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态传承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对策

2023-05-30张琴

参花(上) 2023年5期
关键词:活态遗传文化遗产

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流淌着民族的血脉,也是历史文化瑰宝的沉淀,是漫长岁月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样态,记录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层面,对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提高民众生活幸福感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只有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才能使其不断地发扬光大。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与日常生活有着紧密关系,且世代相承的文化表现形式与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较广,主要可分为五个方面,其一,口头传统,利用语言来记录文化;其二,传统表演艺术,如传统舞蹈与曲艺等;其三,民俗活动,包括节庆与礼仪等;其四,关于宇宙与自然界的传统认知与实践;其五,传统手工艺,它属于整个人类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高度精神文明的代表,也是古老国度的鲜活历史,更是国家发展的文化利器。群体价值是非遗传承的重要体现,也是非遗保护的正确指向,同时也给非遗项目的发展树立正确的榜样。[1]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必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沉淀的文化财富,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始终保持着重视的态度,非遗对文化事业以及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非遗经历了漫长的时间长河,保护与传承方面有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时,非遗保护与传承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仅周期长,而且性质特殊,因此,坚持活态传承是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手段。所谓活态传承指的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环境中完成传承与保护工作,换言之,使其在生活中得到有效的传承与保护,利用文字,以及影像等方式对非遗的各个方面进行记录。在地域特色性的环境中将传承与保护工作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并以生活为载体,完成对其文化内涵的传承与保护,进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目的。[2]

四、非遗项目活态传承工作要点

“活”是非遗活态传承的工作要点,群众成为传承的载体。非遗的传承与保护类似于人类的代代相传,并在衍生中不断地壮大,使其保留最为纯粹的本色,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其生动地记录下来。例如,禾楼舞至今已经有约两千年的历史,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商业化的冲击下,严重地影响了禾楼舞的发展与传承,导致传承人断层。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禾楼舞的独特魅力又被人们所发现,并逐渐得到人们的喜爱,所以利用旅游产业和非遗文化相融合的方式开展活态传承,不仅创新了传承方式,还能有效地激发传承者的参与主动性,让非遗的传播更具时代特色。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环境的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与现代化的脚步加快,尽管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位也在逐渐下降。生活理念的转变导致个别年轻人淡忘了民俗文化,内心仅存的传统文化也开始变质,对非遗的生存起到了消极的影响。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速度不断加快,西方文化的渗透对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这也是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的主要因素。[3]除了这种对非遗人为性的破坏,自然灾害同样也威胁着非遗的生存环境,如地震对部分村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导致非遗文化的流失。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轻文化、重经济。很多地方都比较重视非遗申报,但其目的更在于非遗能为区域经济带来好处,并非立足于文化角度。没有商业元素的非遗保护方式,不能实现非遗对外宣传,但过多的商业元素会形成过度追求利益的局面。

其二,轻文化工程、重形象工程。自国家重视非遗保护工作以来,非遗的消失速度并未明显下降,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在于,一些地方对非遗申报的重视程度较高,当申报成功后,更多地重视其形象工程,忽视了文化工程,导致非遗保护工作流于表象。

其三,轻保护、重开发。现阶段,相关部门缺乏非遗的保护意识,但却重视非遗的利用与开发工作,忘记了初心,但只保护不开发的话又会影响到非遗的传承。所以,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制定完善的非遗保护与传承策略,以保护与传承为重心,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度的开发工作,进而推动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相关路径

(一)调动群众积极性,使非遗融入百姓生活

非遗项目有着浓郁的地方性色彩,为了保证当地群众能主动地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来,就应鼓励社会各界发挥自身的作用。各级非遗保护中心要加强对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宣传工作,以培养非遗“接班人”为切入点,保证形式上古老的非遗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与保护,尤其是曲艺类的非遗文化,如郁南县连滩山歌等。在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中,必然要加强建设与规划非遗项目传承的基础设施,同时获得资金方面的支持,为区域内从事非遗传承的工作者提供便利。

首先,区域内的各类非遗保护中心要加强对自媒体平台的利用,如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等,加强对非遗资源的宣传,定期开展非遗为主题的活动。其次,加强非遗文化或技艺影像资料的搜集工作,并通过社交平台进行发布,强化非遗文化的影响力。最后,定期开展非遗墟市、非遗购物节等非遗保护活动,让非遗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推动区域消费的同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二)加强非遗传承人培养机制

非遗传承人是活态传承的核心内容,现阶段,我国非遗传承人的年龄普遍偏大,缺乏继任者成为影响非遗传承与保护的重要问题。因此,活态传承一定要创新“师傅传授”的传统方式,优化传承人队伍的建设工作。

其一,增加对非遗传承人的资金支持。例如,云浮市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资金补助来自社会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省级、市级、县级的资金支持,以及其他补助资金。笔者建议在原有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实际条件,增加对省级非遗传承人的资金支持力度,合理地调整补助资金的使用范围,保證实际的资金支持能够对非遗传承工作进行完全的覆盖。同时,积极地引导社会层面的资金参与到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中来,通过多种形式、多类型的活动,实现对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优化。

其二,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培训工作。采取多种方式为非遗传承人提供研究非遗的专门场所;在非遗传承的培训工作中,可以强化多类非遗项目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学习有关市场营销、产品营销,以及产品设计等方面的内容,提高非遗技艺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组建分层非遗传承人团队,优化团队的年龄结构与知识层次,完善团队制度的建设工作,吸引更多文化层次较高的青年加入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中来,为非遗传承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其三,政策方面要加快出台完善非遗传承人才结构等方面的政策,利用政策支持与产业融合,为新一代的非遗传承人规划职业发展路线。[4]

(三)利用新媒体扩大非遗宣传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因其操作便捷、传播效应好的优势,得到了广大群众的青睐。那么,如何将非遗与多媒体进行有效的融合成为社会各界思考的问题。非遗项目涵盖面比较广泛,我们可以根据活跃程度将其分为冷门与热门,冷门指非遗项目与生活场景有着较大的出入,展示效果不达预期,比如,郁南县的斗画眉等;而热门则指,非遗项目与生活场景的自然融合,且展现效果较佳,比如,罗定皱纱鱼腐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的活跃程度不同,那么受到重视的程度也有所差异,获得的传播资源自然不同。但是,不管活跃程度的高低,任何一个非遗项目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都有必要对其进行融合与传播。非遗项目的区域性色彩比较浓厚,利用新媒体传播手段进行梳理与融合,都能成功地展现出其特有的文化魅力,而在整合过程中,需要专业的队伍共同完成,在众人的合力下,能有效地实现非遗项目的展示工作,加强对非遗项目的宣传与推广。

(四)推动非遗进校园,调动青少年传承非遗文化的积极性

1.提升学生的参与性。非遗项目具有较深的文化底蕴,尤其是那些巧夺天工的技艺,并非几次观摩与表演就能理解的。在非遗走进校园的过程中,不仅要通过表演活动让学生了解非遗项目,还要加强对非遗的展示。只有让学生亲身体验,才能深度地了解非遗的精妙之处。利用趣味互动、传授知识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对非遗项目的热情,实现了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同时还能在此过程中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中来,为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奠定人力资源的保证,进而促进非遗项目的发展。[5]

2.内容要有针对性。学生的心智水平与学段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非遗项目的展示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取舍。比如,中小学阶段应该多以体验式的传播方式为主导;而高等院校要加强对学生深层次的理解,通过科普宣传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学习非遗文化,研究非遗项目的发展历史,使宣传工作更具针对性,进而提高宣传质量。

3.活动要有持久性。推动非遗项目走进校园,需要长期的沉淀,在宣传过程中要坚持弘扬非遗文化的初心,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与持之以恒的手段,将非遗走入校园当作一项日常工作,去除形式主义,让学生真正地与非遗项目实现深度接触。因此,无论是学校方面,还是非遗项目传承方面,都要树立持久的理念,使非遗项目逐渐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五)建立科学健全的制度,加强资金支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民族民间文化,政府方面要加强对民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的肯定,坚持政府主导、长远规划、多方合作的原则,真正地实现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

其一,政府要尽快出台相关的保护政策与法规,只有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才能形成非遗传承与保护的良好局面,使人们能够自觉地形成保护意識。同时,政府还要加强专项保护资金方面的支持。

其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非遗项目的管理工作,合理分配资金的使用,拓展保护资金的获取途径,让非遗保护工作成为一种社会责任。[6]

其三,加强执法力度,为非遗营造安全的环境,只有实现有法必依的现实效果,才能推动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七、结语

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情感与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类智慧的象征。社会的发展使非遗赖以生存的土壤发生了变化,给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阻力。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了历代的、各民族的文化形式,不仅是历史发展的见证者,同时也是弥足珍贵的传统文化资源。在活态传承视角下,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可谓是任重而道远,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坚持非遗传承人和民众为传承主体,使社会的各个层面都能加入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中来,利用多种手段,创新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方式,寻找发扬非遗文化的正确途径,让非遗文化在如今的社会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葛番番.活态传承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J].参花(下),2022(11):48-50.

[2]周平尚,刘影.新媒体背景下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19):57-59.

[3]杨丽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策略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27):97-100.

[4]林霞.融媒体时代交互设计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的研究[J].新闻文化建设,2022(17):81-83.

[5]任康顺.新媒体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路径略论——以湖南汨罗长乐抬阁故事会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17):156-159.

[6]张丽丽.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对策研究——以入选国家级的四项“非遗”保护名录为例[J].大众文艺,2021(15):1-3.

(作者简介:张琴,女,本科,张掖市甘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助理馆员,研究方向:非遗保护)

(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活态遗传文化遗产
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意义
非遗传承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在“活态传承”中延续历史文脉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活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