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非遗抢救性保护中传承人口述史记录的重要性与发展对策

2023-05-30吕星怡

炎黄地理 2023年3期
关键词:抢救性遗传人口

吕星怡

非遗传承人是我国非遗文化保护的关键。近年来我国高举文化自信旗帜,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加大对非遗文化抢救性保护过程中,非遗传承人口述史记录成为重要的途径之一。实践证明,这一项工作有助于我国加强非遗文化的档案馆藏建设,有助于保留更多传统文化的精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工程。在分析非遗抢救性保护中传承人口述史记录的基础上,阐述当前非遗传承人口述史记录工作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就此提出发展对策和建议,以期对国内非遗抢救性保护工作、非遗文化监管、国内学者开展相关研究等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传承人口述史记录的重要性

抢救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非遗文化的抢救性保护记录和传承人口述史记录,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受到当前市场经济大潮冲击、部分地区对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不够重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有多种非遗文化都处于濒危状态,亟待进行抢救性保护。据统计,截至2022年10月,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余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62名。至2022年6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已经去世400至500位,健在传承人的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由此可见,传承人口述史抢救性记录工作对于保护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传承的紧迫性。

服务博物馆档案馆藏工作

非遗文化项目是博物馆的重要展示内容之一,传承人口述史的记录同样也是博物馆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传承人口述史的记录增加博物馆的非遗文化底蕴,拓宽博物馆的展品资源,为大众进行全面系统的非遗文化普及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料。同时,这也是博物馆一项重要的档案馆藏工作,有助于留住非遗文化的根和魂,助力非遗文化传播,为学者开展相关研究储备珍贵的参考资料。

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通过传承人口述史抢救性记录工作,抢救我国濒临灭绝的非遗文化,促进我国优秀文化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有助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强的精神动力。

传承人口述史记录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非遗保护和传承的责任重大,在传承人口述史记录方面,我国从中央到地方、从文化部门到教育科研等社会各界均做出了一系列探索。

口述史记录有一定成效

我国的非遗文化保护工作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前后民间自发行动挽救保护、政府文化部门主导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加入国际公约开启世界非遗文化保护三个重要发展阶段。步入21世纪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健全的非遗保护机制,尤其2015年文化部制定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规范以来,口述史记录成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文化部门均有序开展工作,加强传承人口述史抢救性記录。截至2021年,中央财政已对全国约1600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记录工作提供了财政支持,记录工作成果包括文献片、综述片、收集文献、口述文字稿及工作流程文件等。记录项目的成片时长平均为25小时,数字化后的收集文献约为100~300件,口述史文字稿平均字数为10万字。每个项目最终提交的资源量平均为300GB(素材资源量平均为1200GB)。在2015—2018年国家支持的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项目中,已有872个项目通过专家评审,完成了最终验收。

博物馆方面有一定探索

近年来国内博物馆在口述史记录方面也有一定的探索和尝试。2014年6月,北京市西城区启动了“百岁老人口述史”公益项目,通过采访和口述帮助老人记录一生的时光。2016年,以收藏百岁老人·百年记忆为主题的博物馆——“百岁苑”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内收藏了老人的老物件、照片、视频等,起到了良好的公益宣传作用。在更早些时候,2012年2月中国传媒大学与央视前主持人崔永元正式签约,合作成立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及口述历史博物馆。

口述史记录研究的成果

在口述史研究方面,国内著名作家、画家和社会活动家冯骥才2001年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关于紧急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的提案。20多年来,冯骥才的学术团队深入国内古村落、木版年画基地等非遗保护一线,在国内最早提出非遗档案化的理念,最早意识到传承人保护的重要性,还专门成立了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所,对非遗传承人口述史进行系统的研究。此外,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温州大学口述历史研究所等高校学术机构对非遗传承人口述史的研究也颇有建树。

传承人口述史记录中存在的不足

尽管近年来我国政、学、商等各界都积极投入到非遗保护和传承人口述史记录工作中,但受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贯彻实施情况不同等多种因素制约,实践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意识和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非遗传承人口述史记录作为非遗文化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均衡的影响,具有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部分区域对非遗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抢救性记录的意识不足。部分区域虽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是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虽然有非遗文化保护和记录传承人口述史的意识,但是本地财政收入非常有限,在非遗文化保护的财政支持上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博物馆工作力度不够

目前各地博物馆对非遗传承人的口述史记录有所重视,但主要集中于历史文物和文化口述史记录,对非遗传承人口述史抢救性记录工作的重视明显不够。主要表现为博物馆在非遗传承人口述史记录的工作规范性不够,没有严格按照文化部制定的非遗抢救性记录的工作规范和指南来操作;与当地文化旅游监管部门、非遗中心、电视台等单位沟通协作不够,在传承人口述史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缺乏专业的文化人才

文化建设和文化运营管理需要专业的人才。在非遗传承人口述史方面,按照文化部2015年非遗抢救性工作规范规定,各省非遗中心组建了抢救性记录工作小组。小组成员包括项目负责人1人(应为非遗中心工作人员),专家顾问至少1人,导演1人,摄像2—3人(其中包括图片摄影1人)、录音1人,后期剪辑1-2人。如果是少数民族语言使用区或重方言区,还需配备专门翻译人员1人。分工可兼顾,并根据项目规模、工作量适当增减人数。目前市、县一级缺乏专业运营和管理人才,相关技术人才也严重不足。

数字化传播创新不够

随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数字中国”的加快实施,大数据、人工智能、5G技术、区块链等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而非遗传承在传承人口述史的传播方面尚缺乏创新性。主要表现在宣传方式过于刻板,无法有效吸引社会大众的兴趣;宣传渠道相对单一,没有综合利用线下线上多种资源和渠道进行整合宣传。

传承人口述史记录发展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未来要进一步加强非遗文化保护,做好传承人口述史的抢救性记录工作,相关建议和对策如下。

增强保护意识并加大支持力度

建议地方政府和基层工作人员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非遗文化保护意识,提高对非遗传承人抢救性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严格按照文化部门2015年非遗抢救性工作规范,努力健全传承人口述史的抢救性记录工作机制,加强相关工作的规范管理。在保证本地民生和社会各项开支的基础上,加大对非遗文化保护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建议地方政府积极引导高校科研机构、传媒公司介入,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全力以赴做好传承人口述史的抢救性记录工作,为后世留下珍贵的记录文献。

加强协调推动博物馆工作

地方各级博物馆应将非遗传承人口述史抢救性记录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对内完善工作机制,完善专业人才配置;对外则要积极协调文旅部门、非遗中心、电视台、传媒公司等相关部门,通过跨部门跨机构协作,协助文化部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传承人口述史记录工作,并将口述史记录中所获得的珍贵资料和作品在博物馆展示存放,努力做好档案馆藏工作。

具体来说,博物馆要重视口述史成果展示和档案馆藏,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长期坚持不懈地推进。以口述史抢救性记录为契机,深入进行非遗文化研究,将口述史记录与非遗文化艺术保护科研紧密结合,推出更多的研究成果。同时,博物馆可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AR、VR、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将口述史成果和相关藏品等面向广大用户进行在线展示,给大众以沉浸式的体验,提升传播效果。

加强口述史专业人才培养

2022年9月,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全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研究生已经入学,该学科的研究方向包括非遗管理学、非遗档案学、视觉人类学、传承人口述史、非遗博物馆学等,这预示着我国非遗传承人口述史专业人才培养拉开序幕。今后我国要继续不遗余力地加强非遗传承人口述史专业人才培养,加强高校科研机构与文化部门、文化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合作,在实践中培养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数字化技术应用、新闻传媒技能和非遗项目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型、复合型人才。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文旅部门2015年非遗抢救性工作规范,加强口述史记录工作标准化管理。

順应融媒体趋势创新传播

在当前融媒体新时代,要积极开动脑筋,对传承人口述史记录工作进行创新宣传。在传播方式上,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短视频、漫画、小品、音乐剧等创新手段;宣传内容上,要充分挖掘非遗传承人的优秀品质和艺术追求,鼓励社会大众学习传承人的先进事迹,传播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与艺术价值;宣传渠道上,坚持线下与线上相结合,以线下活动为载体,借助线上渠道宣传,扩大传播范围。

加强口述史记录细节管理

口述史记录也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实际操作过程需要采访人下苦功夫,拟定详细的采访提纲,认真研究传承人的个人背景、艺术经历、性格特征、爱好习惯、生活禁忌等。在访谈中要尊重传承人,做到认真倾听、积极引导、保持轻松愉快的谈话氛围。访谈后认真梳理总结,与对方保持沟通,最终制作出完美的作品。

冯骥才先生曾指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做口述史,是意义非凡、开天辟地式的工作,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创造了全新的技术与手段,开创了全新的思路与格局。这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文化部门组织领导下,融聚高校、企业等社会各界力量,通力协作,长期推动和贯彻执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16(001).

[2]孙正国.非遗传承人口述志的理论拓展及其文化价值[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1):123-133.

[3]贺雯雪,宋扬.非遗家族品牌传承与发展研究——基于湘西“徐氏竹编”“95后”二代传承人口述史记录整理[J].天工,2022(09):20-22.

[4]代启丽,张静,张纯. 依托“传承人口述志研究”项目开展非遗抢救性记录片创作的实践探索[C]//.2022社会发展论坛(昆明论坛)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2:632-637.

[5]姚梦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策略初探——基于常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的记录[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02):85-88.

[6]韩菲.关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的意义与思考[J].文化产业,2021(16):32-33.

[7]艾玲.横峰木偶戏传承人口述史研究的价值意义与问题挑战[J].戏剧之家,2021(34):29-30.

[8]孙文丽.公共文化服务视域下的“非遗”传承人口述史[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9):49-53.

[9]邱钧彦.非遗濒危项目抢救及保护方法的探索[J].神州民俗,2017(04):29-31.

[10]谢鸣.浅谈“非遗后”时代抢救性记录的必要性及实施路径[J].戏剧之家,2018(15):279-281.

[11]李东晔.传承人记录工作的现状与未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反思[J].非遗传承研究,2022(03):279-281.

[12]冯骥才.为文化保护立言[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7.

[13]冯骥才.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抢救性遗传人口
非遗传承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太原市阳曲县西殿村龙山时期陶窑遗址抢救性搬迁保护技术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抢救性手术治疗1例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