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赏苏州
2023-05-30何惠芳
何惠芳
第一次读到苏州,缘于对苏州的赞美之词: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于是,愿望蛰居心底一角,盼望能有朝一日长出翅膀飞向人间天堂。数十年后的今天终于梦想成真。
苏州之美,美在园林。第一次来到苏州,我就在九曲十八弯的园林中迷失了自己,恍如梦境中的我竟不知身在何处。
缘于深厚的文化底蕴,缘于文学家和画家的珠联璧合,精心设计的苏州园林就多了一份文雅、秀丽,水榭楼台、假山庭园就多了一份诗情画意。踱厅堂,穿曲廊,面对造型奇异的假山,观花池,赏月亭,停楼橹,一步一景,我的脚步在此流连,真有“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之感。
千百年来,苏州园林甲天下,素以人文美与艺术美著称,至今保存完好的有数十处。北宋著名诗人苏舜钦被所谓“奏邸之狱”所陷,放废为民,流寓苏州,在苏州建沧浪亭,其《沧浪亭记》中云:“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以此文明志,表达对昏暗官场的鄙夷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苏州之美,美在吴侬软语和昆曲。吴侬软语,美在悦耳,美在轻柔。语调平和而不失抑扬,语速适中而不失顿挫。因此有“宁愿听苏州人吵架,不愿听宁波人说话”之语。游完园林后,夜游苏州护城河,船行半途中,一美丽的苏州女子手抱琵琶粉墨上场,纤细修长的手指轻拢慢捻,用吴侬软语献上一曲苏州评弹《苏州好风光》,真个低吟浅唱,优柔婉转,似清泉顷刻流遍了全身,把你的五脏六腑滋润得舒舒服服。
昆曲美在节奏舒缓、意境曼妙。因苏州文人的介入,而為昆曲注入了独特的文化品位,他们的闲适生活和对空灵境界的追求,赋予了昆曲独特的品格。
百戏之祖归昆曲,天下昆曲出苏州。既出苏州,昆曲犹如苏州园林中托出的一朵奇葩,昆曲与园林是那样的唇齿相依,不舍分开。试想,这夜园林,清月一轮,漫照一池荷叶,荷影随风摇动,池边一亭,三五雅客,正品茗饮酒,对月赏荷。这时,杜丽娘和春香款款踱进园林中,忽见姹紫嫣红满园春色,却似这般,付与断壁颓垣,顿觉心痴神伤……浅吟低唱“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怎不叫听的人也心痛神痴,眼中落泪。这种境界怎一个“美”字了得……
此番苏州之行,步履匆匆,让我留恋不舍的远不止这些,还有苏州城里的绿化建设,一路上绿树枝叶层层覆盖,如车行绿海中,让人一身舒畅,疲惫顿消。还有苏州人享受生活的淡泊心境,果不其然,比起经济发达的其他城市,苏州人宁静淡定,不为名利所累,可见一斑。
(选自《时文选粹》,南方出版社2005年版,有删改)
赏读:文章以向往苏州的“我”为窗口,读者看见了苏州的地理、自然、人文甚至于精神上美不胜收的景色。文章结合了文化艺术的园林,庄重清雅,趣味横生;独具特色的地方软语和昆曲艺术,婉转悠扬,沁人心脾……只短短几段,就将苏州山川秀丽、风土清嘉的特质勾勒得清晰可见。
文章的遣词造句间充满着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作者以园林和昆曲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展开想象,铺出一幕月下的漫步荷池图,让我们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此间“凄冷之美”。而对于园林的人文艺术的交织,作者通过北宋诗人苏舜钦的一篇《沧浪亭记》,将文人骚客寄情山水的历史娓娓道来,丰富文章内容和增强观点说服力的同时,也让我们对苏州园林的模样有了更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