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解放:“大地妈妈”把思念化作千万棵树
2023-05-30李静张锡坤
李静 张锡坤
易解放的独子杨睿哲在日本留学期间因车祸英年早逝。为了完成爱子生前的愿望,易解放毅然辞去日本收入颇丰的工作,卖掉自家的诊所,创建了“NPO绿色生命”公益组织,与丈夫杨安泰一起回到祖国,在内蒙古荒漠化地区进行植树造林等公益活动。她先后获得第三届中国百位优秀母亲称号、全国绿化奖章、中国妇女慈善奖、第七届中华慈善奖等荣誉,她的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全国文明家庭。
走进沙漠
从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区开车,途经鸣沙山、月牙泉,再向前行,一条道路两旁“泼洒”出满目的大漠戈壁。跟随易解放踏进阳关林场,这里漠海翻绿,成行的杨树已有树荫,梭梭树在漠风吹拂下摇曳。难以想象,这个上海女人已经在西北沙漠种树整整20个年头。
2000年5月22日,易解放难以忘掉这个日子。那天早晨,正在日本中央大学会计系读大三的儿子杨睿哲,像平常一样骑摩托车向学校出发。与儿子分开20分钟后,正在上班的易解放接到学校电话,说杨睿哲发生车祸,已经失去呼吸和心跳,被送往医院抢救。当易解放与丈夫匆忙赶到医院时,儿子已经离世。
这对于易解放夫妇的打击是致命的。易解放回忆,儿子在去世前的一段时间,看到电视上关于沙尘暴的报道,曾提议父母退休后可以到内蒙古去种些树。
2002年,易解放辞去工作,丈夫杨安泰关闭诊所。易解放还成立了“NPO绿色生命”公益组织,她出任理事长。夫妻俩决定回国,完成儿子的心愿——去沙漠种树。
种一棵树有多难
2003年初,54岁的易解放走进内蒙古,在库伦旗安顿下来。从内蒙古东部到西部,易解放跟着当地工作人员去考察,寻找能够种树的基地。2004年,她代表NPO绿色生命组织,与内蒙古库伦旗政府签订协议,承诺用10年时间,在科尔沁1万亩沙地上种植110万棵树。
塔敏查干沙漠,素有“八百里瀚海”之称。“塔敏查干”在蒙古语里更有“魔鬼”和“地狱”之意。这里年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自然环境恶劣。
2004年,易解放提供树苗,由当地老百姓义务种植。但是问题很快出现了,由于村民都不是专业的,缺乏相应的技术,导致幼苗存活率极低。无奈之下,易解放只能聘请当地专业人员指导。就这样,她在沙漠里种下了第一批树。
要问易解放为了种树一共花费了多少钱,前前后后很难算得清楚。植树造林早期几乎没有接收到捐款,易解放夫妻俩在日本打拼的积蓄、儿子的交通事故赔偿金和生命保险金、上海3套房产的卖房钱,被悉数投入其中,哪一笔都不是小数目。
为了种树,这些年易解放的身体也多次受伤,腹部、腰部、锁骨等大手术,她就经历过10多次。
2008年,易解放的事迹被媒体发现,她很快走进大众视野。当年,易解放荣获第三届中国百位优秀母亲称号,大家称她为“大地妈妈”。
亿万个人,亿万棵树
2022年6月,志愿者严明来到敦煌跟易解放会合,她已经在敦煌待了3个多月。严明说,易解放就像候鸟,春夏在北方沙漠种树,秋冬回到上海老家。而她又何尝不是?自从丈夫去世,严明就一直没能从阴影中走出来。丈夫生前的心愿就是包一片荒山种树。对此,严明始终记在心里。
2012年5月的一天,严明在电视节目上看到了易解放的故事,第二天一大早她便打电话到易解放的办公室,想报名参加绿色生命组织,并且捐款2万元。在植树基地,严明第一次见到了易解放。当时,易解放一边拿着铁锹挖坑植树,一边给志愿者讲解。风沙刮在易解放的脸上,也刮进了她两鬓的白发里。这样的场景让严明动容。她切切实实看到一个母亲为了儿子的遗愿,承受了多少“风沙”。她也切切实实地看到了易解放之前种的树,已经成为沙漠里的一片新绿。
严明决定:“有生之年,只要易妈妈来植树,我就一定来。”严明信守承诺,从那以后,每年她都跟着易解放到沙漠植树。严明自己的生活并不富裕,退休后她就外出兼职打工,每年捐款2万元用来种树。
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志愿者跟随易解放“治沙植树”的脚步,走遍科尔沁沙漠、布乌兰布和沙漠、浑善达克沙地等内蒙古多个沙漠化地带。
“我怕自己干不动了”
从库伦旗到磴口县,再到多伦县,2003年至2018年间,易解放带领志愿者在内蒙古完成了3块基地的植树造林,用800万棵树绿化了3万亩荒漠,成活率达到85%以上,全部捐给当地。走到这里,易解放已经实现了自己对儿子的承诺,她也学会了与“失独母亲”这个身份和解。可是,她没有停下脚步。
2020年,易解放到了甘肃敦煌,开始了戈壁滩的绿化工作,梦想着让“春风吹绿玉门关”。在敦煌种树,比在内蒙古种树的难度更大。“戈壁上有石头,比在沙漠上挖坑要难。我们用铁锹挖坑时会碰到石头,只有一点一点地找缝隙,才能挖好坑种树。”她说。
两年多来,他们种植梭梭树、松树、沙枣树等,实现了1万亩公益造林。
寒来暑往20年,易解放把悲伤化作挺立在內蒙古、甘肃的千万棵树,绿化4万亩沙漠和戈壁。她看着一片片荒漠,一点一点变成绿洲。其实最初,易解放夫妻在沙漠种树,是一对父母在完成对儿子的承诺。后来,意义已经不止于此。杨安泰说:“一个人在一生当中,能够做这样有益于大家的事情,而且做成了,就很有成就感。现在,这已经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不是一个家庭的事情,而是国家的事。”
据国家林草局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2.82亿亩,封禁保护沙化土地2658万亩,全国一半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走在戈壁滩的梭梭树间,易解放发现梭梭树开花了:“我今年73岁,丈夫80岁了。我怕自己干不动了,希望有更多的人继续做下去。”
也许在沙漠种一棵树不算太难,难的是,她用了整整20年种了千万棵树。
(摘自《齐鲁晚报》,本刊有删节)(责任编辑 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