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野下高中体育教学策略研究
2023-05-30尼玛丁争
尼玛丁争
德育作为五育之首,对其他各育的实施起着导向和推动作用;德育为先是我国新课程改革下倡导的教育方针之一,也是整个教育阶段的总目标。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对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培育学生的品德素养和德育精神。高中体育学科亦是如此,教师一方面要注重学生书本上有关运动项目类知识的学习,把握每项运动的动作技巧,还要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化,使其在长期的熏陶下发扬体育精神,培养合作意识,提高思想品德素养。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从培养道德意识、发扬体育精神、宣扬体育品德、激励拼搏精神和提高的德育效率这五个方面进行体育教学,将德育渗透在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以此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品德素养的提升,使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都更加顺利。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进步,德育已经成为教育的重点,立德树人更成为整个教育阶段的核心,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品德素养,还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促成高效的教学成果。调查研究表明,高中阶段的教师,面对教学和升学的双重压力,部分教师依旧秉承着传统重视传授知识的理念,从而忽视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教化与培养,导致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很扎实,而品德素养却高低不一,甚至还有高学历低品德现象的普遍出现。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自身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核心,渗透在体育教育和体育活动实施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发扬自己的品德,培养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着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推进高中体育教学效率的同时,也促成体育教育目的的高效实现。
1 创设浓厚情境,培养道德意识
浓厚的学习情境能给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沉重的课业负担,所以他们甚至很少有时间能够去进行体育锻炼,这就导致学生猛然进行体育训练时产生体力消耗过快,身体素质低下等情况。作为体育老师,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寻找措施来进行解决,首先应该为学生创设浓厚嗯体育学习嗯氛围,让学生通过运动和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借机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的培养。
例如:作为高中体育老师,我们应该明白“体育”的真正含义,它作为五育之一,是以体育课的形式贯穿整个高中阶段体育教学的核心,体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磨练学生的意志,提学生的身体素质。当然,体育也不完全和德育相脱离,它们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为学生创设浓厚的体育教学情境,来激发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兴趣,调动他们参与体育活动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德育意识。如,在进行羽毛球动作要领训练时,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间隔一米分散开来,每人发放一个羽毛球拍,教师站在学生前面做挥拍时的动作,一边做,一边将动作进行分解,以便于学生能够更好的模仿,学生熟练之后,就可以让学生集体挥拍,教师进行指导。其次,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小组成员互相监督,指正该小组成员动作的错误之处,以此让学生更扎实的掌握羽毛球运动的动作要领。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羽毛球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感受刚才学习的动作,并通过观察和参与活动中提升自己打羽毛球的能力。学生对于运动的诉求并不是很高,面对沉重的课业他们甚至没有时间进行运动,因此作为体育老师,要安排好四十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这四十五分钟内尽情发挥自己的运动精神。利用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还能够发展学生自身的品德素质。
2 开展体育活动,发扬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是一种弥足珍贵的一种精神,它不仅能够磨练高中阶段学生的意志,而且能够使他们在这种奋发向上精神督促下健康成长,所以,高中体育老师要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渗透在体育教学中,这种精神的宣扬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参与,教师通过教授知识和言传身教两种方式对学生進行教化,学生要尊师重道,促使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体育精神,接受体育精神,进而发扬体育精神,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增强自己的体质,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
例如:开展体育活动是培养学生体育精神的重要举措,因此教师要创建多种体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自己的品德,体悟“比赛第一,友谊第二”的理念,感受合作共赢带来的快乐,这才是学生参与体育比赛的根本目的。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在学习一段时间课程以后就进行一次高中体育运动比赛项目,以此来宣扬体育精神。如:教师可以在教授完跑步动作要领后,开展一次小组成员一百米接力赛,一方面去观察学生跑步动作是否标准,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让学生在运动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促进生生之间的交往。首先,教师可以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并带领他们一起做热身运动。其次,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成员的接力进行计时,并仔细观察是否还有动作不到位的同学,并对其进行纠正。最后,教师对每组的成绩进行排列,选出获胜者。高中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是比较强烈的,因此,在此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矛盾,这个时候,教师作为生生之间情感的调节者,应该对其进行调解,引导他们把友谊放在第一位,比赛放在第二位的理念,千万不要把结果看的太过于重要,重视自身在体育活动中的参与感,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这才是运动的真正意义。再如,教师可以再组织一次斗牛活动,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寻求合作共赢。利用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感受运动带来的乐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共赢的意识,进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3 重视理论知识,宣扬体育品德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有本质上的不同。其他学科教学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引导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而忽视学生本身在课堂中的切身体验;而体育课程既注重学生在体育课堂和体育运动中的切身体验,也重视学生对有关体育运动理论知识的积累。因此,作为体育老师,我们要两手抓,重理论更重学生的切身体验,在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宣扬体育精神,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品德修养。
例如: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充实学生知识的行囊,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间接经验。体育运动作为室外课程,不仅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积累,也要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操练。作为体育老师,我们应该将书本上的文字类知识以更加简练的语言传授给学生,图式类的知识以演示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文字结合图式的双重影响下理解所学运动技能的动作要领;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宣扬体育品德,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扬自己的品德,提高自身的素质。作为体育教师,不管面对哪个阶段的学生,我们头疼的问题都在列队环节,比如集合和分散,这两个部分是体育课的常态,体育课进行之前我们首先做的就是集合,如果学生懒散,动作比较慢,这一环节就会耗时较多,甚至会影响后面课程的进度;分散环节是学生自主活动的前提,我们也应该制定统一的分散口号,让学生做到集合快速,分散迅速,以确保课程的进展。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因为一些同学而导致集合和分散环节不能快速进行的现象,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惩罚,让学生明白自己不应该以自我为中心,集体活动时要把集体的时间和利益放在首位,不能因为一个人而耽误其他同学的时间。利用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引导学生重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能使他们将集体放在首位,自觉遵守课堂规则,做到不迟到,不早退。
4 树立榜样示范,激励拼搏精神
教师是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双重身份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学生学科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和体育精神的发展。尽管高中阶段的学生心智发展已经接近成熟,但是他们身上依旧留存向师性这一特点,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特征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要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示范,以此来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思想,激励他们努力拼搏的精神。
例如:作为一名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从自我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严和爱中健康的成长,这样,学生就能在教师的言行举止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促进自身品德素养的提升,促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的青年人。例如,在高中体育课中,体育教师首先应该带领学生在操场上集合,点名确保每位学生都要到场,以免发生不必要的麻烦;其次,体育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操场上的一些运动设备并为学生讲解它们的实际用途和锻炼要领。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应用耐心的语气为学生讲解,在此过程中可能会有学生想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这个时候教师不应该直接打断,而是听学生说完后再对其进行评价,这不仅能够使学生能够积极发言,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还能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形成融洽的教学氛围和良好的师生关系。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由活动,指导学生去使用这些运动器材去锻炼身体。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起到自身的监督作用,引导学生在安全的前提下锻炼身体。高中阶段的学生可能也会有许多运动上的问题问教师,这时候教师要结合自身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来解答学生的疑惑,如有的学生问:“跑步的过程中我总是不知道怎么摆动双臂,甚至不会换气有种缺氧的感觉时应该怎么办?”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应该向学生当场演示如何摆动双臂,如何正确安置自己的腿部力量,指导学生利用三步一换气的方式进行呼吸调节。再如,有的学生会问“我每次打完羽毛球胳膊都会酸痛,我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对于学生的这个提问,教师应该教会学生买体育运动前做一些热身训练,舒缓自己的筋骨,这样能够极大可能的避免肌肉拉伤等问题的出现。利用这种方式,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一些运动时的技巧,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发展自己的体能,而且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教师以身作则,耐心指导,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5 完善评价体系,提高德育效率
每个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渴望得到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这种评价可能是称赞也可能是批评,但不管是哪种评价都可以从根本上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和长处,促使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作为体育老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课堂表现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评价时适当渗透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除此之外,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秉承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意识,以改正学生的错误为基点,坚决杜绝讽刺挖苦学生等现象,让学生在教师的关爱和正确评价中发展自己的品德,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理想的现代青年。
例如:评价作为教学流程的最后一环,对教学、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诸多好处。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来说代表着教师对自己学习成果的评价,也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的肯定。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扬长避短,进而促进自身的发展。体育课是一门看中学生能力的课程,因此作为体育老师,我们更应该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对学生制定不同的要求,切勿统一要求学生,以避免意外发生。如在进行长跑训练时,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在跑步的过程中调整自己的呼吸,如果正确使用自己的腿部力量以及如何摆动自己的双臂。其次,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一定要选用不同的措辞对学生进行评价,要立足自己的出发点: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对学生先扬后抑的进行评价,如:学生如果在跑步过程中出现因为体力不支,直接坐在地上的现象,这时教师一定要拉起该同学,让他走一走,并适时叮嘱他千万不要在跑步时立刻休息,而是要慢慢走一走,让自己的心脏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并鼓励他课下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此来发展自己的体力。对于那些尽力跑完全程的学生,教师要对其进行表扬,并关注跑步后学生的状态,引导其他同学向这些同学进行学习。利用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摆正自己的心态,坚持不懈的完成体育运动,而且能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发展自己的体育能力。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是非常重要的,是培養学生健康心理,提高品德素养的重要途径。学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摆正自己的人生观念,发扬自己的道德意识和品德素养,使自身成为有道德、有知识的新青年。教师应该根据现代社会的导向来适时对立德树人理念进行更新,将体育教学和德育两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用体育运动放松心理,舒缓压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鼓励学生向好的、正确的方向发展,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健康的身体基础。师生之间团结合作,相互促进,才能真正促进体育教育目的的实现,从而促进双方在教学中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立德树人的实践与思考[J].郭勤勤.教育界.2021(21).
[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中体育教学思考[J].张庆兰.试题与研究.2018(16).
[3]“立德树人”视野下新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德育透视[J].沈建华,王自清.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8(05)
[4]高中体育教学实施立德树人六大途径[J].张守亮.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8(04).
[5]简论德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高世超.青年体育.2022(03).
(作者单位: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