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梨七号在历城南部山区的引种表现
2023-05-30张宗瑞蔡卫东李克明
张宗瑞 蔡卫东 李克明
摘 要:引进优秀水果品种,可以促进地方水果产业的良性发展。近年来,新梨七号因具有风味浓甜、丰产性较好、抗病性强的特点,被大面积推广。济南市历城果树管理服务总站于2006年春从烟台引进新梨七号品种,在历城南部山区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在历城南部山区表现适应性强、性状稳定、结果早、连续结果能力强、丰产稳产等特点。经济效益显著,已成为南部山区群众增收和品种更新换代的主要品种。
关键词:新梨七号;引种高接;历城山区
济南市历城南部山区属低山丘陵区,山丘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60%以上。土壤以棕壤褐土为主,全年平均气温13.40 ℃,無霜期210 天,作物生长期260天,日照时数2640小时,年降雨量700毫米左右。良好的地理环境和适宜的气候为果树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梨是历城南部山区重要的果树资源,不仅栽培历史悠久,且资源丰富,既有老资源泰山白梨、香水梨等,也有引进的幸水、爱宕、绿宝石、新高等新品种[1]。长期以来,由于在品种引进推广、品种更新等方面存在着重引轻推等问题,导致品种多、乱、杂,难以形成产业优势[2]。为此,于2006年引进了新梨七号新品种,并在南部山区仲宫、锦绣川进行嫁接试验。经过十几年的连续推广观察,该品种表现适应性强、性状稳定、结果早、连续结果能力强、丰产稳产等特点,经济效益显著,已成为南部山区群众品种更新换代的首选品种,发展面积迅速扩大。
1 引种地点
引种地点位于济南市历城区仲宫办事处刘家村,项目区为石灰岩山地梯田,阴坡、无水浇条件。海拔150~160 米,土壤厚度60~120厘米,pH值6.5,土壤有机质含量0.7%~0.9%;年平均降雨量700毫米,无霜期175天。
新梨七号梨是新疆塔里木农垦大学以库尔勒香梨为母本、早酥梨为父本杂交培育的中早熟梨品种。2006年春季引进接穗,选择树龄在10~15年生的成龄梨树(泰山小白梨)为试材,采取多枝高接(插皮接或插接)的方法进行改接换头,如图1所示,存活率90%以上,如图2所示[3]。当年连片改接20余株,2007—2008年改接120余株,并扩大到邻村的傲而、商家、稻池、东西路、于家等村。结果证明,改接当年树冠基本恢复,第2年结果,结果株率达100%。2008年8月2日区科技局组织专家测产,平均株产24.5千克,折合每亩产量980千克(按40株计算),超过了预期目标。第3年平均株产达71.17千克,折合每亩产量2 846.8千克。2010年7月通过了历城区科技局的项目验收,各项指标均超过了项目设计的各项指标要求。自2011年以来,除个别植株因立地条件、管理不善等因素导致树势衰弱、产量下降外,株产量一直稳定在80~120千克。市场价格稳定在7~10元/千克,个别年份价格超过12元/千克,且供不应求。由于效益显著,群众争相引种,已成为济南市南部山区梨品种改良的首选品种。
2 观察结果
2.1 植物学特性
新梨七号树姿较开张,一年生枝红褐色,新梢绿色,上部有白色茸毛,皮孔白色,近圆形,中等大小,叶片卵圆形,平均叶长11.4厘米、宽6.9厘米;叶柄长2.5~3厘米,叶尖锐尖,叶基圆形,叶缘细锯齿,叶面光滑,嫩叶浅红色,成熟叶深绿色。花冠中等,花蕾和花药粉红色,花瓣白色,花粉量较大[4]。
2.2 果实经济性状
果实卵圆形,果个中等大,平均纵径8.1厘米、横径7.7厘米,果个较均匀,平均单果质量202.2 克,最大单果质量356.1 克。萼片宿存、直立,未套袋果果面绿色,阳面有条形红晕,果面平整光洁,果点近圆形、中大且密;套袋果果面黄色,无红晕,果面平整光洁,果点小且密,颜色较浅;果实套塑膜袋后,果实绿色,阳面保留有条形红晕,果面光滑,果点中大而密;套纸袋果实果点少,果面黄色,洁净美观;果柄长2.5~3厘米,果皮薄,果梗基部部分肉质化,萼片残存[5-6]。果肉白色,肉质酥脆多汁,石细胞极少,果心较小,口感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3%~12.5%,去皮果实硬度在4~4.6千克/厘米2,品质优。果实较耐贮藏,常温下可贮藏40 天左右,在自然通风窖中可贮藏到来年3月份。由于皮薄,耐运性差,因此,果实外运建议套一层塑料网套。
2.3 生长结果习性
树势强健,树姿开张,萌芽率高,成枝力中等,生长量大,高接树树冠扩大迅速,易于整形。大树高接当年新梢最大生长量可达2 米以上,枝条较开张,当年可形成腋花芽并结果。高接树枝条生长直立性强,5月份对新梢进行摘心,二次枝生长旺盛,分枝角度大,当年可形成50厘米以上的二次枝4~5个。成花能力强,早果性好。连续结果能力强,丰产稳产。采前落果轻。当地一般7月中下旬即可采收,一般可持续到9月上旬,货架期长,便于分期采收。
2.4 物候期
经过连续观察,新梨七号在济南市南部山区3月下旬萌芽,4月上旬开花,花期在10天左右,未套袋果实5月上旬出现红晕,7月中下旬果实成熟,11月上旬落叶,生育期210天左右。
2.5 适应性
新梨七号在济南市南部山区表现生长结果稳定,适应性强,耐瘠薄,抗旱能力强。梨黑星病、轮纹病、梨木虱等病虫发生较其他品种轻,抗病能力较强,未发生严重的病虫害[7-8]。适合在济南市的广大梨产区推广栽培。
3 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3.1 合理修剪
高接前两年的修剪应以轻剪、缓放、多留枝的措施为主,以尽快促进树冠恢复和花芽形成。在生长季节对生长角度好的枝条应及时摘心,促发分枝,增加枝量;冬季对延长枝进行适度短截,疏除直立枝、竞争枝、密挤枝、重叠枝,回缩细弱枝,其余枝可缓放,促发短枝,培养结果枝组。
3.2 肥水管理
以秋施基肥为主,即在每年的9月上中旬,沿树干外缘挖5~6条长120厘米、宽20 厘米、深30 厘米放射状施肥沟,每株施优质腐熟牛粪120~150千克或腐熟鸡粪50~80千克,果树专用肥3~5 千克,与表土混合均匀后施入。5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7月上旬每株追施果树专用肥3~5 千克。生长期每隔15~20天喷1次叶面肥。不同生长时期可分别选用0.3%尿素、0.5%磷酸二氢钾、600倍氨基酸微肥等,提高叶片功能,提高花芽分化质量。有条件的可分别于萌芽前、果实膨大期、封冻前各灌一次透水。夏季多雨季节要及时防涝排涝。
3.3 花果管理
新梨七号成花容易,自花坐果率中高,在配置授粉树的情况下,坐果率高,为合理负载,必须严格疏花疏果,防止出现大小果,提高果实品质和商品果率。在开花前及时疏除过多的花蕾,在优势部位留花,谢花后1~3周进行疏果,留果的原则:旺树多留、弱树少留,旺枝多留、弱枝少留,枝组多留果、下垂枝多留果、背上枝少留果,一般可掌握每隔10~20 厘米留一个果,葉果比可掌握在40∶1。
3.4 果实套袋
3.4.1 纸袋选择 纸袋选择山东龙口凯祥有限公司生产的内黑和内红两种双层纸袋。也可选用塑膜袋。
3.4.2 套袋时间 新梨七号的套袋时间应选择在谢花后35~40天开始(5月下旬),在10 天内结束。套袋前2~3 天及时喷1次杀菌剂,有条件的浇1次水。套袋后的果实如图3所示。
3.4.3 摘袋时期 鉴于新梨七号皮薄、质脆,宜出现碰、压、刺伤及鸟的危害,应在采收前20 天左右摘去外层袋,保留内层袋至采收装箱;有条件的可在采收后去掉内层袋套一层“软塑料网膜”,以减少碰、压、刺伤,减少经济损失。套塑膜袋的不需要去袋,采收后可直接装箱。图4为新梨七号丰产状。
4 病虫防治
近年来,梨木虱、康氏粉蚧、草履蚧、红蜘蛛、梨小食心虫、梨茎蜂、黄粉蚜、梨轮纹病、黑斑病等病虫害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在防治上应重点抓好发芽前刮除老树皮,及时喷1遍5波美度石硫合剂;开花前后喷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剂3000倍液防治蚜虫、梨木虱、叶螨和草履蚧等,对梨茎蜂的防治可及时剪除带卵的枝条或在花期利用梨茎蜂成虫假死的习性,于清晨摇动树枝待其落地后杀死。果实套袋前5~7 天喷1次杀虫、杀菌剂,通常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剂4000倍液,套袋完成后每隔15天左右喷1次杀虫、杀菌剂,可交替使用阿维菌素、波尔多液、多菌灵、氯氰菊酯等[9]。
5 小 结
经过10多年的连续观察,新梨七号梨在历城南部山区表现为性状稳定,适应性强,山地、平地均生长良好,易成花,自花结实率中等高,连续结果能力强。果实在7月中下旬采收上市一直延续到9月上旬,货架期长。果实皮薄,风味脆甜,耐运输性差但较耐贮藏(常温下可贮藏40天左右),目前已成为南部山区更新换代的首选优良品种。
参考文献
[1] 姜喜,张琦,吴翠云,等.梨品种库尔勒香梨和新梨7号结果习性的研究[J].中国果树,2006(3):9-12.
[2] 成艳霞,于东海,刘以刚,等.新梨七号梨品种在山东阳信的表现[J].中国果树,2008(3):55-56.
[3] 成艳霞.‘新梨七号梨高接换头优质丰产管理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7,33(3):188-189.
[4] 刘宏.新梨七号在江苏徐州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J].果农之友,2020(12):9-10.
[5] 张守仕,乔宝营,黄海帆,等.新梨七号在郑州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J].落叶果树,2020,52(3):31-32.
[6] 魏树伟,劳建中,周彤,等.栽植密度对‘新梨七号梨树生长结果的影响[J].果树资源学报,2021,2(5):27-29.
[7] 赵树军,郜建丽.新梨七号梨在河北泊头的引种表现及栽培建议[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7(11):10-11.
[8] 张蒙蒙.新梨七号不同采收期及贮藏环境对果实品质的影响[J].新疆农垦科技,2017,40(4):16-19.
[9] 连剑文.晋北梨区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现状与防治措施[J].果农之友,2021(12):48-50.
作者简介:张宗瑞,男,山东历城人,工程师,从事经济林生产管理工作。电话:15688874705
*通信作者:蔡卫东,男,山东平阴人,高级工程师,从事经济林生产管理工作。电话:13655313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