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BE理念下“社区工作”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实践探索

2023-05-30林泳诗艾战胜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年5期
关键词:OBE理念项目化教学课程

林泳诗 艾战胜

摘    要:“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培养应用型社区治理人才的主干课程。该教学研究运用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对“社区工作”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设计,并提出映射原则、模块化原则、中心化原则及实践化原则的四大实践原则;通过对教学实践成效评估发现,成果导向的项目化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取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对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务应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OBE理念;“社区工作”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5-0061-05

“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培养社区社会工作者的重要支撑课程。近年来,社区社会工作领域多次成为我国社会工作主题宣传周的关键词,这与国家对社区治理的重视息息相关。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机制”进一步明确社区治理的“五社联动机制”,为我国社区治理指明了工作方向。

社会工作教育要发展适合本土社会制度与文化环境的价值理念,建立本土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来满足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发展需要[1]。高校作为培养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基地,在课程教学中如何将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社区社会工作方法与我国社区治理所需要的服务内容相结合,协助学生培养出适应本土需求的实务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反观当下的专业教育,遵循普遍的准则而忽视本土的实际社会脉络、价值理念和实践,性质上偏重于技术理性,强调专家知识系统,少有兼顾本土的实际需求[2]。较大程度忽视了学生自主反思意识的培养,缺乏对专业价值的深入探讨及知识方法适用性的思考,从而导致“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的尴尬局面。

有鉴于此,文章以“社区工作”课程教学为实践场域,采用成果导向的课程设计模式,通过教学项目的组织实施唤醒学生的自主反思意识,将社会工作的原则与本土文化、主流意识相关连,最终目的是发展与实践一门能够有效培育学生社区社会工作能力的课程,并对课程的设计原则进行探讨。

一、“社区工作”课程中的OBE理念与项目教学法

(一)成果导向教育理念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理念始于美国,最早由美国学者威廉姆·斯派蒂于1981年提出[3]。经过40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目前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其所说的“成果”不是指课程考核所获得的分數,而是指在课程学习之后所获得的核心能力,具体包括知识、技能及素质(情感)3方面。

社区工作属于社会工作方法体系中的宏观操作方法,强调通过社区的改革和发展来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这就要求社区工作者不仅是懂得社区工作具体方法与技巧的专才,也是熟悉社会知识的通才[4],强调学习成果的综合性与应用性。采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开展课程设计能够明确教学重点,从知识、技能及素质(情感)3方面界定课程目标,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课程教学内容/形式的选择与教学目标的支撑关系,能够通过设置有效的评估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测评,促进课程的持续优化。

(二)项目教学法

课程理论大师弗雷认为,项目教学法由创意、目标、计划、实施、检查、总结6个阶段组成。在项目教学法中,学习者以小组为单位在某个内容范围内进行工作,实施一个项目。小组成员自己计划并执行工作任务,通常在结束时有一个可见产品。在项目教学法中,关键不在于其最后的产品本身,而是这个产品的制造过程是以学员自主构建的方式进行的[5],由此可见,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自主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相应的社会情境这几个关键要素。

社区工作源于英美“睦邻运动”,是通过知识分子扎根“贫民窟”与社区居民共同解决贫穷与自信心低落等社会心理问题的工作[6],这与当前我国社区建设策略与服务需求有所不同。我国社区社会工作既要面对由于城市社区空间资本化经营和行政化管制后所造成的基层群体的生活机会和生活空间被进一步压缩的抗争诉求[7],亦要回应乡村发展中村民能力建设的需求,同时,社会工作专业自身在获得政府与社会合法性接纳的过程中面临着专业独立判断的挑战。因此,在课程中需要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反思能力,能够根据当前我国社区工作的社会情境开展计划行动,并发展出适切的工作能力。项目教学法的目的在于使学习者获得职业工作所需的职业行动能力,并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成为成熟的社会成员[8]6。学生在完成项目创意、计划、执行及评估总结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正确应对能力。通过感受项目活动及其成果所产生的社会关联作用和应用,对今后职业工作的意义,发展出更高的责任感[8]7。

二、OBE理念下“社区工作”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实践原则

作者通过近4年课程改革行动研究,提出“社区工作”课程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项目设计、教学实施的反向设计方法,并以项目化教学方式设计课程体系,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情境设计,并通过多样化课程任务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考核评价,持续优化提升学生对于“社区工作”课程的学习成果。为了能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方案,文章着重对项目化教学的实践原则进行探讨。

(一)映射原则

映射原则,即构建学习成果—课程目标—能力指标之间的映射关系,其具体内容为:收集行业需求及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资料,了解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定位,相应制定较为全面的预期学习成果,再根据学习成果制定清晰具体的课程目标,明确课程目标对核心能力建设的支撑及权重,进而形成学习成果—课程目标—能力指标之间的映射关系,既为课程体系设计提供框架性支持,又能够有效地检验课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在“社区工作”课程开设前期,授课教师首先需要通过毕业生问卷调查、行业单位走访、与专业资深教师交流等形式了解社区社会工作者的培养需求,具体为:知识层面的要求重点在于评价“掌握社区工作方法和知识基础是否扎实”;能力层面的要求重点在于评价“方案策划能力、执行能力”“了解在社区治理背景下学习社区社会组织的组建方法”;素质层面的要求重点在于“沟通合作能力、反思及持续学习能力”。其次,以此为依据撰写本课程的学习成果,并构建学习成果与能力指标之间的映射关系(表1)。

(二)模块化原则

模块化原则,即采用能力本位的模块化教学设计模式。所谓能力本位(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CBE)指的是围绕职业工作岗位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组织课程与教学体系[9]。其中的“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职业能力,主要由若干种专项能力构成,在教学设计中每种专项能力均以学习模块的形式出现,内容包括与职位相关的知识、态度、領域经验及反馈评价。遵循模块化原则就是要求课程在完成学习成果—课程目标—能力指标之间的映射关系后,再根据学习成果及课程目标的要求,对课程中的理论及知识点进行分解重构,形成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进而形成能力本位的模块化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社区工作”课程教学在前期调研中发现社区社会工作者从事相关岗位时需要具备基础知识运用能力、方案分析策划能力及工作技能运用能力,据此便可形成3个学习模块:基础能力模块、分析策划能力模块、技能应用能力模块,每个模块中包含了3个与岗位相关的重要知识点。每个模块依据其内在逻辑设定典型实践任务,学生通过完成知识点学习及实践任务积累领域经验,教师在过程中结合模块特点采取多元化的教学,及时跟踪反馈评价,以实现各模块专项能力的培养(图1)。

(三)中心化原则

中心化原则,即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根据既定的顺序安排教学进度,先讲授理论知识,再讲案例,内容枯燥,而且与实际工作相脱节,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后,往往难以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10]。基于成果导向理念的项目化教学区别于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及认知特点设计教学项目,所选择的教学项目多源自实际工作的场景或案例,让学生的学习及实践更具有针对性及应用意义,过程中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并根据学生完成项目模块的过程安排教学进度,每个教学项目训练都包含项目学习成果展示、教师演示、学生模仿、课堂实践讨论、重点难点总结和巩固提高5个环节[11]。教学流程总体归纳为课前预习—课中实践—课后巩固,教学理念遵循学生中心化原则,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四)实践化原则

实践化原则是“社区工作”课程的重要特征和根本要求,成果导向理念与项目化教学方法均注重学习成果的达成,即培养学生具备与行业需求相适应的核心能力。具体方式是通过建立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协同育人,以实际职业活动构建项目任务,学生结合课堂中关于社区工作常用技能的知识学习,以任务小组的方式组建团队,与其他单位合作完成项目任务。项目任务包括社区居民需求调研、绘制社区地图、社区教育活动策划及实施等,各小组在完成项目任务后需要撰写总结报告及面向班级同学进行分享。成果评价从方案策划、实施过程、合作沟通及学习反思4个维度进行,采用合作单位评价、教师评价、组间互评的方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充当资源连接者及项目督导的角色,给予学生专业支持,帮助学生做好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坚持实践化原则,学生便可以实践“迈出课堂—进入社区—返回课堂”的服务学习模式,将课堂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行动实践,再将行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带进课堂深入探讨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实现从课本知识到应用能力的转化。

三、OBE理念下“社区工作”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实践成效

作者通过对五邑大学2016级、2017级、2018级的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社区工作”课程评估发现,教学改革的实践成效较为明显,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达成度、学生评价及课程教学改革模式3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较好达成

教学目标的达成是对预期教学成果的检验。“社区工作”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社区工作的实务模式及常用工作技能,能够有效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服务,具体分为6个课程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及素质3个层面。为更完整地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与任务性考核相结合的模式,将各课程目标与测评活动建立对应关系,并分配目标分值(表2)。

为更直观地呈现本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文章以2021级的社会工作专业“社区工作”课程为例,对教学目标整体达成度及各模块达成度进行分析(表3)。通过计算公式统计目标达成度。公式中的ɑ1、ɑ2、ɑ3、ɑ4分别对应成绩的组成比例,即0.25、0.04、0.16及0.14。从计算结果可以发现,各目标的达成情况较为平均,均能达到目标的80%或以上,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学习成果。

(二)教学效果满意度高

“社区工作”课程项目化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从2018年持续至今,目前已完成3个年级的课程教学,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学生的课程满意度进行测评,学生的课程评价结果为“满意”及以上的占比情况为:2016级79%,2017级93.5%,2018级96.3%,由此可见,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逐年上升。通过前期教学改革需求问卷发现,课程不足主要表现在“课程作业量大”“课程理论与实践部分的教学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上,为此,通过对课程学习重点的调整与凝练,形成项目化的课程教学体系,经实施后发现技能应用能力模块满意程度最高(54.84%),其次是分析策划能力模块(38.7%)。课程体系改革后,学生普遍认为“课程能够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理论知识的运用,增强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课程形式多样化,现场连线、模拟现场、小组实践等都很喜欢,能提高对课程的投入度、积极性,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三)教学改革特色显著

社会工作专业实务类课程应当注重实践经验的培养,创新课程体系、教学设计及教学方式,总结典型的教学案例,提炼出成功的教学模式及育人经验。“社区工作”课程通过引入成果导向教学理念能够使学习成果、课程目标聚焦在行业发展需求、专业发展定位及学生期望中,遵循映射原则构建学习成果—课程目标—能力指标的映射关系;运用模块化原则完善课程体系,完成基础能力—分析策划能力—技能应用能力3个教学模块的设计,形成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教学实施过程强调学生中心化原则,采用课前预习—课中实践—课后巩固的“启发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教学策略始终坚持实践化原则,以实际职业活动构建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迈出课堂—进入社区—返回课堂,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利用多元化的评价指标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变化,从而实现支撑。根据课程目标达成度进一步为课程的持续改进指明方向及教学思路,完成教学质量提升的闭环。

四、OBE理念下“社区工作”课程中运用项目化教学的思考

运用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对“社区工作”课程进行设计与实施,主要包括6个工作步骤:第一步,通过对行业和学校等利益相关方需求的了解确定培养目标;第二步,根据培养目标细化毕业要求的核心能力及能力指标;第三步,依据能力指標设定课程体系,并确立课程目标;第四步,以课程目标为导向设计教学内容;第五步,结合课程目标要求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实施教学策略;第六步,开展教学评价,对课程目标达成度进行测评并及时改进优化。通过6个工作流程的实施,形成教学反向设计的闭环,完成对核心能力的良好支撑(图2)。

为保障6个相连环节有效落实,并取得预期成效,根据实践探索体验,建议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加强以下各方面的工作。

(一)丰富教师行业实践经验,为教学提供能力保障

教师在项目化课程教学中既是项目的设计者亦是指导者,前者要求熟悉行业发展情况,挑选或设计合适的教学项目以明确学生能力培养的定位,后者则要求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任务时提供适切的指导,以提升教学效果。因此,项目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社会工作是一门强调应用实践的专业,作为授课教师应主动了解相关政策,与行业协会、社会福利单位、社工机构保持沟通关系,积极参与专业实务工作,积累实践经验,为教学工作提供能力保障。

(二)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为教学提供实训保障

基于岗位需求开展的项目化教学关键在于课程内容选取的项目与职业能力需求相匹配,校企合作是提升项目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校企协同育人能够更紧密地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联系,教师能够更直观地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企业单位能够更清晰地完善人力资源储备体系。目前,“社区工作”课程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教学基地连贯性不足的问题,更多是停留在完成任务指标量的层面,双方就社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未有深入探讨及共识。为此,今后的教学改革中应提高行业资深工作者的参与度,聘请行业资深工作者作为兼职教师,建立“一课多师”的课程团队,共同优化课程设计及其“职业”属性,拓宽资源网络,为项目任务提供实训保障。

(三)完善课程考评体系,为教学提供成效评估保障

成果导向的课程教学评价需要对课程目标达成度及评价操作之后的能力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统计。教学成果包含知识、技能与素质3部分,因此评估方式需要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着重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技能掌握情况,结果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知识理解情况进行测评。目前,“社区工作”课程在测评体系设计中对于技能及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明确的评分标准及评分方式,但对于素质方面则未有进一步操作化评分细则,为此,在衡量学生素质变化方面有待完善。在完善评估体系时,评估方式上应注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可运用项目展示、观察评估、知识测试等;评估内容上囊括知识、技能与素质(情感)3方面,并根据课程目标设置相关比例及具体的评分依据,做好跟踪记录;评估主体包括教师与学生,根据教学项目的特点可采用教师评价、组间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进而形成评估方式多元化、评估内容全面化及评估主体客观化的评价体系,为课程的持续改进提供评估保障。

参考文献:

[1]  钱宁.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社会工作,2003(6):50.

[2]  古学斌.社会工作教育与社会转型[J].思想战线,2011,37(4):44.

[3]  李志义.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15(3):32.

[4]  庞文.“社区工作”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J].社会工作,2015(2):93.

[5]  Frey, Karl  Die  Projektmethode. Beltz-Verlag[M]. Weinheim: Basel,2002:65.

[6]  张和清,杨锡聪,等.社区为本的整合社会工作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19.

[7]  郭伟和.转型社会工作:议题、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36.

[8]  徐朔.项目教学法的内涵、教育追求和教学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28).

[9]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87.

[10]  陈宇鹏.基于项目化教学的高职社会工作实务课程设计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1(6):62.

[11]  吕晓娟.基于学生学习力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2):98-102.

编辑 丁俊玲

猜你喜欢

OBE理念项目化教学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基于OBE理念的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OBE理念下高职教师成长机制的评价
高职《管理学》课程实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
刍议项目化教学法在本科动漫实训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众筹模式引入工业产品设计项目化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UG NX机械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大学物理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