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文言文教学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23-05-30彭刚

作文周刊(教师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文言文言文课文

彭刚

长期以来,读背课下注释、翻译句子、分析语法现象、总结文章主题似乎成为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旋律。面对文言文,教师劳心费力依然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景象。学生也不禁感慨“学古文难,难于上青天”,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考试指挥棒迫使文言文教学必须“实用”“管用”;教材将文言文与现代文隔离开来,让本已远离现代的“文言”变得更加陌生;教师的应试思想和古典文学素养的缺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语言环境缺失;整个社会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想我们能做的就是丰富自己的古文积累,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更重要的是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我们绝不能只顾埋头耕耘,却不问路在何方。要给学生真正古典文化的滋养,让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得以传承,让经典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让文言文教学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天地。

我想,教好文言文的首要问题,是要了解文言文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价值及其现实意义,明确为什么要教文言文,学生为什么要学文言文。文言文作为一种书面语言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这是不争的事实。文言文教学就是要为学生打开一扇窗,让他们看到璀璨的文化、深邃的思想和高贵的灵魂,这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文言文的教学就是送给学生一把打开中华文明的钥匙,让学生在中华文明中感受、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中陶冶情操、熔铸精神,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中国人。新教材中增加了文言文篇目,目的就在于此。

那么在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的大背景下,如何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并由此延伸到课外,激发起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热爱?又该采用何种教学方式,能够真正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果呢?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眼中枯燥无味的文言文,用什么方式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让他们产生“想学”的念头呢?虽然,新的课堂教学改革倡导老师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但是初学一篇文言文,相关的文学常识和背景知识的介绍还是不能少的,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导入新课的艺术是非常关键的。

二、转变观念,营造气氛,让学生“爱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应使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修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我们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分小组自主研习,合作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全班展示交流。甚至可以利用文言文篇幅短小、故事性强的特点,让学生将文本编成课本剧,如《鸿门宴》《烛之武退秦师》等,这样的教学,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探究课文的欲望,让学生学到了他们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尝到了学习文言文的快乐,提高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真正实现了学生“爱学”。

三、重视“诵读”,让学生“坚持学”。

教材中的文言文都是经过时间淘洗,文质兼美的传世名作,往往比现代文更具使用和欣赏的价值,因此学习的时候先不必忙着去条分缕析,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先读,多读,目视其字,耳闻其音,心悟其情,从字、词、句,到段、篇,从表面到深层含义,进行全面的感知。在反复诵读中,认知文字,感受声律,疏通文脉,体悟道理。诵读是学生的重要阅读实践,教师的任何讲解、分析,都不能代替学生自己对课文的体验、感受。

引導学生诵读要讲究章法,初读感知——再读释疑——细读解析——精读明理,“四步”诵读法调节了课堂节奏,轻松带领学生领略文言之魅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的形式多样,范读、自读,齐读、接力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读中培养对古文的感知能力,在读中感悟人生的哲理。课堂有了朗朗的书声,良好氛围就有了,课堂也就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了,学生也就能“坚持学”了。

四、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让学生“深入学”。

由于年代久远,文言文中有许多词的含义已无法考证,包括一些多音字,在文言中究竟应读哪个音,难以确定,有一些文言词语,就连一些专家和学者也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面对这些问题,学生难免提出疑问。对于学生提出的个性见解,我们要充分肯定,要表扬学生的质疑精神,只要言之有理,就不应妄加否定。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学生也会基于现代价值观提出一些不同的见解,我们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思维成果,同时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课文。

总之,在文言文学习中,学生能体悟出什么样的文化内涵,取决于学生的主观兴趣以及所掌握的经验和方法。要想让学生领悟到积极的意义,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教师就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让学生学有所乐,思有所依,师生一起努力,让文言文教学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作者单位:湖北丹江口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文言文言文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背课文的小偷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背课文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