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宿迁乡村景观营造中乡土元素的应用分析

2023-05-30代玉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宿迁文脉营造

摘 要:以江苏省宿迁市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宿迁市乡村景观营造中乡土元素应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基于乡村景观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分析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营造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乡村景观营造要立足于地域特点,尊重乡村间的差异,保护和利用优秀的地域文化,以避免乡村景观特色消失。在保护现有地域文脉的基础上,将乡村景观营造与新技术新理念进行融合,探索出地域文脉传承的新出路,以期更好地营造乡村景观。

关键词:美丽乡村;乡土元素;地域文脉;乡村景观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文脉传承视角下传统吉庆元素在城市公园中的创新运用研究”(2022SJYB2435)研究成果、宿迁市社科研究课题立项不资助项目“宿迁市美丽乡村建设中优秀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路径研究”(22SYC—104)。

宿迁历史悠久,文化繁荣,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是中国优秀的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这里民风古朴,很多地方还保留着以前的生活习俗,遗留了较多的乡土资源。就当下宿迁乡村景观建设的情况来看,尽管部分乡村景观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地域文化没被合理保护和深入挖掘的问题。特别是随着城市化的深入,一些乡村原始自然风貌逐渐遭受破坏,乡间小道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混凝土马路,淳朴的民居被拆毁,取而代之的是整齐的洋房,呈现出千村一面的景象。乡村景观同质化现象导致乡村的特色消失,生态环境被破坏,地域文脉间的差异性被忽略。因此,如何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挖掘和运用乡土元素,成为当下乡村景观营造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值得深入研究。

一、相关概念的释义

(一)地域文脉与乡土元素

地域文脉是指在某个特定的地域中发端、流行并长期积淀下来的文化,是时间与空间概念的集合,是特定地域的人们世代生活的积淀与延续[1]。地域文脉的梳理可以从地区的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名人传记、传统技艺等诸多方面入手。乡土元素指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原有空间形态的延续与显现,是在自然与人文交融的过程中不断演变的历史产物[2]。乡土元素的类型丰富且界限较模糊,本文主要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乡土自然元素,如地形地貌、池塘小径、农田植被等;另一类是乡土文化元素,如民风民俗、农耕活动、民居建筑等[3]。

(二)乡村景观

乡村景观是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的统一体,是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产物。乡村景观向人们传达着地域的特色,是乡村地域范围内的农田风光、民间村落、乡土建筑、道路河流等不同元素构成的复合体。每个地区都有其特有的景观,这些景观反映了乡村特有的地域风貌。

(三)乡土元素与乡村景观的关系

乡村景观作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复合体,是地域特色和乡土元素的载体,有着深深的人类文化印记,承载着劳动人民的情感记忆。传统习俗、民俗礼仪、乡土建筑物与构筑物、耕作农具和生活器具等都可以造就极具地域特色的乡土景观。乡土元素集中反映了一个地方的精神和文化,是乡村景观营造中不可忽视的元素。对乡土自然元素和文化元素进行提炼和总结,并在乡村景观营造时将其融入其中,有助于打造出兼具时代特征与地域特征的乡村景观环境。

二、宿迁市乡村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乡村景观城市化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迅猛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乡村风貌受到严重的冲击,乡村建筑与道路被不断翻新,失去原有的地域特色与活力,导致千村一面的问题大范围出现,乡土文化逐渐消亡。通过对宿迁市湖滨新区和宿豫区部分村落的调研发现,大部分乡村景观在规划建设时忽视了乡村异质于城市的特点,一味强调提升环境品质,在景观营造时照搬城区的标准,将城市景观规划直接搬入乡村,对乡村进行城鎮化改造,将具有乡土特色的池塘、水渠、田地、菜园等替换成城市景观设计中常用的修剪整齐的乔灌木、地被植物和硬质铺装[4]。这样的建设为乡村居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乡村失去了原有的面貌。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的差异不仅体现在景观的类别上,更应该体现在地域差异、人文差异和环境差异上。

(二)自然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部分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对原生的河塘、古树、村道等进行过度的人工干预,使乡村景观失去了原有的闲趣与野趣,给乡村地区的景观面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现代化材料的滥用使得乡村的自然生态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如部分乡村的基础配套设施采用混凝土浇筑完成、田间小道被混凝土路面替代、硬质铺装将农田划分得支离破碎、自然的水渠与河岸被硬质化处理等。

(三)对乡土元素的开发利用不足

在对宿迁乡村进行调研时发现,大部分乡村对乡土元素的认知和开发利用不足,在乡村景观规划时采用统一的外部装饰元素,没有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相结合,缺乏地域文化凝聚力。部分乡村景观小品存在模仿、复制其他地区景观的现象,景观灯具、垃圾桶、座椅等公共设施的设计缺乏特色,大多是批量化生产,难以凸显乡村景观的地域性。

三、乡土元素在乡村景观营造中应用的价值

乡土元素是地域文脉的载体,有着显著的地域特征,在乡村景观营造中融入乡土元素,对提升乡村景观辨识度、展示地域特色与传承历史文脉有着重要的价值。同时,乡土元素可以唤起人们对于乡村自然环境与生活场景的记忆,有利于营造具有浓厚乡土氛围的景观空间,从而使人们产生强烈的情感认同和归属感。乡土元素质朴性和原真性的特点,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乡村原有的自然生态,对于营造生态自然、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景观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因此,在对宿迁乡土景观规划设计时,要深入挖掘乡村的乡土元素,对其进行多种形式的开发利用,提升乡村人文品位。还要尊重乡村中现有的景观要素,如池塘、地形及植被等,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设计一些人工景观,尽量保持乡村景观的原汁原味。

四、乡土元素在乡村景观营造中的应用策略

(一)就地取材,再现乡土元素

在进行乡村景观营造时,首先要进行充分调研,了解乡村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历史。对宿迁乡土元素进行提取,用简单的艺术处理手法把来源于乡土的器物、材料等转变为极具地域特色的景观装饰小品。如象征着时代更迭的乡土老物件:瓦片、石槽、石磨、废弃轮胎、磨盘、酒缸等,经过简单的艺术加工处理,便能成为蕴含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景观小品。再如,石、木、砖、陶等乡土自然材料,通过简单的造景手法处理,也可以营造出乡土气息浓郁且独一无二的景观小品。

(二)整合再设计,重塑乡土元素

乡村文化越有特色就会越有吸引力,宿迁乡村景观营造要做好特色的文章,收集村民废弃的老物件,对其进行创意重塑,以乡土元素的重组与革新为途径,通过分解、重构、异构等方式为乡土元素赋予新的表现力,从而营造出一个个造型独特的景观小品。通过对乡土元素进行创新再设计,并将其运用于乡土景观营造中,能够为人们带来独特的视觉体验。在保护乡土文化的前提下开发特色景观小品,使得乡村自然朴实、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与特色景观小品融为一体。

(三)发掘植被特色,提高景观辨识度

乡土植物指的是长期生活在当地,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和物种演替后,对某一特定地区的气候条件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5]。乡土植物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其优点包括适应性强、养护成本低、生态价值高,且具有一定的文化历史内涵,旧时乡村宅前屋后的高大乔木,如杨树、柳树、桃树、榆树、槐树等,攀爬于墙头、藤架上的藤本植物,如葡萄、葫芦、牵牛花等,都是宿迁乡土植物的代表。乡土植物是一个地方的特色标签,带有浓厚的本土气息,能够体现出当地的自然风貌,果园里的树木、农田的庄稼和溪流边的杂草等都可以称为乡土植物。乡村景观的植物设计与城市中的植物配置区别很大,由于没有专业人员进行长期的维护,景观营造时应尽量选择一些不需要打理并能自然生长的乡土植物。在进行乡土景观设计时应本着“易成活、易管护”的目标,以地方原生性乡土植物为主体,充分展示宿迁的地方特色,形成园林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的生态、自然且具有科普性的景观空间。按照乡土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可将其分为以下五种类型,如表1所示。

(四)立足农耕文化,打造乡土体验园

宿迁的城市规划定位是走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除了可以依托现有的山水资源优势发展宿迁生态旅游产业外,在乡村休闲旅游快速发展的今天,宿迁还可以结合乡村文化特色,发展独具魅力的乡土体验园,传承地域农耕文化。乡土体验园的设计结合宿迁的乡土文化特色,对乡土元素进行转化与设计重构,通过以旧为新的设计思路,突出独具宿迁特色的农耕文化的内涵与形式。可以将农业休闲项目与科普基地、劳动实践基地紧密结合,打造学农教育基地。在此基础上,推出宿迁市农民丰收节、艺术节、玉米节等,营造良好的学农氛围。

五、结语

近年来,宿迁乡村景观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于乡村风貌的提升和地域文脉的挖掘都有一定的关注,但是对于乡土元素的运用与革新还存在不足。宿迁的各个乡村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村落形态、建筑形态、地貌形态和道路形态,通过深入挖掘、整理宿迁地域文化与乡土元素,将其运用于乡村景观营造实践,在传承和发展地域文脉的同时,可以营造符合当地特色的乡土景观。乡土元素为宿迁市美丽乡村建设铸魂赋能,让更多的乡村在乡土文化的滋养中活起来、美起来、富起来。

参考文獻:

[1]胡小芬.广州美丽乡村建设中岭南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机制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6):42-45.

[2]张亚辉.地域文化中乡土元素在城市公园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齐鲁工业大学,2017.

[3]刘丽丽,赵立勋.乡土元素在乡村入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9(15):139-140.

[4]吕勤智,黄焱.乡村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

[5]田奔.乡土元素在乡村景观营造中的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8.

作者简介:

代玉,硕士,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宿迁文脉营造
保护“文脉” 吸引“人脉”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
东大街:宿迁人的清明上河图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江苏宿迁:为500余名农民工解“薪”事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宿迁,宿迁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