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路径与方法
2023-05-30谢庆华
谢庆华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日益重视,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在培养高质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就成了高职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结合高职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阐述了高职体育教学与职业素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原则,并提出了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路径与方法,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高等专科学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既具有高校性质,又具有职业性质,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和民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以培养复合型和创新性技术技能型人才为重点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从规模扩大到内涵建设,培养了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一教育培养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我国工业转型中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但是,由于工作、生活的日益紧张,各类职业技术人员的职业病层出不穷,如何通过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为目的的高职体育教学,培育引导高职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正确掌握应对未来生活和工作压力带来的各种职业病,是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2012年,国家颁布了《全国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试行)》。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并根据未来的职业资格要求,运用体育运动的手段,掌握发展职业身体的途径,了解常见职业病的原因和防治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综合能力。因此,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探索新时期下的体育课程改革,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高职体育教学与职业素养的必要性
近几年,由于国家政策的扶持,高职学院和的人数逐年增多,高职学院人才的培养也在飞速发展。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习技能成绩,而忽略了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虽然职业技能是高职学生重点学习的方向,但是,职业素养也是不可或缺的,不仅包括专业技能,还包括个人的素质和品德。所以,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职业素养是十分关键的。职业素养是指在从事专业活动中所体现的全面素质,主要有:专业的内部准则与要求;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另外,公司的价值观和个人的价值观也是非常重要的。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是提高学生体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也可以通过体育人文素质中的隐性体育素质来充实其内涵,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进行持续推进与改革,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技术素质,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品格;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性格等。高职体育教育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要从专业能力的角度出发,尽量减少单纯的技术、理论,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养。
2 基于职业素养需求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构建遵循的原则
高职体育课程不仅担负着提高学生体质的重要作用,而且担负着培养学生今后学习、生活、工作的体育知识、专业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体育教学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预防职业病、树立终身健身意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2.1 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
高职院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素质和能力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大方面。这五个方面的教学目标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引导價值。知识传授注重使学生掌握运动知识,掌握运动技能,树立体育道德,使其终生体育意识;能力训练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竞争和协作精神,以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价值观引导”则着重于对学生进行体育伦理、社会伦理教育的培养,以培养与人的综合素质相适应的社会素质。在高职院校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重点,突出高职院校的特色,与高职院校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实际相结合。
2.2 职业岗位需求原则
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人才主要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等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培训是高职院校的核心内容。技术技能是以专业技能为基础,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在非技术能力中,体能是最基本的条件,因为有好的体能是工作的先决条件。而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的专业岗位,在一定程度上对劳动者的体质和环境适应性有了较大的影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要准确把握相关专业技能人才的工作特征,坚持“基础牢,素质高,能力强”的理念,以“以体育为切入点,以全面的职业素养”为突破口。“基础牢”是为夯实体质和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素质高”是指对体育和健身的有效利用;“能力强”指的是培养学生与生活、职业密切相关的体育实践技能,以满足社会、人才市场需求。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计要根据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将来从事的职业特征,密切联系职业工作对学生体质的需要,充分发展其专业体能,并根据其将来从事的工作特点,培养其职业实用性的体育锻炼手段和方法,为适应未来职业发展需要的学生体质和能力,为其将来的事业发展做出贡献,培养良好的职业综合素养。
2.3 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原则
职业院校作为职业院校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要服务于学生的整体发展,更要结合各个专业特点,提炼典型工作任务,服务于学生的专业能力发展。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要做到“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必须“学以致用”。从理论上讲,应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式,培养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通过体育锻炼的实践,让学生们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运动技能的重要性,从而终身受益。
3 基于职业素养需求的不同职业大类对应的高职体育课程内容设置
3.1 发展学生职业体能目标的体育课程内容设置
高职院校培养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人才的职业特征,是高职教育的重点教育。体育锻炼对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决定了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员要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职业素养全面发展是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职业体能是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体力,不同的工作性质对其身体素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分析了静态、流动、工场、特殊岗位姿态五大职业所需的一般体力,并指出了发展速度、耐力、下肢力量、关节强度、心肺功能、呼吸机能、情绪调节是五大职业中的通用体力。不过,每个职业的身体素质要求都不一样,所以要根据不同的课程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比如,静坐式的工作,身体素质要求相对较低,但腰背、肩颈、手腕等部位的肌肉要强壮,可以开设篮球、乒乓球、广播体操、健身跑等项目。静态站姿对劳动者的身体素质要求是下肢力量、肩背力量、耐力。流动职业对劳动者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可以开设健身跑、足球等体育项目。工场作业对工人的身体素质有很高的要求,可以开设舞蹈、广播操、跑步等运动项目。特别是警务人员,其身体素质要求高,力量强,耐力强,反应敏捷,可以开设健身跑、足球、篮球等课程。
3.2 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的课程内容设置
根据不同职业的工作性质和对运动素质的需求,采用项群训练理论为指导,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从而推动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静坐类由于长时间伏案,注意力高度集中,身体活动范围较少,所以最好是安排技能主导命中类、评分类的班级。静止式站立类由于体力消耗较大,所以以体能主导型、技能主导型的项目为最佳。由于运动变态类的工作负荷较大,所以最好安排体能主导类、有氧耐力类项目。由于工场作业的工作,由于作业精细,手指灵活,故应安排命中率,得分类科目。由于工作人员接触的人群比较多,对言行举止、反应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最好是以技能为主的格斗类、以技能为主的对抗类课程为主。
3.3 帮助学生预防职业疾病的课程内容设置
随着我国高职体育工作强度的不断增加,目前社会工作人员存在的职业病问题日益突出。根据以上五种职业的工作类型特征,对不同职业的常见职业病进行分析,应用体育医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指导学生科学锻炼、自我预防和自我康复,掌握职业病的发生情况,开展专业的身体锻炼。长期伏案、低头很容易引起颈椎肌肉的紧张和韧带的损伤,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肌肉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在运动中难以发动、难以调整和保持准确的动作,严重时可造成运动能力丧失。预防静止工作的职业病,首先要多运动,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张力,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可以通过有氧运动、拉伸运动、力量性运动等方式来预防此类职业病。
4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方法
4.1 调整和完善体育教材
许多高职学校的体育教材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许多高职院校的体育教科书与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校的教科书基本相同,缺乏针对性;另一方面,教科书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关于理论知识的解释,而不是具体的操作。因此,在对高职体育教材进行调整与完善时,应结合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结合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结合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补充,使其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应用。
4.2 改革和创新体育教学模式
由于体育活动和各类专业工作对职业素养要求的差异,高职院校体育课堂中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实现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高等专科学校的体育教学与普通的体育课有很大的区别,它包含了身体对抗、规则和运动等方面的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能,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团结协作、规则至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并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培养出优秀的职业道德,比如协作精神、工作态度,尊重企业文化等等。因此,在具体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并适时地进行改革,使他们逐步地接受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4.3 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
教师作为对一名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育与引导,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专业素质产生一定的影响。体育教学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又可以锻炼他们的意志,使他们能够战胜各种困难,战胜各种挫折。在体育教学中,师生可以定期开展培训、讲座等活动,及时地了解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长处和短处,并对其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
4.4 革新体育观念
高职学校体育教育的开展和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必须在新的体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改革。首先,认识到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关键,确立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優化体育教学,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按照学生的专业特点,推动体育与专业的结合,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设计,提高学生的专业化、职业化能力。比如:实施体育教学协作育人理念,需要专业教师和体育老师之间加强互动,在专业和体育教学中进行交互设计,让学生能够从体育教学中获得专业和职业的知识,对学生的将来发展有帮助,对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也有持续的提高。
4.5 创新体育训练方式
在高职高专体育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多样化的体育训练方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运动形式,以促进学生的融入,从而获得更多的体育知识和社会信息,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在社会发展的角度,创造体育社会化情景,促使学生融入到体育社会化的情境中,让他们能够获得体育社会性的知识。比如:针对学生的个性问题,为其创造情境,让他们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让他们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并在比赛中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并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竞技技巧,培养他们的自信和勇气,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性。体育锻炼能够减轻、发泄自身的烦恼、不甘,改善不良的心情,增强自我控制、调节情绪的能力。同时,针对大部分学生的耐力不足,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强化了耐力的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耐力,促进了他们的社会发展。其次,以学生的专业发展为基础,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专业体育教育模式。基于学生的创造性和职业素养,创设专业市场信息,通过对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通过体育探究活动的实施,引导学生思维,思考体育知识,加深对体育的认识,增强学生的体能和耐力。
4.6 拓宽体育载体
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方面,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开展和实施可以通过拓展体育教学载体的方式来达到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首先,基于互联网,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了基于网络的体育教学平台,建构了一种新的体育教育方式,使学生的体育活动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比如:针对体育专业发展模式,在网上搭建体育教育空间,将体育知识、技能、文化等信息做成短片,引入体育课程,引导学生与体育平台融合,获得体育课程信息,实现体育自主学习。同时,在网上建立体育新闻、体育社会性等相关资讯,使体育资讯通过平台进行传播,方便同学们通过平台获得体育资讯,从而不断提高体育实务的水平。其次,通过在校外平台上进行体育活动,将体育教学与社会发展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到社会性的运动中,因此,他们的社交能力得到了提升。例如:学校与附近的运动场馆合作,为学生提供一个校外运动场所,让他们参与运动,获得更多的社会信息,从而为他们的将来发展提供了保证。
5 结束语
新时期,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开发出一套更符合学生职业素养的体育课程与教材,并积极组织各类讲座、活动,促进师生间的沟通,使学生有机会、有平台地对老师的教学进行反馈,以便指导老师进行正确的指导。同时,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接受能力,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并结合学生的个性和企业的招聘要求,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和改进,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需要,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课题:院级课题,课题名称: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路径与方法,课题批准文号:2021GZHTZY120B。
(作者单位: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