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南粤古银杏树保护现状及解决方案

2023-05-29王丽娟孙磊磊

新农业 2023年8期
关键词:银杏树银杏管护

王丽娟,孙磊磊

(广东省韶关市植物保护站,广东 韶关 512000)

通过南粤地区实地查勘与调查走访,以及与坪田镇镇政府工作人员座谈等方式,围绕着古银杏树的生长环境、土壤、病虫害发生、营养状况、管护及产业发展等诸多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1 概况

坪田镇是南粤有名的“银杏之乡”,地处广东省南雄市东部58公里,全镇面积142.39平方公里,全镇50%面积在海拔400米以上,镇林地面积有14.3万亩,镇辖区人口约2.7万人,下辖14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居委会。坪田镇有长达1300年的银杏种植历史,分布零散,属于丛生古银杏,“坪田白果”是古银杏果实,以粒圆壳薄,肉质柔软,清香无苦味,药用价值高等特点,享誉东南亚、香港、珠江三角洲。坪田镇年产白果300吨左右,产值600余万元。

据统计,全镇的银杏树分布在60平方公里的区域范围内,银杏树有5578株,主要分布在老坪田7个村委会,分别是迳洞村、中坪村、老宅村、新圩村、坪田村、坪湖村、龙头村。其中树龄100年以上近1000株,树龄达千年的古银杏有6株。树龄最长的银杏树达1250年,在坳背村,其余5株分布在中坪村、坪湖村和迳洞村。

1.1 形态特征

银杏为落叶大乔木,最高可高达40米,最大树直径可达4米,幼树树皮较平滑,灰浅色,树大时皮为灰褐色,有纵裂呈不规则。当生长年份较长时,生长缓慢的短枝与长枝呈簇状。为互生叶,在长枝上散生辐射状,3~5枚成簇生在短枝上,叶柄细长,呈优雅的扇形,顶缘宽阔处有多少缺刻或2裂,具有5~8厘米宽。银杏树多为雌雄异株,同株有但极稀少,球花生于短枝的叶腋;雄球花为葇荑花序状,各有2花药,雄蕊占多数;雌球花生长有长梗,梗端常分两叉(也稀3~5叉),叉端生有盘状珠托的胚珠1具,常由这1个胚珠发育成发育种子。花期在南粤为3~4月,种子成熟期为9~10月。种子状似核果,长梗,且下垂,长圆状倒卵形、椭圆形、近球形或卵圆形,长2.3~3.3厘米,直径1.3~2厘米;外包裹着假种皮为肉质,果皮表面有白粉,成熟时橙黄色或淡黄色;白色骨质种皮,纵棱具2(稀3);皮膜质内种,淡红褐色。

1.2 生态习性

我国南粤南雄市种植银杏面积较大,适应范围很广,全年年平均气温10~28℃,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不低于-10℃,年降雨量600~1500毫米的气候条件范围内生长最优。银杏为喜阳树,难耐阴,在背阴处常发育不良;土壤要求不严,在pH为4.5~8的酸性土至钙质土中生长最为适宜;耐旱,怕积水;可抗一定程度的大气污染。银杏树根扎得深,能抗风、抗火;生长缓慢,寿命极长。坪田针的古银杏树为落叶高大乔木,躯干粗大挺拔,树态优雅,有良好的抗病害力、耐污染力,可达数千年,有公孙树美称。古银杏具有苍劲的体魄,风骨清奇,享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得到了世人的钟爱和青睐。

1.3 银杏的根系生长特性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银杏根系的特点:一是肉质根,皮层很厚,含水量很高,因此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特别地耐移栽;二是受伤后,银杏伤口愈合慢,发新根迟,尤其是古银杏树。移栽后直到树势完全恢复,根系会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延长。因此,移栽应以低龄树为主。移栽特大树须采取特别技术措施保障。

对土壤的要求:银杏树种为深根性,寿命特长,根系庞大,因此吸收肥水性能良好,对土壤要求不高。银杏在中性土、酸性土或钙质土及壤土、黏土都能生长,最喜深厚、肥沃和通气良好的沙质土壤。

对水分的要求:银杏为喜湿树种,可以耐一定的干旱。银杏田间持水量为65%~75%最适宜,超过80%则土壤中空气不足,会影响根系的呼吸生长和吸收养分,导致树势衰弱。若持水量低于60%,则光合作用会受到影响,阻碍银杏的正常生长。

对温度的要求:春天地面往下10厘米地温在6℃以上时,开始活动根系;12℃以上时开始发新根;根系的速生期在15~22℃;23℃以上时根生长渐缓,28℃以上根生长受到抑制。

当气温达8℃以上时银杏开始发芽,12℃以上时抽枝,15℃以上时显花。银杏叶片的光合速率在26℃时达到最高,在37℃时光合速率最低。如果遇到高温季节,天气干旱,应适当灌水,可降低局部气温,有利于提高银杏叶的光合速率。

对光照的要求:银杏树种为典型的强阳性,对光照十分严格,如银杏被遮蔽,或栽植密度过大,大多生长不良,枝条纤弱,叶片黄而薄,内膛枝条光秃而枯死,影响生长结果。

2 南粤古银杏树的现状、意义及建议

2.1 疏于管护营养条件差

古银杏树多为分散种植,不连片,基本天生天养,土壤为红壤土,有机质含量少,易板结,根系的呼吸易受影响,水源不丰富,长期不松土,不施肥,营养条件差。

2.2 受自然界不同程度的破坏

古银杏树是原生物种,生长缓慢,在长期的生长过程中,大部分树龄百年以上古银杏树均受到过自然界的风折,雷击,蚁蛀,菌类、寄生动植物等不同程度的破坏。在调研中,坳背村村后有1株千年古树,6株100年以上的古树,树体被白蚁蛀入有2株,其中1株伤害严重,几乎蛀空3/4,其余1株有雷击折枝,2株有寄生植物等情况。

2.3 人为活动造成了伤害

一是村民的采摘方式粗放。古银杏树树体直立高大,分枝少。当果实成熟时,村民常用竹棍敲打以取白果,这样不可避免地会打折树枝,甚至是主干,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性的伤害。二是在银杏周围建筑房屋。古银杏树有一半以上是错落地排布在村里的房前屋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陆续改建楼房时对古银杏树进行挖除,或挖伤根系,或仅留狭小的土壤及空间,或是为了人行方便和美观,在银杏树周边用石料进行了铺装,减少了雨水的渗透,限制了土壤中昆虫的活动,使土壤增加了板结程度,影响了根系的呼吸。三是对古树缺乏保护意识。农户、村民在树旁搭建棚屋,树下堆放杂物,倾倒生活污水,且常有人到树下焚香拜神、燃放鞭炮,增加了火灾隐患。

2.4 属权分散规范管护难

古银杏树因历史原因,一小部分是在村前或村周围种植,归村委会所有,很大一部分是村民的祖辈种下,各自默认权属,分布零散,不成规模。留守村民年纪大,无病虫害防治知识,难以掌握规范的管护技术。

2.5 保护古银杏的意义

古银杏树在坪田镇历史悠久,既是独特的自然景观,更是与当地风土人情相融的历史景观,是坪田镇人类文明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见证者”。古银杏树对于研究古植物、古地理、古水文和古历史文化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古银杏是著名的“活化石”“活文物”。银杏科植物生长历史久远,据史书记载,其曾在地球上枝繁叶茂地生存了数亿年。银杏的生长栽培历史与中华民族文明史息息相关。古银杏常与宗教、历史文化古迹、民间文学、名人轶事等都有联系。因此,又称之为文化古迹中的“活文物”。

古银杏是研究气候变迁的“自然史书”。树木的年轮呈现的状况,与所含物质的变化和当时的气候因素、自然因素如火山爆发等有关。古银杏(含银杏化石)记载了亿万年气候变迁、冰川演变、史前地球浩劫和大规模物种绝灭等历史,记录了气候千百年来的变化,因此人们常将其比喻为自然的珍贵史书。

古银杏在研究植物进化中具有重要地位。银杏的雄精细胞有纤毛能游动的特征,与蕨类植物相似,特别是叶、雄蕊、种子和胚胎发育保持了原始性状。但从根、茎、叶的形态解剖观察,其特征很像松杉类植物,而银杏又有其自身的特征。因此,银杏在植物进化中的地位以及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课题均成为了植物学家研究的热点。

2.6 下一步工作建议

第一,成立古银杏树保护工作小组。成立由镇政府分管负责人、坪田镇林业站、农业服务中心、村委会等相关工作人员组成的古银杏保护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分工,为保护古银杏提供组织保障。

第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对古银杏树进行建档,可试行承包制度,制定管护方案,统一落实管护措施,明确管护责任单位、责任人、责任条款,防止损坏古银杏树的不良事故发生,依法依规保护古银杏树。

第三,做好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古银杏树现状及特性,保持古树银杏果优势品质,适度提升产量,合理规划产业发展,鼓励企业、社会各界人士以注资、认购等方式,围绕着古银杏树,打造有特色的美丽乡村自然景观。

第四,加大宣传培训力度。通过举办管护培训班、现场观摩、群众党建等形式,提高民众思想意识,使其认识到古银杏树保护的重要性,主动参与到保护与养护管理中。

3 古银杏树管护方案

3.1 休眠期冬季清园

保护树体,施冬肥(每年12月至翌年1月)。①树干涂白。②施肥。进口有机肥20公斤+均衡复合肥3~5公斤,穴施或条施,深度40厘米左右,或水溶肥。③杀菌。喷洒石硫合剂1~2次。④表层松土10厘米左右,灌水1次。⑤杀虫。地下害虫如蛴螬,蛀干害虫如小蠹虫,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喷洒。

3.2 叶芽花芽萌发期

塑形剪枝,育苗(每年1~2月)。修枝,选择优势侧枝进行横向合理塑形,尽可能舒展吸收阳光,修剪病虫枝、枯枝、弱枝。选择古银杏树结果颗粒圆大,口感软糯,树体健壮,次优侧枝横割,包营养土,育苗。

3.3 生长旺盛期

提供充足营养,做好病虫害防控,保花保果(每年3~8月)。为银杏树长叶期,每月喷施1次水溶性肥,根据长叶和结果需要选择水肥即可,3~4月灌长叶肥;5~6月利根肥;7~8月促果肥。此外每月喷杀1次杀菌剂+杀虫剂,注意药物轮流使用,避免抗药性,防治银杏超小卷叶蝇和银杏叶枯病。在5月上旬,全面措施1次毒饵诱杀白蚁,保护古银杏树树干木质部不受白蚁侵食。

3.4 果实成熟期

确保银杏药用价值及品质(每年9~10月)。银杏落果期及根系生长高峰期可连续浇灌水溶性利根肥+微生物菌肥+高磷肥2~3次。此外,需根据银杏树实际生长情况增加病虫害防治次数。

4 结束语

南粤古银杏树的保护虽然得到了政府有关部分的重视和支持,在一批又一批植保工作者悉心呵护的同时,也需要加大对群众普及古树的历史及文化价值的重要性,让广大群众都能重视保护古树、爱护古树,并能持续教育孩子们接力下去。

猜你喜欢

银杏树银杏管护
活化石——银杏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秋天的银杏树
银杏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银杏树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论银杏的栽植
森林管护中GPS技术的应用
银杏