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馆开展群众舞蹈普及的路径

2023-05-30白莉

参花(上) 2023年5期
关键词:普及文化馆舞蹈

随着广大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逐渐增加,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日益受到重视。在众多的群众文化活动中,群众舞蹈作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活动受到群众广泛欢迎。群众舞蹈和专业舞蹈相比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其创作在日常生活中挖掘素材,以符合人们多元的文化需求。文化馆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要强化自身服务职能,根据群众对文化活动的诉求,组织丰富多样的群众舞蹈活动以吸引群众了解舞蹈文化,参与群众舞蹈活动,进而提升自身艺术素养。如今人们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特征,群众舞蹈属于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文化馆自身职能开发,开展群众舞蹈普及工作势在必行。文化馆作为基层文化机构,应承担自身职责,引导更多的群众关注舞蹈文化,结合广大群众的动态特征,对工作模式加以调整,厘清群众舞蹈的普及思路,提升群众舞蹈发展速度与质量。本文从群众舞蹈推广入手,分析其特点,提出文化馆开展群众舞蹈普及的践行之路,以期推动文化馆整体服务质量的提升。

一、群众舞蹈概述

群众舞蹈,顾名思义,就是以群众为主体,在群众中进行的并以群众自我娱乐为主要目的的舞蹈活动。群众舞蹈将群众作为主体,并且以自我娱乐为主要开展渠道,拥有显著且广泛的参与性。

从群众舞蹈的创作题材来看,与其他舞蹈艺术形式类似,其主要创作灵感来自群众的日常生活。群众舞蹈的内容选材大都呈现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精神面貌,传达群众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观念。群众舞蹈能体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从群众舞蹈的难度来看,相较于专业舞蹈其难度较低,即便是普通人没有学习过任何舞蹈知识与技巧,也能参与到群众舞蹈活动中,更加符合不同年龄段人群在业余时间的娱乐需求。[1]

从群众舞蹈的功能来看,群众舞蹈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当前社会人们对健康问题愈加重视,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在很多地方,人们都选择在业余时间参与群众舞蹈活动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群众舞蹈不但具有实用性特征,还有显著的艺术价值,在提高群众身体素质的同时,丰富了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群众舞蹈种类十分丰富,几乎涉及所有的舞蹈种类。群众舞蹈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类别,第一是自娱性舞蹈,例如集体舞、交际舞。第二就是舞台表演类舞蹈。[2]不同地区都拥有独特的群众舞蹈内容,地域色彩突出,也使群众舞蹈呈现出来的内涵更为丰富。参与人员借助群众舞蹈活动形成一个沟通与交流的平台,这种开展形式也为良好和谐社会氛围的营造提供了助力。

二、群众舞蹈的主要特点

(一)娱乐性

群众舞蹈活动是以群众为主体开展的一种具有娱乐性质的活动,与专业性舞蹈不同,群众舞蹈参与人员没有任何舞蹈基础也能很轻松地参与到舞蹈活动中,感受舞蹈魅力的同时,在其中怡然自得、放松身心。从群众舞蹈活动的开展目标来看,群众舞蹈能丰富大众的业余生活,人们即使并不专业也能参与到舞蹈中,缓解身心压力。群众舞蹈无论是主题还是内容,都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往往通过艺术加工的方式,将人们生活里的一些行为转化为舞蹈动作,经过艺术加工成为生动形象的舞蹈作品。群众在工作生活之余积极参与到群众舞蹈活动中,展现了群众舞蹈的娱乐性。

(二)普及性

群众舞蹈是在民间流传较为广泛的舞蹈形式,不同的民族与地区都拥有独特的民间舞蹈,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逐步传承下来,演变成为极具民间特色的舞蹈形式。同样,群众舞蹈难度较低,人人可以参与,即便没有系统学习过舞蹈基础的普通人也能轻松掌握,满足不同年龄段群众的舞蹈参与需求,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喜爱,也成为业余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休闲娱乐形式,有助于群众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

(三)自由性

群众舞蹈的创作与编排相对其他舞蹈而言较为自由,不会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编创人员可以发挥自身的创造力,群众也可参与其中,提供一些想法,融合創作者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情况,展现其对艺术的独特认知,使其自主对群众舞蹈内容完成创作编排。群众舞蹈的编创并不是只有专业人员才能参与其中,每一个热爱舞蹈的普通人都有机会参与到群众舞蹈的创作编排中,表达自己对生活和艺术的思考,丰富群众舞蹈的内涵。[3]也就是说,群众舞蹈是一种源于群众并且为群众提供服务的舞蹈形式,从编创到演绎都较为自由,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舞蹈动作,自由地参与舞蹈创编,自由地诠释自己的想法。

三、群众舞蹈的发展现状

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开始关注精神文化生活,且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多元化特点。群众舞蹈是满足群众多元化精神需求的重要手段,结合文化馆现阶段群众舞蹈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文化馆组织的群众舞蹈形式大都为交谊舞、广场舞等,这些舞蹈活动参与人员多为中老年人,开展舞蹈动作学习与排练的方式也不局限于现场排练,而是紧跟时代潮流,利用各种新媒体。除了一起进行线下排练,线上也不断相互交流,相互帮助。文化馆组织开展群众舞蹈活动,可满足群众社会活动参与感与成就感、幸福感。

群众舞蹈是以群众作为主体的舞蹈形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民俗民风展现出来,记录时代的发展情况以及优秀的民族文化内容,还能让一些优秀的民族精神与历史文化潜移默化地对广大群众产生影响,增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但是,群众舞蹈活动在开展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很多地方的群众舞蹈缺乏地域特色,很难在舞蹈作品中体现出地域文化的精髓。[4]同时,群众舞蹈在创作编排时,题材的选择较为关键,舞蹈选材一般来自人们的日常生活,可选的舞蹈题材非常丰富。然而现阶段群众舞蹈运用的题材较为单一,缺乏地域特色,同质性明显。加之群众舞蹈中老年参与者居多,青少年参与者寥寥无几,不可避免地导致群众舞蹈局限于特定范围,出现断层。久而久之,群众舞蹈题材略显单一,高水平编创人才稀缺,舞蹈创作内容与表达主题逐渐偏离人民群众生活,创新不足,无法提升群众舞蹈内容的质量,阻碍群众舞蹈真正意义上的普及与推广。

四、文化馆在群众舞蹈普及中的提升策略

(一)关注舞蹈编排工作,创新群众舞蹈普及方式

文化馆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在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文化馆应从自身出发,意识到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强化普及群众舞蹈工作的力度。要在群众舞蹈活动的普及过程中,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重视群众舞蹈作品的创作编排,要引导创作人员利用自身掌握的丰富舞蹈知识,融入地域特点,让群众舞蹈作品创编更加贴近群众日常。在群众舞蹈创作编排时,将舞蹈动作和群众生活联系在一起,不但能激发群众参与舞蹈的激情,也能让群众舞蹈具有更强的艺术表现力,促进群众舞蹈的普及与推广。[5]此外,文化馆工作人员还可结合“互联网+”新形势,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通过制作微课视频上传短视频平台,充分发挥文化馆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将互联网技术与新媒体技术共同运用于群众舞蹈普及推广工作中,打破时间与地点的限制,使群众随时随地都能自主学习群众舞蹈,扩大群众舞蹈的普及范围。

(二)借鉴优秀舞蹈文化,发掘群众舞蹈的生活元素

群众舞蹈来自人们的日常生活,提升文化馆群众舞蹈普及工作的开展质量,首先要借鉴国内外优秀舞蹈作品中的生活元素,做到取长补短,将多种元素共同融合到群众舞蹈文化中。文化馆相关工作人员要深入基层,在创作时发掘人们日常生活中具有价值的素材,融合区域舞蹈文化特色,使舞蹈作品既“高大上”又“接地气”。在发掘生活元素之后,对各个素材进行艺术加工,使最终创作出来的舞蹈作品更具艺术气息。通常情况下群众参与者并没有舞蹈基础,有些甚至从来没有接触过舞蹈。因此,文化馆工作人员在群众舞蹈排练环节进行指导时,不需要过强的专业性,要凸显群众舞蹈的娱乐性和自由性特点,激发群众参与舞蹈的积极性。[6]如果过度关注群众舞蹈排练中的专业性,很容易损伤群众舞蹈排练的积极性,最终导致群众舞蹈的普及推广工作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对此,文化馆须深入了解群众舞蹈的内涵与特点,运用自身的管理与组织经验,应对各种不同的群众舞蹈表演形式,从而满足群众在群众舞蹈活动中的需求,这样不但提升人们参与群众舞蹈的积极性,还能使舞蹈作品的内容更为符合人们的生活,体现群众舞蹈的精髓。

(三)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创新群众舞蹈形式

专业的事情需要专业的人参与,文化馆要建设高质量的舞蹈人才队伍,工作人员要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和专业素养,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将全新的舞蹈元素融合在群众舞蹈作品里。

首先,文化馆舞蹈编创人员须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更加精准地认知群众舞蹈文化的内涵,在群众舞蹈创编工作中,既要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又要匹配广大群众的艺术审美需求。馆内的舞蹈专业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开展时,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群众生活中挖掘更多素材,善于运用艺术加工的手段,創新舞蹈编创,为群众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舞蹈作品。

其次,要创新群众舞蹈的推广形式,以此为核心凸显出个性化特征,在创作时一定要保持自由与开放原则,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可深入社区和企事业单位,让群众舞蹈得到广泛普及,使群众舞蹈的影响力不断提升。[7]群众舞蹈主要是针对群众开展的舞蹈形式,因此在舞蹈动作创编中不能难度过高。同时,文化馆相关工作人员可结合当地的群众舞蹈开展情况加以分析,与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形成合作,共同整合与优化区域文化资源,开展相应的群众舞蹈活动。同时,还可通过微信、微博以及短视频平台直播等多种方式,推送群众舞蹈文化的内容,不但让人们有更多的渠道了解群众舞蹈相关知识,还能激发人们参与到群众舞蹈活动中的动力,使人们的艺术素养得到全方位提升。

(四)丰富群众舞蹈内涵,重视舞蹈与音乐的配合

为了匹配时代发展对群众舞蹈的需求,群众舞蹈的普及工作首先确保群众舞蹈丰富的内涵,满足群众多元的文化需求。群众舞蹈与音乐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展现出实际的效果,使群众舞蹈呈现出艺术魅力。文化馆相关工作人员在群众舞蹈创编工作中,要关注舞蹈音乐的选择,凸显音乐旋律美,从而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文化馆要提供平台,创造群众舞蹈普及的条件,确保选择的配乐符合群众的审美,促使群众舞蹈获得创新发展的空间,在配乐上进行创新,例如《最炫民族风》《远走高飞》《酒醉的蝴蝶》《又见山里红》等音乐作品,具体选择哪一歌曲与群众舞蹈相融合,文化馆工作人员要多渠道调查群众的审美偏好,继而根据歌曲主题与意境设计于群众而言容易接受的舞蹈动作。要做好调研工作,选择一些更受大众喜爱的歌曲,合理的音乐选择让舞蹈内容表现更加完善,以此为核心对其完成艺术加工,按照音乐节奏以及旋律完成群众舞蹈的动作设计,舞蹈动作尽量难度适中。

五、结语

综上所述,群众舞蹈活动有助于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文化馆作为群众舞蹈普及的主阵地,要紧跟时代的发展,重视群众舞蹈宣传推广工作,以“创新实践”为核心,吸纳、培养专业舞蹈人才,不断挖掘受基层群众喜爱的舞蹈创作素材,根据群众需求进行舞蹈编创,为群众舞蹈的普及注入活力。使群众舞蹈在提升群众艺术素养的同时,能够充实群众的业余生活,满足其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于杨.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创作编排的创新途径[J].中国民族博览,2022(20):130-133.

[2]杨晓宇.浅谈文化馆如何做好群众舞蹈的普及推广[J].中国民族博览,2021(21):148-150.

[3]常娜.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浅谈[J].文化产业,2021(31):43-45.

[4]王淳.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问题分析[J].大众文艺,2021(20):15-16+19.

[5]陈敏.群众舞蹈的价值与编创策略研究[J].大众文艺,2021(10):7-8.

[6]毕颖.新时期加强文化馆舞蹈培训的方法探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0(18):133-134.

[7]魏晓燕.浅谈文化馆如何做好群众舞蹈普及推广[J].北方音乐,2019,39(13):232-233.

(作者简介:白莉,女,本科,张掖市文化馆,馆员,研究方向:舞蹈)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普及文化馆舞蹈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章堰文化馆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大爱有光
冰上舞蹈搭档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我和舞蹈
引导发展 推广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