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2023-05-30杨广忠
杨广忠
在新课改背景之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积极响应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改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更加有效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以取得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进行简单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并为我国未来的人才培养尽一份绵薄之力。
在初中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且有必要的,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使其能够做一名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人,还可以对学生的政治素养进行更加有效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进行学习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不仅如此,兴趣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力所在。之所以现在的中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感到索然无味,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自始至终被应试教育束缚着。而在新课改背景之下,学生应改变受教观念,在真正意义上理解道德与法治教育对于自己的重要意义,进而充分地感受到这一学科的魅力所在。
从教育教学的手段上来讲,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入一些时事、历史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并积极地利用学科魅力,营造较为浓厚的教育教学氛围,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动机。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选择一些可读性比较强的政治家的著作、政治事件的评论,以及当前的时事新闻等相关素材,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促使其对此进行阅读和学习,并能够密切关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积极地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社会实践。例如,组织一些辩论赛,或思想汇报交流等活动,以此来达到分享思想动态的根本目的。
二、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
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教材,并围绕课程标准设计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地发挥引导、辅助,以及督促的作用。在现阶段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适时地进行情境导入,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参与性和思考性。
道德与法治学科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联系密切,也正因如此,也更加容易引起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鉴于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之前,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与课程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入到教学情境当中,从而对问题进行有效思考与解决,順利实现教学目标。
三、鼓励学生表达,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格外重视学生个体思想的口头表达,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各项教学实践活动之后,自然就能够对本学科知识产生一定的理解。在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积极地把握这个关键时机,组织与之相应的讨论会,使得学生不同的探究思路都能够得到有效的交流与碰撞,并在这个过程当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着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并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一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就能够逐渐地从教育的灌输者与咨询者,转变为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的引导者,最终可以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充分贯彻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并不断地进行探索,以此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长远发展,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使学生可以将自主学习,以及自主探究作为目标,进一步的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提升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