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敏感性养育行为对儿童脑发育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与影响因素

2023-05-30周加仙徐宜兰张梦润

学前教育研究 2023年1期

周加仙 徐宜兰 张梦润

编者按:教育神经科学是一门将神经科学、认知科学、教育学整合起来,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及其一般规律的新兴交叉学科。随着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教育神经科学引起了国际学术界与各国政府的广泛重视。本期由华东师范大学周加仙研究员主持的“教育神经科学与学前教育”专栏基于神经科学与认知科学的最新研究发现,系统梳理和阐述了成人养育行为对儿童脑发育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父母缺位导致的养育困境对儿童早期依恋的消极影响、制约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神经递质与神经机制、儿童读写准备中应重视的关键认知技能与环境影响因素,为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儿童发展的内在规律、更深刻地反思儿童养育实践、更好地完善相关儿童教育政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本刊希望本期专栏的推出还能有助于推动我国的教育神经科学研究及其对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的更多关注,以为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增加新的研究视角、路径与方法。

[摘 要] 以父母为主的养护者的敏感性养育行为对儿童安全依恋的形成及其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神经科学的研究更是进一步揭示了敏感性养育对儿童脑发育的积极影响和麻木不仁、虐待、干涉性等不敏感性养育对儿童脑发育的消极影响。以父母为主的养护者自身具有的情绪加工与调节系统、奖赏与动机系统、共情与心智化系统是促使其表现出敏感性养育行为的神经机制。养护者的身份、养护者是否患有精神障碍及其育儿效能感、育儿倦怠、育儿专注度都对养护者养育行为的敏感性有重要影響。基于神经科学的相关发现,父母应尽力发挥双亲共同育儿的敏感性养育优势,应在推进父亲参与养育的同时重视母亲的身心健康,应发动家庭其他成员建立共同敏感型育儿的家庭人际网络,以实现高质量的亲子互动,保证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 养育行为;养育方式;依恋关系;脑发育;神经同步

儿童养育行为责任人通常是儿童的亲生父母,但是也不排除在特定情况下由其他人担任儿童养护者的角色,如祖父母、养父母、行使监护权的其他亲属、儿童保育提供者等,本文将之统称为儿童的养护者。作为儿童养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敏感性养育行为指的是儿童养护者能够根据情境及时感知和准确识别孩子发出的信号,然后迅速地、恰当地对孩子的行为、语言和情感暗示做出精准的回应。[1]本文拟在阐述敏感性养育行为的特点与价值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敏感性养育行为对儿童脑发育的影响,解释敏感性养育行为的神经机制,概述影响敏感性养育行为的主要因素,最后为如何促进儿童养护者的敏感性养育行为提供基于神经科学研究证据的具体建议。

一、敏感性养育行为的特点与价值

敏感性养育行为具有敏感性、同步性、响应性、支持性等特征。同步性与敏感性的含义类似,指养护者和孩子之间的行为、情绪状态、生理节奏相匹配,形成了互动性的亲子关系。敏感性养育行为包括但是不限于频繁的社交注视,积极的情绪,对婴儿说话、唱歌或者发出其他与婴儿互动有关的声音,抚摸、拥抱、牵手、亲吻等充满温情的肢体接触,根据儿童发出的信号及时调整养护者的行为。[2]

养护者的敏感性养育行为对儿童形成安全依恋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会促进父母或其他养护者与孩子之间形成亲密关系。已有研究发现,父母采用敏感性养育行为,孩子更有可能具有较高水平的执行功能。敏感性养育行为有助于孩子保持对学习任务的专注,对学习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并监督自己的学习进展,持之以恒地完成学习任务。[3]敏感性养育行为能够促进亲子之间依恋关系的形成,会影响儿童的认知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社交—情感发展和心理健康。与此同时,父母采用敏感性养育行为,孩子不容易出现焦虑症、抑郁症、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行为障碍等问题。[4]

高质量的敏感性养育行为与亲子关系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对孩子的终身幸福至关重要。敏感性养育在儿童生命的头三年最关键,因为在这个时期,依恋关系已经形成,养护者的关怀已经开始塑造儿童的基本神经和生理系统及其认知功能,并会产生终生的影响,因此儿童的早期发展将为其长期的神经生理发展、社会情绪和心理健康奠定基础。养护者的敏感性养育行为可以促进儿童的生理发展与良好的社会情感及神经生理调节的形成。由于敏感性养育行为会对儿童发出的情绪与认知线索、信号做出敏感回应,所以它与儿童依恋安全、执行功能、语言习得、学业成就和社会功能也具有密切的关系,会影响孩子在童年期和青春期的认知、社交、情感、道德等多个领域的发展。[5][6]父母敏感性养育在儿童对压力的生理调节中发挥了作用,可以让孩子在解决问题时具有更大的认知灵活性、更好的问题解决能力、更强的认知抑制控制、更大的工作记忆容量等。这些被统称为执行功能,是人脑的一种核心能力,可以驱动注意力、认知和行为过程,以克服各种挑战,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此外,已有研究显示,养护者的敏感性养育行为还可以缓解贫困等不利处境对儿童成长的负面影响。

二、敏感性养育行为对儿童脑发育的积极影响

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父母在亲子互动中表现出的敏感性养育行为与儿童脑结构之间存在相关性。如有研究者特别关注母亲在与1岁婴儿互动时表现出的敏感性养育行为,具体包括3个维度:可接近性(accessibility)、积极性(positivity)、合作性(cooperation)。[7]结果发现,母亲在婴儿期更多关注孩子的一言一行,孩子10岁时大脑的右侧杏仁核体积更小;母亲在与婴儿互动时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情绪和态度,孩子10岁时大脑的双侧海马体的体积更小。这些发现显示母亲的可接近性和积极性能够影响儿童大脑的杏仁核、海马体等社会—情绪加工核心部位的发育情况。[8]关于母亲与6月龄婴儿互动的研究也证实,母亲采取敏感性养育行为,婴儿的海马体的体积更小。[9]这表明敏感性养育行为会阻止与压力调节反应有关的海马体的体积过度增长。此外,还有初步证据显示,婴儿的海马体和涉及情绪调节的腹内侧前额叶皮层、涉及执行功能的背外侧前额叶皮层、涉及社交沟通的梭状回与上颞叶皮层及中颞叶皮层之间的功能连接均与母亲的敏感性养育行为有关。[10]这表明敏感性养育行为能够促进婴儿的情绪调节和社会—情感的发展。研究进一步发现,父母在与1~4岁的儿童进行亲子互动时表现出更多的敏感性养育行为,孩子在8岁时就会表现出更好的脑发育特征,具体表现为:大脑的总体积更大,灰质体积更大,大脑皮层更厚。[11]这说明敏感性养育行为可以为儿童提供支持性的发展环境,减少儿童的压力体验,为儿童脑结构的发育创造有利条件。

敏感性养育行为会促成亲子之间高质量的互动,而亲子互动在儿童的联合注意、社会化学习、言语和非言语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会影响儿童期和青春期的自我调节、共情、智力等的发展。这些是孩子在学校和生活中获得成功所需要的重要素质。[12][13]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说,亲子互动可以使父母与子女的脑际之间产生同步性的脑活动。例如,研究者通过脑电(EEG)技术记录成人和8月龄婴儿的脑活动数据,探索成人注视婴儿的行为以及成人与婴儿之间的人际神经同步性(interpersonal neural synchronization)。结果发现,成人和婴儿在互动过程中存在神经连接:当成人双目直视婴儿时,两者之间的脑际神经同步性更高。[14]这一发现表明,眼神沟通(尤其是双目直视)增强了成人和婴儿之间的神经活动在时间维度上的一致性,从而促进成人和婴儿在交流过程中进行信息的传递,促进婴儿通过交流进行的学习。另有研究者通过观察母亲与9岁孩子的互动研究亲子之间的神经耦合(neural coupling)。结果显示,当母亲和孩子的社交行为同步时,两者的颞上沟出现神经同步性,这对于儿童社会情绪能力的发展十分重要。[15]

敏感性养育行为还可以促进亲子互动中的合作性行为,使得父母和孩子之间产生更相似的社会认知加工和执行功能,共同调节彼此的情绪,促进儿童的认知与社会—情感发展。这个结论得到了多个研究的支持。例如,有研究发现,当母亲和8~12岁的孩子一起玩互动合作游戏时,母亲和孩子大脑的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和额极皮层的同步性增強。[16]这表明亲子互动中的合作性可能会引起父母和孩子之间更相似的社会认知加工和执行功能。当父母和5~9岁的孩子一起玩具有协作性的电脑游戏时,两者大脑的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和额极皮层的脑际同步性更高。[17]这表明在亲子互动过程中,父母和孩子通过脑与脑之间的同步来联结彼此,并共同调节彼此的情绪,有助于促进儿童的认知与社会—情感发展。

与高质量的敏感性养育方式对立的是不敏感的、麻木不仁的养育方式。麻木不仁的养育方式会形成低质量的依恋关系,进而影响成年期的脑结构发育。这从反面证明了养育行为对儿童脑发育的深刻影响。一项追踪研究发现,当18月龄的儿童存在不安全依恋时,他们在22岁时的杏仁核体积会更大,这表明没有安全依恋感的儿童会过度激活压力响应系统,从而影响参与情绪加工的杏仁核。[18]当母亲在和18月龄的孩子互动过程中表现出混乱的依恋模式时,孩子在29岁时的左侧杏仁核体积会显著增加,这说明儿童早期的依恋关系对涉及情绪加工的脑结构有长远影响。[19]这些发现表明,父母与孩子在婴儿期建立的情感纽带在儿童脑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父母的虐待行为(包括身体虐待、性虐待、精神虐待、疏忽)对儿童脑结构和功能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已有研究发现,儿童时期遭受虐待可能会改变儿童的脑结构与功能,使得胼胝体、灰质、白质和海马体的体积变小,杏仁核的体积变大。遭受虐待的儿童的脑功能也会发生改变,尤其会增强对愤怒和威胁相关刺激的感知和处理。对愤怒和威胁刺激进行过度响应,可能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精神障碍有关。[20]

干涉性(intrusiveness)养育行为也是一种消极、负面的育儿行为。这种行为背后的神经网络也得到了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如有研究发现,如果母亲在家中和4至6月龄的婴儿进行互动时表现出干涉性的养育行为(如母亲缺乏与孩子需求相协调的行为,过度照料,强制监督或控制孩子的行为),那么母亲在观看与婴儿有关的视频时,其右杏仁核会表现出更高的活跃度,而这一脑区是处理压力和负面情绪的关键区域。[21]干涉性的母亲也会在杏仁核与涉及情绪调节的眶额叶皮层之间表现出更强的功能连接。这表明母亲在面对婴儿时如果体验到的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越多,她们就越容易过度投入,表现出干涉性养育行为。然而,这些过度的干涉性养育行为并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不利于儿童脑的正常发育。

三、敏感性养育行为的神经机制

大量的研究表明,人脑中存在一系列关键的神经回路,支撑着父母在亲子互动中的认知、情绪和养育行为。例如,父母在响应婴儿可爱的面孔信号时,他们的许多脑区都会处于活跃状态,让父母的身体做好准备,发出动作反应,以满足婴儿的需求。[22]本文将主要从情绪加工与情绪调节系统、奖赏与动机系统、共情与心智化系统三个方面阐述敏感性养育行为所需的神经网络支撑。不过,这样分开阐述的目的只是为了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养育行为背后的神经机制。事实上,这些神经网络之间相互影响、协同作用,共同支撑了人类的养育行为。

(一)情绪加工与情绪调节系统对敏感性养育行为的支持

已有研究表明,情绪加工与调节系统是支撑父母照料子女的主要神经系统之一,它可以帮助父母处理和应对婴儿的情绪表达(尤其是负面情绪)并调节父母自己的情绪感受。产后第一个月的母亲在面对婴儿啼哭时,如果她们的右侧额上回和杏仁核非常活跃,那么在产后3至4个月的母婴互动过程中,她们就会表现出更多敏感性养育行为。这表明那些参与处理和理解孩子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共鸣、形成亲子情感联结的脑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得母亲在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更敏感、更迅速地回应孩子的需求。母亲在家中和孩子互动时,其双侧杏仁核(情绪加工网络的关键组成部分)激活程度越高,母婴同步性就越高。当母亲在照料孩子的过程中承担主要责任时,母亲脑中与处理情绪刺激和建立社会纽带有关的脑区(杏仁核与颞上沟)之间会表现出更强的功能连接,母亲通常表现出更多的温暖、积极情绪,与孩子之间有更多充满温情的肢体接触(如抚摸、拥抱、牵手、亲吻等)。这说明随着母亲在照料孩子的过程中积累了更多的育儿经验,她们的脑功能也发生了变化,进而促使她们表现出更优质的养育行为。

涉及情绪调节的脑区对儿童养育也很重要。有研究发现,在响应婴儿发出的信号时,父母脑中的前额叶活动增加而皮层下活动减少,这与父母的情绪调节有关。具备较好情绪调节能力的父母和他们的子女之间会有更高质量的依恋关系,父母也会表现出更多优质的照料行为,如更多的敏感性养育行为、更少的控制性养育行为。对母亲与18月龄婴儿之间游戏互动的观察研究和神经影像测量结果发现,具有敏感性养育行为的母亲会及时对婴儿发出的信号做出响应并与之相协调,其涉及情绪加工和调节的脑区(右侧额下回)表现出更强的激活状态;与孩子互动更融洽的母亲,其与压力管理有关的脑区(海马体)也更为活跃;采取干涉性养育行为的母亲会对婴儿进行强制的监督和控制,他们在识别婴儿的情绪、处理婴儿表现出的痛苦状态的信号时,其共情体验的脑区(左侧前脑岛和颞极)会表现出更强的激活状态。[23]这表明父母的养育行为与父母如何处理自己及孩子的情绪息息相关:更敏感的母亲能够更好地处理孩子的情绪表达,并调节母亲自己的情绪反应;与孩子互动更融洽的母亲能够在应对婴儿啼哭等有压力的情况时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更有可能分担和体会到孩子所经历的痛苦和忧虑。可见,对于父母而言,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感受、想法和行为是至关重要的,这将促使父母采取高质量的养育行为。

(二)奖赏与动机系统对敏感性养育行为的支持

父母与婴儿的互动尤其具有奖赏性,因为父母在和婴儿互动的过程中会本能地感到满足。[24]父母会自然地被婴儿发出的信号所吸引,并赋予婴儿刺激(如面孔)较高的奖赏价值,即父母在面对婴儿刺激时会感受到愉悦,并且激活与奖赏和动机有关的神经回路,进而能够自发地对婴儿刺激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增加为婴儿提供照料的内驱力。[25]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发现,父母在比较成人面孔与婴儿面孔、人类婴儿面孔与动物幼崽面孔、自己孩子的面孔与陌生婴儿的面孔时,与奖赏和动机相关的脑回路会表现出更高的激活程度,具体包括丘脑、腹侧被盖区、黑质、纹状体、额叶皮层等脑区。[26]这表明婴儿面孔可以激活父母脑内与奖赏和动机有关的回路和区域,从而在神经网络层面为父母做好准备,使他们愿意与孩子沟通,愿意付出努力精心地照料孩子,并与孩子建立情感联结。

涉及奖赏与动机的脑区对于父母的敏感性养育行为尤为重要。奖赏与动机回路会使父母“认为”婴儿发出的信号更具有吸引力,从而促使父母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孩子,进而建立亲子联结,并表现出更多的敏感性养育行为。在家里和4至6月龄的婴儿互动时表现出更多敏感性养育行为的母亲,在观看与婴儿有关的视频时,其大脑的左侧伏隔核会表现出更高的活跃水平,而这一脑区正是与奖赏和动机有关的关键区域。这表明奖赏与动机系统为亲子互动提供了神经基础:面对婴儿时,如果父母的大脑“感受到”的乐趣和奖励越多,他们就越会有内在的动力去充满温情地注视、抚摸孩子,与孩子交谈,并使自己的养育行为与孩子发出的信号相协调。[27]

简而言之,大脑的奖赏与动机系统支持了人类父母的养育行为,使得父母的养育行为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且具有进化意义。敏感性养育行为尤其和涉及奖赏与动机的脑回路与脑区密切相关。当父母和孩子互动时,他们自己的行为与情感状态会和孩子的行为与情感状态保持同步和协调一致,由此父母的大脑会“感受到”快乐、奖赏和激励。这种亲子互动能够促进儿童的自我调节、共情、社交能力、智力等方面的发展,从而为孩子未来的教育和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共情与心智化系统对敏感性养育行为的支持

共情和心智化系统可以让父母理解孩子的情绪、心理状态、观点,从而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对儿童的情绪情感产生感同身受的共鸣。已有研究发现,父母在响应婴儿刺激时表现出的敏感性养育行为与其共情和心智化的脑区(前扣带回、前脑岛、额下回、颞极)密切相关。[28]例如母亲在与4至6月龄的婴儿互动时表现出越多的敏感性养育行为,她们在响应社交同步时,其大脑的前扣带回就会处于更大的激活状态。这表明当母亲能够觉察到婴儿的同步性行为时,她们会更倾向于模仿这样的同步性行为,进而表现出更多的敏感性养育行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心智化网络的中心区域——颞上沟的激活既直接与父亲和婴儿之间的互动相关,也通过调节催产素的水平间接地影响亲子互动。[29]这表明如果父亲的涉及共情与心智化的脑区表现出更大的激活,那么他们就越能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并且越能从孩子的角度理解情境,同时也可能具有更高的催产素水平,这对形成亲子联结至关重要。这样的父亲也会表现出更多的敏感性养育行为。如果父亲持有限制性的教养态度,那么他们在应对婴儿啼哭时,其对共情很重要的脑区(前脑岛、双侧额下回)的激活程度就会降低。[30]这表明此类父亲不太能够了解或体会孩子的观点和情感,所以其相关脑区的活跃程度较低。

四、敏感性养育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养护者身份的影响

自然选择是物种优化过程,不同物种选择了不同的生殖策略与生存策略。人类生殖表现出了孕期长、胎儿脑大、胎崽数量少等早熟型特征,同时人类婴儿表现出了发育不全、需要成人长时间照料才能生存的晚熟型特征。人类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养护者的养护能力非常重要,因为人类婴儿只有在养护者的照看和保护下才能得以生存,不当的养护会给婴儿的一生带来持续不利的影响。

婴幼儿的养护者可能是自己的亲生父母、祖父母,也可能是其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养父母、行使监护权的其他亲属、儿童保育提供者。不管谁来承担婴幼儿养护者的角色,只要能及时感知、识别、理解婴幼儿发出的信号,并能对婴幼儿的需要做出迅速、恰当的回应,他们就都能胜任养育的工作。不过,相比较而言,亲生父母更容易与婴幼儿产生神经同步,也更容易激活相应的脑区,因此亲生父母是最理想的敏感型养护者。婴幼儿通常本能地寻求并保持父母对自己的接近和照顾,父母也本能地寻找和回应他们的孩子。这种互动形成了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并通过调节大脑的敏感性对双方的生理和心理过程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个过程反映了人类婴幼儿养护的生物学机制,也正是这些机制让父母对自己孩子释放的信号更敏感,从而是最佳的养护者。

(二)育儿效能感的影响

育儿效能感指养护者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敏感性养育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是对自己能够完成相关养育任务所具备的总体感知能力、执行能力等的认可与信念,它反映了养护者完成敏感性养育的自信程度。养护者的育儿效能感很重要,因为它在促进积极的母婴关系、尽快适应父母角色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已有研究发现,父母育儿效能感越高,其大脑的左额上回、额内侧回、右额上回、右额尾中回等额叶的皮质厚度越大。这种积极的变化反映了父母为育儿做好了准备。[31]如从产后第1个月到第4个月,母亲的中脑、杏仁核、纹状体、上颞皮质、中央前皮质、中央后皮质、前额叶皮质、岛叶、顶叶皮质等脑区都有功能增强反应,以提高母亲的育儿动机、社会认知、感觉信息处理、执行控制及情绪调节。这有助于父母提高对养育的认知水平,及时正确地回应婴儿的需求,从而形成敏感型养育方式。

(三)精神障碍的影响

精神障碍患者难以胜任敏感性养育任务。如童年遭受过虐待或其他逆境史的母亲往往难以对孩子的痛苦做出敏感的反应,这可能是早年不良经历致使其大脑奖赏的敏感性和执行功能受损的结果。在一项脑科学研究中,科学家发现易忽视婴幼儿需求的母亲与正常育儿的母亲相比,有更大概率的述情障碍,她们的右侧额叶的前中回皮质厚度减少,右舌侧和枕侧额叶皮质表面積增加。这对情绪管理和情绪识别有直接影响,致使这部分母亲的共情能力降低。经过进一步的信息验证,易忽视婴幼儿需求的母亲中,多数人在童年期经历过不同的逆境伤害。[32]皮层厚度和皮层表面积是大脑皮层的形态学特征,遵循不同的遗传、系统发育途径。对正常母亲的研究表明,在婴儿出生后1个月,母亲前额叶皮层、枕外侧区和梭状回的皮层厚度增加,这表明母亲的大脑结构正在适应婴儿不断变化的需求。但是,对易忽视婴幼儿需求的母亲来说,她们的大脑结构并没有出现适应性的变化,因此其母子之间的互动、依恋质量很难得到应有的保证。另外一项研究也显示,遭受早期虐待的母亲在与自己的孩子发生冲突时,其杏仁核和岛叶的激活程度增加,而对照组的母亲则没有表现出这样的激活。这是因为遭受童年虐待的母亲对冲突或威胁性刺激很敏感,甚至在与自己孩子的互动过程中也特别警惕。此外,这类母亲对愉快性的互动则很少反应,且容易对孩子产生控制的情绪或行为。[33]

值得关注的是,母亲在妊娠分娩后体内的内分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这时母亲育儿准备不足、睡眠不足、过于疲劳、夫妻关系不和、缺乏相应家庭或社会支持,就可能會患上产后抑郁症。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持久的情绪低落,一般情况下并不严重,不过患有严重产后抑郁症的母亲则情绪调节功能异常,她们不能迅速地识别婴儿的信号,对婴儿需要的关注无效或延迟,同时她们的共情能力降低,表现为护理行为上的忽视,育儿的敏感度受损。从神经层面来说,这些表现可能反映了这类母亲大脑的边缘回路和调节性前额叶回路之间的不平衡,从而导致母亲侵入性、孤僻或迷失方向的育儿行为,给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不良的后果。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为15%~30%,因此家人不仅应关注刚刚出生的小婴儿,还应关注母亲的身心健康。

(四)育儿倦怠的影响

婴儿出生后的一周内,母亲与婴儿逐渐形成母性的情感纽带,母亲这时往往是欣喜与幸福的,这推动母亲不断适应为人母者的挑战。不过,育儿压力、疲劳、睡眠剥夺等也会出现在育儿经历中。其中,育儿压力水平的升高会影响父母如何看待婴幼儿的哭泣、排便等行为,以及父母如何解释和回应孩子的饮食行为。已有研究证明,过度的育儿压力会阻碍母婴的神经同步,降低母亲的育儿敏感性,[34]甚至可能引发惩罚性的父母反应。[35]遭遇惩罚性父母反应的婴幼儿一般会出现亲子依恋关系受损,从而增加婴幼儿长大后具有外在问题行为的可能性。

新生婴儿由于还没有形成有规律的睡眠生物钟,母亲往往会经历一段时间的睡眠中断。长期的睡眠剥夺不仅令人痛苦,而且会通过改变脑的结构与功能,影响父母的注意力、记忆、情绪、奖励回路、决策和静息态网络。敏感性育儿需要协调与注意力、感知、奖励和执行功能相关的多个心理过程。如果这些过程产生缺陷,就会对父母的育儿实践构成威胁。可见,睡眠不足与负向养育之间存在正相关。但是,无论面对多少要求和挑战,父母都要有强大的动力和能力,为婴幼儿提供敏感型养护,因为婴幼儿的生存完全依赖于父母,父母的育儿倦怠可能会给孩子的一生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五)育儿专注度的影响

育儿专注度指养护者在看护婴幼儿过程中身心投入的程度与状态。敏感性养育要求养护者对婴幼儿的信号刺激敏感、同步、及时回应,这需要养护者频繁的社交注视、积极的情绪、充满温情的肢体接触,能够根据即时情境调整自己的养育行为。可见,敏感性养育行为对育儿专注度要求很高。

在所有影响养护者育儿专注度的因素中,电子设备的使用最引人注目。随着电子设备的逐步普及,看护者每天有很大一部分时间使用屏幕,特别是手机屏幕,这极大地阻碍了积极的亲子互动,阻碍了父母对婴幼儿需求的积极回应。加拿大学者的一次全国性横断面调查发现,青年父母屏幕使用的平均时间过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时间管理障碍”和“社会情感功能障碍”,不仅降低了育儿的敏感性,而且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身体疲劳和心理疾病。[36]为了婴幼儿和父母本人的身心健康,年轻父母应该减少对电子屏幕的依赖。

五、促进敏感性养育行为的建议

(一)发挥双亲共同育儿的敏感性养育优势

健康母亲在育儿上具有天然的、本能的优势,她们通常是“直觉育儿”。[37]她们会迅速建立与自己孩子的行为同步性,即母亲和孩子之间生理与行为信号的耦合,由此帮助母亲快速地理解孩子的需要,并直觉地调整她们的育儿行为,从而更容易采取合适的看护措施。其实,父亲的脑在育儿过程中也非常敏感。已有研究探索了人类父亲脑的延展性与照顾经历的神经机制,结果发现父亲的脑表现出与母亲相似的高杏仁核激活和独特的高颞上沟的激活。两者的差异在于,母亲在情绪处理网络中表现出更大的激活,父亲则在社会认知回路中表现出更强的激活。这两条通路分别由母亲的杏仁核与父亲的颞上沟介导,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敏感性养育行为的理想模型。[38]

一夫一妻制动物物种通常会由双亲共同抚育后代,这大大提高了后代的存活率。人类社会与其相似,不仅人类母亲能依据婴幼儿的有效线索建立与孩子脑反应的同步性,父亲也能与自己的孩子建立相似的同步性反应。同时,父亲与母亲之间也能在共同育儿的过程中建立神经同步。因此,双亲的共同育儿不仅可以支撑母子、父子之间情感、认知纽带等的生成,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夫妻之间的情感纽带,从而不仅有助于婴幼儿的健康成长,而且增强家庭的稳定性,提高家庭成员的幸福感。

(二)进一步提高父亲对敏感性养育的参与度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父亲参与育儿的程度还非常不够。相关研究表明,由于父亲角色的特殊性,父亲和母亲可能具有不同的亲子互动模式。如父亲的在场可能会增强孩子在危险或困境时获得父母保护的信任,促进孩子安全依恋感的形成。父亲在婴幼儿直接的护理与养育中参与程度越高,可能会使得父母向孩子提供刺激的异质性越大,也就会在更大程度上促进儿童的情感、语言和认知发展。与此同时,父亲敏感性育儿的神经机制与母亲并不完全相同。已有研究发现,与母亲相比,与具身模拟网络相关的脑区在父亲的脑中更容易被激活。这种网络有助于父亲立即理解孩子的意图,并促进父子之间的情感共鸣。[39]此外,父亲的前岛叶与母亲相比更容易与婴幼儿产生神经同步,这有利于婴幼儿的社会认知与情感表达。[40]父亲大脑中与情绪调节相关的网络和皮层下大脑区域的整合激活也更能支持婴儿相关记忆的形成,并最终促进父亲敏感和可靠的育儿行为。可见,父亲直接参与养育对婴幼儿身心成长具有重要的价值。

(三)关注母亲的身心健康

尽管母亲具有天然的、本能上的敏感性育儿优势,但是不是所有的母亲都具有一样的敏感性育儿能力。在母亲非敏感性育儿的案例中,多半源于母亲的育儿倦怠和精神障碍。因此,关心母亲的身心健康是保证婴幼儿身心健康的前提,也是敏感性养育行为的重要保障。

母亲的育儿倦怠通常源于母亲对个人资源的需求长期未得到满足而引发的综合征,一般表现为以下关键症状:情绪衰竭、与孩子的情感疏离、对孩子需求的忽视、不想做母亲。[41]一项关于芬兰父母教养方式与父母倦怠关系的调查发现,母亲的育儿倦怠经常表现为控制、专制、放任、不参与等育儿风格与方式,会给婴幼儿的成长造成严重的负向影响。此外,遭受童年逆境的女童长大后不仅在育儿敏感性上容易产生障碍,还有可能产生表观遗传的代际传递,将其在逆境中体验的不幸传递给下一代。因此,关爱女童的身心健康,关心女童的生长环境,就是关心人类未来的母亲。

(四)建立共同敏感型育儿的家庭人际网络

除了父母亲,家庭其他成员如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也能参与到敏感性育儿的家庭人际网络中来。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員的组合形成了婴幼儿最早的社交网络。研究表明,婴幼儿早期如果能够与多个家庭成员建立健康、安全的依恋关系,他们的社会认知、情绪管理就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此外,家庭其他成员加入敏感性育儿之中,不仅能够帮助婴幼儿更好地成长,还能减轻婴幼儿父母的育儿疲劳,缓解婴幼儿父母的育儿压力,促进婴幼儿父母的身心健康。

一项关于寄养母亲的研究发现,当寄养母亲与寄养婴儿拥抱互动时,寄养母亲的尿液催产素大幅升高,这与寄养母亲和寄养婴儿之间的快乐玩耍、眼神凝视、拥抱亲吻、轻柔抚触等相关。[42]内源性催产素是母亲怀孕期间受雌性激素水平升高而诱发产生的,能降低母亲的攻击性行为,缓解母亲的育儿压力,是形成母婴亲密关系的重要生理润滑剂,也是母亲敏感性养育行为出现的重要神经机制之一。寄养母亲体内催产素的升高提示我们,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其他家庭成员也同样可以成为出色的敏感型育儿者。总之,父母和其他养护者需要采取敏感性养育行为,和孩子形成积极的亲子互动关系,从而为孩子从婴儿期到成年期的脑发育、认知发展和社会情绪能力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AINSWORTH M D S, BELL S, STAYTON D. Infant?鄄mother attach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C]//M P RICHARD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hild into a social world.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4:9-135.

[2]KIM P, FELDMAN R, MAYES L C, et al. Breastfeeding, brain activation to own infant cry, and maternal sensitivity[J].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2011,52(8):907-915.

[3]BERNIER A, CARLSON S M, WHIPPLE N. From external regulation to self?鄄regulation: early parenting precursors of young children’s executive functioning[J]. Child Development,2010,81(1):326-339.

[4]GARAI E P, FOREHAND R L, COLLETTI C J, et al. The relation of maternal sensitivity to children’s internalizing and externalizing problems within the context of maternal depressive symptoms[J].Behavior Modification,2009,33(5):559-582.

[5][13]FELDMAN R. Parent?鄄infant synchron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hared timing: physiological precursors, developmental outcomes, and risk conditions[J].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2007,48(3-4):329-354.

[6]FELDMAN R, GREENBAUM C W, YIRMIYA N. Mother?鄄infant affect synchrony as an antecedent of the emergence of self?鄄control[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9,35(1):223-231.

[7]BERNIER A, DEGEILH F, LEBLANC é, et al. Mother?鄄infant interaction and child brain morphology: 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 to maternal sensitivity[J]. Infancy,2019,24(2):120-138.

[8]RUBIN R D, WATSON P D, DUFF M C, et al. The role of the hippocampus in flexible cognition and social behavior[J].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2014(08):742.

[9][10]RIFKIN?鄄GRABOI A, KONG L, SIM L W, et al. Maternal sensitivity, infant limbic structure volume and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a preliminary study[J].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2015,5(10):668.

[11]KOK R, THIJSSEN S, BAKERMANS?鄄KRANENBURG M J, et al. Normal variation in early parental sensitivity predicts child structural brain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2015,54(10):824-831.

[12]FELDMAN R. Parent?鄄infant synchrony: biological foundations and developmental outcomes[J].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7,16(6):340-345.

[14]LEONG V, BYRNE E, CALACKSON K, et al. Speaker gaze increases information coupling between infant and adult brain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17,114(50):13290-13295.

[15]LEVY J, GOLDSTEIN A, FELDMAN R. Perception of social synchrony induces mother?鄄child gamma coupling in the social brain[J].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2017,12(7):1036-1046.

[16]MILLER J G, et al. Inter?鄄brain synchrony in mother?鄄child dyads during cooperation: an fNIRS hyper scanning study[J]. Neuro Psychology,2019(124):117-124.

[17]REINDL V, GERLOFF C, SCHARKE W, et al. Brain?鄄to?鄄brain synchrony in parent?鄄child dyads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emotion regulation revealed by fNIRS?鄄based hyper scanning[J]. Neuroimage,2018(178):493-502.

[18]MOUTSIANA C, JOHNSTONE T, MURRAY L, et al. Insecure attachment during infancy predicts greater amygdala volumes in early adulthood[J].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2015,56(5):540-548.

[19]LYONS?鄄RUTH K, PECHTEL P, YOON S A, et al. Disorganized attachment in infancy predicts greater amygdala volume in adulthood[J]. Behavioral Brain Research,2016(308):83-93.

[20]BELSKY J, DE HAAN M. Annual research review: parenting and children’s brain development: the end of the beginning[J].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2011,52(4):409-428.

[21]ATZIL S, HENDLER T, FELDMAN R. Specifying the neurobiological basis of human attachment: brain, hormones, and behavior in synchronous and intrusive mothers[J]. Neuro Psychopharmacology,2011,36(13):2603-2615.

[22]STARK E A, STEIN A, YOUNG K S, et al. Neurobiology of human parenting[C]//M H Bornstein. Handbook of parenting. New York: Routledge,2019:250-284.

[23]MUSSER E D, KAISER?鄄LAURENT H, ABLOW J C. The neural correlates of maternal sensitivity: an fMRI study[J]. Development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2012,2(4):428-436.

[24][29][38]ABRAHAM E, HENDLER T, SHAPIRA?鄄LICHTER I, et al. Father’s brain is sensitive to childcare experience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14,111(27):9792-9797.

[25]STRATHEARN L, FONAGY P, AMICO J, et al. Adult attachment predicts maternal brain and oxytocin response to infant cues[J]. Neuro Psychopharmacology,2009,34(13):2655-2666.

[26]STRATHEARN L, LI J, FONAGY P, et al. What’s in a smile? Maternal brain responses to infant facial cues[J]. Pediatrics,2008,122(1):40-51.

[27]ATZIL S, HENDLER T, FELDMAN R. The brain basis of social synchrony[J].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2014,9(8):1193-1202.

[28]FELDMAN R. The adaptive human parental brain: implications for children’s social development[J]. Trends in Neurosciences,2015,38(6):387-399.

[30]MASCARO J S , HACKETT P D , GOUZOULES H, et al. Behavioral and genetic correlates of the neural response to infant crying among human fathers[J].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2014,9(11):1704-1712.

[31]PILYOUNG KIM, et al. Cortical thickness variation of the maternal brain in the first 6 months postpartum: associations with parental self?鄄efficacy[J]. Bra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2018(223):3267-3277.

[32]INMACULADA LEON, et al. Distinctive frontal and occipitotemporal surface features in neglectful parenting[J]. Brain Science,2021(11):387.

[33]CORINNE NEUKEL, et al. The maternal brain in women with a history of early life maltreatment: an imagination?鄄based fMRI study of conflictual versus pleasant interactions with children[J].Psychiatry Neuroscience,2018,43(4):273-282.

[34]OXFORD M L, LEE J O. The effect of family processes on school achievement as moderated by socioeconomic context[J]. School Psychology,2011(49):597-612.

[35]CHAN J C, NUGENT B M, BALE T L. Parental advisory: maternal and paternal stress can impact offspring neuro development[J]. Biology Psychiatry,2018(83):886-894.

[36]DENNIS C L, CARSLEY S, BRENNENSTUHL S, et al. Screen use and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parents of young children: a nationwide Canadian cross?鄄sectional survey[J]. PLoS ONE,2022,17(1):e0257831.

[37]SHIR ATZIL, et al. Synchrony and specificity in the maternal and the paternal brain: relations to oxytocin and vasopressin[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2012,

51(8):798-811.

[39]PROVENZI L, LINDSTEDT J, DE COEN K, et al. The paternal brain in action: a review of human fathers’ fMRI brain responses to child?鄄related stimuli[J]. Brain Science,2021(11):816.

[40]COLONNESI C, ZEEGERS M A J, et al. Fathers’ and mothers’ early mind?鄄mindedness predicts social competence and behavior problems in childhood[J].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2019(47):1421-1435.

[41]KRISTIINA MIKKONEN, et al. Parenting styles of Finnish parents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parental burnout[J]. Current Psychology,2022(05):1-12.

[42]FORREST DYLAN ROGERS, KAREN LISA BALES. Mothers, fathers and others: neural substrates of parental care[J]. Trends in Neuroscience,2019,42(8):552-562.

The Effects of Sensitive Parenting Behavior on Child’s Brain Development and Its Neural Mechanisms and Factors

Zhou Jiaxian,1 Xu Yilan,2 Zhang Mengrun3

(1Faculty of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2School of Life Sciences,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250014 China; 3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 Shanghai New York University, Shanghai 200122 China)

Abstract: Sensitive parenting behavior taken by child caregiver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ld’s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and lifelong development. Researches in neural science have further shown that sensitive parenting behavior promotes child’s brain development while non?鄄sensitive parenting would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s brain. Sensitive parenting behavior relies on the support of caregivers’ neural systems of emotion processing and regulation, reward and motivation, and empathy and mentalization, and is influenced by caregivers’ identity, mental disorder, and parenting efficacy, burnout, concentration. To promote high?鄄quality parent?鄄child interaction, co?鄄parenting, father’s involvement, mother’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mon family interpersonal network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Key words: parenting behavior, parenting style,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the development of brain, neural synchronization

(責任编辑:赵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