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才博学百年身 四海堂堂第一人
2023-05-30付顺利
付顺利
姚奠中先生(1913—2013),原名豫泰。1913年6月25日,出生于山西省稷山县南阳村。少以博闻强记,能诗善文称。姚奠中先生为当代鸿儒,德艺弘通,集学者、诗人、书法家、画家、篆刻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于一身。山西大学教授,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第五、六届政协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山西省书协副主席、学术顾问、名誉主席,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山西省委主委、名誉主委,中华诗词学会和中国韵文协会顾问,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协会理事,山西省古典文学会会长。曾获中国文联从事新中国文艺工作六十周年表彰、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先后在多所高校任教60余年。发表中国古代文、史、哲论文130余篇,出版和再版专著(含主编及高校教材)23种,其中获得国家级奖两种,省级奖六种。
游 学
1928年,姚奠中先生考入菁华中学,这里的老师李荐公和焦卓然,让他念念不忘。在后来的自传中,姚奠中先生这样写道:“初中四年,有两位老师对我影响很大。一位是崇品德、重笃行的平陆李荐公,一位是博学、工诗文的绛县焦卓然。李先生讲历史,远远超过中学历史课本的范畴。他从《二十四史》《资治通鉴》中直接取材,通過对史事和人物的具体论述,对学生进行节义、方正、爱国、爱民的教育。这对十几岁的我,起了很大的激发作用。焦先生的诗文,在河东一带很有名,常以他的新作,作为学生的范本。他的诗学陆放翁,常以古歌行体写时事,还写了一本《抗日三字经》。他的若干诗句,至今我还记得。焦先生对好学的学生,不论有哪方面的要求,总能给你介绍各类书籍,使你得到意想不到的满足。在他的指导下,我开始走上博览的道路,读了不少书。诸如《史记》《十子全书》《通鉴辑览》《水经注》《说文解字》《薛氏钟鼎款识》《聊斋志异》《笠翁六十种曲》《剑南诗稿》《古唐诗合解》以及《中国大文学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天演论》和鲁迅、茅盾等人的新小说、新诗,鸳鸯蝴蝶派的《玉梨魂》《芸兰日记》之类。虽不成体系,而眼界较宽、知识面较广,却是事实。其中一些自己特别喜爱的像《庄子》《史记》等书,有不少能成诵。尽管还谈不上什么学问,但已能写诸子风格的古文,能作长篇歌行体诗,能书、能画、能刻印,颇有成名成家的狂想。”
1932年夏,姚奠中先生从山西运城菁华中学毕业后,不愿意上高中,认为高中所教的内容跟初中差不多,是浪费时间。他的初中老师焦卓然因势利导,向他推荐了山西教育学院,并说:“那儿有几位老先生,都是很好的老师,可以教你。不过,因为学校待遇好,每个月发七八块大洋,还发服装,所以应考的人很多,非常难考。”这些话激发了姚奠中先生的志气,于是他只身前往太原,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学校录取。
山西教育学院的师资力量很强,上课也比较自由。有位姓张的老师,讲诗律生动活泼、精练扼要,使姚奠中先生茅塞顿开。学院要求学生每星期写一篇文章、两首诗,也可以只作一首长诗。姚奠中先生总是写长诗。院长每每亲自批阅,还专门找他谈话,鼓励这位年轻的优秀人才。
然而,姚奠中先生在山西教育学院只读了一个学期就被通知休学。原来,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规定,同等学力的考生不许破格录取。姚奠中先生没有高中毕业证,学院只能保留他的学籍,通知他“补两年高中,等有高中文凭了,不用考试就可以入学”。1932年底,姚奠中先生插班进入太原新民高中二年级,并接触到乔鹤仙、樊杰三等名师,深受教益。
乔鹤仙先生熟稔史事,见识卓远,给姚奠中先生很多启发。樊杰三先生藏书极丰,宏通严谨,指导姚奠中选读《昭明文选》和《古诗源》,还给他讲授关于“小学”“汉学”“朴学”的渊源流变。樊杰三先生还是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的仰慕者,讲课时常常提到章太炎先生,钦慕之情溢于言表,有意无意地为姚奠中先生播下求教章太炎先生的种子。
1934年春夏之交,国民政府为了不让学生过问时事,用会考限制学生到学校外面,引发了进步的反会考运动。即将毕业的姚奠中先生参加了这次运动,结果被捕后押回稷山。虽然警备司令部的判决是“永不许回太原”,但姚奠中先生却很快悄悄返回太原,开始了一段特殊的游学生涯。
姚奠中先生先是住在乔鹤仙老师家中,跟着乔老师读书的。乔鹤仙先生是太原的名师,同时在几所中学兼课,还整理明清时期的进士登科记录。他见姚奠中已经有了很好的国学底子,字又写得漂亮,便让姚奠中先生抄进士登科记录,称:“这些都是资料性的。历史主要就是资料,资料多了,你的历史才可靠。”姚奠中先生遵照老师的话,用楷书抄历史,每天整整齐齐抄一万字左右,很受乔鹤仙先生器重。除了抄写资料,姚奠中先生还阅读乔老师家中的图书,到图书馆和书店阅览书报,到中学和大学听一些课,充实着自己的生活。
在乔鹤仙先生家住了半年后,另外一位老师樊杰三先生希望姚奠中先生到他家去住,帮他批改作文。樊杰三先生也是同时教几个中学的语文,姚奠中先生去了以后,果然看到很多作文卷子,便帮他认真批改。樊杰三先生家中的藏书比乔鹤仙先生家中的还要多,好版本不少,姚奠中先生可以随便翻阅。樊杰三先生去买书时,有时候也让姚奠中先生跟着去,为他介绍了很多书籍。
有一天,樊杰三先生让姚奠中先生去省堂听讲座。后来,姚奠中先生从这次讲座的主讲人那里了解到,无锡有一个国学专修学校,那里不太看重文凭,而是看重德行和潜力,只要通过考试就行。这样一来,姚奠中先生便决定前往无锡求学。
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简称无锡国专,原名无锡国学专修馆,于1920年冬创建于江苏无锡的惠山之麓,1928年改名无锡国学专门学院,1929年定名为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唐文治任校长,是我国20世纪上半叶培养国学精英的摇篮。
无锡国专的办学宗旨是研究本国历史文化,明体达用,发扬光大,期于世界文化有所贡献。学校以我国传统文化为教学研究对象,这是我国所仅有的。无锡国专学术空气浓厚,不同流派老师荟萃一堂,被学林传为美谈。
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无锡国专拥有特殊的地位,其教育的成功证明了中国书院传统与近代西学结合的成功,研究者通常称之为转型的成功。
而无锡国专的特色课程,仍然是那些以经典书籍为题的选修课。国专主张扎实学风,反对空谈主义,从校长唐文治先生开始,就很少参与社会争论。对此,当时主张西化的人士并不满意,但因为国专培养的人才赢得了社会的信心,人们也在国专的实际行动中,看到了文化保存的可行性。
1931年,国联教育考察团的外国专家到达无锡国专,予其高度评价,盛赞无锡国专保存文化的可贵精神……
1935年,姚奠中先生考入无锡国专,诗文每为师友称美。后因仰慕太炎先生学问,遂考入苏州章氏国学讲习所,成为章太炎先生唯一亲自招收的七名研究生之一。之后,即任教于章氏国学讲习所,所授课程为中国文学史。
1937年,日军侵华,姚奠中先生转徙南北、颠沛奔波,在流亡之际,谋生不易,以至九年之中,七换教所。虽身处乱离,仍须臾未忘读书进学,矢志中华学脉之承传。
全面抗战初期,姚奠中先生26岁,逃难到安徽泗县办了一所菿汉国学讲习班,招收当地失学的孩子和流亡的学生。并亲自制定了学校的教条:以正己为本,以从义为怀,以博学为知,以勇决为行,以用世为归。
以正己为本,说的是学习的目的首先是为了端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这是学习的初心;以从义为怀,就是要把对社会有益、对他人有益的事情作为自己的抱负和追求;以博学为知,是说人的一生要多层次、多角度、多时空地学习,只有博学才能够有智慧;以勇决为行,是说确定了要做的事情,就要勇敢坚决地去做;以用世为归,是说任何学习、任何事业都应该是为社会服务。
卢沟桥事变后,姚奠中先生决定携笔从戎。他和同门在安徽泗县组织抗日游击队(隶属于第五战区),联合志士英雄征战于苏皖边界。
姚奠中先生在崇山峻岭中,“国魂诗笔纪国殇”,写下了五百多字长诗《一年纪事》:“齐心赴国难,誓辞相慷慨。一旅虽寡弱,男儿当自强。”亲历抗日战争,实乃他“在现场”的鲜活记录,表达了诗人不畏强敌、奔赴国难的雄心壮志。此诗尤具“诗史”价值。
而姚奠中先生在《泗县感怀》中写道:“儒生流落依戎马,故国飘摇风雨间。一片丹心伤碧水,两行红泪哭青山。梦中沉痛诗和血,觉后凄凉月满圜。志士英雄应即作,从头重整旧江关。”这首诗感人肺腑,表现出他的悲壮之情和从军决心……
教 学
1944年,姚奠中先生应聘为重庆白沙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国文系副教授。1945年,姚奠中先生应聘为贵阳师范学院国文系副教授。
1947年8月,35岁的姚奠中先生前往云南大学文史系任教。当时,云南大学聘请他当副教授,武昌中华大学聘请他当教授,他在两者间做选择时重点了解了云南大学。
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先生是著名的教育家,担任过清华大学教授、系主任。1937年担任云南大学校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大量人才涌入昆明,熊庆来利用这一良机,虚怀若谷,广聘良师,不仅延聘了钱穆先生、顾颉刚先生、费孝通先生、罗庸先生、吴文藻先生、白寿彝先生、楚图南先生、吴晗先生、刘文典先生、李源澄先生、张奚若先生、趙忠尧先生、诸祖耿先生、方国瑜先生等200多名专任或兼职教授,而且延聘了一些外国教授,使云南大学学术氛围非常浓厚,迅速跃入全国名牌大学行列。
姚奠中先生向来“以用世为归”,不看重什么表面的名分,云南大学的治学环境是他所向往的,所以毅然放弃中华大学教授的名分,而选择在云南大学当副教授。
前往云大的选择显然是正确的,姚奠中先生不仅能够尽其所长地教学,而且与众多著名学者交流,发表了重要的著述。
姚奠中先生所教的课程是文学史,这门课程本来由系主任教授,因为系主任休假,便转给了姚奠中先生。对此,姚奠中先生自然是毫无问题,因为他已教授这门课程十余年了,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早在1936年章太炎先生逝世后,姚奠中先生便在章夫人汤国梨先生的安排下,为章氏国学讲习所预备班的学生讲授中国文学史课程,为此还撰写了《中国文学史》的简要教材。此后,他在重庆白沙国立女子师范学院、贵阳师范学院均讲授过这门课程,而且亲手编写了新的教材。到云南大学后,姚奠中先生继续增订自己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印发给学生当教材,自己讲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姚奠中先生还开设了庄子的课程。这门课程,他在白沙国立女子师范学院、贵阳师范学院讲授过,并且撰写了《〈庄子〉通义》,到云大后也是以此书作为教材。姚奠中先生非常喜欢《庄子》,对其有独特而深刻的理解。早在苏州跟随章太炎学习时,姚奠中先生所写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便是《魏晋玄学与老庄》,结语引《文中子》的话:“虚玄长而晋室乱,非老庄之罪也。”认为魏晋玄学与老庄很有关系,但是不太一样,魏晋玄学都是清谈,空话多,不切合实际。而庄子是很实际的,说的不是玄虚,而是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姚奠中先生的这一治学倾向,他的老师章太炎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正如姚奠中先生晚年回忆:“我的研究方向定为诸子,而以庄子为重点。章先生也很赞成我治诸子。我研究庄子,主要是看重庄子对人生的作用,特别对精神修养的作用。使人思想开阔,毫不偏执,而意志坚定。”姚奠中不仅不断研究与讲解庄子之学,而且以“庄子之徒”自居。抗战期间,他路过安徽蒙城时,游览城东的庄子庙,触景生情,百感交集,写下了三首《过庄子庙》的五言古诗。其中有这样的诗句:
我来谒生庙,怊怅心欲摧。
豺狼横九有,中原多奸回。
战血生青草,白骨化尘灰。
扞敌同所愿,阋墙倍可哀。
我欲从生去,去之濠水畏。
洪水摧濠梁,猛兽出林来。
眇躬何足算,但忧万人灾。
感之肠欲断,空殿独徘徊。
当时,姚奠中先生身如飘萍、处境艰难,而人间战乱不已、白骨化灰,他真想随着庄子去那没有任何喧嚣的逍遥之境,可是他也知道,即便庄子自己也是身处战乱时期,处境艰难而高歌恸哭,如此一想,不由得在空荡荡的大殿徘徊,愁肠欲断。好在,无论庄子还是姚奠中,他们忧虑更多的不是一己的命运,而是人间的苦难,而且要在苦难中得到淬炼与超越。可以说,姚奠中先生不仅研究《庄子》,而且在精神层面上与庄子有隔世的沟通。
有了对庄子的深刻理解与体悟,姚奠中先生讲起庄子来自然声情并茂、深入浅出、非常动人,既能不知不觉地将学生们带入超远奇妙的精神世界,又能在不知不觉间引导学生正视现实,激发学生们在忧患中勇于超越的情怀。这样的老师,能不受学生欢迎吗?
1948年8月,姚奠中先生应聘为贵阳师范学院教授,任中文系主任。
1949年11月,姚奠中先生任贵阳师范学院护院领导小组副组长,后被推举为工会副主席,负责维护稳定、迎接解放的工作。1951年2月,姚奠中先生调入贵州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任教。
1951年8月,姚奠中先生返回家乡,始任教于山西大学。他先后任语文专科主任、中文系主任、古代文学研究所所长多年。他身为学者,取精用宏,博涉多方,卓有建树。
著 述
在教学的同时,姚奠中先生还著述不断。他写出的《论治诸子》,在概括评析两汉以来研究诸子的各家后,阐述了治诸子学应有的基本功夫,探求如何才能得诸子之真。姚奠中先生所写的《论苏轼知不知音》《〈礼运·大同〉辨》,这些文章所探讨的许多问题,都是针对问题而发,不是为著述而著述,所以直到今天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值得深入研究。
姚奠中先生还在《云南论坛》上发表《〈庄子·内篇〉间绎》,在《正义报·文史》上发表《诗歌的生命与新旧诗的合一》和《由词之音律论苏东坡之知不知音》。这些文章,都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姚奠中先生先后发表论文130余篇,著述200余万字。出版著作(含主编高校教材)23种,其中获国家、省级奖八项。结集出版了《姚奠中论文选集》、《姚奠中诗文辑存》(含其诗词600余首)、《姚奠中讲习文集》等。对于学术,姚奠中先生融贯博通,回真向俗,卓见慧识,层出不穷。毕生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诲人不倦,桃李芳菲,誉满天下。
姚奠中先生的学术代表作即《姚奠中讲习文集》(共五册,170万字)。《姚奠中讲习文集》贯通于中国文化的上下五千年,旁通于国学研究各领域,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学,从先秦诸子、《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金元戏曲、明清小说,真正做到了融会贯通。周汝昌先生称姚先生为当代“通儒”“鸿儒”,“于学具识,于道能悟,于艺亦精亦通”。
如讲诸子散文,姚奠中先生从鲁国的儒家说到齐国的阴阳家,从三晋的法家说到河洛的纵横家,策士、谋士和学士纷纷登场,文学、历史和哲学融为一片,精采绝伦。诚如有人说的凡是接触过他的人,无不为其学问之博、思路之广、见解之精所叹服。
1978年,已年过六旬的姚奠中先生带领专家、学者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很快编写出了一套6册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并被20余所高校作为古代文学课教材。教学中,姚奠中先生无门户之见,尊重学子的喜好与选择,鼓励他们独辟蹊径。姚奠中先生常对学子说,要做“通才”,拆除掉文、史、哲、藝的隔离墙,先通后专,由博返约。
姚奠中先生的《南国零稿》《忘言斋诗词》等诗集,无不展现中华文化的“君子之风”。书法被姚奠中当作“学问之余事”,但就是这件“余事”,他也有明确的主张:字能移人性情,要避免“俗、弱、媚、软”。
“高深的学问,错上一个问题,只会影响圈里的几个人,而普及性读物面对的是社会大众,一点小错误就会误一大片人。”姚奠中先生时常这样说。他认为,普及国学有利于社会进步,但普及比研究更有必要投入更多的力量。他文集里的内容,最多的是社会大众所关切的、所能接受的。
书 艺
姚奠中先生于学具识,于道能悟,于艺亦精亦通。他的书法金文、篆、隶、行、楷皆备,而以行、篆为主,兼事绘画和治印。诗书画印,被誉为四绝。以书艺为文化载体,树立正气,明道济世。作品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等收藏。
姚奠中先生的篆书形体略长,结构严谨、笔力苍古、横粗竖瘦、铁骨铮铮。上小学时,他就从《说文》入手学习小篆。在山西教育学院就学时,又师从著名书法家常赞春,在常先生指导下逐显个人风神。特别是成为章太炎的研究生后,篆书有了质的飞跃。章先生“学篆先要学汉碑头,学隶先要学《石门颂》,学魏先要学《郑文公》”的经验,对他启发很大。他又进一步研习了《天发神谶碑》《三体石经》和章先生的金文,使章先生篆书方涩厚重、高古雄健的线条和风格在自己的篆书中得到了体现。
姚奠中先生吸取篆书大家吴大徵和吴昌硕的特点,在篆书用笔上加入了提顿、起收,藏而小露,使篆书的特点充分得以发挥。篆书的代表作应当是1971年3月姚奠中先生所书《毛泽东诗词》。当时先生68岁,正是创作的旺盛期。姚奠中先生用小篆连续书写了毛泽东诗词37首和柳亚子诗词二首、郭沫若诗词三首。这一组篆书,打破了传统篆书的规整与平直,不须打格折纸,不求大小一致,以小篆结体,取大篆造型,用行书运笔,苍劲古朴,耐人寻味。
姚奠中先生其隶书多取法于汉隶《石门颂》《张迁碑》和《曹全碑》,风格雄浑古朴。先生平素条幅不多作隶,只是在写对联时,才以字字舒展一扬隶书之长。
姚奠中先生其行书最为出类拔萃。他非常推崇碑学,在北碑上下功夫最多,但对一味推崇碑学而否定帖学并不赞同。清末,书法理论家包世臣《艺舟双楫》中,力主把碑学地位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后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更将碑学地位推向空前绝后的新高度。包康“双楫”之“尊碑抑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影响着书坛,自然地也影响到姚奠中先生这一代。
正如许多评论家所概括的,姚奠中先生的书法是文人书法,他写的内容多为耐人寻味的诗文、警句和自作诗,充满书卷气和向上的力量;是才子书法,结体拙中寓巧,运笔潇洒爽朗,充满节奏感和韵味;是大家书法,行、篆、楷、隶均为上乘,字里行间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充满传统的功力和个人面目,给人以美的享受和不尽的启迪。古文字学大家张颔先生赞曰:“姚先生的字确如其人,精微博大,高明平实。我每看到他的书法总觉得如读‘退翁山石之句,有一股刚直浑厚之气扑来。”
谈到姚奠中先生的书法不能不提到他的篆刻。姚先生通篆书,对篆刻从青年就开始着迷。20岁时能用篆书写四条屏。21岁时发起成立新民中学书画篆刻学习会并任副会长。22岁时结识了工于篆刻的李伯常,摹刻汉印,技艺大进。23岁南下无锡,受浙皖印人的影响,把汉印的浑厚和浙派的细巧结合起来,并对汉印和明清流行的印风进行研究和探讨。
姚奠中先生非常讲究章法,是分朱布白的高手,着意于构筑自然动态的平衡,大疏大密,虚实相生。白文匀称祥和,柔中见刚;朱文浑厚朴拙,刚中有柔。所治之印每一方都匠心独具,充满金石气韵,凝聚着情趣。或自己的别人的名号章,或以励志为主要内容的闲章,或以表意为核心“画龙点睛”的起首章,一章一精品,一章一气韵,无不达心适意。读他的印谱,仿佛在读经读史读诗读画,仿佛进入一个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
姚奠中先生先后出版大型作品集《姚奠中书艺》等十余种。2009年,荣获中国书法最高奖——第三届兰亭奖终身成就奖。他还致力于书法艺术传承,在海内外多次举办个人书艺展:2006年举办纪念章太炎先生逝世70周年“姚奠中书艺展”,2012年举办“薪火相传、翰墨流光——章太炎·姚奠中师生书艺展”,2013年举办“登高望远——海峡两岸百岁书画大家姚奠中·张光宾作品展”等,产生极大影响,获得高度评价。
《中国书法》《书法》等杂志多次刊登过姚奠中先生的专题;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和山西省、市电视台曾为姚奠中先生拍摄和播放过专题片。
《姚奠中千字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内容包罗天文地理人文等多方面,为宋代以来的蒙学读物之一,全书千字,皆无重文,是学习书法的绝好范本,直到今天,此风依然长盛不衰。此书是姚奠中先生在百岁之时写就的书法瑰宝。其风格老而弥辣、高古质朴,令人叹为稀有。
捐 献
作为山西省第五、六届政协副主席和九三学社山西省第四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名誉主委,姚奠中先生始终心系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为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统一战线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先生关切民生,遇有灾害,捐钱捐物,毫不悭吝;逢人有困,竭力救助,未尝挂怀。
姚奠中先生始终关心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2006年,将自己的150幅书画作品捐献给了山西大学;2010年,姚奠中先生又率先捐出一百万元,发起成立了“山西省姚奠中国学教育基金会”,用以奖掖后进,弘扬国学。
姚奠中先生生活俭朴,数年不换一件新衣,但他把价值数百万元的书画以及房产、图书等,都捐献出来,用于国学的普及。2010年,“山西省姚奠中国学教育基金会”成立,姚奠中先生率先捐出100万元。在他的指点下,基金会的收益全部用于扶持山西大学国学大讲堂和《国学之声》项目。
步入百岁以后,姚奠中先生向山西省忻州市领导提出帮“古人的忙”,在他的提议下,纪念一代文宗元好问的忻州遗山祠得以复建。
2013年12月27日清晨,姚奠中先生于家中端坐安然辞世,享年101岁。
雄才博学百年身,四海堂堂第一人。我敬寿翁千盏酒,梅花愈老愈精神。(冯其庸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