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理青年许毅:少年有梦,科创未来

2023-05-30创青春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机器人

创青春

北京理工大学积极将创新创业与课程体系融合,将国家重大成果创新点、成果树转化为课程知识点、能力集,近3年15项国家科技奖成果进教材、进课程,对专业核心课程实施“慕课+研讨式教学+项目制答辩”教学模式改革,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与能力发展。

潜心于学术深海,许毅的成功得益于学校塑造使命引领、品格塑造的“双创”新生态,打造学科交叉、任务牵引、场景驱动的“智创空间”,构建创新品格和能力相长、创新精神与素养互促的培养机制,培养学子科学探索、批判创新、追求卓越、团结协作的“双创”品格,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青春的成长之路,需要有好榜样的引领、好同伴的带动。近年来,在“挑战杯”“三下乡”“返家乡”等共青团实践教育工作中,涌现出一批青年榜样。

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许毅。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许毅以项目负责人身份带领团队获得特等奖。

许毅对于科创的热爱可以追溯到小学三年级,当时开展的机器人课外兴趣班吸引了许多同龄人,许毅也满怀好奇地加入了其中。虽然课程内容只是学习对小车进行简单的模块化编程,但这样一个简单的项目却让一个10岁的少年在心中埋下了致力科创的种子。

在这种期盼下,许毅不假思索地加入了学校组织的机器人队,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机器人生涯——训练、学习、比赛……在初中、高中各大机器人赛事中崭露头角。

一进入大学,北理工机电学院、精工书院联合培养的2018级智能机电系统实验班本科生许毅就对微小型仿生机器人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他研制的机器鼠不仅具备5种基本运动模态、2种感知模式,而且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22年,许毅获得第十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就这样,许毅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了机器人设计经验并锻炼了工程实践能力。直至步入大学,在得知学校为大学生搭建了广阔的科创舞台,许毅内心热血澎湃,渴望加入他们当中去一步一步追逐梦想!

2018年,作为大学新生的许毅,毫不犹豫地参与了大创项目,但在满怀兴奋与紧张情绪时却被当头棒喝——指导教师给他的选题列出了十个问题,而他甚至只能回答出两个。从老师办公室走出的那一刻,许毅的心情异常沉重,频频摇头感慨自己的不成熟,脑中还回荡着老师的话:“许毅,你的想法很新颖,但同時也有些不切实际,你先回去再做做调研吧。”

许毅从来都是那种不屈服于困难的人,即便当时受了些挫败,也依然能仰起头来往前看。有了第一次失败的教训,许毅重新调整了课题,对着改好的课题又反复思考了它的可行性,并在全组成员达成共识后再次将课题提交给导师。终于,这次的想法被老师认可了。老师的一句“加油干,有什么需要帮助的随时来找我!”瞬间点燃了他的动力。

机器人的设计进展十分顺利,在许毅沉浸在这触手可及的成功之时,更大的石头却狠狠地砸在了眼前,他们的设计都是按照合金的强度规划的,却忽略了打印出的元器件是塑料这件事。这导致仅是一个简单的站立动作,机器人就会出现巨大的形变。当许毅听到机器人的部位出现断裂的声音时,他的心彷佛也跟着一起碎了……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这些年来的努力甚至还不如小孩搭积木来的强。

在消沉一周后,许毅认识到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他必须为自己、为团队负责。许毅鼓起勇气把失败的情况和导师讲了一遍,心中也做好了迎接暴风雨的准备,但未曾想到电话的另一边却传来了截然不同的声音:“没事许毅,这些情况我想到了。谁上来一次就能成功啊,继续加油,老师这边会全力支持你的!”那一瞬间,许毅那碎掉的心又好似活了过来。他的朋友、他的老师都没有放弃他,他又有什么资格一蹶不振,又有什么理由不继续前进。

现在回想,大学的第一次失败其实仅仅是漫漫科研路中的一个小小缩影。但也正是这次的挫折让许毅在日后的科研中能够更清楚的认识自己的能力、能够更正视科研路上的磨难。老师的言传身教也让他看到了一个真正科研工作者应有的样子,是老师的鼓励与支持让他离梦想越来越近。

2019年的夏天,刚刚进入大二的许毅正式进入了课题组,成为了仿生机器人团队中的一员。在这里,他接触到了真正属于国际前沿的科研项目,从“创”到“研”,他收起了初入大学的年少轻狂、不再异想天开,但是在他高兴的同时也有一丝丝的焦虑,自己通过多年的努力离他的梦想越来越近,但也担心可能由于自己的技术跟不上拖组员的后退,于是开始在一篇文献上做满笔记,对一个想法来回求证,对一次不好的实验结果反复分析。

这次的课题方向是研制一只能够满足特殊狭小空间内部部署以及探测要求的仿生机器鼠。当时这个方向在国际机器人技术中算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为此,许毅带领团队成员们共同考察狭窄空间的多工况、小空间和复杂环境情况,采用仿生设计思路,研制的机器鼠具备5种基本运动模态(同类机器人中最多)、2种感知模式(同类机器人中最多),在同尺度机器人中首次实现了如此多的运动模态和优越的环境适应能力。

许毅团队研制的机器鼠真正做到了保障国计民生、支撑国家安全,具有良好的社会应用价值,实现了400毫米以下不规则工艺管道内的巡检作业、多维仿生映射方法成功应用于某特种机器人的运动驱动系统。

随着项目的不断深入,许毅将机器鼠带上了更广阔的舞台。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许毅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带领团队荣获特等奖的最高荣誉。

随着科研经验的积累,许毅逐渐勇于挑战全新的课题,创新性提出仿生跳跃足结构、能量锁定与瞬时集中释放机制以及高负载比飞行系统构建方法。许毅研制的仿昆虫跃翔机器人在微小尺度下实现5倍体长跳跃高度的同时,可在空中维持良好姿态、滑翔距离达到5m。这次的研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军事侦察以及农业经济上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作为北理工学子,许毅将牢记自己的红色基因与军工品格,立志成为一名流淌着红色血液的工程师。作为新时代青年,许毅将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是反映国家人工智能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2022年9月1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治理论坛在上海召开,本论坛主题为“以人为本,赋能为善”,并发布了《2021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报告中显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成效显著,人工智能创新水平已经进入世界第一梯队。

2021年,中國的人工智能开源代码量达到158项,相比2020年的139项有所增长。全球TOP500超算中心数量连年保持首位。截至2021年6月,中国共有188个超算中心进入全球500强行列,占总量的37.6%,居全球首位。同时,中国人工智能企业蓬勃发展。

作为新时代青年,许毅用自身的行动证明了年轻一代的责任与担当,展现出当代青年的最好状态。许毅告诉我们:“在科学的领域,真理是无穷无尽的,科学真理值得敬仰,每向前一点都是人类往前的一大步。”青年一代作为最具生命力、创造力的群体应当奋发图强,努力成为科技强国的中坚力量,为世界作出中国青年的一份贡献,用科技创新创造未来更多可能性。

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北理工累计获得22金22银27铜,4年内两次夺冠,成为全国唯一独捧两冠的高校。

“心怀‘国之大者’,北理工以智慧赋能人的全面发展,将智慧教育理念、技术和方法融入治校理教全过程,全力推动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勇毅前行!”北京理工大学校长龙腾说。

来源=共青团中央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机器人
我校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机器人,让未来走近你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