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需要雕琢

2023-05-30杜娟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大安黎族剪纸

杜娟

民间艺术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在中华大地上广为流传。剪纸艺术是用剪刀或刻刀将纸张制作成镂空剪刻图案的一种技艺,图案通透、生动、形象,给人以遐想空间和艺术感受,一把剪刀或一把刻刀,一张纸,表达着人们或喜或悲的情绪,记载着曾经的过往。笔者从小生活在北方,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每逢过年会有或红、或绿、或黄、或粉的门楹帘和窗花贴在家家户的门窗上、墙壁上,或院落里;哪家迎娶新娘,都会有红艳艳的大红喜字和龙凤呈祥的剪纸花样贴在门上、窗户上、甚至新嫁娘随行的嫁妆和婚床上,欢乐就在这缤纷的颜色中热烈地绽放。而在丧葬的仪式中,随风撒向空中的黄白色纸张剪成的纸钱和纸花,伴着生者的泪水与对往生亲人的祈愿向空中飘散,无尽的悲伤便没遮拦地弥漫开去。

在众多剪纸艺术中,以海南乐东县大安镇为代表的海南乐东黎族剪纸是很独特的一种形式。

海南省乐东大安镇位于乐东县城东北部,距县城8公里,镇政府驻地在大炮村。有人说黎族剪纸起源于先民的生产生活。据传,几百年前,黎族人上山砍柴打猎,担心往返途中迷路,于是就在显眼的地方的树上,用刀刻制一个形状作为标志,刻制在树上的标志时间长了看似像图案,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逐渐演变成为今天的黎族剪纸纹样。

较为科学的研究表明,剪纸不单纯是黎族原有的民间艺术,更是黎汉文化融合的产物。黎族科技发展史上没有造纸的历史和技术,纸是汉族制造并传播到黎区的,黎族人民向汉族同胞学习剪纸的过程中,逐渐融合黎族文化,成为黎族的文化习俗。

造纸发明前,在黎族民间已经有“口咬”和“镂刻”的技艺。即用口牙咬和刀刻(刀是黎族民间剪纸的主要工具之一),其中“口咬”就是运用芭蕉叶做材料,经过牙齿反复咬磨出各种图案,这应该是剪纸构图的最早的雏形。芭蕉叶上的口咬图案也许出现在草裙上,也许出现在茅草屋里,装点了远古时代黎族人民的生活,这门技艺因岁月的流逝几近失传,笔者有幸在乐东大安镇大安中学的剪纸基地中见到了“口咬”剪纸艺术传承人林文生老师,这位朴实的中年汉子一直守护秉承着这门古老的技艺,他带领我们走进了黎族剪纸中的镂空岁月。

“镂刻”就是运用树皮、树叶、木板、竹片等做材料,用刀镂空雕刻成各种图案,如生活用具、玩具、记事牌、定情物等。纸发明并传播到黎族地区后,黎族民间经过长期实践,逐步把剪纸艺术融入到黎族的文化习俗中,这种习俗与宗教信仰密不可分。剪纸艺术品在丧葬仪式中的大量使用也表明,黎族剪纸上有汉文化中“视死如生”的丧葬文化的印记。如灵桥、纸房子、纸灯笼、冥衣、纸马、纸羊、纸猪、纸牛、纸鸡等十二生肖等剪纸图样的“供品”。

大安黎族剪纸根植于当地民间艺术,带有鲜明的黎族特色,作品表达的是黎族百姓自己的生活场景和思想感情与审美情趣。黎族剪纸工具材料简单,只需一把刀,一张纸,就可以开始创作,一般不讲究几何、比例、透视等关系、更多注重在意境和神态上的体现,形成一种装饰化的平面和具有写实化倾向的透视构成模式。创作中他们崇尚自然、随意组合,改造物象,以浪漫主义的想象手法,夸张的表现形式,构图充实丰满,特色鲜明,带有浓厚的装饰趣味。树中有屋,屋中长树,人比树高等物象比例关系,可自由随意地组合布列成一体。这种构图形式超越了焦点透视的表现限度,但却浑然天成,“不合理中求合理”,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这种构图并不是要改变客观物象的本来面貌,而是创作者依据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的直观感觉,反映的是他们所处的生活场景和身边随处可见的事物。剪纸题材主要以生活起居、農事季节、传统习俗、人物活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民间故事传说等为主。形式多采用方斗、条屏等,以阳刻为主,色彩为单色,多用红色、黑色,也可以用其它色,剪作精致,情趣盎然,作品以纯朴的造型、简朴的线条、粗犷豪放的气质反映黎族朴素平实的生活和热情感性的内心世界,散发出浓厚的黎族生活气息,构成了大安黎族剪纸得天独厚的乡土特色。如羊永生作品中所表现的劳动者的身影、蕉树椰林,以及生息繁衍的环境画面,构图新颖生动,贴近生活,耐人寻味;卢德雷的精工细雕,富有特色的黎寨风土人情图景,具有浓烈的装饰趣味;刘春兰的作品中充满浪漫而富有想象力,简练中显丰富,疏密有度,既夸张又传神。艺人们用自己的视角和方法抒发对生活的感受,体现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大安黎族剪纸的纹样元素取材来源于日常生活。日常生活的歌舞、农耕场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牛羊鸡鸭、花草树木都可入画,黎族艺人就地取材,凭借自己的想象加工创作,所表现的纹样大致有以下几种:

纹样:

1.“蛙人纹”。蛙纹(黎语番日)类似人形。在黎族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黎族的房屋墙壁、织锦上常会出现造型各异的娃形图样。据当地黎族人讲,青蛙在黎族的民俗文化中有多子多福、多寿、多兄弟、多朋友的寓意,象征黎族人民自力更生的精神。

2.几何纹。常见的有平行线、方形、菱形、三角形等。以抽象的图案表现在服饰和黎族文身上,成为黎族特有的“密码”。

3.动物纹。主要有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鸡鸭、鱼虫、蝴蝶、牛羊等。

4.植物纹。主要取材于当地的椰子树、槟榔树、木棉花、凤凰花等。这在黎族的织锦中最为常见。

5.生活场景。日常劳作,各种节庆场面。

技法:

黎族剪纸从传统的剪纸转变为现代的刻纸,大约从20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黎族一批剪纸艺人率先进行刻纸创作改良,他们用刻刀代替剪刀来刻纸,在实践中发现,用刻刀一次可以刻出十多张作品,突破了剪刀剪纸篇幅较小、一次只能剪两三张且内容单一的局限。

黎族剪纸以刻刀为主,以剪刀为辅的创作方式开始受到剪纸艺人的欢迎,为以后创作大篇幅的剪纸作品打下了基础。使用刻刀制作剪纸时,主要刻掉面,保留线条,色彩单纯,图案随意夸张,画面集中、朴素、大方。制作黎族剪纸画前,要先画样稿,把各种形象适当地变化、夸张,使它条理化、图案化,并使图中各种线条彼此相连,不能刻断;同时,在画面刻制时先刻细小部,再刻较大的部分,最后刻制外轮廓,衬上白色底纸,即成为一幅黎族的剪纸作品。

一般分为三个步骤:1.画稿。用铅笔把想好的图案画在纸上。2.刻制。根据画好的画面进行刻制,先刻小或细的部分,然后刻大的部分,注意线条彼此相连。3.装裱。衬上白色的底纸,固定几处关键部分点粘即可完成。

应用:

黎族大安剪纸在节日习俗、婚丧习俗和民间工艺美术上都有相应的表现。

除夕夜,黎族百姓会用红色的纸张剪成花纹贴在房屋的大门、牛栏、鸡舍、谷仓等建筑物上,或者米缸、水缸、房前屋后的果树上,寓意家庭平安,人畜兴旺。清明节,黎族百姓也会纸按照铜钱的样子,剪成圆形中间有方孔的纸钱,挂在小树枝上,或在祭祖时在坟前焚烧纸钱,寓意为逝去的亲人们送上钱财在阴间使用。这和内地的习俗基本相同。笔者在东北农村的亲属家见到,每逢过春节,家家都要用黄草纸做纸钱,用金银纸箔叠成元宝,在上坟的时候烧给逝去的家人。不过这时候制作的纸钱是在一沓沓黄草纸上用铸造好的铜钱模样的铁铳和锤子打孔批量生产,而不是剪刀和刻刀精细地剪刻了。

婚礼上黎族百姓用到的多是剪红纸贴在门上,寓意有喜事临门,不过用量不多。

黎族社会中,最隆重的礼仪之一是葬礼,黎族百姓的丧葬仪式上使用剪纸的历史悠久,剪纸用量很大。丧葬剪纸在黎族各方言中普遍存在,在哈方言中尤为发达。光绪《崖州志·黎防一·黎情》卷十三载丧葬之制:“……贫曰吃茶,富曰作八,诸戚必以牛羊纸灯鼓吹来奠,虽当身鬻子,不悔”,从中可窥一斑。

在黎族人心目中,剪刻纸扎的祭品的款式、数量标志着贫富荣哀。出殡前一晚上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俗称“做八”。出嫁女及各路前来奔丧的亲属除了在灵堂灵柩前摆放用于祭祀亡灵而宰杀的牛、猪等外,还要在灵堂中挂上剪好的冥衣、纸灯笼、纸屋、纸马(出嫁女俗定做白马,其他亲戚则用其他颜色纸制作纸马、纸灯笼)等祭品,数量越多表示越富有,死者越有面子。出殡前,举行烧纸马、纸屋、纸衣、纸灯笼仪式。即在村口摆上祭品,把所有的纸马、纸屋、纸衣等堆放在一起,由“道公佬”祭祀完成后焚烧,象征着亡魂在阴间有房子住、有衣服穿、有马骑、有灯笼照明、有金银财宝花。

烧完后举行出殡仪式,出殡路上,死者的女儿及死者血亲兄弟的女儿每人都撑一把纸伞,纸伞是出殡时最壮丽的仪仗,纸伞越多,死者越荣耀,这说明黎族对妇女地位的重视。

黎族在丧葬仪式中使用剪纸制品的习俗,也是接受了汉族丧葬文化习俗影响后,又融合了本民族的文化习俗形成的独有的黎族文化习俗。其中有特点且又能体现黎族民间剪纸技艺的是灯笼、棺材罩、马、伞等常用剪纸。

灯笼。哈方言的人普遍制作,用竹篾编成,直径40~80厘米;高60~150厘米,有圆筒形、六棱形、八棱形,开多个窗口。外面糊色纸和各种剪纸图案,中间有放置油灯和不放置油灯。置油灯的中间放置转轮,轮下放油灯一盏(是用小碗或小碟装植物油,在器皿边置几根灯芯)。类似于广东民间的走马灯,即利用油灯燃烧产生的热空气,引起灯笼内的空气对流,推动轮转动。轮上是圆筒,圆筒上贴有各式剪纸图案或者把单个动植物和劳动生活场面的剪纸用人的头发与曲轴连系起来。随着油灯燃烧产生的热气流,推动轮转动,轮上的剪纸也随之动起来,似万花筒的图景在转动。常见的图案有斗牛图、斗鸡图、鸡啄食图、砍柴图、纺织图、蝴蝶展翅图、舂米图等。在灯光的映照下,透过窗口可以观赏到一幕幕生动有趣的图景,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棺材罩。哈方言人死入殓后,在停棺期间,用来盖棺材的有“龙被(崖州被)”、毯子和纸罩(即用竹条篾扎一个比棺材略大的罩,糊上纸,把棺材罩住)。他们认为棺材犹如死者到阴间的“窝”,是埋在地下的居室,为了亡灵在阴间的“居室”舒适、美观,需要美化、装饰;这与汉族“视死如生”的喪葬文化表达的情感基本是一致的,作用类似汉文化中的棺椁(也称套棺,大棺材中有小棺材)。棺椁形制是古代汉族对有钱或有地位的人死后为体现身份而采用的葬具。

为了把棺材罩装饰漂亮,艺人们把黎村生产生活图景、动植物、人物故事、天国的美好生活等剪纸图案,贴在棺材罩的五个面,作为装饰。在一定时期内,棺材罩逐渐演变为民间艺人展示剪纸技艺的展台,并由此形成了产业链,很多地方出现了一体化的专门供丧葬用的剪纸门市和店铺。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发展,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满足,人们开始注重精神文化生活的建设,黎族剪纸得到了抢救、挖掘、继承和发展。1990年,乐东县文化馆设立黎族剪纸艺术工作室,1991年联合海南省群众艺术馆在大安镇共同举办了首届海南黎族民间剪纸艺术培训班,促进了大安黎族剪纸艺术作者的成长;1995年10月,乐东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局在大安镇挂牌成立黎族剪纸基地,县教育局把黎族剪纸艺术作为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环节,配备专职教师,分别在大安中学、大安中心小学的美术课进行全日制授课。

为壮大剪纸作者队伍与提高创作水平,乐东县文化馆多次举办各种剪纸培训班,多次派出作者参加省级培训,并联合海南省群众艺术馆共同举办创作班、研讨会、讲座等活动,有效地将长期从事剪纸艺术的老艺人与青年学生结合到一起搞创作,培养黎族剪纸艺术传承人。

在各级党和政府及文化部门的扶持和指导下,大安黎族剪纸艺术硕果累累,先后涌现出羊永生、卢德雷、吉雄、林文生、刘春兰、韦德义、卢泽辉、刘征、韦勤等一批剪纸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创作了一大批以现代生活为主的剪纸作品,并多次获得奖项。大安镇1996年被国家教育部授予“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2013年大安再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文化艺术之乡”。2007年,乐东县政府将“黎族民间剪纸工艺”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2017年,乐东“黎族传统剪纸艺术”被列入海南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如今,大安剪纸艺术已经成为海南乐东一张对外宣传的名片,这些剪纸艺术家们用手中的刻刀雕琢着美丽的人生,记录着镂空中的岁月。

猜你喜欢

大安黎族剪纸
黎族小伙闯“深海”
剪纸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平南采风暨平南文友会大安分会成立
川中大安寨段致密油储层储集特征研究
剪纸
剪纸
56个民族56枝花 黎族
川中桂花油田大安寨段致密油高产稳产再认识
大安北油田泉头组四段沉积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