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电视台记者如何做好新闻采访工作的思考

2023-05-30刘佳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电视台记者新闻采访网络时代

刘佳

关键词:网络时代;电视台记者;新闻采访;采访工作

网络是时代发展最为重要的产物之一,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的传播速度变快、传播渠道增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收听率、收看率大幅度下降。对于电视台记者而言,“旱涝保收”的年代早已过去,传统的新闻采访模式已经不适合网络时代的要求,当下新闻行业的发展必须要以网络为着眼点,对新闻采访工作的内容、形式以及环境等进行优化创新,进一步突出电视新闻的专业性、客观性与及时性,为电视媒体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新闻采访基础,从而才能让电视台在这个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仍然保持较强的竞争优势。

网络背景下电视台记者新闻采访面临的挑战

内容严肃,模式传统

网络时代的到来,一方面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改变了人们的信息接收渠道。时至今日,浅阅读、碎片化阅读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阅读习惯,人们在观看新闻的时候不再习惯性地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而是粗浅地判断这个新闻是否具有阅读价值,一旦发现新闻内容过于严肃或晦涩,则立刻结束阅读,转而阅读那些浅显易懂、妙趣横生的新闻。在这样的环境和背景下,传统的新闻采访模式难以获得观众的喜爱与欢迎自然也在情理之中。除此之外,在网络不发达的年代,电视是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方式,电视台自然有广泛的受众群体,但时至今日,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千家万户,网络已经基本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电视自然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发展危机,如果电视台记者不能从观众角度出发对传统的新闻采访模式进行优化创新,那么电视媒体的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制约。

时效性差,互动性低

网络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传播速度快,一条新闻可能在短短几秒钟的时间内就能传播到干家万户。一般而言,社会上发生突发性新闻事件以后,电视台先对该新闻事件进行简单的评估或策划,然后安排记者赶往现场了解情况,紧接着再通过连线记者的方式来进行新闻播报,此种新闻采访和播报方式的时效性比新媒体要差很多,难以与新媒体竞争。除此之外,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都能通过网络参与到新闻评论中,在线发表自己对某一新闻事件的观点与看法,互动性较强。但电视媒体的这项优势不太显著,人们在借助电视接收新闻信息时,很少或者不便与电视节目等进行交流互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对传统新闻采访形式的兴趣,制约和影响了电视媒体各类节目的收视率。

网络背景下电视台记者新闻采访存在的问题

采访准备不足

网络时代的到来好像为社会加上了一个助推器,人们的生活节奏、工作节奏在不断加快,对于电视台记者而言,为了保证采访的时效性,就必须要压缩一切可以压缩的时间,比如缩短了了解采访对象的时间,但由于了解不充分、准备不充足,容易导致在采访过程中出现一些尴尬的场面,使得采访陷入僵局或面临失败,不能给观众带来自然舒适的观看体验,进而降低了观众对电视新闻的兴趣与热情。以民生新闻采访为例,记者在采访小区业主和物业关于停车位纠纷的问题时,如果不对事情的前因后果进行深入了解与分析,那么在采访中很难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者即便提出了一些问题,也是一些不痛不痒、可有可有、无关紧要的问题,新闻采访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除此之外,由于缺乏深入了解,记者很容易在采访过程中加入个人情感,出现偏向事件中某一方、为某一方说好话的情况,那么新闻采访就失去了客观性与中立性,甚至有可能会引起更大的纠纷与矛盾。

内容偏离主题

任何工作都讲究抓住要点、切中要害,新闻采访亦是如此。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的工作能力、品德素养等会被无限放大,尤其是对于从事新闻工作的电视台记者来说,他们在新闻采访中的一举一动都被观众看在眼中,这对于那些专业能力不足的记者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比如有些记者缺乏经验或能力,在进行新闻采访时经常会出现偏离主题的情况,提出一些毫无意义或让人难以回答的问题,被访者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回答,也不太理解记者提出这些问题有没有其他导向性的用意,属于无效采访范畴。当然如果记者无法在短短几分钟的采访时间内直奔主题,获得更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观众在看到此种寡淡无味的新闻采访时,也完全不会关注新闻本身,电视采访的意义便会被大幅度削弱。可以看到,网络时代让一些长期“裸泳”的记者无所遁形,对电视媒体记者这一职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电视媒体记者只有不断追求进步和提高,才能跟上新媒体时代的步伐。

工作缺乏技巧

网络信息时代,每天都会发生大量的新闻,其中有一些新闻是喜闻乐见的,有一些新闻是值得新闻媒体关注和重视的,作为一名电视新闻记者,应具备一定的新闻敏感度,对各种新闻进行快速筛选和甄别,抓住具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事件展开采访。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上的新闻形形色色,电视台记者在开展采访工作时,必须要根据新闻事件来选择合适的采访方式,把握好采访技巧和节奏,体现专业媒体人应有的公正性与客观性。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记者在采访技巧这方面明显存在不足,采访时单刀直入缺乏技巧。需要注意的是,记者在外采访代表的是所在电视台,其形象、水平、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电视台的实力,这就进一步对记者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网络背景下电视台记者做好新闻采访工作的对策

网络时代对電视台新闻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记者在开展新闻采访工作时,应做到以观众为导向,快速对采访的主题、重点进行精准把控,认真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并有意识地锻炼和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才能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好的采访效果,同时要展现出传统媒体人应有的专业性与客观性,才能在这个自媒体盛行的时代依然体现着传统媒体的优势,发挥传统媒体应有的价值,从而推动新闻事业的长远发展。

加强访前准备

在采访开始之前,记者需要通过备方面渠道了解新闻事件的主体、内容等,并提前了解被采访者的工作、家庭、经济等与采访相关的备方面情况,尽可能多地获取一些与新闻相关的材料,在搜集了大量资料和信息后,提炼出与之相应的采访主题与问题,以确保在采访过程中能够始终掌握主动权和主导权,并通过言简意赅的采访来全方位报道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从而让观众能够在第一时间关注和了解相关新闻信息。当然,这并非易事,尤其是对于初出茅庐的记者而言,其在进行访前准备时根本不知道该从何做起,这就需要向经验丰富的老记者学习,在不断学习中逐步懂得如何根据新闻类型来选择合适的访前准备方式,提高访前准备的针对性与充分性,以推动采访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电视台记者一般是通过连线、直播或者录播等方式来进行新闻播报,这对其应变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故而在访前准备时,记者应当预想到主持人在连线时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或者提前和主持人做好沟通工作,了解观众在观看新闻时主要关心哪些问题,并据此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保证在采访过程中能够始终体现专业媒体人的职业素养。

创新采访模式

在这个人人都可能成为新闻发布者、传播者的年代,电视台记者的功能有所弱化,传统媒体在网络时代的角色和地位略显尴尬。但值得注意的是,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有其自身优势,不可能完全被自媒体所取代,从专业性的角度出发,相当一部分自媒体从业人员处于“半桶水”状态,没有接受或者很少接受过专业化、系统化的学习和训练,从吸引流量的角度过度夸张表述或者刻意胡编乱造来博取人们眼球,其采访能力和职业素养与专业记者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足巨,因此,电视台记者在开展新闻采访工作时应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人专业性、权威性等优势。

对于电视台新闻记者而言,传统的新闻采访形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要求,想要在新媒体大行其道的网络时代下获得人们的关注和认可,就必须要对传统采访模式进行创新,根据不同的采访环境、采访对象,快速设计和选择合适的采访形式,积极引导和带领被访者以轻松的心情完成采访,最大限度地缓解被采访者由于紧张带来的不适感,从而提高采访的效果,还原新闻事件本身,保证新闻采访内容的真实性。比如记者在向农民了解今年的稻谷收成情况时,可以与农民坐在田间地头,拿着刚成熟的稻穗展开采访,可以像老朋友叙旧一样谈及今年的收成。对于电视台而言,当社会上发生重大新闻事件时,可以向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学习,专门开辟一个直播专栏,让记者不间断播报现场情况。可见,无论是电视台还是记者,都必须要创新工作模式,赋予观众全新的新闻信息接收体验,只有这样电视台及记者才能在全民自媒体的时代下实现稳步发展。

提高采访技能

自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成本越来越低,但这并不意味着电视台记者就可以降低对自身的要求,反之,要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做到客观、谨慎,精准把握好采访的内容与尺度,向全社会传递客观、真实的新闻信息。因此,电视台需要加大对记者的培训,并为其提供充分的实践锻炼机会,让其在不断的培训与实践中逐步掌握专业媒体人应具备的采访技能与职业素养,确保在新闻采访与报道中能够做到游刃有余、客观中立,并懂得根据新闻现场的实际情况调整采访技巧、灵活应变,使得新闻采访能够有序进行下去。比如记者在采访文化程度较高的专家、学者时,可以使用一些专业术语或书面语,提高表达的专业性与精准性,以便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完成采访工作;又比如记者在采访文化程度不高的被访人时,应尽量用简短的、少而精的大白话进行提问,不要用长句、倒装句或专业术语,以最大限度降低被采访者的理解难度,并通过循序渐进的提问来拉近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距离,让被采访者能够逐渐打开心扉与思路,真诚地回应记者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解读采访符号

记者是一个社会发展与变化的见证者,他们身上肩负着揭露真相、还原事实以及媒体监督等使命,在保证社会公众知情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记者是一份神圣的、负有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的职业,在开展工作时必须要怀着一份谨慎与平和,不要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表现出卖弄知识、盛气凌人的态度。在现实工作中,有些记者为了挖掘出更有价值的新闻看点,可能会在采访过程中出现态度强硬的情况,把被采访者逼得无所适从,尽管最后获得了想要的新闻效果,但这样的新闻采访是有争议的,容易遭到观众和被访者的质疑和抨击。在网络时代下,记者更需要谨言慎行,在采访过程中需要正确解读相关的采访符号,尤其是来自于被采访者的非语言符号,比如被采访者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屡次想要离开镜头,这说明被采访者感觉到不舒服、不自在,那么記者就应当及时调整机位,或者尽快结束这次采访,转而寻找下一个采访对象来完成采访工作,不能在采访过程中表现得过于高傲,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义务配合记者的采访;又比如被采访者表情由睛转阴、抓耳挠腮,这可能表明其非常不满记者提出的问题,或者听不懂记者提出的问题,记者就需要及时调整提问方式.尽量用一些平实、简短的语言进行提问,以缓解被采访者的不满与尴尬,确保新闻采访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由此可见,作为一名专业的电视台记者,要善于观察分析,通过一些符号来解读被采访者的心理,并有针对性地调整采访内容与方向,以提高采访成功率。

总而言之,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电视台记者必须要对传统的新闻采访内容、模式等进行创新,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导向,不断优化访前准备、创新采访模式以及提高采访技能,并具备解读采访符号的能力,以确保在开展采访工作时,能够在保持媒体人的严谨、客观以及求真的同时创造出更多深受观众喜爱与认可的新闻采访产品,从而不断推动和促进传统媒体有序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电视台记者新闻采访网络时代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试论网络时代记者采访的技能与技巧
新媒体环境下采访形式创新探讨
新媒体时代电视台记者采编工作面临的问题
网络环境下电视台记者的角色定位及新闻采访对策
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新闻采访工作
新闻采访中的采访技巧运用分析
记者如何做好电视新闻采访
网络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