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栽培技术与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2023-05-30徐莉莉徐芳
徐莉莉 徐芳
我国是猕猴桃的原产地,因为被猕猴所喜爱,被人们称之为猕猴桃。猕猴桃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有“水果之王”的美称。它的果实一般呈绿褐色,为椭圆状。猕猴桃需水怕涝,它的需水量较多,同时也不耐湿、不耐旱,如果积水或者土壤含水量过大,就会不利于猕猴桃的生长,从而引发病虫害。现将猕猴桃的栽培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以供果农参考。
1 猕猴桃栽培技术
1.1 建园
在园地建设中,应当选择阳光充足、地表深、排水灌溉方便的山区。而猕猴桃属于藤本果树,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设好棚架。一般应采用平顶大棚架,现场可选择水泥柱支撑。框架高度为1.9米,框架上端与8号钢丝绳交叉,以井纹网格显示。施工完成后,及时将苗木上架。
1.2 育苗
培育优良苗木,可以提高猕猴桃的成活率,并且能够减少病虫害威胁。育苗可以采用两种方式。需要在9月和10月从成熟的优质猕猴桃中收集种子,用纱布包裹种子并擦拭,彻底去除附着在种子上的果肉,然后反复用水冲洗种子,在阴凉处晾干。准备45 °C的温水,将种子浸泡2小时,再放入冷水中24小时。浸泡后,控干水分沙藏55天,在此期间应加强对种子的检查,并定期翻动种子以防止霉变。种子可以在次年的3月和4月播种。播种操作是带着沙子播种,然后覆盖一层细河沙,顶层覆盖稻草,最后喷水。如有必要,可以设置特殊的塑料棚。另一种育苗的方法是嫁接,嫁接操作应在发芽前20天左右进行,单芽接穗较好,要求接穗生长良好,无病虫害,无损伤,用带芽枝段,长约4厘米。去除平坦表面的表皮,并保持切割表面约3厘米,木材的深度应暴露出来。然后在切割表面的另一侧切割一个约50°的短斜面。对于选定的砧木,在离地10~15厘米的位置剪砧,选择光滑的面朝下切,切面的长度比接穗切割面略长,深度与接穗相同,将砧木剥皮2/3,然后插入接穗,接穗大小要求与砧木基本相同。注意砧穗对齐,然后用塑料嫁接膜包裹,露出接穗眼。
1.3 水肥管理
科学的水肥管理是保证猕猴桃高产优质的关键。基肥一般在落叶后10天左右进行,施肥时需对土壤进行深耕。对于化肥量的控制,要做到科学化、精细化,根据土壤的实际肥力,确定施肥量;对于萌芽肥,应辅以磷钾肥,主要施用速效氮肥,施肥时间一般在春季发芽前15天左右,磷钾肥2.0~2.5千克/株,氮肥1.0~2.0千克/株。对于膨大肥和优果肥,磷钾肥应为主肥,应适当配施氮肥和微量元素肥。肥料的用量应根据树冠的生长情况和果实的量来控制。通常,磷钾肥2.0~2.5千克/株,氮肥1.0~2.0千克/株。同时,每10天向叶面喷洒2.0%~2.5%的微量元素。为了保证猕猴桃能有效吸收肥料营养,应采用条状、穴状、放射状、环状等方式施肥,深度应达到30厘米,施肥还需要覆盖土层,土壤厚度不能小于10厘米,最后用水浇透,使肥料溶解,促进猕猴桃根系的吸收。
1.4 花果管理
为了保证猕猴桃的品质和综合效益,不一定是结果量大就好。要保持产量和品质之间的最佳平衡,因此对猕猴桃果实的科学管理十分重要。在实践中,猕猴桃果实的管理需要根据整体生长情况来确定(图1),如观察枝叶,以确定果实的量。一般开花后1个月进行疏果,5片叶留1个果实为佳。在种植后期,每株果实量应达到27个左右,以保证每个果实的质量在0.1千克左右。实际上需要考虑土壤肥力和管理水平等因素,以确定合理的果实保留量(图2)。
1.5 套袋与采收
套袋对提高猕猴桃品质有明显效果。装袋前,应去除变形果实、扁果、小果、病果等,并进行适当灌溉,保证土壤含水量达到70%左右。水果袋应选用黄色单层木浆纸袋,要具有良好的吸水性、透气性、遮光性,且抗拉力强,质地不能硬。在高溫天气下套袋后,需要打开水果袋的底部,使其通风并降低水果袋内的温度。并且要经常检查果袋的情况,发现破袋要及时更换,果园要及时灌水、排涝,采收前7天要把果袋取下来,以改善果实表面的颜色。猕猴桃果实应适时采摘,不宜早或太晚,采收期间应注意操作,以免造成果实损坏。采收后,水果应分级储存,等待运输。
2 猕猴桃常见病虫害
2.1 猕猴桃溃疡病
猕猴桃溃疡病危害枝条以及主干,出现溃疡病后皮层会出现变化,在初期会浸出细丝状的黏液,并且在新生的叶片上还会出现许多褪绿小点,树体外组织会呈现出水渍状,而且会变软,并稍稍隆起,时间一长,液体就会逐渐流出,颜色也会从青白色慢慢变成暗红色,叶片也会开始出现不规则的褐色斑点。与此同时,猕猴桃溃疡病发生后花蕾就不会开放,那怕是轻度感染了溃疡病也能导致花蕾的张开速度变慢,这样就有可能导致猕猴桃的发育畸形。
2.2 猕猴桃炭疽病
猕猴桃炭疽病的特点是,它的绿色果面开始出现淡褐色的斑点,如针头一样大,慢慢地斑点开始扩大,变成褐色或者深褐色,后期猕猴桃的果实表面稍有凹陷,果实逐渐腐烂,最后成为烂果。叶片感病,最开始是从叶片最边缘逐渐扩散和蔓延,叶片染病之逐渐变为褐色,且带有不规则的病斑。初呈水渍状,叶片上面有许多小黑点,边缘呈深褐色。
2.3 猕猴桃叶斑病
猕猴桃叶斑病是由真菌侵染,当感染时,它的叶片会发生腐烂,出现病原叶片。叶斑病严重的时候,出现的叶斑是从叶片背面穿过来的,呈褐斑。
2.4 猕猴桃蜜环菌根腐病
猕猴桃蜜环菌根腐病的症状很明显,首先,它的皮层开始出现块状斑,为黄褐色。在猕猴桃发生蜜环菌根腐病后,它的韧皮部十分容易脱落,而木质部呈褐色并开始腐烂,最后蔓延至整个根系腐烂变黑,发病部分有棕褐色的汁液流出,导致根颈部的皮层开始逐渐软腐变黑。等到木质部成了淡黄色的时候,树体就会萎蔫死亡。
2.5 猕猴桃疫霉病
猕猴桃疫霉病主要危害根系,发病之后,被害的部位开始湿腐并且呈环状褐色,桃疫霉病始发于猕猴桃的根颈,如果不及时治理,那么它的植株会在很短时间内青枯。发病之后从它的根尖逐渐蔓延,发病部位就会长出白色霉菌,呈絮状,随时间逐渐向上慢慢扩展,这样,植株就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枯萎。猕猴桃疫霉病扩展非常迅速,能够导致果实的发育不良。
2.6 猕猴桃根结线虫
猕猴桃根结线虫对幼树的影响十分大,发病后,幼树的根系就会呈现丛状,一般出现在嫩根部位,这样一来,幼树就会发生小瘤或者肿胀,继而引发根系的发育不良。与此同时,猕猴桃根结线虫还会使猕猴桃的根部逐渐变弱,使嫩根枯死。颜色也会发生变化,最初的健康色逐渐变成了浅褐色,随着虫害不断的扩大,最后变成黑褐色,经过数次的感染以后,就会变成大瘤,影响幼树的生长和发育。
3 猕猴桃常见病的防治方法
3.1 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方法
在防治过程中,首先要对苗木进行仔细检查,检查出有病症的猕猴桃树要进行集中的管理,防止病症传播;第二,要做好清理的工作,对有病害的苗木一定要精心地修剪,其中包括徒長枝、病叶、下垂枝等等,冬天修剪之后一定要及时喷施3~4波美度石硫合剂,并且所有病枝叶要集中烧毁,这样能够减少病原的传染;第三,管理时可以选择喷药液进行防治,在上年的9月中旬喷洒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需要每7天进行1次。
3.2 猕猴桃炭疽病防治方法
猕猴桃感染炭疽病后,种植者需要修整猕猴桃的叶片,使果树通风透光(图3),并且还要避免高湿高温,合理施肥,发芽前可全园喷1次5波美度石硫合剂,谢花后选择25%嘧菌酯悬浮剂1000~1500倍液防治炭疽病。
3.3 猕猴桃叶斑病防治方法
在防治猕猴桃叶斑病的时候,需要加大果园管理的力度,管理人员要保障果树通风透光性,修剪猕猴桃枝叶,用70%代森锰锌400~800倍液+新高脂膜叶面喷施,并做到每隔10天喷洒1次。对重病区要选用抗病的品种。秋冬认真清园,可以增施有机肥,并且进行合理的修剪,烧毁病残体,就能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
3.4 猕猴桃蜜环菌根腐病防治方法
猕猴桃蜜环菌根腐病需要在雨季开沟排水,定植不能过深,并且要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选园地的时候要选择通透性好的沙土,猕猴桃树盘施药可以在3月以及6月中、下旬,管理者要用60%代森锌0.5千克加水之后进行灌根,或者选用58%的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来进行灌根防治。
3.5 猕猴桃疫霉病防治方法
防治猕猴桃疫霉病最主要的是要加强树体管理,注意施肥中的配比,在中耕的时候不要过量施用氮肥,一定严防湿气的滞留。与此同时,如果发现病苗要挖除,并采用化学的防治手段消毒,在发病的初期可以喷洒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者选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防治。
3.6 猕猴桃根结线虫防治方法
防治根结线虫就需增强猕猴桃树的长势,提高其抗病能力,要严格检疫树木,并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栽培管理。开发新的猕猴桃园,严格检查栽种苗木,不能应用带线虫的苗木,要选用抗线虫砧木。苗圃不宜连作,在猕猴桃病区播种之前应该施用杀线虫药剂。已经严重感病的病苗要及时拔出并进行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