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生素用药误区及注意事项

2023-05-30董凤姬

健康之家 2023年6期
关键词:眼药水药效耐药性

董凤姬

有调查显示,我国滥用抗生素的现象非常普遍,有75%的门诊感冒患者、80%的住院患者、90%的外科手术患者会使用抗生素。此外,养殖饲料、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均存在添加抗生素成分的情况。临床发现,很多人对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危害认知不足,且不知道如何采取措施减轻危害。对此,本文就抗生素用药误区、注意事项进行科普,以提高大家对抗生素的认知水平,减少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行为。

什么是抗生素

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养液中的提取物、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

错误用抗生素的社会学问题

随着人们饮食、生活方式、环境日益改变,所患疾病也在发生相应变化,尤其是感染性疾病发病率上升,使得抗生素使用日趨广泛。因缺乏对抗生素知识的了解而带来的用药不合理和危害却难以引起重视。

抗生素用药注意事项

禁止盲目使用抗生素

当出现咳痰、发热时,或因外伤出现脓液、红肿、疼痛等感染症状,不可自行服用或涂抹抗生素药物,而应先去医院就诊,在确定病菌类型后,选择相应的抗生素治疗。

预防抗生素过敏

在看病或拿药时,要提前向医生说明自己是否有过抗生素过敏史或服用抗生素后出现明显不适症状的经历,以及自身有过哪些病史,以便医生能明确用药禁忌。

采用合理的用药方法

大部分家长在喂患儿抗生素药物时,会用果汁、牛奶或其他饮料送药。这是不恰当的用药行为,而应严格遵照医嘱,用温开水送药。比如四环素类药物与牛奶同时服用,会形成不溶解物质,影响药效。也不要先干吞药物,再饮水,因为有部分抗生素药物可能会粘在食管黏膜上,损伤食管。用热水送药的行为也不可取,因为水温过高会破坏药物化学结构或使抗生素活性降低。

选择最佳用药时间

部分抗生素药物对用药时间有一定要求。如某些抗生素药物(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等)在胃肠道吸收的速度会受食物存在的影响而减慢,应在饭前1 h或饭后0.5~1 h服用。用于治疗肠道感染的抗生素药物,通常选择在饭前1 h或饭后2 h以后服用,如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对于空腹服用会产生严重胃肠道反应的药物,多在饭后0.5 h服用,以减轻胃肠道反应。若本身存在胃炎、胃溃疡等胃肠道疾病或胃肠功能不佳,应告知医生,于餐后0.5 h服用药物。

抗生素用药误区

抗生素就是消炎药

很多人将抗生素当成消炎药,这是错误的。前者是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生长,清除身体内的病原菌,使病原菌感染引起的炎症逐渐消退;后者是抑制体内炎症反应,如阿司匹林、布洛芬,以缓解炎症引起高热、发汗等症状,并不能起到杀灭病菌的作用。

感冒、发烧用抗生素

感冒通常是病毒感染,一般不采用抗生素治疗。尤其是流感、麻疹等疾病,采用抗生素治疗是没有效果的,应选择抗病毒药物治疗。若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后,仍存在浓痰、咳嗽等症状,需到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细菌培养和药敏检测,结果如显示存在细菌感染,才会用到抗生素治疗。

多吃抗生素药增强药效

很多患者为了能让病情快速好转,私自增加抗生素用药量或到药店购买抗生素延长用药时间。其实,多吃抗生素药并不一定能让病情快速好转,还可能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病菌耐药性增强等。过量服用抗生素药物,会损伤人体血液系统,抑制骨髓生长,导致白细胞水平降低;经常服用抗生素药物,会影响到肝肾功能,造成肾功能不全。

症状缓解提前停用抗生素

大部分患者在病情严重时,按时、按量服用抗生素,但症状逐渐好转后,就自行减少用药量。服用抗生素类药物后,细菌数量逐渐减少或暂时受到抑制,病情随之好转。若此时停止用药,就会给体内残留的少数细菌提供休养生息的机会,重新繁殖,导致病情复发,还可能使病菌产生耐药性。此外,不同类型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和药效发挥时间存在较大差异,如阿莫西林是一种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增加用药量并不会增强药效,而是按时服用才能逐渐发挥药效;诺氟沙星是一种浓度依赖性抗生素,如用药剂量不足,在血液内达不到有效浓度,会影响治疗效果。

价格越高的抗生素效果越好

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如红霉素与乙酰螺旋霉素比较,价格要低于3倍,但抗菌谱范围相似,治疗效果一致,并无明显差异。

抗生素眼用制剂可以经常使用

每天工作面对电脑的上班族往往会出现眼睛干涩、发痒、红肿、疼痛、流泪等症状,认为是眼睛感染发炎的症状,于是去药店购买含有抗生素的眼药水。但其中部分人使用后,症状反而加重了。这是因为含有抗生素的眼药水分为抗真菌类眼药水和抗细菌类眼药水。若感染原各异,采用的药物也会有所不同。如患有病毒性眼角膜炎的患者采用抗细菌类的眼药水,会引发结膜囊内菌群失衡,导致难治性细菌感染,增加治疗难度。此外,链霉素药物不合理使用,会导致突发性球后神经炎或急性中毒性弱视,氯霉素会引发视神经炎,四环素可能产生暂时性近视。

服用抗生素预防疾病

有些人会预防性服用抗生素,以避免生病或降低感染概率。实际上,这只会导致体内细菌产生耐药性,衍生出耐多药的“超级细菌”。当耐药性细菌诱发炎症时,再采用常用抗生素治疗已无任何作用。

频繁更换抗生素

抗生素治疗具有周期性,若采用某种抗生素药物暂时无明显效果,而私自更换其他抗菌谱广的抗生素,会引发用药混乱,还会导致细菌对多种药物产生耐药性。

综上所述,抗生素不是“万能药”,一定要注意合理使用,避免用药误区,才能更好地维护身体健康。

猜你喜欢

眼药水药效耐药性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婴幼儿感染中的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点用眼药水的五大误区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药效
威力无比的眼药水
几种杀菌剂防治香梨树腐烂病的药效对比试验
眼药水混用致一过性全盲一例
眼药水防治兔鼻炎有特效
基因组揭示结核杆菌耐药性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