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为公:跨越千年的价值追求
2023-05-30代生
代生
编者按: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给予精辟阐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这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贡献,也是新征程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要求和必须深入研讨的重大课题。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位于安阳市西北郊的殷墟遗址,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追根溯源,汲古而新,努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现高层次融合,是我们守护中国共产党创新理论之“根”的使命所在。
党的二十大报告举出的中华文明十个关键理念即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均意涵深厚、流播悠远、影响巨大,可视为体现中华文明核心智慧的标识性概念,需要细加辨析。本杂志社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研究”课题组合作,特邀十位专家,围绕十大理念逐一进行深入解读,以期说明其古典涵义如何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新时代彰显恒久智慧和理论光辉。
《礼记·礼运》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句寄托着中华民族宏大愿景的古语,从历史深处缓缓走来,绵绵流播。这种至高至简的思想,不仅在古代很有影响力,到了近代,它也成为国人思考国家、民族前途的重要思想资源。这其中的脉络,标记了我们中国人近代的艰辛探索。可以说,近代以降,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面临
3000年未有之变局,“天下为公”的古典内涵被唤醒激活,走进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蓝图中,并在与马克思主义的世纪交融中孕育出新的时代价值。围绕该理念的来龙去脉做一细细梳理,便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其古今之义,领悟其深刻意蕴。
“天下为公”语出《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孔子认为,“天下为公”是大道之行的基础,在这样一个“大同”社会里,人们选贤举能,讲求诚信和睦,既有合理的社会分工,又有互相扶助,是一个互敬互爱、没有奸盗窃乱的和谐社会。禹之后,其子夏启得位,进入“家天下”的时代,就是“小康”社会,《礼记》明确记载“小康”社会是禹、汤、文王等统治时代,由此可以推知孔子认同的“天下为公”发生在尧舜时期。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他对“大同”“小康”社会都充满敬意,只不过对“大同”社会更加憧憬。
孔子之后的诸子百家也多认同尧舜统治时期是一个有道德、有礼让、有次序的理想时代。有意思的是,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容成氏》记录了尧以前、传说时代的容成氏等古帝王21位,在这些帝王统治时,“皆不授其子而授贤”,品德高尚,上下一心而无兵戎,社会分工合理,让聋哑人掌火,盲人鼓瑟,跛者守门……老弱病残都有所用,这和《礼记·王制》所载“瘖、聋、跛、躃、断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如出一辙。从《容成氏》记载来看,尧舜及以前21个古帝王统治时期都是“大同”社会。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周礼》是一部建構周代社会制度的理想著作,许多内容与“大同”“小康”社会的记载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可以说,这是战国思想家们对孔子“天下为公”思想的发展。
“大同”社会并非只是虚无缥缈的“乌托邦”构想,而可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2002年,北京保利博物馆入藏了一件特殊的青铜器—遂公盨,该盨有98字的铭文,记载了天命大禹治水后的社会情形,共有六次出现“德”字,这里的“德”内涵丰富,既有自身修养的德,又有孝养父母、兄弟友善和婚姻和谐的伦理之德,还有为官之德。仔细体会,不难发现铭文所载“民好明德,顾在天下”的社会情况与“大同”世界有相近之处,说明最晚在遂公盨制作的西周中晚期,古人就认为大禹时代是一个近于“大同”社会的时代,孔子的“大同”理想无疑出自对上古社会的历史记忆。
“天下为公”最初的内涵是“公共之天下”,“君位”的选择是以禅让的方式进行的,这是一个显性标志。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进一步扩大,如《吕氏春秋》有《贵公》和《去私》篇,《贵公》篇强调“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这里的“公”就指公平、公正,是“公”的延展义。从这些记载看,“天下为公”都和统治者密切相关。无论是儒家强调的禅让,还是《吕氏春秋》所言的圣王之治,都先强调了君人者的品格,这也是遂公盨所强调的“德”。因此,“天下为公”涉及的是“谁之天下”“谁治天下”和“如何治天下”的问题。
秦汉以后的古代社会是皇权统治,君位是以朝代为顺序世袭进行的,“家天下”已成定局。在此背景下,“天下为公”的意蕴主要有三个面向。
第一个面向是秉承先秦时期“天立君为民”的思想,要求统治者承担政治责任,以天下为公而有“公心”,由此凝练出“以民为本”“以德治国”“任人唯贤”等治国思想,“天下为公”熔铸于儒家学说范畴而成为古代中国的统治思想。西汉时代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如汉代名臣谷永暗引古书劝谏汉成帝说:“天生蒸民,不能相治,为立王者以统理之,……开有德,不私一姓,明天下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王者躬行道德,承顺天地,博爱仁怒,恩及行苇……”(《汉书·谷永传》),这一谏言是对古代“天下为公”思想的高度凝练。
在扬“公”的同时还要去“私”,魏晋名士傅玄就特别强调去私。他在回答尚书郎刘邵如何为政时提出:“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夫去私者,所以立公道也。唯公然后可正天下。”(《傅子·问政》)傅玄的去私论是对先秦贵公去私思想的发展,强调将之落实在治国理政中是其突出特点。
《贞观政要》记录了唐太宗在位的23年中,与大臣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讨论时政的内容。其中既有君臣之间的争论,也有大臣的奏议等,尤其是《公平》篇讨论,涉及了唐太宗、魏征等人“天下为公”的思想。该篇要求太宗李世民在处理政事时公正公平,如果处事不公则会使奸邪之人有机可乘,并通过魏征等人的谏言强调了四点:一是做到利用道德教化治理天下,实现人心之“公”;二是要求皇帝要修身自为,严于律己,严格控制自己的“一己之私”;三是强调要举贤任能;四是建立公平的君臣关系。以上四点,是太宗时期君臣为政智慧的总结,也是“天下为公”思想发展的重要成果。
不仅在于君王,历代知识分子也多以“天下为公”作为己任,心忧天下。如宋代政治家、思想家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念,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宋王朝的政治分忧,体现了范仲淹远大的政治抱负。范仲淹的这种情怀,是封建士大夫“天下为公”的典型代表。
第二个面向是在社会动荡、政治更迭和王朝更替时代对“天下为公”的标榜,以期建构理想型政治模式。历朝历代,当皇帝昏庸、政事松弛而失去民心时,有正义感的大臣多以“天下为公”作为理据进行劝导。如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公、君为客”的思想,冲击了皇帝的绝对权威。当面临改朝换代时,“天下为公”又成为新的王朝承继“天命”的重要借口,如建立新朝的王莽,针对西汉末年腐朽的政治,以儒家思想的理想社会作为目标,以周礼为蓝图,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次体系严密的改革,具有鲜明的“天下为公”意涵。当然,王莽推行的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以暴虐著称而丧国的隋炀帝即位当年也曾发布诏书强调:“是知非天下以奉一人,乃一人以主天下也。民惟国本,本固邦宁,百姓足,孰与不足!”这是他豪迈的为政宣言,可惜没有得到践行。明清之际,多尔衮攻占明首都北京时就昭告天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有德者居之。”以此来为满人取代明王朝制造声势。
古代社会的农民起义多是以建立“天下为公”社会作为目标的。陈胜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口号试图建立一个平等的社会;唐末的黄巢提出了“天补均平”“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等均之”的口号,追求的是没有贫富差距的理想社会;北宋的王小波发动起义也提出:“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等均之!”南宋钟相起义时则提出“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明末李自成更以一句“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这些朴实无华的目标,都是饱受饥寒压迫的农民对“大同”社会的美好向往。
第三个面向是随着王朝疆域的扩大、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天下观念随之变化,新的“天下”也纳入“天下为公”的统治范畴,需要统治者树立新的“天下观”和民族观。自秦汉始,汉民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是中华民族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历代统治者面临的重大课题。南北朝时期诸政权纷争时,都以正统自居,统治者号称为“天子”拥有天下,但这些观念都相对狭隘,多以本民族为正统,或以夷狄观审视其他政权。在这方面,能够彰显“天下为公”精神的仍旧是唐太宗。他对待少数民族“绥之以德,抚九族以仁”,主张“天下一家”“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太宗这种博大的胸怀恰是“天下为公”的具体表现。雍正皇帝为了维护统治,尤其是争取汉人的支持,也充分利用了“天下为公”的思想,他在《大义觉迷录》中就强调:“盖生民之道,惟有德者可为天下君。此天下一家,万物一体,自古迄今,万世不易之常经。”在处理政事时,他还把“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的训条手书于勤政殿,时刻警醒自己。
以上三个面向是随着时代变迁、形势变化,古人对“天下为公”思想的丰富和拓展,对后世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启迪作用。
1840年,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叩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比清王朝腐朽的统治和西方高度发达的现实,一批批爱国知识分子开始了解中国以外的“天下”,不断借鉴西方的政治制度以探寻中国的“新出路”。中国近代对“天下为公”的追寻,洪秀全发起的太平天国运动、康有为提出“大同思想”和孙中山的“天下为公”“三民主义”思想是重要典范。
洪秀全是清末科举落第的知识分子,在落魄之时,对国内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以及清政府腐朽无能社会状况更加失望。于是他接受了西方基督教的学说,并受基督教义启发,自创“拜上帝会”。他还效仿基督教《劝世良言》,写成《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书,宣扬建立没有压迫的社会,得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支持。他的《原道醒世训》就摘引了《礼记》有关“大同”的记载,强调“天下总一家,凡间皆兄弟”。在此基础上,洪秀全以广大信徒为基本力量,反对清政府统治而建立太平天国。反映他的政治理想的是《天朝田亩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平分土地,取消土地私有,以求实现农民阶级所向往的丰衣足食的理想生活。此外,还主张通过建立新的社会组织管理民众,体恤鳏寡孤独;废除封建礼教,实现男女平等。《天朝田亩制度》提出的平分土地的方案虽然没有实行,但在它的革命精神鼓舞之下,农民阶级夺取了大量土地,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它所勾画的平等、平均的蓝图,是对中国古代“天下为公”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太平天国运动中的许多构想,是中国古代“天下为公”思想和西方基督教义、中西思想的一次交汇碰撞。
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之后,被迫流亡日本,并开始游历欧美,逐步接受西方的进化论和空想社会主义等思想。他依据《春秋》公羊“三世”说和《礼记·礼运》篇“大同”“小康”的说法,创作了《大同书》,将人类历史概述为三个阶段:由“据乱”进为“升平”(小康),由“升平”进为“太平”(大同),进化有渐。在康有为的设想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生产高度发达,工农商实现高度科技化、机械化,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水平极大提高,是一种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没有剥削的社会,全世界统一于一个“公政府”管理之下,男女完全平等,家庭已消灭,不存在父权、夫权压迫。《大同书》集中体现了康有为的“天下为公”思想。
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是“天下为公”理念的忠实支持者。他认为人类不断进化,最终的去处即是“天下为公”:“人类进化之目的为何?即孔子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耶稣所谓‘尔旨得成,在地若天’。此人类所希望,化现在的痛苦世界为极乐之天堂者是也。”(《孙中山全集》)为了实现这一理想,孙中山建构了中国革命的政治纲领—“三民主义”,主张通过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打倒与帝国主义勾结的军阀来实现“民族主义”;通过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以实现“民生主义”;通过实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而实现“民权主义”。在孙中山看来,“三民主义”的最终目标就是天下为公,“人民对于国家不只是共产,一切事权都是要共的。这才是真正的民生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孙中山用一生的革命行动积极践行着“天下为公”的思想。2016年11月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孙中山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们要学习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心系民众的博大情怀。孙中山先生有着深厚的为民情怀,一生坚持以‘天下为公’为最高思想境界,致力于‘除去人民的那些忧愁,替人民谋幸福’,对此矢志不移、无比坚定。”
毛泽东指出:“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面对现实,对理想天下的不断探索,都受到了“天下为公”思想的深刻启迪,他们也以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为目的。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探索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当中国的知识分子怀着“大同”理想遇到马克思主义所建构的共产主义时,才真正找到一条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出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探寻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通之处,坚持“为人民服务”,秉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天下为公”的理念和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紧密结合并付诸实践。“天下为公”既成为每一位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品格修养,也是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不懈追求的伟大奋斗目标,二者真正实现了有机结合。
陈独秀、李大钊都曾受到了“天下为公”思想以及近代以来对这一思想进一步诠释的影响,如陈独秀受到康有为《大同书》、梁启超有关文章的深刻影响,自言“读康先生及其徒梁任公之文章,始恍然于域外之政教学术,粲然可观,茅塞顿开,觉昨非而今是。”(《陈独秀著作选编》)李大钊更是主张建立一个“大同”社会,他在《联治主义与世界组织》中就完整地阐明了未来理想社会应该是一个“大同团结”与“个性解放”相结合的新组织,并逐步开始运用唯物史观理论探讨在中国将理想付诸行动转化为现实的具体路径。通过一系列的探索,他认为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农民成为革命的主力军,以此来实现社会主义与人道主义、大同团结与个性解放相统一的“大同”理想。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主张建立一个“大同”社会,1917年毛泽东在《致黎锦熙信》中就强调:“孔子知此义,故立太平世为鹄,而不废据乱世、升平二世。大同者,吾人之鹄也。立德、立功、立言以尽力于斯世者,吾人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也。”表达了对未来“太平”“大同”社会的向往。此后,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领导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开辟中国革命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并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伟大变革。1949年6月,新中国成立前夕,也是纪念中國共产党成立28周年之际,毛泽东写下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畅言中国的大同社会: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在驱逐日本帝国主义之后,进行了三年的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基本的胜利。……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可能性: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
毛泽东还将“天下为公”的思想和共产党员的修养结合起来,提出共产党员要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在《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名篇中不断强调共产党员要大公无私,克己奉公;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要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中国共产党人以“天下为公”的精神不断得到彰显和实践。
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强调:“共产党员应该具有人类最伟大、最高尚的一切美德,具有明确坚定的党的、无产阶级的立场(即党性、阶级性)。……把道德观建立在历史唯物论的科学基础上,公开地宣称我们的道德是为着保障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战斗利益,这只有共产党人能够做到。”毫无疑问,这些就是共产党人“天下为公”的品格。
实现“天下为公”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追求,但也认识到要实现这一理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1979年,邓小平根据中国国情,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了“小康”这一概念,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阶段目标明确为小康社会。邓小平还提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调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发展方面为小康社会设立发展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经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我国发展站在了更高历史起点上。实现小康后,伟大的中华民族正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为实现“天下为公”的社会不断努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天下为公”,十分重视这一文化基因的阐释阐发。如在要求共产党员公而忘私,加强自身修养方面,2013年6月,习总书记提出:“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须有天下为公的宽阔胸襟,摒弃任何私心杂念,把为全中国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唯一追求,为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鞠躬尽瘁。”习总书记的讲话是对中央政治局提出的要求,也是对全党、对所有领导干部的要求。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习总书记始终关注全人类命运,他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2014年5月4日,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出要把“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作为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现和文化基因。二十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强调要把“天下为公”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紧密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行发展的文化资源。可以说,习总书记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抱负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这是对“天下为公”内涵的高度升华与创新发展。
“天下为公”承载着14亿中国人民的梦想和期望,百年来的历史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抓住历史机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实现这一伟大梦想。
(责任编辑 黄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