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的对策研究
2023-05-30肖颖
肖颖
【摘 要】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是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取得巨大成效,但是其仍面临一些困境,需要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构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论文结合工作实践,以我国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为切入点,详细阐述新发展格局下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水平的具体措施,以此推动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新发展格局;数字化;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6.1;F27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3)03-0112-03
1 引言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其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巨大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国有企业资产管理能效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适应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取得巨大成效,存量法人户数大幅压减,“两非”“两资”清退任务基本完成,国企资产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但是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还面临诸多困境与挑战,影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阻碍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因此为了统筹深化国企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国有企业要破解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痛点、堵点,加快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新举措、新路径。
2 我国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
加快推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做好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不仅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使命,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选择。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要目标任务已经完成,三年来,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国企资产管理工作取得巨大成效。
2.1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在国企深化改革、三年行动等战略的实施推动下,我国持续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基本形成主要覆盖企业、金融企业、行政事业性、自然资源等四大类别国有资产的分类分级管理格局,国防资产、人民银行资产等特殊类别资产依法实行专门的管理体制。另外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尤其是在国有资产投资运营改革方面国家出台了诸多相关政策文件,见表1。
2.2 国有资产家底初步摸清
摸清国有资产家底是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效能的重要举措,随着国企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国企家底信息越来越透明。例如,2017-2021年,全国企业国有资本权益从50.3万亿元增长到86.9万亿元,年均增长14.6%;金融企业国有资本权益从16.2万亿元增长到25.3万亿元,年均增长11.8%;行政事业性国有净资产从20.5万亿元增长到42.9万亿元,年均增长20.3%。
2.3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效能显著提升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推动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效能,尤其是国有资本布局更加合理,国有资产投资聚焦战略安全、大数据产业以及公共服务等领域。通过国企改革,国有资产在涉及国家安全、民生领域的营业收入占比超70%。国有资本经营效益进一步提高,例如2022年,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9.4万亿元,同比增长8.3%。7家中央企业的利润总额超过1 000亿元。其中山东省2022年度,省属企业营业收入21 843.8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出口产品销售收入742.9億元,同比增长63.4%。累计上缴税费1 080.9亿元,同比增长16.4%。劳动生产总值3 992.8亿元,同比增长5.6%,高于全省增幅1.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2 226.1亿元,同比增长16.8%。研发经费投入425.8亿元,同比增长16.5%,研发投入强度1.95%,同比提高0.08个百分点,研发投入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2.4 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随着国企基建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突出,坚决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虽然受疫情、国际经济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但是我国国有企业整体生产经营稳中向好,主要运行指标持续改进,企业整体财务结构稳健,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以山东省为例,截至2022年末,省属企业资产负债率68.77%,同比下降0.03个百分点;债券占带息负债比例25.5%,同比减少3个百分点;境内外负债类债券均实现同比减少,其中,一年内到期债券同比减少1.4%;一年内到期债券占债券总额比重同比降低0.5个百分点。
3 新发展格局下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虽然我国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但是对照国际一流企业,我国资产管理工作仍然存在顶层设计不合理、管理手段落后、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以及监管效能不高等问题,因此为了提升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水平,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有企业要采取以下措施。
3.1 加强顶层设计,激发国企活力效率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要目标的完成显著提升了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水平,但是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仍然难以满足高质量发展要求,尤其是部分管理者并未认识到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导致国有资产管理的整体效能不高。因此我国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现代公司治理制度,提高国企活力效率:首先,国有企业要聚焦高质量发展,创新国有资产布局。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就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长期以来国有资产布局较为分散,主营主责资产效益不高,难以体现出国有资产汇集重大基础项目建设的优势。因此我国国有企业要创新资产布局,构建“混改+重组”资产布局模式,形成国有资产服务于国家重大项目、基础设施以及产业链强链补链等产业,提高国有资产投资效率。其次,总结巩固深化三年行动成果,提高国企活力效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提出要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目前国有企业改制基本完成,但是现代制度基础还不牢固。因此国有企业要巩固总结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抓住改革政策机遇,出台一批促进国有资产管理发展的配套制度,优化资产管理模式,打破传统思维束缚,以此提高国有企业活力效率。例如,山东省在巩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的基础上,实行国有企业董事会授权管理办法,深化国有企业监事会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建立三项制度改革效能评估体系,有序实施中长期激励,加快构建更加科学规范、成熟定型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打造更具综合竞争力的新型市场主体。
3.2 创新资产管理手段,构建数字化管理平台
我国进入数字经济发展新时代,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能力、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举措。2020年9月21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提出要推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在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赋能资产管理,提高资产管理信息的透明度是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必然手段。一是国有企业要以数字化管理为抓手,坚持“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的新理念,加速推进资产管理数字化改革及集团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板块的全面深化改革,切实实现资产数据互通、制度重塑、流程再造。二是加快推进企业资产管理方式、业务形态、商业模式的重构,实现从资产的购入、配置、变更、盘点、维护、评估、处置及投入产出、租赁价格、资产价值、财务指标、资产来源、购入价格等不同维度的全生命周期的统一规范管理,为国有企业“资产—资金—资本”联动良性循环的“三资”转化模式,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效能、优化国有资产布局,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供价值管理,奠定坚实基础。三是搭建“資产预警”模块,降低资产风险。通过配置“资产预警”模块,对长期闲置、违规出租、低价出租、租赁到期等情况进行监测。同时通过设定联动“基础信息管理”模块,资产管理人员只要点击某一项资产的名称,就能看到该资产所处位置、类别、权属人等相关信息,详细全面,快速了解资产详情,提高处理效率,及时预防国有资产闲置流失和不正当使用情况的发生。
3.3 优化国有企业经营指标,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2年国有企业实施“两利四率”,实践证明“两利四率”指标体系在引导和促进国企落实国家战略任务、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盈利水平、防范重大风险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随着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国有企业需要结合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对经营指标体系进行优化调整,将“两利四率”调整为“一利五率”(见表2):用净资产收益率替换净利润指标、用营业现金比率替换营业收入利润率指标、继续保留资产负债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一利五率”指标总体目标定为“一增一稳四提升”。“一稳”即资产负债率总体保持稳定。“四提升”即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现金比率4个指标进一步提升。“一增”是指利润总额增速要高于国民经济增速。“一稳”是指资产负债率稳定在65%左右。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65%以下”调整为“稳定在65%左右”,主要考虑当前既要保持中央企业稳健的财务结构,又要支持企业在经济复苏中加快结构调整,加大战略性投资力度,为转型发展提供必要的融资支持。“四提升”是指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现金比率要实现进一步提升,这几个指标都是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关键所在。
3.4 增强国有资产监管效能,防范重大金融风险
强有力的监督是防范国有资产流失、提升资产效益的重要举措。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国有企业要着力增强国有资产监管效能,防范重大金融风险发生:首先,国有企业建立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系。提升监管效能,要从“管资产”向“管资本”深层次转变。聚焦管好资本布局,构建国有资本布局优化结构调整体系。聚焦规范资本运作,构建国有资本规范化专业化管理体系。聚焦提高资本回报,构建国有资本高效运营体系。其次,国有企业要改进监管方式,前移国有资产监督关口,不断巩固完善业务监督、综合监督、责任追究“三位一体”监督工作体系。长期以来我国国有资产监督往往侧重事后审计监督,缺乏对国有资产投资决策前期的审计监督,导致国有资产风险较大。为此国有企业要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的监管机制,实行内外监管,形成有效的国资监管闭环管理。
4 结语
总之,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我国国企三年改革行动成效显著,新一轮国企改革蓄势待发,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取得巨大成效。对标国际一流企业,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还存在不足,因此国有企业要深化改革,紧紧围绕提质增效目标,聚焦投资国家重点项目、新兴产业,优化国有资产管理策略,以此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助力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启林.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11):10-12.
【2】魏晓帅.国企数智化资产管理平台建设实践[J].国企管理,2022(23):82-83.
【3】张叶定.新环境下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对策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3(01):187-189.
【4】蔡洁洁.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22(06):53-54.
【5】刘晟君.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18):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