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岁月里煮字圆梦

2023-05-30高新刚

江西教育·职教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社刊校园文学曲阜

高新刚

当年高考时的那次志愿填报,注定了我一辈子从事教育行业。但我心有不甘,一个念头在内心潜滋暗长——我想当编辑。这个梦想始终萦绕在我心中,挥之不去。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工作40年了。40年,我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文学的热爱,对编辑工作的向往。

1981年,我考上了一所大学的中文系,大一时便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篇文章,从此一颗种子在心底萌发:将来做一名编辑,最起码便于发文章。现在看起来幼稚至极。天不遂人愿,毕业时听天由命被分配到我的家乡,也是当时全国贫困县的一个乡,做了一名语文老师。我实在不甘心就这样浑浑噩噩,去不了编辑部,我就自己成立了个文学社,取名泗水滨文学社,创办了一份社刊《万紫千红》,社名、社刊名都来自宋代大理学家朱熹的《春日》。我自任主编,招募了几个爱好文学的学生做助手,风风火火干了起来。那时候办刊物可不像现在有电脑、打印机,当时每一期杂志的出刊工序极为烦琐,稿子遴选好,第一道工序就是在钢板上铺上蜡纸,用铁笔一笔一画地刻蜡纸。刻好蜡纸,然后用滚子粘上油墨,再一页一页油印出来,最后装订成册。汗流浃背、腰酸、胳膊疼,一不小心弄个大花脸,是常态。但我乐此不疲,看到一期期浸着汗水和油墨香的刊物分发到学生手中,心里蜜甜。终于,付出有了回报,这份刊物竟然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學语文教学》杂志举办的全国性手抄报评比中斩获二等奖。这真是个天大的喜讯,极大地鼓舞了我的办刊热情。我们社刊中的优秀之作,还登上了全国公开出版的《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中学生》等刊物。从1992年开始,我连续4年精选社员的优秀作品,编辑出版了 “校园文学丛书”:《走进花季》《校园流行色》《青春风铃》《成长密码箱》。此时,我的编辑生涯顺风顺水,渐入佳境。

就在此时,我迎来了工作的第一次调动。在乡下中学工作了13年半后,我被调入县第一中学。令人惊讶的是,这所县城的最高学府,竟然没有文学社,更甭提有一份文学刊物了。那时学校追求的是升学率,谁会关心文学。在不少人眼里,做文学会影响学习,那都是不务正业之举。好在这里还有几个醉心于文学的学生。一个叫魏伟,和我敬重的著名作家魏巍一个发音。魏伟说话慢条斯理,文绉绉的。还有一个叫吕英胜,精明能干的样子。另一个叫王彦,一说话就露出非常好看的小虎牙,连眉眼都带着笑意。他们都不是我班上的学生,也不知怎么打听着找到我,让我帮忙筹建文学社,办社刊。这当然是件大好事,我爽快地答应了下来。有了以前办刊的经验,我不再越俎代庖了,文学社名字、社刊名字、栏目设置、稿件征集、活动组织,我只是给个建议,一切都由他们三人具体实施。文学社取名为青鸟,这是个频频出现在古代诗词中的意象。社报名为《校园文学》,很直白。他们三个高中毕业之后,我也被调到了曲阜。《校园文学》随后升级为校报《校园生活》,后来由我高中时的历史老师徐华任主编,做得像模像样,版式、内容、风格不比正规报纸逊色。这份报纸一直延续至今,20多年,没有中断过。

2000年我从泗水调入曲阜一中。曲阜是孔子的出生地,人文底蕴自与别处不同。学校里早就有了明德文学社和《明德园》杂志,是由高我一级的大学师兄王玉贞创办的,可惜我来时他已调入另一所学校任职。不久之后,《明德园》就不明原因地停办了。后来学校让我担任语文教研室主任,我马上就有了复刊的想法。好在校长也是语文老师出身,是个爽快人,很快就答应了这件事。考虑到曲阜是孔子的出生地,我建议将社刊的名字改为《圣源》,这得到了校长和语文组同仁们的认可。《圣源》的开本为当时流行的正16开,共设置了8个栏目:刊首寄语、校园访谈、杏坛开讲、缪斯之窗、考场作文、课堂作文、征文园地、文学新星。刊物的主编虽然印着3个名字,但具体编排还是由我一人承担。从收稿到根据文体和栏目分类,再到最后的筛选,以及封面设计、美术插图,一次次的校对,事无巨细,通通由我包揽下来。要知道,我还带着两个班的语文课,身兼语文教研室主任和语文备课组组长,每周还有班里100多名学生的作文需要批阅,教研组、备课组说有事就有事,整日里忙得如高速旋转的陀螺。好在我热爱编辑工作,以此为乐,再忙也没有耽误期刊的编辑印刷。

这份刊物一直办到2017年第一期,正好是总第40期。因为原来承印刊物的印刷厂转行停业,已编好校对完毕的两期杂志遗憾地没有面世。直至两年之后来了新校长,这位校长恰巧是我的大学同学,经过申请,这份刊物升格为正式出版物,由延边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刊名定为《明德园》,每年出版一次,主要是辑录当年学生参加教育部核准的作文大赛的获奖作品。刊物的品位和规格都得到极大提升。

从参加工作起,我的职业虽然一直是教师,但我的的确确一直在做着编辑工作,主编了《万紫千红》《校园文学》《圣源》《明德园》等多种期刊。我不知道在别人眼里我算不算编辑,但至少我认为自己是。我的经历足够写一部《编辑部的故事》。执笔取暖,煮字疗饥。我认为,人这一生能把一件事做好,就算没有白来过。

(作者单位:山东省曲阜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社刊校园文学曲阜
曲阜之旅
杭州师范大学名贤篆刻录:乐石社社刊《乐石第二集》篆刻选刊:陈兼善/邱志贞/陈伟(1914年)
高校文学社团生存现状调研
“云南省校园文学·昭通学院野草文学周”开幕
引入用户情感的高阶奇异值分解推荐算法研究
至各学校的一封信
曲阜:“居家医康养”新模式
二月文学社简介
浅析民国时期校园文学《秀州钟》中蕴含的价值
曲阜行政服务中心打造为民服务“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