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教学课堂”思政实效性探索

2023-05-30刘丽华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期
关键词:教学课堂

刘丽华

摘 要:本文基于职业教育改革与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挖掘提高课堂思政实效性的经验。在研究方法上将问题分解为课堂思政实施过程中如何做到恰逢其时、满足岗位切实需求、明确思政发力精准目标、拓展课堂内外思政持续发挥作用,最终以评价促实效以社会效应检验思政效果。同时,探索将思政点融合行业知识、岗位技能、职业素质,力图高效推进职业教育立德树人“最后一公里”的培养效果。

关键词:思政实效性;思政载体;课堂思政评价;思政效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1.063

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20年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改革到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教育的宗旨没有变,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正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随着党的十九大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加强意见,“课程思政”概念在职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中应运而生,探索職业教育“教学课堂”的思政实效性成了立德树人的最后一公里突破。当前教育领域对于课程思政的体系研究和案例库建设完成了高水平的理论基础,在职业教育“十四五”发展纲要的指导下,用好理论基础进一步实践课程思政的实效性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关键。

1 “教学课堂”是思政点的载体

教学课堂不仅是知识及实践传授的时空,同时也是思政点传播的重要载体。将教学课堂的时空情境充分利用,将思政点有效地搭载在教学各环节中,能够给予学生全方位立体成长提供更多的素质提升机会。职业教育实践讲究文化和工艺的“传承”,艺术职业教育更离不开红色基因的发展源头,艺术设计职业教育的教学课堂传播讲授中华文明的过程本身就是思政点传播的载体。在职业教育课堂里政治理论知识的运用、行业综合素养常识的普及与专业技术知识相互融合,可以使得学生在教学课堂情境中更好地接受思想教育的引导。学生通过倾听、发言、再倾听的过程验证了自身的独特思考,同时也观摩了其他学生的不同观点,扩大了思考认识的维度并达到更宽域的认知视角为思政点的传播奠定了氛围。教学课堂像是思政种子发芽的温床,思政点的思考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需要与具体事物相互依存,只有从现实温床中得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才有机会触发思考。思政点与教学课堂知识只有衔接的足够密切才能稳定搭载教学课堂的载体得以传播。科学安排思政点会成为调和教学节奏的手段,优秀的教学设计会呈现科学的节奏变化,合理的节奏变化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专注力,还能够纾解理论知识的疲劳。通过载入思政点环节,将有效地提高专业教学课堂的实施效果。

2 如何提高“教学课堂”的思政实效性

实效性是科学准确且高质量地完成既定目标。教学课程的思政时效性是以符合行业实际需求的实用价值为前提,将教学效果发挥得更为明显和持久,解决部分学生内生动力不足。在教学课堂中,“实”是指对培养目标的精准把握,行业发展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都是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过程中的重要依据。准确把握切实需要的思政点才是思政教育在教学课堂中实施的关键。如果思政点能够准确对接专业知识点,那么二者之间“捆绑”的记忆效应便会产生记忆联想的知识唤醒。“效”是指价值结果是否达成既定目标。有价值的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学评价的落脚点。思政的实效性要具有明确的可量化目标任务。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教学课堂”的思政目标是:平面设计师的职业道德、专业精湛的设计品位、视觉传播的图文规范、原创设计的产权保护等。思政时效性要紧密围绕教学课堂的具体教学内容,思政点有很多,准确地甄选出符合本堂教学内容的思政点既是对教师统筹能力的考验,也是促进丰富课程思政案例资源库的挑战。

2.1 恰逢其时地出现思政点

提高教学课堂的思政时效性方法有很多,如果能抓住思政点实施的关键因素,就会发挥事半功倍的实效作用。提高思政实效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思政点在教学课堂出现的情境时机。恰逢其时地融入思政点,需要对课程的设计达到精准。“恰逢其时”与“临场发挥”不同,恰逢其时追求的是思政点的精准融合,重点是时机精准。要达到恰逢其时就需要备课时预先设计好思政点出现的时机才能准确将优选出的思政点水到渠成地释放效果,达到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都能够相辅相成的提高。

2.2 甄选切实需要的思政点

提高教学课堂思政实效性的另一重要因素是科学选择思政点。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而言,教学课堂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紧密围绕艺术设计思维、项目设计技能、视觉品牌创作话题。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知识点从理论到实践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要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课堂实施思政就要抓住行业对人才素质的迫切需求。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例,根本任务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那么不同地域范围内的地方经济发展特色各不相同,其工业、农业、文化等领域对人才的需要必然与其他地方具有不同特征。我国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以现代农业和传统工业为主要产业,因此这一地区需要高等职业院校能够输出适应本地域发展的人才。那么什么样的学生是我国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那?从东北艺术设计行业角度分析,设计项目服务对象多为农产品包装而不是科技产品包装;食品品牌推广而不是数据服务品牌推广;冬季旅游文化品牌建设而不是人文旅游品牌名片。切实的职业素质需求是在设计项目中对农产品种植、生态、工艺、口味的深入理解和敬畏。

2.3 有的放矢地聚集思政力

有的放矢地解决人才培养困境的根源问题,首先需要诊断问题原因和并抓主要问题形成明确的目标导向。目标明确才是提高事物发展效率的保障,随着思政教育融合教学课堂,排除干扰事物判断的表象因素,深入挖掘事物本质根源才能高效完成思政引导效果。教学课堂的教师凭借对行业的深度参与,将行业需求与学生现状进行比对分析,利用敏锐的观察能力找寻学生与行业需求之间的差异,探究其根本原因,进而论证素质培养目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学生在专业选择时发自内心深处对于专业的热爱都是源自于价值观的指引。在教学课堂中提醒学生回顾初心,明确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需求,从内部驱动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辅导和帮助。接受思政与专业之间的共鸣之处,这将会更为轻松地提高思政的实效性。思政目标与教学目标的统一也将最大化地利用好课堂时内的宝贵时间,从专业技术和专业素质两个维度同时做到相辅相成并行提升,高效率的双目标达成就像螺旋上升的动力,更科学地适应了新时代快节奏的学习和工作要求。

2.4 持续地发挥思政作用

思政效果的持续性不仅能从教学课堂的时间维度延展到课后,还能从学习场景延展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最为有效率的做功是不停歇的做工,提升思政效果在教学课堂中发挥更高效率,就要开拓思政点的可持续条件。突出显现思政效果的最大实效需要一个可靠的支撑点和充足的支撑力。对于视觉传达设计课程而言,思政支撑点出现在设计的前端环节也就是设计的策划阶段,将撬动设计理念和设计实施的中后期环节。突出显现思政效果要从教学课程开始就预先勾勒出即将显现的视觉价值,有了思政支撑点才能撬动设计作品的视觉呈现朝向价值目标延伸。达到思想认识的高度将直接提升作品的视觉价值走向,因此思政支撑点要足够可靠、可信服才能突出显现传视觉播意义。显现思政效果可以从具象和抽象两个视角体现,具象视角以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形式呈现,抽象视角以设计理念文化传播形式呈现。

3 如何评价“教学课堂”思政实效性

教学课堂的思政建设是新时代教育改革提出的明确任务,同时也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课堂思政建设要实现提质培优的目标就要不断自我反思和优化,然而反思和优化的依据就是科学客观的课程实验。课程实验是检验教学课堂思政实效性的科学方法,教学实验式的评价在教育领域中的研究水平已经非常成熟,传统教学评价不断探索评课的方式和具体方法,然而当教学课堂融入了思政教育这一新的教学思路,评课的创新探索也随即迎来新的挑战。探索教学课堂思政实效性要解决的是教学课堂中的思政实效性为什么需要单独评价、由谁评价、评价方法等问题。在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又将体现哪些新的评价内涵?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不仅是教育改革创新的突破点,同时也是行业发展及文化传承的立足点。课程思政的实践效果体现在意识形态中,评价机制建立的难点在于成果量化,目标实施的考核和过程的评价方式通常不是单一而是在客观与主观之间切换。主观评价一般包括教师自身视角的评价和学生视角的自我评价,主观评价通常是一种感性认知。然而客观评价一般包括企业评价,行业评价,社会评价等视角,客观评价要充分调度企业人员积极参与,利用三体教师团队授课机会共同探索评价方法。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思政实效性评价,不仅提高当前教学课堂的信息传授,更能在循环教学中优化改良及时调整未来的思政计划。

课程思政实施的实践探索不是对课程体系的改变,而是更加注重原有课程内容结构中思政内容与专业素质之间的科学融入,在课程思政实施中表现为艺术学科培养方案的思政优化。高校教育践行立德树人的宗旨与课程思政实践之间的关系是有机的整体,从不同角度实施的是统一的目标。“立德树人”中的德育是教育的结构框架,“树人”是树立起人的精神灵魂,树立的是学生的品德要素,从做人到做事,从孝敬父母到实现价值,从社会交往到社会责任,教导学生树立正义和善的生活方式。美育与树人同样是艺术院校教育的灵魂,有了扎实正确的德育结构,才能探索更为细腻的具体环节,以微观视角具象化引导学生优化意识形态。因此,课程思政实施的落脚点在教学触手可及的“最后一公里”终端环节。

艺术院校理论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正探索研发新时代多元化教学理念课程思政元素的教材、课件、互联网教学资源。实践探索主要在教材中的教学案例的探索更新,以及在微课教学资源制作中探索更新行业动态和新的时代语境。艺术学科中的理论体系发展已经非常成熟,艺术理论教学的源泉多来自中国艺术史和西方艺术史两个维度。中国艺术史的理论发展以中华民族对艺术发展中的时代、经济、地域、人文、政治进行记录,艺术教学理论内容本身就是思政元素。但理论的形成是客观历史条件下的思想意识,若是深耕艺术思潮的理论体系变化当以特定历史条件为前提,抱有对中华民族发展脉络历史观的客观态度,在平和思想的前提下怀有对本民族的崇敬之心。因此,艺术院校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不仅要紧跟艺术史的发展脉络,更要抓住艺术风格演变过程中的底层逻辑,充分利用好艺术发展中的关键活动找准艺术实践创作的方向。

4 艺术院校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与社会效应

检验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效果与考核机制不同,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是显而易见却又无法量化考核的,但科学持续的课程思政效果将会体现在学生各方面成长中。例如从实施结果的反馈周期长短的角度可以体现出课程思政的实施效率,或者从课堂学习气氛的视角可以体现出课程思政的实施质量。课程思政的过程是细腻无声的,但却能够直观感受到课程思政带来的行业认可以及社会效应的变化。课程思政的作用犹如盐对于烹饪的作用,盐能够为美食提鲜却不能直接食用。对于艺术院校课程教育而言思政方式是隐性教育为主,显性教育为辅,其思政实施的效果也不然是隐性而非直接显现。检验艺术院校课程思政实践效果则要着眼艺术创作的隐性变化和艺术观点。

职业艺术教育的学生和教师在个人形象上通常呈现出不同,形象气质是表象,文化观点的理解层次是隐象。在职业艺术院校课程思政环节要关注学生个人形象背后的思想变化,给予学生更有内涵的视觉形象参考帮助学生解读表象下的隐性文化理解,给予学习更多美的话题和审美空间来完善理解。经过持续的课程思政教育环节的融入,学生将形成正确的学习观,认识到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之间的效果差异。学术通过思政教育的引导,以更广阔的视角了解自己未来能够达到怎样的发展和艺术气质的目标,就会强化学习动力。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从具体微观视角来看,学生早起学习准备充分了,个人形象的面容整洁了。这样的变化也许是因为教师的某一句鼓励的言语或给予学生积极的肯定,使得学生感受到健康生活的愉悦体验,一旦激发学生内心对于美的追求的驱动力,将明显改善学生的素质和气质。持续细腻的课程思政令校园生活中的学生越来越踊跃于丰富的体育活动中,图书馆的学习氛围越来越热烈,图书资源的利用率大大提高,课堂上学生发言积极性提高了,表现欲望与自信心明显增强。总之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表现出更多的需求。

5 结语

“课程思政”概念与“思想思政课程”不同,课程思政是以课程为依托,在课程知识点的授课情境中科学设计思政点,进而实现职业素质养成,完成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满足新时代艺术行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课程思政教学环节的理论基础已经形成,思政案例库中优秀创新層出不穷,艺术院校自身独特之处与课程思政之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尽管艺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的探索偶有深层思考,仍未形成教育蓝图最后一公里的实效性提高经验。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课堂的思政点载体作用,持续开展职业教育过程中的思政探索,以评价促实效以社会效应检验思政效果,将对课程思政的实效性提高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2]张亚群.培育完整的人—大学通识教育的性质、课程与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2(3):5359.

[3]张良,靳玉乐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怎样的教学认识论?—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勾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9,(5):3237.

[4]徐立新.“课程思政”的教师实践理念与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8,5(15):311314.

[5]鄢显俊.论高校“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实践误区及教育评估[J].思想教育研究,2020,(2):5153.

猜你喜欢

教学课堂
妙用情境教学激活高中数学教学课堂
关于提高数学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思考
构建中学课堂和谐管理的具体办法
追求细节,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