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教材插图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023-05-30徐素文
徐素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爱祖国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的感情。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作为中国公民都应该具备的美好情怀。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每一课都有明确的养成教育目标,并且还配以颜色鲜艳、丰富多彩的插图。这些插图要么揭示这一课的德育主题,要么突出该课的教学重点。这都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正确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作用,通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一、设问巧妙,引导看图
进入青春期后,初中生的有意注意发展超过了无意注意,占据了优势地位,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与插图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让教材中的插图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例如,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二框“维护国家安全”中的插图是一只巴西龟。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激发兴趣,然后提出问题:(1)有没有同学饲养过巴西龟?(2)巴西龟对我国的生态系统有着怎样的威胁?(3)除了巴西龟,你们还能说出其他类似的威胁我国生态安全的物种吗?(4)是不是所有的外来物种都会对我们国家的生态系统有威胁?我们应该怎样维护生态安全?学生对画面开始有兴趣,便积极议论开来,从而知道巴西龟严重威胁本地龟及其相关物种的生存,对原有生态链造成极大破坏。维护生态安全就是维护国家安全,也是爱国的具体表现。
还是这一框的另两幅插图——某摄影爱好者在军事禁区偷拍照片、某企业偷排工业废水,教师指导学生先观察,然后揭示这一目主题——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提问:“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应对?”课堂上顿时热闹起来。“我会制止摄影爱好者的拍摄行为,并告诉他这是违法的。”有的说“我会叫他把照片删掉”,有的说“我会向生态环境局举报这个企业”。这时,教师再追问:“你们还能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维护国家安全吗?”这样,进一步达到了知理而导行,也突出了“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达到了教学目标。
二、延伸插图,巩固发展
利用插图,组织学生充分讨论,由此图延伸到学生日常实际生活中去,为他们铺设一条明辨是非、洒满真善美的通道。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二框“做负责任的人”时,从教学本身看,本框的插图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容易理解。从思想角度看,利用好这些插图有助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从行为理解到行为判断,再到行为训练,让学生辩证思考不同行为可能会导致的后果,引导学生判断是非,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么做,从而延伸到班级、学校、社会生活。明白不论在哪里必须要有责任意识,小到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大到对社会、对国家负责。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一框“促进民族团结”时,课本插图有一张江孜保卫战中西藏抗英战士的照片。因为本校学生藏族生占多数,所以看到这张照片,他们特别有感觉。尤其是书中讲到“西藏人民践行‘勿让洋人染指我疆土’‘纵然男尽女绝,誓不与侵略者共天地’的誓言”……很多学生深受感动。这时候进行追问:从历史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西藏人民抵抗侵略的行为和精神对于中华民族有何意义?你该怎么做呢?通过插图引导学生认识到这群抗英战士所具有的伟大精神品质,尤其是对祖国的热爱。我们应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启发学生应该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通过层层深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这样针对性的延伸,更能巩固道德认识,引导他们自觉地将爱国之情根植心底。
再如,在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八课第一框“我们的梦想”时,关于“新时代 新征程”,学生们可能还不能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含义。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看课本插图“砥砺奋进的五年”谈谈自己的感受。最后联系实际思考:为什么短短几十年,中国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靠的是什么?为了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可以做什么?对每个人而言,深厚的爱国情、高远的强国志,归结点在于务实的报国行。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常规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三、深入情感,强化行为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学生高谈阔论爱祖国,代替教育学生爱祖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因此,教师在正确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时不能只停留于文本,不能只停留于插图所要表达的故事之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通过设计一些易于学生接受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来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认识,使爱国主义教育科学化、艺术化、具体化,而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我们要“穿越过去”“走进现在”“走向未来”。在利用插图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从插图的实例中感受到教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要引导学生思考现在的“我”应该怎么样去爱国,将来的“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报效自己的祖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自觉地把正确的个体意识外化为良好的个人道德行为。例如,八年级上册主要在讲“我”和社会的关系,教师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如“小脚丫游祖国”的活动;九年级上册主要讲“我”和国家,教師可以组织演讲比赛,如“我的家乡我来颂”;等等。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数次强调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家国情怀教育,而只有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才能使其真正认识到爱国是自己的事情,将爱国在心中扎根。
总之,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中的插图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思想品德的内化、爱国情怀的培育具有示范作用,教师也应该以身作则,利用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行动,把高深的理论、抽象的道德标准人格化,让学生在现实范例中获得难忘的形象,厚植爱国情怀。因此,充分用好教材中的插画,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