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分析研究
2023-05-30吴亚曼
[摘 要]本文详细介绍了课程思政的基础内涵,通过专业的研究与调查,精准找出公共英语学科素养与课程思政的融合点,并根据当前公共英语的教学状态,提出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路径,其内容包含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材编写内容、改良教学评价机制及增设英语人文元素等,能够有效改善公共英语与课程思政的融合状态,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政水平。
[关键词]课程思政;公共英语;文化交流;高职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
[作者简介]吴亚曼,女,江苏苏州人,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教学、语言文化。
高职院校要将立德树人作为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将各项基础学科與课程思政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思政素养。立德树人的过程中需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相结合,达成各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增强内部教育教学效果。
1 课程思政的基础内涵
在高职生数量逐步增加的同时,社会各企业对高职生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地在高职院校开展思政工作,教师要科学利用课堂教学渠道,将不同类型的课程内容与思政理论相结合,加强两项内容的协同效应。在开展课程思政期间,要严格遵循立德树人的基础目标,将高职院校内部的课程内容与课程思政相结合,使课程教育系统变得更加全面,打造出全课程、全程、全员的教育系统。关注课程思政的基础内涵时,要合理设计专业课、公共课,对各项学科的教学进度进行整体安排,在不同课程内容中充分找寻课程思政元素,使各项教学内容更具人文性,提升课程传授的潜质。当前课程思政实践活动的内容包括人文关怀、心理疏导与意识形态教育等,帮助更多学生重新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将课程思政与公共英语课程相结合,还能使后者在实际教学中更具人文性,是实现文化类教育的必然选择,因而相关教师应找寻合适的方法,提高公共英语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应用效果。
2 高职公共英语学科素养与课程思政的融合点
2.1 加强自主学习
在公共英语学科素养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过程中,可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由于公共英语带有极强的服务属性,在进行学习时要深入探究其内部的知识,利用良好的学习习惯来展现英语学习效
果[1]。自主学习为公共英语学科中的基础素养,若将该类素养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可发现两项内容的融合,能够使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与意识,使公共英语知识的学习变得更为全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可改善其英语学习状态,使学生拥有较为完整的公共英语知识,并更为广泛地应用到此后的工作生活中。
2.2 提升语言思维
语言思维是公共英语学习的重要基础指标。将公共英语的内部素养与课程思政融合时,高职学生应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养成良好的语言思维习惯,创新知识应用形式。语言思维背后的思政内容包含辩证思维、创新思维与独立意识。创新能力是当前学生的重要能力,因而学生可在日常的语言锻炼中,逐步改善语言运用效果,明确语言思维方式,利用语言思维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升公共英语学习的整体质量。语言思维是各项素质的基础之一,因此学生要不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将其运用到此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
2.3 强化文化交流
高职公共英语在学习应用中还带有文化交流属性。在公共英语教材中,学生可以学到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人文文化,通过相关语言的学习来了解、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发展状态,逐步培养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豪感[2]。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拥有一定的命运共同体认知,若想更好地巩固该类文化,教师要在公共英语教学中,恰当融合课程思政,让学生借助多元文化交流来切实感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明确自身在文化发展中的责任。
2.4 改进交流方式
公共英语学科中的核心素养除了包含基础的英语知识、交流技巧外,还带有一定的沟通素养,即学生要在此后的生活工作中拥有同理心、同情心,通过对各项文化的学习,增强文化尊重与平等意识。在课程思政与英语核心素养融合的过程中,要不断挖掘涉外沟通中的思政元素,加强对多国家、文化的学习,充分了解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语言交流方式的改进可提升课程思政的融合效果,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对公共英语课程知识的学习,掌握更多的对外沟通技巧,养成较佳的沟通交流习惯,将课程思政素质运用到公共英语中,使该类课程内容更具实用性,切实改善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状态。
3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路径
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在教授公共英语课程时,没能对课程思政进行充分利用。课堂实践中,部分教师更看重公共英语知识的传授范围,没能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导致学生在该类课程中仅掌握与公共英语相关的知识要点。部分教师受自身思政能力的限制,理论知识的积累不足,在这种情形下,其较难在公共英语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指导,严重降低了课程思政与公共英语的融合效果。此外,无论是公共英语的教材设计还是课程设置,都难以达到课程思政的基础性要求。部分高职院校在应用公共英语教材内容时,对教材中的语言交际视角较为看重,而忽视了本土文化,使课程思政在该类课程中的应用情况不佳。广大教师应根据当前公共英语的教学现状,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该类教学中,使更多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更好地感受课程思政中的情感价值。
3.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为提升公共英语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效果,高职院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教师,不仅要提升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还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课程思政带来的文化震撼。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应适时转换思想观念,将公共英语课程内容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明确英语知识点中的思政元素,并在英语课堂中将各项思政要素展现出来,从而增强两项内容的融合效果。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将思政元素带入课程知识的传授中。英语教师也要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对课程思政的学习,将课程思政与公共英语知识充分结合。同时,高职院校管理者还要定期开展专业性培训,让所有的英语教师都加入该项培训,适时改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看法,利用视频、音频与图片等形式,使更多教师明确课程思政与公共英语的融合目标,并掌握两项内容巧妙结合的方法。在该项业务技能培训的引导下,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提高,其在公共英语课程中加入课程思政也会变得更为灵活,能够提高课程思政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改善公共英语的整体教学效果。广大教师在业务技能培训与工作中,还要增加沟通频率,彼此交流内容融合的经验,增进对课程思政的了解,在这种教学形式的影响下,全面提升课程思政与公共英语的开展质量指日可待。
3.2 丰富教学方法
课程思政的概念较为宽泛,其包含的内容较为丰富,如心理健康、品德修养等,若将该项内容与公共英语相结合,则可为英语教材提供较为丰富的思政素材。教师在开展公共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明确基础教学任务,对课程思政教育素材进行合理探究,将英语知识点与思政内容相结合,并借用微课形式展现出来。在公共英语的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视频、影像与图片等形式,较为直观地展现英语教材中的课程思政内容,增强两项内容的融合效果,使更多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思政知识,使思政知识与英语知识形成双向传导。教师在教授公共英语期间,还可合理开展更多的教学活动,根据课程内容,合理設置课程思政主题,搭建虚拟与现实相融合的场景,并提出不同类型的探究性问题,学生经过研究讨论后,可充分表达自身观点,并在互动中提升思政素养与英语运用能力[3]。在开展小组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明确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根据学生讨论交流的状态,向学生提出更多有针对性的问题,改善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程教学效果。课堂活动完成后,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公共英语与课程思政的融合进行总结,及时发现当前课堂内部存在的不足,改善课程思政在公共英语中的融合状态。
3.3 完善教材编写内容
公共英语课程开展的重要载体为教材,因此教师要在教材中主动找寻课程思政的隐藏元素,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优化,为其赋予英语教育与思政教育功能。在完善教材编写内容的过程中,要明确公共英语教材内容的基础内涵,由于带有极强的语言交流性质,而文化交流带有极强的互动性,因此教师要在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同时尽量增添我国本土文化,将我国哲学、经济、历史等内容融入该类教材中,让学生学到更为全面的文化知识,树立文化自信[4]。在学生进行课后创新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增加辩论题、讨论题,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还能深入思考,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帮助其养成较佳的文化自觉性。公共英语属基础类课程,教师在传授课程知识期间,要将不同类型的思政元素融入各项知识中,不仅要满足当前学生的发展需要,还要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产生了较大变化,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要想使更多学生拥有信息服务体验,就要持续开发校本课程,将公共英语课程展现在网络系统平台中,逐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树立思政观念。
3.4 改良教学评价机制
建立合适的教学评价机制,可帮助高职院校的师生更好地找到融合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方法。在运用教学评价机制时,教师可充分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对公共英语课堂中的各项课程思政指标进行合理评价,明确两项内容的融合效果。在面对反馈结果时,要把握教学评价的时机,保证该项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与全面性。在正式开展教学评价前,要及时观察公共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课堂表现,将学习活动中的态度情绪、讨论参与、问题回答的主动性等要素都纳入对应评价中,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适当反思,找出该类教学方式的优势与不足,对当前存有的教学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在开展终结性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卷面考试当成该类评价的依据,对试卷中的问题进行精心设计,将社会时事热点与公共英语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回答完各项基础问题后,对社会热点发表一定的看法,增强公共英语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效果,切实改善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实际态度。完成公共英语的教学评价后,教师可根据评价结果找出学生在课程思政思维上的多种不足,对课程思政与公共英语的融合问题进行适当的调整,改善当前英语教学的具体状态,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中受到更多的思政教育。
3.5 增设英语人文元素
公共英语课程具有学习人数多、覆盖面广的特征,可为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提供帮助。在融合公共英语与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要适当观察该类课程中的人文属性,合理配置教材中的各项内容,充分挖掘公共英语中的人文元素,将人文元素与课程思政联系起来。比如,高职英语教师在传授英语知识时,要利用英语文化交流来确认文化操守与文化主体。公共英语课程内的多项知识内容都带有人文属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尽量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渗入对应课程中,使学生不仅拥有较丰富的公共英语基础知识,还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该项课程内容更具温度。例如,某教师在教授公共英语中的“餐桌礼仪”课程时,率先向学生介绍了西餐礼仪中的句型、词组与单词,让学生借助课文内容学习了英语点餐规范与就餐座位礼仪。在完成该类知识的教授后,再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中国餐桌礼仪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对比了解中西方餐桌文化的差异。将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带入公共英语课堂,既让学生了解了更多的餐桌文化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了课程思政与公共英语课程的融合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公共英语属必修类课程,教师应在该类课程中增加思想塑造、价值引领内容。为发挥公共英语的育人功能,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适当融合学科核心素养与思政知识,使英语知识更具人文温度,改善公共英语的授课效果,强化思政教育的情感价值,为学生带来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王红.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析[J]. 校园英语,2022(45):37-39.
[2]许鑫.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J]. 湖南教育(C版),2022(10):52-53.
[3]王丹.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以综合英语课程为例[J]. 现代职业教育,2022(32):148-150.
[4]吕淑巧,郭春涛,张翰旭,等.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初探[J]. 海外英语,2022(13):126-127,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