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有凛凛飞龙在

2023-05-30郁龙余

书屋 2023年1期
关键词:季羡林中华文化中华民族

郁龙余

无论是从统计学来看还是国际公认,中华民族是世界第一大民族。现在如此,自秦汉以降历来亦如此。但是,我们必须知道,中华民族不是一个纯粹的人种学概念,而是一个文化学概念。中国现有五十六个民族,他们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尽管人种学特征不尽相同,中华民族是世界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实实在在、千真万确的存在。

中国是世界东方的首出之邦。《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史意义》告诉我们:

大体而言,人类早期的部落社会和巫术文明互为表里、互相发明,氏族社会则迈入了宗教文明,邦国以百艺(农业、矿冶、手工艺为主)为竞争手段,王国以科学(天文、数学、医学)来发展自己,帝国则以人文(文学、哲学、史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成为立国之本和协和万邦的怀柔经幡。

以上所述器物文明和制度文明相对应的情况,以中国五千年文明史表现得最为典型、完整。所以,中国能够在世界各国中率先走完从部落、氏族、邦国、王国、帝国一直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共和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迈出实质性的前进步伐,可谓一贯独步世界。

《论人类文明发展的曲线之美》指出:中国文明五千年独步世界,是中国人的聪明、勤劳、勇敢、正义的性格使然。另外,还有几个得天独厚的基本条件:

其一,拥有独特的单元地域。

中国东南临海,西北大漠峻岭。这样的地形,在近代以前易守难攻,加之又有足够大的腹地,形成了得天独厚的单元地域。相比而言,中亚、西亚和北非的古巴比伦与古埃及文明,因地处交通要道,不断受到外来民族的入侵,所以那里的古文明只留下了供人凭吊的古迹。

其二,適时出现先进的主流思想。

春秋时代出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国的大幸,也是世界的大幸。在全世界都沉湎于宗教,中国的鬼神崇拜盛行之时,儒家提出“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逐步筑牢了中国人“重理不重教”的宗教元立场。

其三,具有不怕牺牲、凤凰涅槃的精神。

民族和民族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任何国家都有,中国也不能幸免。但是,中国用长城来阻挡和缓和这种矛盾和斗争,同时培养出了不怕牺牲、忠勇报国的国民品格,出现了戚继光、林则徐、杨靖宇等民族英雄。

其四,创造并坚持使用汉字。

汉字作为象形、会意文字,沿用至今,这是因为“汉字具有超时代性”,使我们后人很容易继承先人所创造的伟大文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绵延不绝,汉字居功至伟。

其五,拥有久经考验、与时俱进的中国医药。

2019年,中国人口超过十四亿,居世界各国之首。其实,历史上中国一直是第一人口大国,原因很多,如长期国泰民安,农牧业发达,引进玉米、土豆、山芋等高产作物等,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拥有久经考验、与时俱进的中国医药。

中国人的聪明、勤劳、勇敢、正义的性格,是在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相处和斗争中逐渐养成的。因其养成很早,内化成了本质,所以常常被认为是天性。由此出发,中国文明特别有更生自新能力和善于交流壮大自己。即美己之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其六,拥有作为防御工事的武备长城和铸魂立心的文化长城。

我在《文化长城上的样板砖》一文中说道:“在这里,我要强调第六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拥有两座长城,作为防御工事的武备长城和铸魂立心的文化长城。两座长城,一文一武,缺一不可。修建武备长城需要将一块又一块砖错落有致而又严丝合缝地堆砌成墙。打造文化长城,就是从幼儿开始牙牙学语一直到小学、中学、大学的中华文化教育,靠的是对一个又一个心灵的浇灌。这铸魂立心做好了,长大之后就能为人民和民族立德、立功、立言。”

了解以上情况之后,就觉得我们不少人以前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看低了、看小了。或者听从西方一些人讲的,中国是一个老大帝国,过时了,中华文化落后了。现在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自夏、商、周之后,中华民族一直是人类文明长跑中的冠军队,中华文化是世界最优秀、最有生命力的文化之一。看低、看小自己,是我们不少人的时代通病,是自卑的表现。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断创造和改写的人类奋斗史。季羡林先生早就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他的义理文章中强调:中国通史必须重写。

我们在和西方特别是美国打交道的时候,往往觉得对方的招数不可理喻、幼稚可笑,常常是损人不利己。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从人类文明发展史看,中国和欧美不在一个层级上。欧美的思想文化还停留在争霸时代,相当于我国的春秋战国到秦汉时代,而中国于上个世纪中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代。所以,尽管现在我们中国和欧美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但思想文化上是隔着代的,好比中国是一个“青年国学班”,进修哲学、历史、文学以及武术等各种技艺。欧美是一个“少年拳击班”,学习拳技,包括刀、剑、棍、棒。“青年国学班”和“少年拳击班”对阵,各有优势,但总体上拳击班会渐渐走下坡路。因为双方对擂靠整体实力,靠思想文化,拳技和刀、剑、棍、棒(各类武器)只能逞一时之勇。哪吒不能因为有了风火轮、乾坤圈而超过其父托塔李天王,更不能超过玉帝和如来。当然,两千多年前就创造出《孙子兵法》并以“中国功夫”著称的民族,不会看轻武德、武术的重要性,更不会让拳击班的愣头青出的损招、阴招得逞。

现在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再让自卑心作祟,再看低、看小自己,将“青年国学班”混同于“少年拳击班”。我们有些智库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不清楚自家的文化家底,常常和欧美政客、媒体对骂叫阵。既吃力不讨好,又自降身份。自然,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心中要有数、有度。

当然,也有不少人狂妄自大,目空一切。自大和自卑是一对孪生兄弟,原因都是缺乏对中华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的深刻理解。学史明理,是我们抓紧要补的功课。

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五千年间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世界第一大民族,是因为有繁荣昌盛、活力四射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辉煌灿烂、生机勃勃,是因为自身的创生更新能力和开放包容的性格。“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一靠自身的创生更新能力,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积累与进步;二靠外来文化的不断补充、丰富、启发、刺激,在与外来文化的摩擦、搏击、竞争、交流、融合中发展壮大自己。这二者有着内在的有机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中华文化不是纯粹的汉文化,而是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中华文化不是纯粹的本土文化,而是在与外来文化交流、融合中不断发展壮大的文化。在有史料记载以来,影响最大的中外文化交流有两次,一次是从汉末开始对以佛教为主要内容的印度文化的引进,一次是从明末开始对欧美文化的引进。不论是引进印度文化还是欧美文化,中国人民在海纳百川的同时重视两条:一是择优而取,二是坚定中国化。所以无论是观念还是器用,我们吸收的都是印度文化的精华部分,并且到唐代禅宗产生,将印度佛教变成了中国佛教。欧美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补充、丰富、启发、刺激很大,但是影响最大、最正面、最解决问题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翻天覆地的意义。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具有开放性格,中华民族是中华文化的创造者和拥有者,是以中华文化为纽带的命运共同体。

因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入侵和清朝帝制走到末路的叠加效应,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各种救国方案”中,包括实业救国、洋务救国、议会制救国、资本主义救国,等等。这些方案不但不能救中国,在失败后反而让中国处于国家分裂、民族危亡的“亡种灭国”的危险境地。国难出忠贤。在二十世纪初,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一批中国先进分子,踏着林则徐、康有为、孙中山的道路,深刻地总结了以往失败的原因,在低头沉思、环顾世界之后,终于发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的状况、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都告诉中国人民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在新中国即将成立之前,毛泽东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中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人民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经受无数失败之后,由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选择的制胜法宝,它的强大威力在亿万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中得到了验证。所以在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信仰,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信仰。这种全民的信仰,一是出于对人民领袖的信任,二是出于对自己实践的认可,三是出于中外比较和国际社会从怀疑、肯定到大多数国家的钦佩、喝彩。中国对马克思主义全民信仰局面的形成,除了上述先驱指明方向、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确认、国际社会认可等三大因素,还包括严复、陈望道、刘奔等学者的艰苦探索与研究。这里,我们不应忘记季羡林先生的贡献。

季羡林是中国当代名闻东西,引领学术文化思想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季羡林评传》从“当代中国的首席印度学家”“彻悟真谛的佛学家”“开宗立派的东方学家”“不可或缺的翻译家”“名副其实的比较文学大家”“独树一帜的学者散文家”“文化交流的伟大重镇”“胸怀世界的敦煌吐鲁番学家”“笃信马克思主义的大学问家”等方面论述、评论他对当代学术文化的贡献。

世上万事万物皆有因。季羡林为什么会成为“笃信马克思主义的大学问家”?

第一,他在济南读高中时,受到胡也频等“左联作家”的深刻影响。季羡林在《忆念胡也频先生》中说:“我们按照他的介绍买了一些当时流行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书籍。那时候,‘马克思主义’这个词儿是违禁的,人们只说‘普罗文学’或‘现代文学’,大家心照不宣,谁也了解。”

第二,由于研究需要,季羡林于1950年和曹葆华合作翻译了马克思的《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如果說季羡林青少年时代喜爱马克思主义是感性的,但通过翻译、研究和运用,到中老年他对马克思主义从喜爱走向了信奉。他在《纪念马克思的〈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著成一百周年》一文中,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完全新的时代。但是马克思关于印度的文章一直到今天还没失掉它的意义。马克思的科学预见一天天在得到证实。事情的发展正是按照他指出的方向在进行着。”

第三,在研究中季羡林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精髓的理解,科学地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季羡林评传》说:“纵观季羡林的学术人生,他之所以能取得超越许多同侪的巨大成就,可以总结出许多原因,如长寿、勤奋、意志力、遇到良师等等,还有一条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笃信马克思主义。如果季羡林不笃信马克思主义,没有这个锐利的武器,就不可能取得如此宏富的学术成就,季羡林学术史乃至整个人生历史就要重写。马克思、恩格斯的名字,在季羡林著作中的出现率高居榜首,这有力地告诉人们:季羡林是一位笃信马克思主义的大学问家。”

由于季羡林在中国知识分子和青年中有着广泛影响,所以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以及由此而取得的巨大学术成就,直接、间接地影响到中国的广大人群,这种影响和专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有着非常重要的互补意义。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十九世纪的欧洲。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因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同盟纲领——《共产党宣言》,被公认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1867年,马克思出版《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在他逝世后由恩格斯出版,第四卷于恩格斯逝世后出版。1851年开始,马克思为各国报刊撰写述评,其中谈到中国问题时,严厉谴责英国、俄国对中国的侵略,热情讴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并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光明前景。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候,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之际。“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人民从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救亡图存、建设新中国的民族复兴之路。

作为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的我,作为“九一八”事变后从南京只身逃到上海的一名难童的后代,我在2019年写下《新中国七十华诞颂》。诗一开头说:“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从此,中华民族否极泰来,五千年文明史揭开新的一页。”在叙述新中国七十年的辉煌历程之后,诗的结尾写道:“亲仁善邻,召远修近;文明互鉴,交流创新;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一带一路,开创文明新纪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志在世界一家,天下大同。”我不是诗人,在艺术上我不能说这首诗写得多好,但诗中表达的是我内心真实的情感世界。班固《汉书·董仲舒传》说:“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者。”此诗用我七十多年的人生经历和无数中国人民的切身经历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问题。

人类文明发展史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是不断前进的。资本主义发展到十九世纪,已经出现了不可避免的败象。怎么办?马克思主义就在此时的欧洲应运而生。经过艰辛探索,给人类指明了一条生路——社会主义。但是,社会主义并非一帆风顺,它在苏联实行七十年,最终宣告失败。社会主义在中国同样经过艰辛探索,不同的是我们获得了伟大胜利。

苏联为什么解体而失败?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因为苏联是一个新组合的加盟共和国,二是苏联共产党内产生了严重官僚主义和腐败,三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无所不用其极的内外夹攻。中国能成功主要内因有三:一是中国是古老的文化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有着坚不可摧的凝聚力;二是中国共产党通过自身革命,不断加强自身的正气和能力;三是中国共产党从第一代领导人开始就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天然的克星和抗体。中国人民在与殖民主义、资本主义作斗争过程中,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中国好像一台功能无比强大的掘进机,中国革命、建设和中华文化是掘进机的机身,马克思主义是掘进机的钻头。钻头和机身必须严丝合缝地结合为一体,掘进机才能在一切复杂地层中不断开拓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10月16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并强调指出:“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这“新的伟大奋斗”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之在不断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新进程中谱写崭新篇章;这“新的伟业”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进程中,不畏艰难,披荆斩棘,取得彪炳史册的更加伟大的新伟业。

猜你喜欢

季羡林中华文化中华民族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我的书斋
听雨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季羡林的养生启迪
咪咪(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