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有来世,清照不愁
2023-05-30王登艳
王登艳
李清照是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诗人。一方面,在于她的性别。在那个男权至上的封建时代,她居然以一己之力冲破男权思想、男权垄断的桎梏,诉说女性特有的魅力、特有的能力,在女性意识闭塞的封建社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另一方面,在于她诗词的艺术成就。她通晓音律,长于诗词,才华出众,在文学史上也留下了自己光辉灿烂的一页。
这首《声声慢·寻寻觅觅》就是李清照的代表作,这首词与她前期清新自然的词风可谓相差甚远,它是李清照本人亲身经历的国破家亡、亲人离世、爱物丧失、朝不保夕的悲惨日子的感叹之作。在这首词作中,诗人表达的主要情感就是“愁”。在我国的文化长河中,很多文人都陷入“忧愁”当中,这种忧愁与个人、与民族、与国家、与社稷等或多或少有所关联,当然也与外部环境的变化相关联,这些“愁”时时刻刻萦绕着文人的心灵。本文通过解析李清照在这首词中对“愁”的表现形式,来了解一下这首词的行文特色。
一、多重叠词——诉说情难自禁的“愁”
实际上,叠词在《诗经》里就用得很普遍,如《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呦呦鹿鸣”“维叶萋萋”“伐木丁丁”等句中,“关关”“呦呦”“萋萋”“丁丁”等都是叠音词。即便到了现代,叠音词的使用还是比较普遍的,比如“潺潺”“哗哗”等。但是,如果在一首诗或者一首词当中连续使用叠词,却是很少见的,即使是著名的《离骚》,也不过是“路曼曼其修远兮”才使用叠词,而我们熟悉的《敕勒歌》共27个字也不过用了“苍苍”“茫茫”两组叠词。那么,在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叠词的使用非常普遍。这与“愁”的表达有什么联系呢?
开头便是“王炸”——“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14字的叠词深情款款,九曲回肠。“寻觅”本是一个动词,李清照特此变化为“寻寻觅觅”,要表达的就是不断地“寻觅”,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词人究竟在寻觅什么?在这里,词人没有细说,只告诉我们结果——寻觅到“冷清”和“凄惨”!正因为词人没有细说,才让我们无尽地怀想,但结果已表明,怀想也没有多大的意义,这更加重了哀愁的色彩。词人这一连串的寻觅毫无收获,反而更觉孤苦伶仃、无依无靠。而“冷清”和“凄惨”本属一个词,足以表达这种哀愁,但词人还是选用了叠词形式,让人读起来更多了一份“冷清至极”“凄惨至极”的嗟叹。末尾的“戚”就是哀愁、悲伤的样子,词人也用了叠词的表达,这一份哀愁和悲伤更加悲哀和伤感。如果我们用心用情地再把这句读一遍,就会发现我们的心中无形中已多了一层悲惨和忧戚的感觉。
结尾的叠词是“点点滴滴”,这是描写深秋雨滴的声音。深秋的雨一般不会太大,淅淅沥沥的,词人用“点点滴滴”这微弱又凄凉的声音描写环境的安静,多么入情入境。这么细微的声音只有词人在独守“窗儿”时才能听得到,如果词人不是寂寞难耐,怎么会去“守着窗儿”听雨声?怎么会无聊到听细雨的“点点滴滴”呢?通过品读这首词,我们分明看到一幅词人临窗听雨的画面,我们也清晰地感觉到词人的孤独与愁苦。
这些叠词的运用,让我们穿越时空看到词人不一样的内心世界,再结合她的际遇,这种忧虑和悲伤的情绪让整首词的意境变得深沉,让李清照的个人形象变得鲜明,让读者体会到词人悲痛欲绝的无尽愁苦。
二、多重意象——讲述意境深重的“愁”
李清照将她暮年的孤独、寂寞、愁绪都寄托在秋天“南归的孤雁”“憔悴的黄花”“冰冷的细雨”“孤独的梧桐”等景象中,词人巧妙地借用这些景物来诉说内心无尽的愁苦之情。
其一,南归的孤雁是李清照孤独“愁绪”的写照。孤雁与中国的文化有着不解之缘,杜甫在《孤雁》中吟诵:“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因为杜甫的晚年贫病交加,漂泊在湘楚之地,诗人以孤雁自喻,表达了自己在乱世中颠沛流离的复杂感情。而李清照写这首词的时候,用茕茕孑立来形容她可谓十分贴切——国家灭亡了,住的房子也被毁了,母亲和丈夫也相继离世了,丈夫心爱的字画也被迫焚烧殆尽,连自己的性命也难保能够延续,这跟天上的孤雁难道不一样吗?我们知道,大雁是群居动物,一旦落单,下场往往只能是死亡。在这里,李清照借物抒情,借用大雁来表达自己的孤苦无依。
其二,憔悴的黄花是李清照本人“哀愁”的写照。“黄花”就是菊花,中国文学史上的菊花有很多意义,在李清照这里更是别具深意。当年丈夫在的时候,她就用“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只不过当年的“黄花”与现在的“黄花”不能同日而语。她说“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里有两种意味:第一种,虽然遍地的菊花盛开得如此美艳,但是我已经非常憔悴了,哪有什么心情去摘花呢?第二种,就是李清照把自己比作菊花,但已是一朵几乎凋谢的菊花,还有谁愿意去摘呢?以上两种说法都说得过去,都是作者对自己年老和憔悴的“哀愁”。
其三,细雨和梧桐是李清照凄凉和寂寞的“忧愁”的写照。所谓“情由景生”,李清照遭此大难,内心深处肯定是凄凉无比的,这个时候又是“深秋”,正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这种天气加上突如其来的细雨,往往带给人萧瑟的感觉,会让人联想到凄凉,而“梧桐”本身就是忠贞爱情的象征。传说中,梧是雄树,桐是雌树,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但是,此刻的李清照呢?仅剩下自己一个人独对年老,国破家亡,身边没有依靠,就好像李煜那种“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寂寥与无奈,李清照在这首词中表达的多重“愁绪”也让我们对这个深秋多了一份同情和唏嘘。
三、多重心理——默念凄凉悲哀的“愁”
结合前文,我们知道,李清照承受了她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在层层重压之下,她的心理又是如何呢?所谓的心理描写指的就是对人物的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的描写,通过对词人内心活动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征,本词亦如此。前文提及,不断地“寻觅”正是词人内心彷徨无助心理的反映,体现了李清照的无限惆怅。
哀愁和矛盾的心理也是词人的内心反映。词人一直守着窗外,满地的黄花很美,但无心情采摘,是哀愁;数着点点滴滴的雨水,是哀愁。如此发愁,不如早点睡去吧,但“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在这个深秋的季节真是让人难以入睡啊。如果附加酒水呢?会不会暖和一点,更容易入睡呢?应该是的!于是,李清照拿来了“三杯两盏淡酒”。可是,当她义无反顾地喝下去之后,愁绪又瞬间爬上心头,因为这两三杯酒终究还是敌不过夜晚呼啸而来的疾风,仍是哀愁。并且,就算想睡也未必能睡得着,因为除了冷,更是孤独和寂寞,如词中所言“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不但是“愁”,更是矛盾。多重的心理挤压下,确如李清照所言,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用一个“愁”字所能概括的!她的“愁”穿越了历史时空,这种“愁”也只会像东去的流水一样,绵绵不绝。
“愁”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常见现象,从屈原开始,文人开始为自己而愁,为国家而愁,但所谓“文章千古事,愁思各不同”。在多言愁的宋代,“愁”更是成為那个时代多数文人的情感。毕竟宋代国力堪忧,盛世难再,而身处这个时代的李清照更是言愁的高手。李清照的“愁”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浓厚的文化意蕴,而《声声慢·寻寻觅觅》的“愁”往深一点来看也是为自己、为民族、为国家而愁,她的“愁”是时代和人生悲剧的产物,正因如此,她的“愁”成为千古流传的绝唱。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始工”,虽然这首词是极具艺术感染力的不朽篇章,但是我们也不禁为那个时代文人的遭遇表示深深的同情。吾辈不妨在心中默念:愿有来世,清照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