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建筑:管道是一种语言
2023-05-30
在今年的“蓝图北京”北京艺术双年展建筑单元中,众建筑团队带来了他们的参展作品“阈限北京”。在作品创作理念中,这件作品由平时被刻意忽略的元素“管道”构成,被排列组织成连接空间与时间的片段,表达了一个可被使用和探索的中间状态,仿佛不同背景之间物质与能量的瞬间移动。
当我们把目光延伸到众建筑过往的一系列作品上,会发现对于管道的运用会经常出现在众建筑的设计中,包括与管道具有相似视觉效果的裸露金属框架、外楼梯与回廊等等,这种硬朗而凸显的线条让众建筑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视觉识别度,而在众建筑的设计师们自己看来,对于管道与线条的运用不仅仅出于实用与审美的具体需求,更是他们对未来城市建筑与居住空间的畅想野心。
速度、日常用品与中间状态
谈到“阈限北京”这件作品,众建筑考虑的是如何把握展览的未来命题与他们自身设计理念之间的关联,最后他们选择了速度、日常用品与中间状态三个关键词。速度是众建筑对如何反映人类未来状态的思考结果,人类的发展就是一个速度越来越快的过程,而管道以具象的形式呈现出速度的概念,曾经的气动管道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内传送文件和小型物品,随着科技发展,更大型的火车隧道、海底隧道等等代表了人类对速度的追求,也是象征人类进步的发展方向。
对管道的理解与运用不只是为这次展览而设计,在众建筑之前很多作品中都有管道形态的出现,他们觉得管道是大家随处可见的东西,建筑物如果没有这些机械部分,人的生存空间就会出现问题,但这些东西一般情况下都会被藏起来,大家觉得它们是不好看的或者不重要的,实际上它非常重要,众建筑的设计师希望把被忽略但非常重要的日常用品展示出来,这也是他们选择管道这个材料的重要原因。
有了管道作为设计基础之后,众建筑的设计师希望表达我们当下所处的一个中间状态,既不是传统与历史,也不是很明确的未来,每一代人事实上都处于一个中间的情况。于是设计师把管道扭曲成了一个很复杂的形态,他们试图让作品截取出看似很随意的任何一个中间状态的瞬间来表达北京的情况,从过去到未来的过程中如果下一秒再次截取,整个形态就会发生改变。
“这几样东西混合到一块构成了‘阈限北京的想法,阈限这个词本来也是表达了传送的不定态,它是中间的情况,既不是这样也不是那样,它永远是可变的状态。”
管道是一种语言
“管道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语言,它秉承了一些我们一直在思考的事情,每一个项目都会碰上不同的事,但我们都是用管道这套语言和技术去面对。”在众建筑的设计师对管道的实际运用中,有一些是比较直线的很硬的线条,还有一些是很柔软的看起来扭曲在一起的样子,他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表现管道的特质,在不同的项目里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为连卡佛设计的作品“管· 住”考虑更多的是商业性,那件巨大而带着粗糙机械感的作品在商场众多高端品牌店的簇拥中展示,众建筑希望表达出管道对人的舒适性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使用的管道尺寸非常大,最后形成一个人们可以进入其中参与体验的未来居住空间。对于这件作品的外观,众建筑的设计师想展现一个很模糊不确定而灵活的状态,因此他们运用了很多曲线,甚至是更随意的非几何操作出结果。
而在北京旧城更新项目作品“管· 白塔寺”的设计中,更强调作品跟社区的互动,这件作品设置了6组潜望镜,通过管道系统去观察白塔寺、福绥境大厦和建筑物里留学生们的工作,让老旧社区和未来的生活产生更好的联系。出于这样的实用目的,设计师选择了方管而非圆管,管道的线条也倾向于硬直线,这也是希望达到潜望镜效果的光线要求。
对未来城市的野心
众建筑一直有一个自身价值观上的方向,就是用一些日常不被用作建筑物的材料或技术来发展建筑的部分,他们习惯于思考不同物品的换用所带来的突破和创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们的插件家系列作品。
目前插件家的整个产品系列和商业模式都还在发展过程中,在美国被应用于给无家可归者提供小型的居住空间和公共空间,这个方法能实现快速拥有物美价廉的空间的可能性。虽然这些插件家单独作品体量都很小,只有十几到二十平方米左右,但在众建筑的设计师们看来,这件事情代表的不仅仅是建筑领域的发展,它是一次技术发明、一次制度上的突破、一次空间的設计,还是一个社区的营建,对建筑事务所来说跨越了专业的范围,要同时去触碰很多不同层面的问题。
与插件家同为插件系列的插件塔无疑更能体现众建筑作品的设计理念与视觉标识的结合,比如“湖边插电塔”和“众空间”这两个项目,它们是快速拼装的,同时具有可变性,当使用需求发生变化时能够相应改变,这两个项目在视觉上呈现出外露的结构,装配的痕迹比较重,但是又非常灵活,比如底层架空和屋顶天台,还有各种太阳能与雨水回收设备,设计师还做了可拼接的外派构件,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建筑的使用方式,使它们不仅仅是固体的建筑,而成为一个非常灵活的外派构件。
众建筑作品的这些设计思路背后是设计师们对未来设想的实践,如同蓬皮杜中心裸露的管道结构被看作是对未来建筑物和未来城市的想象,众建筑的设计师们同样认为管道是城市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它传达的是一种发展未来城市和未来人居环境的野心,众建筑自身很大程度上也是在野心的方向上去发展自己的部分。在众建筑的设计师们的设想中,未来的建筑应该更灵活、更临时、可拆卸、可移动,还能够兼具舒适性,同时在这些要求下建筑的建造应该是比较容易操作的,他们也会讨论建筑的商业性因素,模块化使得运输、购买、安装都非常便利,这些非常现实又兼具未来野心的想法形成了众建筑很多作品的设计思路。
在多年的项目经历中,经常操作的一些设计语言会慢慢形成某种特定的风格,但众建筑自身对风格问题一直是比较小心的态度,他们更感兴趣的并不是形成一个专属自己的风格,而是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带出新的思路。众建筑的设计师认为最理想的情况是,每个项目都会碰到一些原来完全没有想过的问题,团队能够根据这些实际问题发展一套新的语言去解决,而不是一套限制自己的固定的语言。更现实的情况是不同项目中,所面对的问题必然会有重复性,设计师们努力去寻找差异,根据这些差异来发展设计方面的不同结果,他们不愿意让自己的设计语言被局限在一个范围内,而更愿意去挑战自己,发挥他们对未来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