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饮食, 别跟风
2023-05-30SHANHUAN
SHAN HUAN
说到吃,我们中国人没有服过谁。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在“民以食为天”的理念之下,吃什么?去哪儿吃?怎么吃?是中国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如今,对在都市生活的年轻人来说,外食和外卖是常态,高油高盐高糖的摄入普遍存在——高血脂、高胆固醇已经不再是中年人的专利,不少90后、00后的体检报告相关数据也十分触目惊心。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正式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显示,6岁以下和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了10.4%和19.0%,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已超过一半(50.7%)。超重及肥胖的患病率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伴随肥胖而来的常伴有多种代谢异常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等。
好在随着媒体的教育和普及,越来越多人对于健康饮食开始重视起来,各种健康食谱层出不穷。一般来说,想开启一段时间的健康饮食的初因,就是站上体重秤或拿到体检报告的那一刹那——看着令人痛心的数据,狠下决心,洗心革面,戒掉恶习,开始健康饮食之旅。只可惜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这段“旅途”多则几个月、少则几天就结束了,这都是因为美食的诱惑太难抵挡了。
听过网上流行的段子吗?“奶茶,有茶有牛奶,健康get”“汉堡有菜有肉有碳水,健康get”“啤酒属于全麦饮食,健康get”……这些虽然是网友恶作剧的解读,但也表明大家在健康飲食之路上的障碍——要抵挡美食的诱惑可太难了!
中国人的主食结构里最常见的为米面,这类精制碳水属于高GI(血糖指数)食物,多数研究认为高GI食物与慢性疾病、热量过剩、肥胖有关,而低GI食物饱腹感强,不容易摄入超标,同时避免了血糖波动,更加健康。精制主食,比如米饭、面条,都是高GI食物,而全谷类、薯类、豆类、粗杂粮多数都是低GI食物。
吃惯了米面,想要转变习惯常吃糙米杂粮确实不容易,况且这类低GI食物无论是烹饪方法还是口感,都比高GI的米/面要差一些。而我们从小吃米饭面条饺子馒头长大,已经习惯这类高GI主食的口感,如果长期压抑自己吃高GI食物的欲望,可能会造成报复性的反弹,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控碳饮食法很难长期坚持的原因。
还有一种近些年不断被推上审判席的成分:糖,其取代了饱和脂肪的位置,成为了新一代健康杀手。这种人人喊打的成分,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很多0糖饮料和食物的热卖,仿佛只要打着“0糖”的标签就代表健康。其实不然。“我觉得大家现在有点部分夸大糖的危害了,尤其是断糖和无糖概念的兴起,让人觉得糖是洪水猛兽。”中国注册营养师、中国好营养科普达人,也是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膳食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沈夏冰告诉我们,“其实并非如此,糖只有在超过一定量的情况下才会对健康有影响。”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界定,糖的摄入应大约控制在全天总热量的10%之内,最好能控制在5%以内,也就是每天摄入糖分25g左右,最好不超过50g。这里的“糖”不仅指的是食物中添加的糖分,也包括水果蔬菜等含有的天然糖分。为了迎合无糖饮食的需要,不少食物里会用代糖替代真糖,但是关于代糖的安全性也存在争议。代糖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营养性的甜味剂,比如木糖醇、赤藓糖醇等,有一些热量,甜味纯正,对血糖影响较少,相对更安全,但是成本也更高;另一类是非营养性的甜味剂,比如阿斯巴甜,这类代糖目前有研究表明会引起腹泻等肠道不良反应,而且口感不如糖醇类代糖那么逼真,不过因为价格低廉,还是广泛运用在食品中。
想要减肥或者控制体重,无非就是制造热量缺口,控制以上食物的摄入,加入更多蔬菜和优质蛋白。说起来简单,道理谁都懂,但是为什么那么难以坚持?
不管是为了减肥还是健康,在想要尝试一种新的饮食法之前,都要以安全为基本考量。“这些流行的饮食法,本质上来说基本上都是造成了热量缺口,但是有一些方法是通过改变营养素之间的比例,或者改变你的进食节律,来起到减重的效果。”沈夏冰说,“比如生酮饮食就是改变了营养素的比例,而间歇性断食法就是改变进食节律。”
我们所知的所有饮食法和食谱,其实都属于特定的膳食模式,即一些人群长期的饮食结构、习惯和消费频率,包括了所有食物和饮料消费的组合。膳食模式,相比于单个食物或者营养素,更直接且全面地影响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疾病风险。“从营养的角度看,单一的食物对健康的影响其实是很有限的,比如我今天吃了一盘青菜,看起来很健康,但其实对身体的影响很小,”沈夏冰说,“我们更关注你几天或者是一段时间内吃的所有食物的总和。”
特殊的膳食模式,大部分确实是有一些效果,但是长期执行的安全性和其对健康的影响,很多在研究上还是不充分的。有一些膳食模式被认为是平衡/合理膳食模式,他们的特点是经过验证,具有特定的健康效应,比如维持健康的体重,促进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或是减少各类慢性疾病发病率和人群的全因死亡率,如DASH饮食和地中海饮食。
另有一些则被认为是特殊膳食模式,针对的是疾病人群或者某种特定人群的需要,其中一些具有辅助治疗效应,或对某些特定人群可能有效,但是并不适用于所有人,且并不具备长期的健康效应,比如原始人饮食法,或是碳循环、哥本哈根、生酮、间歇性饮食。
以下两类饮食法,请谨慎尝试
. 体重掉得特别快。“如果一种饮食法能让体重掉得特别快,那么它的安全性就是存疑的。”沈夏冰说。减脂讲究减配速率,对于大基数体重而言,一个月可以达到10-15斤,微胖或正常体型,可能是4-8斤。但是很多时候大家都追求快速减肥,殊不知这对身体的伤害极大,因为当摄入的热量过低,身体会启动保护机制,一方面分解肌肉,另一方面分解器官,来帮助你“活下去”,而“器官的分解是缓慢的,相对来说没有肌肉那么直接,但是长期会导致衰竭”。
. 完全断掉某类食物来源。比较健康均衡的饮食方法,是保持整体结构不做大的调整,但是每一样都相应地减少。不推荐简单粗暴地砍掉某一类食物,或者砍掉某一顿饭。比如食谱中完全砍掉了碳水化合物或者脂肪,或者某一种饮食法让你跳过早饭或者晚餐,那么就需要注意其安全性了。
还有一些饮食近些年很流行,比如无麸质或无乳制品饮食,针对的是对麸质或乳糖过敏的人群,但对于一般健康人群,奶类和麸质并不会引起乳糜泻,只有麸质不耐受的人群才会因为麸质摄入导致乳糜泻。奶类对于一般的成人属于健康食品,全球各地的膳食指南中均建议摄入充足的奶制品(包括全脂奶或低脂脱脂奶),不过近些年对于乳制品的研究表明,乳制品中含有的一些激素和生长因子,容易导致皮肤炎症,比如长痘,所以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乳制品的摄入。
对于无麸质饮食如今被宣传成适合所有人的健康饮食,沈夏冰表示,“不建议普通健康人群选择无麸质饮食,有研究显示,有麸质饮食比无麸质饮食营养组成更全面。无麸质饮食,其蛋白质、镁、钾、维生素E、叶酸和钠的含量显著较低,并不适合所有人。”
都说“三分练,七分吃”,不管是想要减脂、增肌,还是单纯为了体检表上那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回归正常水平,饮食的调节都最为重要。以下八类全球范围最受欢迎的饮食方法,各有优劣,适合不同阶段和人群。
得舒饮食(DASH Diet)
营养师推荐指数:★★★★★
作为《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的评选中位列榜首的最佳饮食法, DASH饮食最早由美国国家心肺与血液研究所推广,用于控制高血压。这种饮食法强调蔬菜水果、坚果与乳制品的均衡饮食,减少了高糖食物、飲料与红肉的摄取,利用高钾、高镁、高钙、膳食纤维与不饱合脂肪酸,取代饱和脂肪,以达到降血压、降低动脉硬化的发生率。 DASH的重点不在于禁止吃哪些食物,而是告诉你:吃对的食物,适当调整和改变每天所吃食物的比例。
优势:相对于其他激进的饮食法,DASH没有特别的食谱,只是将每天的食物比例稍作改变,相对容易操作,没有太多风险和限制,是可长久持续的健康饮食方式。
缺点: 需计算卡路里和份量,乳糖不耐、坚果过敏者需要调整。
是否适合长期遵循:适合
地中海饮食(Mediterranean Diet)
营养师推荐指数:★★★★★
地中海饮食是地中海沿岸国家(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的传统饮食方式,普遍以蔬果、全谷类为主食,搭配海鲜及家禽,点心常是新鲜水果,偶尔品尝红酒。作为历史悠久、全球知名的健康饮食法,它强调每天都吃全谷类、水果、蔬菜、豆类、香辛料、坚果及橄榄油,不仅可以延缓衰老、保护心脏,还能预防老年痴呆。
每周至少吃两次鱼贝类;适量吃乳制品,特别是发酵乳制品,如酸奶或芝士;每天适量食用蛋或白肉,少吃红肉与甜食;喝足够的水,适量饮用红酒。这种饮食法不仅给出食物的选择与摄取量,同时也强调日常的生活型态,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并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是一种同时强调营养与心理健康的饮食理念。
优势:可以延长寿命,减少死亡风险,改善脑部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降低所有癌症的死亡风险,缓解忧郁症,甚至可以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长期看来,减重的效果也比低脂饮食要更好。
缺点:一些食材更符合西方饮食习惯。
是否适合长期遵循:适合
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
营养师推荐指数:★★
生酮饮食最初是医生推荐的饮食法,用于治疗和缓解癫痫,近些年这种饮食法被广泛用于减肥。生酮饮食需要严格控制碳水的摄入,以高脂肪、高蛋白搭配极少的碳水化合物,限制了碳水和糖的摄入量,身体在极度缺乏糖分的情况下会大量代谢脂肪,燃脂效率高。
优势:促进脂肪代谢,减少肌肉消耗,减脂效果明显,瘦身速率高于传统的减低热量饮食。
缺点:容易感觉精神不济、情绪暴躁,大部分人生酮饮食期间可能会出现口气问题,严重的会爆发大面积的酮疹,出现泛红瘙痒的皮肤问题,同时还会提高骨质疏松、肾结石的风险。因此不适合作为长期的饮食方式,更不适宜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
是否适合长期遵循:不适合
碳水循环饮食(Carbohydrate Cycle Diet)
营养师推荐指数:★★★
碳水循环饮食适合规律健身运动人群,是从低碳饮食发展而来的,需要搭配一定量的运动。碳水循环需要设计三种不同的碳水化合物的食谱,通过调控碳水的摄入,维持训练量的同时达到增肌减脂的效果。这种饮食结合低碳、生酮饮食的优势,依照运动强度调整碳水量,既能减脂又兼顾运动强度,在健身界备受追捧。
碳水循环,根据运动强度的高、中、低来搭配高碳日、低碳日和无碳日,饮食不仅要注意吃什么,还要搭配标准的运动量,才能达到效果,否则反而可能越吃越胖。
优势:没有完全戒断碳水,容易坚持不易反弹。在高强度训练日,碳水充足,补充肌肉能量,瘦身减脂的同时适度增肌。
缺点:如果食物来源单一,容易造成营养不均衡,设计食谱时需要花一些心思。
是否适合长期遵循:不适合
原始人饮食( Paleolithic Diet)
营养师推荐指数:★★★
原始人饮食法最早是1975年由营养师WalterVoegtlin提出的,过去几年备受关注,成为热门的营养瘦身趋势之一。 原始人饮食法认为现代人饮食太过精致,而人体还未进化到可以消化这类食物,因而导致肥胖和疾病。所以应该“原始人吃什么我们吃什么”,也就是说效仿原始人的饮食习惯,摄取天然食材,没有精加工的谷物、奶制品,而天然蔬果、谷物和肉类的做法也应该简单天然。
优势:原始人饮食法将碳水的摄入控制在30%-40%,和极端控碳的饮食法相比,更容易坚持。
缺点:对于食物来源和加工方式有严格限制,基本告别外食和外卖,只适合自己做饭,所以想要坚持有一定难度。
是否适合长期遵循:适合
间歇性断食法(Intermittent Fasting)
營养师推荐指数:★★
与大部分饮食法不同,间歇性断食与脂肪、碳水或糖无关,而是在规定时间内进食。比如最近流行的16:8饮食法,就是断食16小时,只在剩下的8小时内进食。吃完一餐后身体一般需要7-10个小时来消耗掉储存的肝糖,所以,如果按照一日三餐的饮食模式,只有睡觉时才有机会燃烧脂肪。由此而生的间歇性断食法,就是利用长时间不摄入食物,增加身体燃烧脂肪的时间。
优势:可以让身体更有效运用脂肪作为能量来源,缓解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癌症的风险,帮助细胞修复,同时提升生长激素的分泌,降低胰岛素抵抗。
缺点:不能节食后暴饮暴食,这样适得其反。除非有医生监督,否则患有糖尿病、有饮食失调史及胃溃疡、慢性病患者均不应尝试间歇性断食。
是否适合长期遵循:不适合
彩虹饮食法(Rainbow Diet)
营养师推荐指数:★★★★
彩虹饮食是美国癌症协会推荐的饮食方法,即多进食多种色彩的水果和蔬菜,有助于增进身体健康。食谱建议人均每日需摄取5-13份色彩丰富的蔬果(1份约等于100克),五颜六色的蔬菜和水果含有特定的微量营养素、良好的抗氧化剂和抗炎分子以对抗衰老,可以中和身体每日产生的自由基,提高免疫力并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彩虹饮食需在每周的膳食中添加30多种不同颜色的水果和蔬菜,折合每天摄入大约5种颜色的食物即可。
优势:五颜六色的食物让餐盘变得赏心悦目,吃饭也因此愉悦起来。大量的蔬果可补充膳食纤维,提供必要的天然抗氧化剂。
缺点:需要注意果蔬比例,含糖量高的水果应控制摄入总量,此外还需搭配优质蛋白的摄入。
是否适合长期遵循:适合
江南饮食法(Jiangnan Diet)
营养师推荐指数:★★★★★
这是唯一为中国人饮食习惯而打造的饮食方法,更适合中国人的烹饪习惯和食材选择。这种以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代表性饮食统称为东方健康膳食模式,特点是:食物多样,谷物为主,清淡少盐,蔬菜水果充足,鱼虾等水产品、奶类豆类丰富。它与地中海饮食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烹饪方式大多为蒸、煮和小火煎;适量饮用少量黄酒(地中海饮食中建议饮用少量红酒)等。
优势:更针对中国人的烹饪习惯和食材选择,比较接近我国居民平衡膳食理想模式。
缺点:以华南地区饮食为代表,与华北地区饮食习惯存在一些差异。
是否适合长期遵循: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