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识五倍子

2023-05-30冯艺

芳草·文学杂志 2023年1期
关键词:五倍子

九月二十四日,“美丽乡愁二○二二——《芳草》杂志暨全国作家走进五峰”活动启动,二十名著名作家深入武汉市对口支援县市——五峰开展采风创作活动,并召开座谈会。作家们深入五峰民族工业园、柴埠溪景区、五峰国际滑雪场、长乐坪镇等地考察采风,感受到五峰乡村振兴翻天覆地的变化,挖掘了五峰的特色和亮点,创作出一批反映五峰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学作品。

本次采风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省域均衡协调发展的战略安排。芳草杂志社将继续深入基层、深入乡村,与山区县市加强交流,用书写的作品和宣传的成果响应党的二十大精神。

今年的天气特别炎热。

虽已入秋,秋老虎依然非常凶狠,持久的酷热令人难耐。好在此时醒龙兄发来微信,邀我前去湖北五峰,说,“去延绵起伏的五峰大山登山远眺,柴埠溪的雄姿会令你惊叹,走进茂密的森林,虫鸣鸟叫,流水潺潺,絕对是个避暑的好地方。”他还强调,“你一定要去享受那里凉爽宜人的气候,避避南宁的暑气,去领略中国五倍子之乡迷人的景色,一定会给你带来惊喜。”五倍子?听他一说,我不假思索,便立刻回答:“去,去。”

当然要去。在我的知识储备中,五倍子于我是一个陌生的树种,但它却是一个熟悉的名字,刻在我的生命里。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在上小学。一天早上上着课,肚子突然一阵剧烈疼痛,实在难忍。那时的老师真好,亲自把我背回了家。回到家里,母亲给我吃了一些药,疼痛并没有减缓。整整一天吃不进,也拉不出,肚子越来越疼,年少的我哇哇哭叫,痛不欲生。母亲见状,赶紧把我背去医院。医生当即诊断为急性肠梗阻,必须马上为我做手术。

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每每去体检,医生看到我肚子上的疤痕,都会问曾经做过什么手术。医生很疑惑:那么简单的手术怎么会留下这么大的疤痕?是的,那时候,国家贫穷落后,我生活的县城,缺医少药。如今看似简单的微创手术,彼时,医院只能给你的肚子拉上长长的一刀。也许是手术室的卫生条件较差,或者是医术有限,术后刀口缝合不良。出院回家多天,伤口发炎溃烂,导致连日高烧不退。母亲忧心忡忡,万般无奈。

好在民风淳朴,同住一幢砖瓦平房的邻居相互往来,常常嘘寒问暖,一方有难,彼此关心,亲如一家。邻居阿姨的先生是位中医生,得知我的状况,他热心找来一种果子,把果子的壳捣碎成泥,用纱布包好敷在我的伤口上,又吩咐母亲把另一部分果壳洗净熬汤给我喝。果然,一两天后,高烧很快退下了,溃烂的伤口也慢慢收敛愈合了。

真的神奇!

母亲后来告诉我,这种果子叫五倍子,我喝的叫五倍子茶。说实话,在这之后,我一直不知五倍子长什么模样,更不知道生长五倍子的树是一棵怎样的树。

青山万物,自然之生机,天地之灵气,泽被苍生。五十多年过去了,当五倍子不经意间来到我面前,真的是上苍的恩泽,生命的因果。我这并不抒情的叙述,勾勒出曾经救我于危难的五倍子,尽管它在我生命中留下的身影仍然模糊。

成年后,我查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上面是这样记载五倍子的:“五倍子为中药名,最早出自《本草拾遗》。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青麸杨,或红麸杨,叶上的虫,主要由五倍子蚜寄生而形成。”但,我还是搞不明白它到底是一棵怎样的植物。

《本草拾遗》是唐代一位名叫陈藏器的县官所著,他首次把这种果子叫五倍子,并记录了它的功用:“肠虚泻痢,熟汤服。”有意思的是,当年的政府也一样重视人才,任命陈藏器为县官。这个陈县官有个可贵之处,从政却不荒废专业,忙中偷闲,上山采药,研究药性,临床实验,竟然撰写了十卷《本草拾遗》,在今天也是著作等身的杏林圣手了。他在“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的论述中,提出“本草茶疗”的理念。

中医药的发展总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发扬光大的。后世“药圣”和“医圣”李时珍高度评价《本草拾遗》,他说:“博极群书,精核物类,订绳谬误,搜罗幽隐,自本草以来,一人而已。”李时珍又经自己的临床实践,把五倍子的功效扩展为:“敛肺降火,化痰饮,止咳嗽,消渴,盗汗,呕吐,失血,久痢,黄病,心腹痛,小儿夜啼,治眼赤湿烂,消肿毒,喉痹,敛溃疮、金疮,收脱肛、子肠坠下。(《本草纲目》)”他称陈藏器将中药的药物性能归纳十类: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作为临诊处方基本法则,发展成后世“十剂”方剂分类法,至今仍为中医界应用。

当官不摆谱,勤政爱民,富于悲悯情怀。有一“布衣韩氏,家境贫寒,久病不得医,经陈府衙,咳血晕阙。门丁见状,速告陈。陈诊其肺疾,命家侍备‘药茶,嘱其日饮二次。半载有余,布衣病愈,陈赐药茶解顽疾之事,流传于市井,一时,八方患者,均慕名而来,陈皆为施之。”陈藏器运用各种中草药茶疗济世的美誉,广为流传。

鉴于陈藏器医贵乎精,仁心仁术,誉满杏林,唐玄宗大为赏识,赐其“茶疗鼻祖”一匾,一举奠定了他在中国本草茶疗领域的杰出地位。

读过这些故事,我想当年给我治愈伤口的中医先生,必定精修过陈鼻祖和李医圣的中医理论,乃学以致用啊!

这是我所知道的五倍子的最初信息。

步入五峰,眼前翠峰耸持,山峦叠嶂,浩渺连绵。五峰地处湖北省的西南部,属武陵山区,北纬三十度,平均海拔一千多米。完整的晚前寒武纪地质夷平面、喀斯特幽谷地貌和古冰川侵蚀遗迹遍布,成千上万的石头沿山坡分布,或堆或散,或倒或立,形态各异,有序却无状,棱角分明,深色的身影如走向历史的黑洞。说来也巧,干旱已久的五峰,竟然在我来到的前一天下了一场大雨。雨后天地间清明澄澈,浓抹重彩的绿植从山脚直达山顶,它的丰富超出我的想象。

地理学家说北纬三十度是地球这个圆圈里保存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的生态岛,保存着良好的自然原始状态。随便选择一个地方,步入林中,无论抓住哪一处细节,都会有独到的发现。且不说满山处处都是宜红万里茶道的古茶树,那国宝级的珙桐就可见一斑了。珙桐是有着活化石之称的第三纪遗存植物,历万年沧桑,每年春天在它身上开放着洁白的花朵,它是日月精华的结晶。一百多年前,英国自然学家威尔逊不远万里,来到湖北,为的就是寻找这朵“中国鸽子花”。我想,也许就是因为五峰的地形地貌相对高差大,温湿的气候和连绵起伏的山峦,才保护了丰富珍稀的树种群落。

在乡下,缠绕在各种古树上的野生猕猴桃随处可见,它的出现令我想起了一段令人唏嘘的故事。至今许多国人还以为猕猴桃是原产于新西兰的奇异果,其实它真正的原产地就在鄂西南的土地上。

一九〇四年,新西兰女教师伊莎贝尔来中国湖北旅行,吃到了当地老百姓称为“藤梨”的野生猕猴桃,甜中带酸的味道使她味蕾大开。于是她判断这种果实可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就将这种野生猕猴桃的种子带回新西兰。

新西兰的气候条件正好适宜猕猴桃生长,农业科技人员不断将猕猴桃改良,使果实变得毛茸茸的又大又甜,在市场上极受欢迎,很快就被推广开来。因为猕猴桃果实形状颇像新西兰国鸟“几维鸟(kiwi)”,于是人们就给它取名“奇异果”。“新西兰奇异果”改头换面后,又以“果中贵族”的身份重回中国,占据销售C位。

光看这些我并不满足,心心念念的还是五倍子。

当我穿过了挂在那些老树枝丫上的猕猴桃藤蔓之后,一片蓊郁的林木矗立在我的眼前。

“這就是五倍子树,学名叫盐肤木”。中国昆虫资源学会昆虫产业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陈赤清对我说。为了认识五倍子,在五峰,我认识了这位从土家山寨走出来的专家。他是湖北省农村拔尖人才,十几年如一日,将一个作坊式加工厂打造成了中国五倍子产业的领军企业,年纳税过千万元,让五峰一举成为了中国的五倍子培育大县,直接带动了几千户农家、数万名土家儿女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他向我介绍的这种五倍子树长得并不高大,但枝干蓬勃,自有一种华丽的美感。它属于落叶小乔木,小枝棕褐色,有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三到六对,边缘呈粗钝锯齿,背面密被灰褐色毛,叶轴具宽的叶状翅,小叶自下而上逐渐增大,叶面暗绿色,叶背粉绿色。可想,夏天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自不必说。五倍子还是蜜粉型植物,圆锥花序宽大,多分枝。每年的八月下旬开始,是花开的季节,花开,枝头一簇一簇聚拢在一起,每一簇都是生机盎然,热烈奔放。此时,满山遍野一片白茫茫。由于五倍子花粉数量多,质量好,花蜜丰富,清香扑面,数万群蜂闻香纷至沓来。蜜蜂停留在花心上,两只圆鼓鼓的后腿,沾满了闪亮的金黄,原汁原味的五倍子蜜便从五峰的山间一桶一桶流出,这是多么美丽的世界。我的到来,正值中秋,这些树叶已一页一页变成了黄色。

陈赤清说:“过一段时间霜来了,它们一树一树又变成红色。”我遥想,冬天才应该是五倍子树最美丽的时候,当红到沉醉的树叶在风中摇摆,层林尽染,五峰的山,如涌动的烈焰,把幽静的群山感动得一遍灼热。

“五倍子是我国重要的资源限制型昆虫物产,五峰的五倍子以质量好而著名,在国际上被称为‘中国五倍子,国际上使用的五倍子及其加工产品绝大部分都从中国进口。”陈赤清说。

乍一听,我懵圈了。眼前明明是一片五倍子树木,怎么又成了动物的“昆虫物产”呢?

陈赤清看到我疑惑的眼神,笑着从树上摘下一个黄中带红的果实。“过几天这些五倍子就要采摘了”。他边说边用手把五倍子掰成两块。

唉呀!果壳里全是黑呼呼,密密麻麻整团整团蠕动的幼虫,看得我全身顿时起满鸡皮疙瘩。

陈赤清说,因此五倍子也叫“百虫仓”。这些幼虫叫角倍蚜,它们在果实成熟后就钻出来,冬天爬到盐肤木树下的苔藓里休眠越冬;春天来了,树上长出了嫩叶,角倍蚜就爬到树上,刺激树木产生丰富的分泌物,然后寄生在叶柄上,形成一种囊状聚生物虫瘿,慢慢结成一串串有棱角的五倍果。因此,它又被称为神奇的“冬虫夏果”。农人们把这些成熟了的果实釆摘后,把它们掰开,把里面的角倍蚜放回苔藓里,让它们无限繁殖,新生一代代的五倍子。

此刻,药典书面上关于五倍子的抽象概念,在一棵树下,在我的眼前立刻生动清朗起来了。

大自然里有万千气象,也有让人匪夷所思的物象。我在工厂当工人的时候,曾经去过天津轻工业学院学习过微生物专业,对生命的认识有过粗浅的了解。后于青藏高原认识过一种蝙蝠科昆虫的幼虫,这种幼虫在冬天吃了一种叫麦角菌科的真菌,就被感染成了培养基;夏天,这些培养基上长出一根草,那叫“冬虫夏草”,是一种动物被菌感染后生长成了新的复合体。

如今我在五峰大山里又认识了“冬虫夏果”,这一切完全颠覆了我对生命进行分类一直惯用非黑即白的方法,即不是动物就是植物,会动的就是动物,不会动的就是植物。近日,我看过一篇科学报道,有科学家指出,事实上绿色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并非从诞生开始就拥有的,而是在三十五亿年前诞生的一种细菌通过体内共生演化出来的。体内共生是指一个基因从一个生物体身上跑出来,进入到另外一个生物体内,而这个基因不但没有被排斥或者清除,反而被接纳了。因此,我大胆地猜想,五倍子是不是一种蚜虫跑到了盐肤木类植物身上,分泌出一种基因,盐肤木没有排斥它,叶绿体吞吃了这些分泌物,实现了新的一种共生的生物呢?

“国际上使用的五倍子及其加工产品绝大部分都从中国进口。”陈赤清的一席话,让我一直纳闷。一直认为五倍子只用于传统的制药,其实不然。

“五倍子是我国重要的资源昆虫物产。”原来,皆因五倍子是单宁含量最高的生物品种,是优质的天然化合物。它的果壳经过分离提炼,就可以转化为食品添加剂、食用单宁酸、没食子酸丙酯、饲料添加剂没食子酸丙酯等系列产品,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单宁酸广泛应用于制药、选矿、水处理、气体脱硫、金属防腐、木材防腐、印染、酒类澄清、油脂抗氧化、日化品以及其它多种产品的制备。可见,它的科学价值就在这里。我真的孤陋寡闻,再说世间万物的博大精深,我等凡人怎能识尽。

最令我惊讶的是,在五倍子里提炼出的电子级单宁酸等系列产品,竟用于光刻胶的生产。众所周知,芯片是电子产品的大脑,上到航天飞机,下到汽车轮船,几乎都离不开芯片的支持。光刻胶是光刻工艺的核心材料,可与光线发生反应,让芯片材料上出现所需的精密电路图案。它是芯片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几年,以光刻胶为代表的高端的芯片产业核心技术和产品,越来越成为国际激烈的科技战的工具,直接威胁到我国电子制造业的安全。行文至此,又闻美国政府出台了针对我国芯片的全面限制规则,因此,魂牵光刻,梦绕芯片,尽快走出“卡脖子”的瓶颈成为国人的迫切期盼。

我又好奇地查了相关资料发现,自二〇一一年至今,光刻胶中国本土供应规模年增长率达到百分之十一,高于全球平均百分之五增速。二〇一九年中国光刻胶市场本土企业销售规模约七十亿元,全球占比约百分之十。毫无疑问,五倍子的深加工在微电子行业运用方面发展空间巨大。没承想,五倍子还是高科技的神果。

五峰皆山,山有山的优势。五倍子适宜生长在温暖湿润的山区。我国的五倍子占全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其中集中生长在武陵山脉海拔两百五十到一千六百米的区域,产量约占全国五倍子产量的百分之七十五,又以五峰为重点核心产区。

“五峰大山里仅野生五倍子树林资源就达十多万亩,还有可供改造利用五倍子林六万多亩。”陈赤清说。

我突然想起周杰伦的一首歌:“快翻开本草纲目/多看一些善本书/地龙已翻过江湖/这些老祖宗的辛苦/我们一定不能输光。”

五倍子就是老祖宗留下的辛苦,就是大自然对五峰的厚爱。仅食用单宁酸这个产品,每吨价格就在十万元以上。当年,五倍子加工的高附加值让陈赤清产生了莫名的兴奋!于是,他敢想敢干,创出了一条利用本土资源、让培育五倍子成为父老乡亲增加收入的新路子。

当下的五峰,生态环境无疑是全国一流的,其中五倍子树的繁殖成林又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五峰人守住这片绿水青山,抓住优势资源,围绕苔藓种植、蚜虫繁育、蚜蟲放飞、倍林间作等关键技术开展科技攻关,突破了五倍子稳产、丰产的栽培技术瓶颈,形成了国内领先的“人工挂袋和自然迁飞相结合方式”的专有技术;打造集种植、技术支持、管养、收购于一体的林业产业链,以建设“全国五倍子第一县”为目标,对深化五倍子加工的企业以予重点扶持和打造,大力推动了五峰五倍子产业的发展。因此,“五倍子的故事”,是五峰摆脱贫困的故事,也是五峰人在现代化道路上进行新探索的故事,更是五峰人对全世界的贡献。

伴着爽朗的秋风,徜徉于五峰的山水,呼吸新鲜空气,聆听着潺潺的流水声,满眼的流光溢彩,尽享大自然美丽的馈赠。

我在五倍子树下,认识了五倍子;我在五峰大山里,听到了五倍子的故事,感受了秋天的果实。五倍子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的本身,也包含了它在果实之外的朴素与华丽。

更何况,幼年的我就与五倍子有过生命之缘呢,并受益终生,能不惊喜?

(责任编辑:王倩茜)

冯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作品散见《人民文学》《诗刊》《钟山》《花城》等报刊,出版诗集、散文集十余部。散文《一个人的国际共运史》入选二〇一五年当代中国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散文《古老运河的娃娃们》获《人民文学》二〇二一年度奖。

猜你喜欢

五倍子
中药赤芍、黄柏、五倍子对感染大肠杆菌的雏鸡血液生化的影响
五倍子资源加工利用产业发展现状
五倍子治疗蛋白尿的研究
湘西地区秋季主要蜜源五倍子的蜂群管理
敛汗止血的五倍子
五倍子汤漱口止牙疼
五倍子汤漱口止牙疼
五倍子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五倍子在临床中的应用
五倍子可治牙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