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鹅毛大雪”从何来

2023-05-30成健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23年1期
关键词:鹅毛司空白居易

成健

东晋才女谢道韫因以“未若柳絮因风起”对上了叔父谢安的“白雪纷纷何所似”,而得“咏絮才”美名。

但是,说到关于雪的比喻,还要数“鹅毛大雪”最接地气。因为从颜色的白、形状的美、飘落的轻和适度夸张的大等方面,鹅毛都是形神兼备,作为大雪的喻体再恰当不过。

“鹅毛大雪”典出何处?比较普遍的说法是白居易《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兼酬所赠》中的“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可怜”二字,将因朋友雪夜到访油然而生的满怀喜悦转移到漫天大雪上,手法婉转而巧妙。

唐代以前,咏雪的诗作也有不少经典流传,南北朝诗人庾信的《上益州上柱国赵王诗二》中有“鹤毛飘乱雪,车毂转飞蓬”的句子,但以鹅毛打比方也许始于盛唐或中唐。与白居易同时代的诗人司空曙写过两首《雪》,其中一首写道:“乐游春苑望鹅毛,宫殿如星树似毫。”司空曙生于720年,卒于790年;白居易生于772年,卒于846年。从时间上来看,用鹅毛比喻大雪,司空曙早于白居易的可能性更大。

还有一位诗人李绅,他与白居易同年出生、同年去世,在《登禹庙回降雪五言二十韵》这首诗中也写到了“鹅毛大雪”:“著水鹅毛失,铺松鹤羽摧。”由于部分唐诗的创作年代难以考证,李绅与白居易的“鹅毛”究竟谁先谁后,恐怕已无法判定。

不过,若说“鹅毛大雪”这个典故出自白居易诗中,也有一定道理。这并非由于白居易的成就、名气比司空曙的更高、更大,而是因为白居易至少在5首诗中运用了这一比喻,其影响力可想而知。比如“平生所心爱,爱火兼怜雪。火是腊天春,雪为阴夜月。鹅毛纷正堕,兽炭敲初折。”(《对火玩雪》)诗人把火与雪这对不相容的元素同时作为平生所爱,其人生趣味非常人所及。“月晦寒食天,天陰夜飞雪。连宵复竟日,浩浩殊未歇。大似落鹅毛,密如飘玉屑。”(《春雪》)信笔所至,突出了雪大与雪密两者情状的区别,也体现了诗人观察景物的细致和精准。

再如,“雪似鹅毛飞散乱,人披鹤氅立裴回”(《酬令公雪中见赠讶不与梦得同相访》),“不醉遣侬争散得,门前雪片似鹅毛”(《房家夜宴喜雪戏赠主人》),写人与写景相互融合在一起,自然而不露痕迹。

总而言之,谁首创了“鹅毛大雪”这个妙趣横生的比喻,是白居易还是唐代其他诗人,或者在唐代之前已有,其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比喻得到了万千读者的广泛认同,自唐以后的许多诗人也纷纷欣然借用。如宋代苏辙的“微阳未出土,大雪飞鹅毛”,梅尧臣的“新雷奋蛇甲,密雪斗鹅毛”,在大雪纷飞的景象中,注入了作者独特的体验与感悟。

还有一首作者、年代不详的打油诗,语言通俗简朴且生动形象:“大雪纷飞似鹅毛,身被牛粪头扣瓢。像我这样还好说,不如我的怎么着!”自身已如此穷困潦倒,犹能心系更加艰难的人们,读后令人动容。

穿越千年而来的“鹅毛大雪”,虽然经历不一样的朝代,飘向不一样的人群,落在不一样的山川,但是有些情、有些理,依然是一脉相通的。

(摘自《松江报》2022年12月15日,旺仔糖荐)

猜你喜欢

鹅毛司空白居易
ART IN THE FIELD
早冬
早春(节选)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冲淡
司空见“惯”
再见初雪
大雪飘飘赛鹅毛
剪鹅毛
即事
里耶简“司空厌弗令田当坐”文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