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柞蚕种混杂的原因及预防

2023-05-29张秀菊

新农业 2023年8期
关键词:蚕期柞蚕界限

金 星,张秀菊

(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辽宁 凤城 118100)

柞蚕种的混杂是指一个优良品种群体混入其他品种后,造成原品种一致性下降,整齐度变差,杂蚕率增加的现象。柞蚕种混杂后对于种质资源保纯和杂交优势的利用都是十分有害的。柞蚕的杂交生产是提高产量和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杂交亲本的选择对于提高子代的杂交优势极端重要。要选择高质量的亲本,就必须保证品种的纯度。然而,由于柞蚕的野外饲养和其自身具有的爬行和飞行特性,在种质生产和保纯的过程中,受自然风力和管理不善造成的种间混杂会时常发生。柞蚕种混杂后可使品种资源的保纯产生“混血儿”,不利于为杂交育种提供亲本,同时,在生产杂交种时,又可能出现自交或不良杂交亲本的组配,从而使杂交优势利用失去意义。

柞蚕种的混杂在4个变态期都有所表现。卵期主要表现为卵粒大小不匀,如多丝四号和H8701,卵长相差0.17毫米,卵厚相差0.21毫米,卵幅相差0.39毫米,差距比较明显,通过肉眼就可分辨出来。蚕期主要是体色的差异,柞蚕体色有白色、青黄色、绿色、红色、蓝色等,如青黄色的9906中混入高新一号,即可通过高新一号的绿色体色加以识别。蛾期主要是蛾翅和翅脉颜色的差异,通常有棕色、砖红色、黑色、灰色以及前翅前缘脉为白色、黑色或紫色等,发生混杂后也可经肉眼识别,如抗大中混入金凤,通过金凤的黑色或紫色前翅前缘脉即可识别。茧期混杂主要表现通过茧幅、茧重或茧色表现出来。如辽蚕582的茧形偏大且雌雄茧形开差较小,若混入早418就可发现茧形异常。如青黄一号中混入辽蚕988,也可通过辽蚕988的白色茧色加以识别。虽然说柞蚕种的混杂在4个变态期可通过肉眼识别,但并不意味着混杂后就可以经过人工手段解决混杂问题。因为柞蚕种一旦发生混杂,就可能出现非常复杂的混杂后果,特别是蛾期交配后出现的混杂或卵期发生的混杂,现行手段是根本不可能有效区分的。因此,预防混杂必须坚持做到从源头做起。

1 柞蚕种的混杂原因

柞蚕种的混杂原因有人为混杂和自然混杂两类。人为混杂是由于人为操作不当等主观原因和不可预见设备损坏、鼠害等客观原因造成的,自然混杂是由风、雨、地震等原因所造成的。

1.1 蛾期混杂

落地雌蛾品种界限不清:落地雌蛾是指雌蛾从茧串、晾蛾框或晾对框上掉落在地面上,因捡拾不及时使雌蛾出现较长距离爬行,偏离了原品种的对应位置,捡拾后放入了原对应品种位置,或者捡拾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将落地雌蛾随机放入任一品种中,都可发生混杂。

挂茧时品种界限不清:挂茧界限不清有品种界限标识不醒目、抓蛾不及时出现蛾越界和雌蛾暂挂茧串上的错位3种情况。

挂蛾时品种界限不清:指在雌蛾晾翅阶段品种间的标识不醒目,或者在上挂时没有专人操作,而出现上挂混乱从而出现混杂。

晾对时品种界限不清或拆对时品种界限不清:晾对界限不清是指晾对时品种标识不醒目或上挂时混乱造成的混杂,拆对界限不清是指操作者忽视了品种的界限出现的本品种提前终止发生与另品种混杂,或者越界拆对发生两个品种混杂。

雄蛾保管时品种界限不清或蚕筐封闭不严:雄蛾经过充分的晾翅后要放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中保管,春期为防止受冻,要放在5℃的房舍中保管,秋期为防止高温振翅消耗体能,也要放在凉爽的房舍中保管。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因人多忙乱而出现品种界限不清而发生混杂。同时,蚕筐封闭不严出现雄蛾逃逸而发生随机交配也可造成混杂。

选蛾时品种界限不清:主要指运输待选雌蛾或运输待产卵雌蛾人员品种接续混淆、目选人员品种接续混淆、剪翅人员品种接续混淆、装袋人员品种接续混淆和封袋人员品种接续混淆等。

1.2 卵期混杂

下床时或解袋时品种界限混淆:下床指是将产卵袋中的雌蛾和蛾卵从产床上捡下装入蚕筐或口袋中,待下步将产卵袋口的橡皮筋或其他类绑线解开等待显微镜检查,这两个环节中由于操作时间很仓促,既可使同批次种卵发生混杂或混级,也可能和次日产种卵发生混杂和混级。其原因是产床标识不醒目和品种衔接混淆。

镜检掏蛾时品种界限混淆:显微镜检查微粒子病时,在将雌蛾从产卵袋掏出的过程中,由于操作者注意力不集中,很可能出现品种衔接混淆,或雌蛾爬动造成前后顺序颠倒,造成混杂或微粒子片位错位。

保卵、消毒和暖卵时发生的混杂:主要是这3个操作过程中的品种衔接顺序混淆、品种标识不醒目、铺床用的尼龙纱孔隙过大和破损,以及晾卵用的木棍或木板不专用等原因造成的。

1.3 蚕期混杂

蚕期混杂主要针对品种资源保纯和柞蚕良种繁育而言,这两种形式中,一名蚕工往往要承担2个甚至多个品种的饲养,采用单蛾区管理,由于蚕的爬动特性特别是春蚕期的极爱爬动特性,以及春蚕期的风力影响,都为品种混杂创造了有利条件。丝茧育用种以二元杂交种为主,不存在混杂问题。

风力影响:风力过大可使蚕失去把握力而离开原位,特别是春蚕期遭受低温冷冻时,多半与强风同时发生,既可能是多个品种的蚕掉落地面发生混杂,也可能是一个品种的蚕被风力移入另一个品种蚕的柞墩中发生混杂。

放养管理:放养过程中因分区界限不清楚,出现区间柞树枝条交叉接触、墩柞不专用、标签不醒目、标签丢失、标签模糊,都可出现混杂。移蚕时为减少运蚕回次,降低劳动强度,通常采用一筐多区,如果筐内不能做到“网格化”分区,或者高温时操作多会发生因蚕爬动造成的混杂。同时,在放养过程中极易受到降雨、高温或其他家庭琐事的影响,耽误了匀蚕或移蚕适期,出现蚕跑坡蹿枝,进而发生混杂。

1.4 茧期(蛹期)混杂

盛茧器具破损:盛装种茧的器具如茧床、纱袋、塑料筐和麻袋等出现破损,可使种茧泄漏,造成上下器具盛装的不同品种种茧发生混杂。

种茧外溢:保管或运输种茧时,茧床或其他类器具盛装过满,在移动过程中种茧会出现散落地面或其他器具中,处理不及时即可发生混杂。

种茧选择时品种界限混淆:种茧保管时一般很难做到一个品种为一个保管单元,在同一摞茧床或塑料筐中可能保管2个以上品种,种茧选择时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品种界限混淆,发生混杂。

种茧穿、挂时品种界限混淆:这个时期出现的品种混杂主要由于作业期间时间紧、人多手杂和工作安排不周密造成的,特别是初次茧串脱落茧和茧串调位时的二次脱落茧处理不当,极易发生混杂。

2 柞蚕种混杂的预防

柞蚕种混杂除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外,都是可以预防或及时妥善处理的,只要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就可有效防止柞蚕种混杂。

2.1 强化主体责任,提前做好预判和岗前培训

蚕种生产时期要把头脑灵活、责任心强、踏实肯干的人员安排在发蛾、目选、产卵和镜检等重要岗位上,做到分工细致明确,奖罚分明,对于一般工作人员要利用冬闲时间进行岗前培训,对于关键要领要做到不厌其烦手把手教,达到熟练上岗。

2.2 选育生物学特征鲜明的优良品种

建议柞蚕新品种选育单位,在确定育种目标时更多关注分子标记育种,以利于混种时有效甄别。如金凤品种,其蚕的体色为黄色,成虫前翅前缘脉为黑色或紫色,茧为偏白色。如果在蚕期与方山黄、辽柞1号、沈黄1号、柞杂4号等黄色蚕混杂时,可在蛾期通过翅脉颜色有效甄别;如果与辽蚕988、L青和H8701等黑色或紫色翅脉混杂时,可通过其黄蚕体色加以甄别;如果同抗大、9906、青黄1号等褐色茧混杂时可通过其偏白色茧色加以甄别。

2.3 春蚕小蚕期采用保护育

春小蚕采用室内合成袋育、塑料袋套把育、塑料布—纱布合成筒套把育等保护方法,可有效防止自然灾害造成的混杂。

猜你喜欢

蚕期柞蚕界限
吉林省柞蚕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思考
界限
宁南县正秋蚕期饲养雄蚕品种“秋华×平30”调查
柞蚕茧系统分形研究
间隙
云南晚晚秋蚕期蚕病发生原因及防控对策
柞蚕新品种“川柞3号”选育报告
破次元
巴中市柞蚕3项地方标准正式实施
承诺是跨越时间界限的恒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