡住自己的视线和男生的目光。
高考后,女生考上了一所大学的中文系,而男生考进了一个医学院,从此两人就断了联系。
大学毕业后,女生有一次去医院体检,当她走进眼科查视力时惊呆了,那个男生穿着白大褂,风度翩翩地坐在办公桌前。男生也很意外,主动打招呼:“老同学,好久不见,你的眼病治得如何了?”
女生哈哈大笑说,那是他爸爸无意中看了那封情书,怕两人谈恋爱影响学习,故意说她有斜眼病,浇灭男生的希望。
男生目瞪口呆,因为他是一个热爱文学的文艺青年,当初就是因为女生的“斜眼病”,才硬生生地把自己逼成了一名眼科医生,没想到真相却是这样。
这个故事前面的内容虽然有些平淡有些舒缓,但结尾一旦爆发,却令人不胜唏嘘!
三、共情心——作者与读者的情感纽带
所谓共情心,也叫同理心,是指设身处地地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认知、把握与理解。在故事中,主要表现为读者的移情。随着故事的开始,读者会自觉地或本能地考察负载着价值的主人公,力求分清善恶、是非与价值。他们会力图寻找“善之中心”。一旦找到了这一核心,情感便会倾向于它。读者之所以会去寻求“善之中心”,是因为每一个人都相信自己是善良的或正确的,并想要认同这些正面价值。
《故事会》曾发过一篇作品,名叫《两只左脚的舞者》,讲的是一个博学多才却性格无趣的书呆子,娶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妻子,丈夫为了讨妻子的欢心,特意天天下班后去学跳舞,好不容易勉强学会后,他带着妻子去舞会,想给妻子一个惊喜,没想到当众出丑。妻子十分生氣,说出了真相,之前她在一个舞场当女指导,人们可以花五分钱和她跳舞。她每天拖着上百个脚步笨重的人不停地跳,那些男人把两百镑重的身体靠在她身上,简直要把她压死,她一辈子都不想再跳舞了。她之所以嫁给他,就是看上了丈夫爱读书的个性。在这个故事中,读者很容易移情至男主人公身上,他看上去没什么情趣,但为了讨妻子的欢心,愿意迈开笨拙的步伐学习跳舞,一天学不会学一周,一周学不会学一个月,好不容易勉强学会了,想给妻子惊喜的时候,却摔了个大跟头……他就是我上面提到的“善之中心”,读者的心会随着这个男主人公的境遇波澜起伏。
那么有哪些技法能成功地让读者移情呢?
1.顿释
所谓顿释,就是先造成一个“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情境,读者的心都被故事中人物遇到的困难、碰到的危机给揪起来了,然后突然来个“柳暗花明又一村”,让读者拍案叫绝,一下子释怀。这种效果一般表现在给人物出难题和解难题上,并且可以循环运用,不断地出难题、解难题。刚刚解决了一个难题,结果又出现了更大的难题,需要主人公用更高超的智慧、更绝妙的手段来解决。这样,读者的心也会随之波澜起伏,为主人公的命运捏把汗。
2.跌宕
所谓跌宕,就是先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期待感,接下来在情节进程中却有意地出现艺术性的延缓,使节奏放慢,令读者着急上火的同时,更增加了一种阅读渴望。这种手法在过去说书艺人的嘴里,运用得十分娴熟,那些说书艺人,总是在讲到紧要关头的时候戛然而止,开始卖关子,然而听众却能够“忍气吞声”地继续听下去,因为他们的情绪已经被调动起来了,你越是不说,他们就越是期待。
3.陡转
所谓陡转,即在自然随意的行文结尾处,猛地产生情节突转,结局的意义一下子有了巨大的改变。比如欧·亨利的《警察和赞美诗》:冬天来了,流浪汉发愁怎么过冬,他想了一个办法,就是进监狱,于是他就不断地做坏事,抢东西、调戏妇女、吃霸王餐,但都没能被送进监狱。他来到一个教堂,听到了里面的赞美诗,心灵顿时得到了净化,当决定重新做人时,他被警察逮捕了!这就是陡转!
所以说,一个故事作者,同时应该是半个心理学家,故事作者若不去了解读者的心理,怎能创作出受大众欢迎和喜爱的作品?我们常常建议作者,创作完一个故事之后,先把故事讲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听,讲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看你身边这些第一读者的反应,你就能知道这个故事成功与否。比如,你可以看看他们的表情和动作,他们是听得津津有味呢,还是听着听着突然低头刷起了手机。你还可以很直观地发现,有哪几段对方越听越不耐烦,这个时候你就要加快节奏;有哪几段对方的反应是目不转睛地盯着你,这个时候你可以放慢节奏,吊足他们的胃口。
有一句话说得好,故事是生活的比喻。故事必须抽象生活,提取其精华,但又不能成为生活的抽象化,失去生活的原味。愿每一位作者都能从生活中提炼出艺术,写出令读者心驰神往、欲罢不能的佳作!
朱虹,《故事会》绿版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