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伦理学视域下新疆民间故事的生态意蕴初探
2023-05-30刘嘉雯
刘嘉雯
摘 要:本文运用生态伦理学批评方法分析新疆民间故事这一文本的生态观,从敬畏生命、尊重自然和遵守生态道德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挖掘出新疆民间故事蕴含的生态伦理观,突出新疆民众面对生态困境的智慧,这不仅对建构人类精神有很大的价值与意义,也可为当代生态治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态伦理学;民间故事;新疆
生态伦理是“一种能够恰如其分地尊重和处理地球上所有物种和生命的新的伦理”[1]。而民间故事与人类生活实际相结合,能真实地反映和代表当地民众的物质生活和特有的精神文化,寄托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新疆民间故事这一文本进行仔细阅读和系统整合,发现其中蕴含了许多生态意识,尤其是生态伦理意识,无不彰显着新疆人民群众的生态观。本文将以敬畏生命、尊重自然、遵守生态道德三个生态伦理原则为主体,一一印证新疆民间故事这一文本中的生态伦理精神及其对建构人类精神的价值与意义,也拟为当代生态治理提供借鉴。
一、敬畏生命——树立正确的生态思想
敬畏生命是生态伦理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德国学者阿尔贝特·施韦泽在1915年提出了“敬畏生命”的概念,把伦理学的研究范围由人类扩展到自然界的所有生命,由此人们才逐渐意识到其他生命与人类生命有同等的重要性,伦理学也走向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疆民间故事文本中,出现了具有动物形象、植物形象等鲜活生命的事物。通过仔细阅读,发现非人类生命体(如动物、植物等)在故事中通常充当附属品(工具)、故事叙事的支点以及审美主体三种角色存在。非人类生命体在不同故事中充当角色,可以看出非人类生命体逐渐受到重视,由工具、线索到被当作一个真正的伦理主体看待,这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也体现新疆人民不断进步的生态思想。
(一)作为附属品的存在:征服世界的工具
在《征服世界的毛驴》这一则故事中,人类精心饲养毛驴,让它住环境最好的马厩,喝清凉甘甜的泉水,给它吃加有甜葡萄干的草料。这一切看似是善待动物的美好景象,实则却是因为故事中的国王及当地人从未见过毛驴,把它当成可以征服世界的“怪兽”,后来毛驴误打误撞吓退敌人更是证明了他们的想法,于是毛驴受到更好的照料,被喂养“更多的精料和大量的葡萄干”,人类以自认为最好的待遇“厚待”毛驴,最终毛驴因为贪吃贪喝“寿终正寝”[2]。同样是驴,在《牧羊孤儿斗汗王》[3]故事中的毛驴们则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一群听得懂人話的毛驴被汗王威胁,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不得不欺骗善良的牧人们,沦为汗王的帮凶。两则故事的共同点都是驴成了人类满足私欲的工具,失去了自由。这也是人类对非人类生命体这一行为较清晰的审视,暴露了人类自私贪婪的本质,随意奴役生命,随意驱使非人类生命体。对人类而言,毛驴们只是家畜,随时都可以被宰杀,是失去生命自主权弱势的一方。由此可见,非人类生命体充当人类世界中的附属品是一种常见现象。
(二)作为叙事的支点:故事发展的线索
在《愚蠢的汗王 聪明的王后》[4]这个生活归属类的故事里,小马驹的归属问题是汗王和王后矛盾的导火索,只出现在故事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只写汗王和王后的对话,从而在二者对比之下体现王后的聪明。故事中的小马驹类似于一件事物,由两个车夫争论小马驹属于谁的,发展到车夫不服王后的裁断找来汗王,随后汗王与王后赌气,故意推翻王后的论断,其中的小马驹只是单纯地作为推进情节发展的形象,作为叙事演变的一个支点,在结构上“燃烧”了自己便无影无踪。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人类利用自己拥有的压倒性的书写权力,随心所欲地书写主观认识之下的其他生命体,而这种对话语权力的任意滥用,通常导致故事中的非人类生命体因为受到人类话语的禁锢,于无形之中被人类剥夺表达权。
与自然界中的非人类相比,人类拥有相对强大的力量,而这一特权正说明人类肩负着一个神圣的责任,即认真扮演好“生态管理者”“生态维护者”的角色。但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的初心逐渐被贪婪、妒忌、欲望所玷污,早已忘却对其他物种的尊重,忘却对生命本身的爱护与敬畏。这时,非人类生命体一般处于一种“失声”状态,在文本中作为弱者,作为一个与人类生命不平等的存在,体现出在人类中心主义下非人类生命体受利用、被剥夺或无视其主体性的常态。
(三)作为审美主体:建立伦理主体的开端
在寓言故事《玫瑰花与蝴蝶》中,当蝴蝶问玫瑰花喜欢它还是喜欢蜜蜂时,玫瑰花回答蜜蜂,给出的理由是蜜蜂“通过辛勤的劳动把酿出的蜜汁贡献给人类而感到高兴”。[5]这里的动物植物都只是人类的化身,并且在人类话语权下把自己的价值定义为为人类做出了有贡献的事,并不足以成为一个审美主体。而在故事《四个伙伴》[6]里,黄羊、乌鸦、老鼠和青蛙成了有智慧、学会互相帮助、具有个体审美情感的生命体,不再是作为附属品或者叙事的支点了。在故事中,黄羊被捕猎夹钳住了腿,乌鸦、老鼠和青蛙不顾危险前去搭救好朋友,这是珍惜友谊的表现。最后,在三个小伙伴的齐心协力下黄羊逃了出来,但不幸的是,青蛙被猎人用袋子逮住,而青蛙担心猎人把小伙伴们一网打尽,在落难时还劝说朋友们赶快逃命,不要为了救自己而失去所有伙伴的生命。这是脱离动物性的升华,不再是以自己为中心,而是为他物着想。这些多种多样的情感不仅出现在最高级的哺乳动物——人类身上,也出现在黄羊、乌鸦、老鼠和青蛙这些被我们认为“低等”的动物的身上。
万物有灵,生命至上。人类应该认识到其他生命也有自己独有的生存智慧,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独有的理解和感应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四个伙伴》这则故事采录于1987年,可以看出在30多年之前,新疆民间就出现了生态伦理意识的萌芽。这也是新疆民间故事中非人类生命体——主要指动物成为伦理主体的典型表现。
二、尊重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准则
人类与非人类生命体共同生活在“自然”这个辽阔庞大的空间里,人与自然如何相处则是亘古不变的议题。在中国古典文化之中,就有提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中国哲学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指达到人与自然相融的精神境界;再如《道德经》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7],把整个宇宙由小到大分为人、地、天、道四部分,说明人地天道都应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天地自然、日月四时。同时中国古代也出现崇尚自然的观念,《庄子·知北游》中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8],说明庄子以自然为美,认为自然的美是无法言说的。再到21世纪,习近平总书记在2005年就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强调对环境的保护,强调人类只有依靠环境,依靠大自然,才能发展经济。这里所探讨的自然主要指日月、星辰、山川、水火等大自然环境或现象,下文将从对自然之美的认可、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分析新疆民众对自然的尊重之心。
(一)对自然之美的认可
在故事《财主和他的三个女婿》中,为了突出三小姐的外貌,文本是这样描写的:“这里的人都为三小姐的美貌感到吃惊,说她的皮肤就像天上的晚霞一样光亮,她的眼睛就像弯弯的月牙儿一样皎洁,她的身姿就像春风里的细柳一样柔韧。”[9]彩霞、月亮和柳树是大自然中常见的景象与植物,用其比喻堪称“仙女”的三小姐的外貌特征,说明人类对大自然美好的景象与事物是持一种正向、欣赏态度的。人类对自然之美的认可就是人类与大自然建立联系的过程,是人类关注自然、感知自然的结果,是人类对自然审美观照的肯定。
(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新疆民众尊重自然的第二个体现就是他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与敬畏往往是因为对自然界认知不足,从而给大自然蒙上神秘的面纱。《幸运之光》讲的是人们对星光的崇拜。人们认为启明星带来的光是幸运之光,“所到之处将会应有尽有,幸福吉祥”。为了留住幸运之光,“人们纷纷将家中的餐布举起,准备宰杀牲畜,举行吐列仪式”[10]。吐列仪式是祈雨和祈求平安的仪式,是人们尊重和敬畏自然力量的最好证明。故事里幸运之光降临在原本一无所有的黑山上,从此,黑山变了样,长满树木,鸟儿也来歌唱,小麦也在此生长,棉花和水果应有尽有。于是,生活在其他两座山里的村民赶过来,用自己的牛羊、骏马交换黑山的白面、衣服和地毯,三座山的人们来往得更加密切了。幸运之光为人们带来了财富,也带去了团结。自然可以养育人民,馈赠辛勤劳作的人民,也可以毁灭,卷起风沙,带走陆地上的一切,让人民一无所有,付出惨痛代价。面对大自然无法预测的力量,人类对自然保持谦卑态度,无意中保护了自然,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三)与自然和谐相处
尊重自然的第三个体现就是与自然和谐相处。在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时,人类应该与自然融为一体,寻找与其和谐相处的途径。在故事《神奇的花园》中,当智慧的老人问四个弟子如何分配在地里挖到的一锅金子时,四徒弟的回答得到了老人的赞赏,“我就用这些金子,在戈壁上建造一个花繁树茂、瓜果飘香的公园,让劳碌奔波、穷困饥渴的人们在公园里休息解渴,以果充饥”[11]。戈壁,一个几乎被沙砾、石子覆盖的荒漠地带,人们希望“这里的鲜花永不衰败,这里的草地永不枯黄”。面对渺无人迹的荒原,故事的字里行间无不表现着当地民众对绿色和生命的向往。建造花园是对人类生态责任的呼唤,对回归自然的呼唤。所以,不仅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站在生态角度思考问题,还要构建人与自然的命运共同体,依附大自然,融入大自然,对破坏大自然的行为进行反思,与自然和谐共处。
如果说人类以前是因为神秘而敬畏自然,那么现在就处于“叛逆期”。进入工业社会,科学技术消解了大自然的神秘,导致人类的敬畏逐渐淡化,转向为征服大自然。湖水被围成田,草场被围成放牧场,人类伐林燃草为了耕地。种种行为无不在破坏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感激自然是人类生态观进化的体现、人类对与大自然的关系有更进一步认识的体现。
三、遵守生态道德——构建完善的生态伦理体系
“从性质上看,生态危机就是一种价值危机。对于这种价值危机,只有从价值层面寻求解决的办法,才能药到病除。”[12]而生态道德恰恰是生态伦理的价值层面,与生态伦理密不可分。先有道德信念的建立,人类才能认识到自身对所有生命肩负着同等的道德责任和伦理使命,从而达到生态自觉,才有后续人类生态保护行动的倡导与实施。下文将从勇于担责、劝人行善、果敢大度三个价值方面分析新疆民间故事文本中蕴含的生态道德伦理思想,以此倡导构建完善的生态伦理体系。
(一)因果报应:勇于担责
面对生态问题,人类的态度颇为重要,勇于指出并承认问题的存在及人类的过失,是解决问题的良好开端。通常来说,在英雄崇拜、力量崇拜的观念下,猎人更容易成为一个村庄、一个部落的英雄,而对非人类生命体来说,猎人则扮演着一个破坏者的角色。在《猎人和狼》中,因为猎人频繁、无节制地抓捕野生动物,所以“不到两年的时间山里的野兽几乎都没有了”。[13]故事直接揭露了人类的不良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直面人类因为过度开发造成山里没有野兽这一严峻的生态危机。
在故事《捕鱼鸟》[14]中,捕鱼鸟每天都会给捕鱼人带来一条大鱼,让他得以温饱,捕鱼人本来应该感激捕鱼鸟,可是当巴音员外放出消息,说需要捕鱼鸟的心和胆救女儿的命时,捕鱼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带头抓捕鱼鸟,最后捕鱼鸟挣脱逃了出来,而捕鱼人仍不死心,上前紧紧抓住鸟的脚,最后自食恶果,从高空摔落而死。这是典型的“因果报应”故事模式,通常由人类先做出违背生态规则的行为,继而得到来自自然界的报复,让人类自食其果,从而警醒后世重视自身生态责任,勇于担当,履行对自然、非人类生命体的保护义务。
(二)动物报恩:劝人行善
在故事《孤儿和狐狸》中,狐狸为报答孤儿的不杀之恩,利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孤儿成家立业,变成富翁。因为不让狐狸睡在毡房,狐狸独自离去。最后,“孤儿在一座山顶上见到了那只狐狸的尸体。他把尸体带回家,按照习惯进行埋葬。他为狐狸的死悲痛,他感谢狐狸对他的帮助。从此他关心周围的人们,帮助他们,大家共同富裕起来,过着幸福的日子”[15]。这则故事可归为“动物报恩”类别,通常是因为人类帮助或救助非人类生命体,从而获得信任、感激以及给予的物质或情感回馈。故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孤儿埋葬狐狸尸体的行为,虽然只用短短一句话概括,但是可以看到孤儿是真正把狐狸当成自己的朋友,不是让狐狸暴尸荒野,而是把狐狸当成伦理关怀对象,像对待人类的尸体一样,按照当地的习惯埋葬狐狸。不仅如此,这则故事更是引导人类向善,说明“善”这个良好的道德品德会引起更多的“善”,从而肯定行善的价值,达到“劝人行善”的伦理预期。
(三)价值引导:果敢大度
故事《鹰与孔雀》[16]中,孔雀讥笑鹰外貌丑陋,可在狼准备吃掉孔雀时,鹰抛去了对孔雀的怨恨,出手援救。“观赏者们眼见了这场面,都赞颂勇敢无畏的鹰。”短短的一则小故事最后总结为一句谚语:“孔雀再美丽,也不能像雄鹰一样展翅高飞。”故事让世人看到了鷹的坚毅、果敢与大度,肯定雄鹰在关乎生命这个大问题上能抛开对孔雀的成见,不惜自己的生命勇敢地与狼搏斗。同时也借此故事的流传和影响,希望在复杂的人性当中植入鹰的勇敢与大度,去对抗人性自私、贪婪等恶的一面,从这方面来看,这则故事不失为一个正确、正向的有效价值引导,由此建立和丰富人类内心的生态道德精神,扩大生态伦理空间。由动物之间的相互对待延展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再延展到人对非人类生命体的自觉纳入。这里的价值引导与建立,不仅推己及人也推己及“物”,对生态伦理道德体系的建设有重大意义。
四、结 语
人类之所以区别于非人类生命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类拥有关注超出人类种群界限的博大胸怀。现阶段,人类应该跳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由利己主义者发展到利他主义者,真正达到人类内心的丰富与辽阔,真正地从审美层面感知自然,更好地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实现与生态融为一体。基于此,人类更要遵守并贯彻三条行为准则,即敬畏生命、尊重自然、遵守生态道德,这也是新疆民间故事中蕴含的生态伦理。
(喀什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玫.新时代文学中的生态伦理精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49.
[2]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新疆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8:1890.
[3] 同[2]:1506.
[4] 同[2]:1513.
[5] 同[2]:2059.
[6] 同[2]:2089.
[7] 王弼,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6:64.
[8] 安继民,高秀昌.庄子[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301.
[9] 同[2]:1719.
[10] 同[2]:2084.
[11] 同[2]:1816.
[12] 杨通进.环境伦理:全球话语 中国视野[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1.
[13] 同[2]:2083.
[14] 同[2]:2091.
[15] 同[2]:1407.
[16] 同[2]:2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